浅谈数学的研究性学习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2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你打开高中数学新教材,可以发现原有的知识体系已被打破,学生的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使课堂教学自然地延伸到了社会、生产、生活和科技等现实领域。新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和研究性课题为我们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起到了一定的启发作用,然而,数学研究性学习应该如何开展,才能更好地实现其课程目标和发挥其课程功能呢?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淡一些观点和做法。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是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基础
  (1)弄清概念: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广义的理解是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狭义的理解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高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指狭义的理解。作为一种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了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也就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便有利于学生从事“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分清研究性学习与渗透于传统学科教学的探究性学习的异同。高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指狭义理解,两者不能等同起来,要看到它们的区别:①渗透于传统学科教学的探索性学习基本上局限于课堂之内,并体现于课程教学的某个环节,而研究性学习则远远超出了课堂之外,并且探究的因素贯穿于整个课程实施过程的始终。②渗透于传统学科教学的探索性学习多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探索去发现已存在书本或教材中的预知结论,而研究性学习所要探寻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却是未知的。
  (3)理清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关系。在人类的教育实践中,历来包含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形式:一是通过系统的传授,让学习者“接受”人类已经有的知识;二是通过学生亲身的实践,让学习者“体验”到知识使用的乐趣,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果把与前者相应的教育称之为“传授性教育”,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称之为“接受性学习”的话,那么,我们把与后者相适应的教育称之为“体验性教育”,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称之为“研究性学习”。过去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存在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忽视,学习主动性被压抑,因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今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想找回“研究性学习”在课程中的应有位置,而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
  二、课题的选择是数学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关键
  研究性课题的确定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成功与否,数学新教材中虽然提供了“课题”,但这并不完全是学生做的“题目”,适合于学生“研究”的题目,不仅要“可能”、“力所能及”,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发展有价值,亦即通过学生的“研究”,真正能实现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并将研究性学习中能获得的知识技能运用于数学学习,使之拓展和加深。而现在我们的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普遍较为淡薄,提出问题的能力比较欠缺,这里要特别注意,切不可简单地将新教材中提供的课题作为全体学生的研究课题,或者在一些资料中找几道或编几道“应用题”,让学生做做就算完成了任务,错误地将“研究性学习”简单地理解为在教室里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几道“实际应用题”。
  三、研究的过程是整个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重点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的实践与体验,学生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使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提升。因此,研究的过程是整个研究性学习课程實施的重点。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给学生保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成为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和建设者,给学生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
  数学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广的学习空间和更加灵活的学习形式,使学生的“能力、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素质得到了发展。学生经过收集、处理和加工信息资料,综合运用理论和实践知识,使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学科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增强了自我学习的意识。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挥,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的志趣、态度和团体合作精神。
  论文题目:浅谈数学的研究性学习
  论文类别:学科教学
  学科:数学
  作者姓名:王智
  出生年月:1978年7月 性别:男 职称:中教三级 教龄:三年 职
  务:教师
  单位全称:江苏省新沂市高流中学
  邮编:221411 联系电话:13092363027
  通讯地址;江苏省新沂市高流中学
其他文献
没有体验就没有学习!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让学生有体验成功的机会。前些年每上完一节课,感觉一个字“累”,我急切的讲,不时的提问,却总觉得和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不了共鸣。教学重点内容我要求学生当堂就记住了,却不会应用,有一次我生气了,发火了,责怪了学生。在课后反思时我迷茫了:怪学生笨吗,可是他们当堂记住了呀!到底是怎么回事?我陷入了深深地迷茫中。  课堂不应成为老师的天下,应是学生展示的舞台。的确讲台不
期刊
作文能锻炼小学生的字词句的综合表达能力,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和思想交流水平。所以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是,现在许多小学生害怕写作文,提起作文就像是“老鼠见了猫”,还有不少学生对作文“敬而远之”。学生长此下去,不仅影响到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了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呢?下面谈谈我对作文教学的几个探索与尝试:  一、注重因材施教,提倡多形式的教学  让学生
期刊
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一年级是中小学教育过渡的结合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失败对义务教育质量影响很大,这是长期被忽视的一个薄弱环节,中小学英语教学自成体系,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在教学内容和评价等方面出现严重脱节,重复等问题,导致教学资源,学生学习英语时间、精力的严重浪费。如何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就成为首要问题。事实证明: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解决不好,则有可能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因此,做好
期刊
数学经常会让聪明人感觉自己笨得不行,有时甚至会让他们很生气。如果你觉得数学非常枯燥难懂,可能是你不幸碰上了一个死板的老师(但愿我的学生不这样说我)。事实上,数学本身非常有趣,它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享受。下面我来说几个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的趣味问题:缪勒——莱耶错觉,看看下面的带箭头的两条直线,猜猜看哪条更长?是上面那条吗?  错了!其实它们一样长。这就是有名的缪勒——莱耶错觉,也
期刊
山东垦利实验中学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是教师对学生有针对性教育的基础。师爱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已经被无数实践所证明,其中著名的“皮格马利翁”现象,就是对师爱教育作用的极好验证。因此可以说,师爱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的灵魂。  许多优秀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时,都把热
期刊
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要想提高教学效益,必须选择好教法。选择的标准是教法要能适应教学对象的需要。每届新生,情况各不相同。期初的调查摸底是我必须做好的工作。常通过访问原任课老师、班主任,并通过查看各科成绩,召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家访,与学生谈心等方式作深层次的了解。了解学生原有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及学习心理、智商因素,采用分层次指导法进行教育和教学,以促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让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得到发展”。通过上课,我深刻的认识到在数学教学中同样要注重学生读、讲、练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而读讲精练教学法在这方面更显出它独到的魅力。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讲练结合教学法的重要性,乃至针对数学学习的必要性。讲练结合法的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让学生对于刚刚学习的知识进行应用训练。学生有时不是学不会,反而是知其所以然,却不知该如何应用
期刊
实际问题的研究往往很复杂,由众多的因素所决定的,为了便于分析和研究问题,物理学常采用一种“简化”的方法,即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的抽象化处理,抓住其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经过此思维过程所形成的抽象概念或实物体系即物理模型,它是抽象性与形象性、科学性与假设性的辩证统一。  中学物理教材中经常碰到的几种物理模型有:  (1)理想对象模型,即把物理问题中的研究对象模型化。例如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当物
期刊
摘要:要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做到每节课都要有重点;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善于发言;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在讨论交流中学习。  关键词:多元化 重点 课堂氛围 讨论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场所”,让学生能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快乐的学习,展
期刊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人们开始顺势研究如何在教学课堂中进行有效教学。本研究也是根据现实情况对有效教学在课堂的应用进行研究,力图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要想清晰的解释呈现研究的对象,必须了解有效教学产生的背景,发展,及相关研究。  一、有效教学产生的背景及发展  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