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荒诞派戏剧的元戏剧诠释

来源 :上海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老维克剧院50周年纪念版《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死了》
  汤姆·斯托帕德的《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死了》(以下简称《罗》)于1966年在爱丁堡边缘戏剧节首演,并于1967年在老维克剧院(The Old Vic)进行了伦敦首演。50年后,它再度上演于老维克剧院。尽管脱胎于《哈姆雷特》,《罗》剧通常被看作是荒诞派的代表剧作,譬如剧中两位主要人物之间琐细无逻辑的对话,连续抛八十几次硬币都是“人头”的荒谬性,都呈现出明显的反戏剧特征。而另一方面,剧中两位主要人物所面临的“对过去不清楚、对现况没把握、对未来则盲目无知”的困境其实也正是战后年轻人迷惘的生存困境,与60年代的嬉皮文化遥相呼应,彰显这部剧的存在主义色彩。在本次由David Leveaux执导的复排版本中,这些元素也当然包括在内。
  但抛开这些,这一版《罗》剧呈现出的最大特点,既不在于它荒诞剧的表现形式,也不过多着墨在它存在主义的哲学内涵,而着重突出了它贯穿整部剧的元戏剧元素。所谓的“元戏剧”(meta-theatre),最早由学者阿贝尔(Abel)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尽管尚未有严谨的学术定义,它大致指的是那些拥有“戏剧的自我意识”的戏剧。它有开放而互相渗透的剧场空间,令戏剧不仅仅是外在现实社会的映射,更是一个让戏剧可以审视自身、质问观众的场所。此外,“元戏剧”的另一基本特征便在于它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指涉,反映戏剧自身以及戏剧与戏剧之间的互相参证。比如本剧中,每当罗与吉二人互相捧哏逗哏、快速问答或是玩硬币游戏的时候,他们都站在非常舞台边缘的地方——可以说就快融入最前排的观众席了。当罗玩硬币游戏故意输给吉并很无辜地对他说“我只是想让你开心一点”的时候,观众席中大多数人都发出会心的笑声。这个温暖非常的瞬间在充满谬误和荒诞的时空中显得尤其宝贵,它甚至可能也是我们人生的写照:生活本来就被没有逻辑的现实所占领,然而也正因如此,这些看似没有意义的瞬间,才更会让我们觉得珍贵,让我们有“生而为人”的实感,温柔地填补我们在荒诞岁月中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瞬间,只有观众的参与,它才能够完成。而当吉问出类似“如果我们不知道死亡是什么,那我们为什么要害怕它?”一类的台词时,比起和台上的搭档对话,他更像是在质问观众。台下对《哈姆雷特》烂熟于胸的观众都会会心一笑,因为它直接回答了“我们摆脱了腐朽的皮囊之后,在死的睡眠中将会做什么样的梦”。这不仅仅是四百年后汤姆·斯多帕德对莎士比亚所作的回应,更为奇妙的是,此刻这个空间里也理应有一个哈姆雷特,问着同样的问题。此外,罗吉二人在整部剧中呈现出的被动性和无能为力甚至可以说是观众本身的写照:我们就和这两位主人公一样,静静地坐在那里,什么也不能做,只是让事件发生而已。
  本剧的元戏剧元素,也并不只是停留在与观众互动这个层面。阿贝尔同时认为,元戏剧另一重要因素是那些能意识到自身戏剧特性的角色。比如哈姆雷特、《皆大欢喜》中的罗瑟琳、《奥赛罗》中的伊阿古等等,他们能够意识到自身对构建并展开戏剧情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有能力为剧中人物进行角色的再分配(比如罗瑟琳自己扮成“甘尼梅德扮演的自己”并要求爱人奥兰多向自己求爱)。这一类的角色,阿贝尔称其为剧作家的剧作家(playwright’s playwright)。《哈姆雷特》的故事,本质上是一个元戏剧式的角色扮演 (a play of playing)。弑兄篡位娶寡嫂者扮演起了国王和父亲,他分配给哈姆雷特的角色“最重要的朝臣和儿子”则被“复仇者”的角色取代,在这“复仇者”的角色之上更加诸了“疯子”这一伪装性质的角色。《罗》剧则探讨了它的反面:罗与吉的悲剧,恰恰是他们无法认识到自身戏剧特性的悲剧。他们没有办法意识到,他们只是国王分配的两个拙劣演员,负责扮演“国王的间谍”这个角色。而为了完成这个角色,他们又要再度扮演“哈姆雷特的朋友”这个角色。他们没有办法看到这一切,更遑论去演好它。只有在剧终的时候,罗似乎稍微明白了这一点。他的台词像是燃起的最后一根火柴,是照亮这场戏剧(或曰骗局)的最后一抹微光:“这一切到底是什么?它什么时候开始的?有人喊我们的名字……是……是一个报信人……他召唤我们……一定有一个时刻,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本可以说不。可是不知怎么的,我们就这么错过了。”直到此刻,他才开始质疑自己的角色,质疑起这个根本不属于他的故事。随后光就熄灭了,他俩死亡的场景,模样,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从来都不是他们所在的这个故事的主角。这个故事赋予了他们两个无关紧要的龙套角色,却没有赋予他们在故事里的意义。在《哈姆雷特》里,哈姆雷特曾经让他俩吹笛子,他俩表示不会后,哈姆雷特警告他们,别以为可以像玩弄一支笛子一样玩弄我的内心。而在《罗》剧里我们看到,那支笛子正是他们俩,其他人要吹什么,他们就发出什么样的声音罢了。
  此外,戏班的演出,也体现了元戏剧的特点:表演与真实的混淆。在这部处处充满着逻辑谬误和荒唐对话的剧作中,戏班主这个角色所处的位置和它的作用都非常微妙。如果说罗与吉二人是丝毫不能意识到自身的戏剧特性的话,那戏班主就正好站在了他俩的对立面。他时刻意识到自己身为演员的本分:伪装与假扮,将退场当做入场,并且,需要观众。由老戏骨David Haig扮演的戏班主可谓是出尽风头。他穿着闪闪发亮的红色燕尾服夹克,颇有80年代的风格,里面却是破旧的伊丽莎白式戏服。这样穿越时空的服装搭配,仿佛也在暗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历史也不过都是他们演员曾经表演过的故事。他一出场,刚看到罗与吉二人,就用发现珍宝的口气惊呼:“观众!我们有观众了!”他将演员的本质掰开了揉碎了:“这就是我们——我们是一群发狂的小孩,装腔作势地穿着正常人不会穿的衣服,讲着正常人根本不会讲的话,戴着假发用押韵的双行体诅咒爱情,在台上用木剑互相残杀,对信仰进行庄严宣誓,然后就被空洞的复仇誓言匆匆覆蓋。我们的每个姿势,每个动作,都会最终消融在稀薄广阔的空气中。我们将尊严出卖给天上的云,却只有不理解我们的鸟儿在倾听。你还没明白吗?我们是演员——我们是普通人的对立面。”   “我们是演员”,既可以解读为在这个剧场舞台上的所有人,也可以包括对自身戏剧特性仍然毫不自知的罗与吉二人。戏班主甚至对存在主义本身进行了戏剧式的嘲弄:“你不懂这耻辱——只有这一种假设能够让我们的存在有意义——那就是,有人在看。” 罗与吉二人连这一点都失败了,在艾尔辛诺的时候,他俩总是把自己藏在拉了一半的二道幕后,不希望丹麦王室的任何人发现他们。而事实上也确实没有人注意到他们。当哈姆雷特杀死波乐纽斯后,他俩决定捉住哈姆雷特,逼他就范。于是他俩在没有拉上的另半边二道幕旁拉起麻绳,试图绊倒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却直接拖着波乐纽斯的尸体进了后台,压根不在意傻傻地拉着麻绳的两人。作为故事的角色他们无足轻重,作为演员他们又没有人观看,那么他们的结局,也确实只有退场(死亡)了。本剧最后一个场景,是英国来的两个大使对福丁布拉斯和霍拉旭报告罗与吉二人的死亡。随后戏班的人出现,那道一直只拉了一半的二道幕终于整个拉上,只剩下戏班愈发膨胀的巨大剪影——至少在本场演出,在这个当下,“表演”征服了一切,成为了终极的存在(ultimate being)。
  既然说到表演,笔者也稍加议论几句本剧演员的表现。David Haig的演技不必多说,某种程度上,这部戏甚至可以说是他的个人秀了。他虽然影视作品不多,但在英国戏剧舞台上也是个活跃角色,代表作品有《是!首相》的舞台版,《一报还一报》里的安哲罗等等。无论是对台词节奏的绝妙把握,还是在船上为罗吉二人表演死亡,介于“演得很真”和“演员自带的浮夸”间微妙的火候拿捏,使得他成功地在不喧宾夺主的情况下偷得了本场演出。由Daniel Radcliffe饰演的罗森格兰兹(姑且这么区分,尽管我们也不怎么确定)是两人中比较“呆萌”的一位。网上有评论认为他的演技和节奏完全跟不上他的搭档McGuire的节奏,接哏总是慢半拍,长年处于状况外。笔者倒是认为这种慢半拍的节奏正恰如其分。相比之下,Joshua McGuire饰演的吉尔登斯吞则像是个典型的象牙塔中的书呆子,耽于深奥却虚无的形而上思考。Radcliffe稍慢的节奏正适合缓和McGuire连珠炮般的台词,一张一弛的舞台节奏也更适合看客观赏。否则的话,倘若每次Radcliffe都能无缝快速衔接Mcguire的台词,两人的表演可能会走向相互飚戏并流于肤浅的撒狗血。扮演哈姆雷特的Luke Mullins深沉的聲线总令人联想到吸血鬼,有着邪恶的气质,更衬托得两位小人物无辜而可怜。
  表演和真实的生活之间究竟有根本区别吗?穿着演出服的戏班们忙着排练《贡扎古之死》,但他们老被发生在丹麦王室的“真实生活”打断。而另一方面,他们的演出又预言了所谓的真实。对于哈姆雷特来说,丹麦皇室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真实,它全部都只是一场表演(犹如国王和王后的婚礼一样),而自己则是个没有被分配到角色的演员。对克劳迪斯来说,他则需要用表演来掩盖不堪入目的真实。夹在其间的那两个连名字都分不清谁是谁的小人物呢?他们被扔进一个巨大的不属于他们的故事当中,被迫分配了角色,被迫进行拙劣的表演。但正是这两个不具备戏剧自我意识的人物,只有他们反而在表演和真正的真实(剧场里的观众)之间划出了一道明确的界限。当吉在给罗解释庄周梦蝶的故事时,罗突然大叫“着火了!”吉跳了起来,而罗走向舞台边缘指着观众,说:“他们应该在他们的鞋子里被烧得化为灰烬!”罗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其间暗示再为明显不过:如果同样的台词由观众中某人说出,我们就会以光速离开剧场。但如果它在台上被说出,那就无关紧要——它不是真的。
  元戏剧不是一种答案,它是一种方法,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我们现在知道了,下次会更好的。”这是吉临终前的最后一句台词。“下次”究竟会不会更好,Radcliffe知道,McGuire也知道,作为观众的我们更知道。可是,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你们知道吗?
其他文献
看话剧《每一件美妙的小事》中文章的表演  话剧《每一件美妙的小事》,讲述了“我”在一个母亲患有抑郁症的家庭长大,虽然竭力摆脱但仍然无法逃脱和母亲一样患上抑郁症的宿命,并且在婚礼当天遭遇母亲自杀身死的悲剧故事。英国编剧邓肯·马克米兰的创造力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大胆地用喜剧的方式来结构悲剧,让全剧悲喜交织,笑中带泪;其二就是他把这个故事写成了一个独角戏。  因此,出演话剧《每一件美妙的小事》就成
期刊
1904年,京剧名伶孙菊仙在上海胜利唱片公司灌制了一张唱片,从此中国进入有声记录和传播的时代。1927年,中国第一家民营广播电台在上海成立,这家由当时上海滩四大百货公司之一的新新公司创办的商业电台,除了播出各种商品、公司广告之外,大部分时段都用以转播其屋顶花园游艺场演出的各种戏剧节目。据说名角、名票经常光临,京剧、广东戏、滑稽剧等应有尽有。虽然当时能够通过收音机收听节目的听众并不多,但这却让戏曲走
期刊
评舞台剧《黎明之街》  戏剧构作/编剧:赵尔  编剧:王非一  导演:施亦骏  演员:蒋可 张梦儿 郑景天等  舞台剧《黎明之街》的小说文本是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在2007年出版的作品,作家时年49岁,这既是他人生的中年,也是他小说创作的中年阶段。东野圭吾称:“我在《黎明之街》中第一次把恋情放在小说如此核心的位置。”小说讲述了男主人公渡部和也与女主人公仲西秋叶之间的婚外恋情以及由此引发出的男性哀情。
期刊
今年是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临川四梦”的演出成为当下舞台热点。上海昆剧团的“临川四梦”系列演出在广东、北京等地引发了观剧热潮。不仅市场反响热烈,在北京的专家研讨会上也获得了北京专家的高度评价。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说:“‘临川四梦’是上昆的一次圆梦,也是一个新的开始,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传承经典,继续前进。”  2016圆梦“临川四梦”  今年是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临川四梦”就是最好的应景之
期刊
评人文新淮剧《半纸春光》  在今年春天的上海舞台上,出现了一台别开生面的好戏。它,就是上海淮剧团倾全力打造的人文新淮剧《半纸春光》。  这出戏在去年上演后,就受到了全国戏剧界的关注。上海淮剧团在充分听取了专家和观众的意见后,又从剧本到表演、唱段、舞美设计、灯光各方面,作了精心的修改,现再度和观众见面了。这是继都市新淮剧《金龙与蜉蝣》《西楚霸王》《马陵道》等之后,上海舞台上出现的一台人文新淮剧。演出
期刊
2000年,民间剧场上海真汉咖啡剧场开业时,艺术总监张献写了这么一段话:“真汉咖啡剧场,只不过是三十几年后几百家这类新剧场中的第一家。到那时,经常看戏的新一代会遇到这样的父母:‘从前上海有一家咖啡剧场,我们年轻时也经常看戏……’”  而今上海的民间剧场现实却并没有如张献所言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仍旧为数寥寥。  回望十五年的上海民间剧场之路,一条变化轨迹渐渐清晰起来:从戏剧从业者的理想主义回归到符合市
期刊
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系列活动综述  玉兰飘香,浦江两岸竞相绽放。群星闪耀,根植土壤满园芬芳。4月7日晚,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为题的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以下简称白玉兰戏剧奖)获奖演员名单揭晓暨颁奖晚会在上海大剧院隆重举行。除了常设奖项外,本届白玉兰戏剧奖还授予了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三位越剧艺术大家终身成就奖,授予晋剧表演艺术家谢涛特殊贡献奖,授予《北京法源寺》剧组
期刊
金钱是不是万能的?这是个看似老套到不能再老套的问题,但答案却不是简单的“能”或者“不能”。以批判性著称的英国骤剧团(Headlong)和灌木剧场(Bush Theatre)合作创排的《本性难移》(Boys Will Be Boys,可直译为《男人总归是男人》)就试图从性别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本剧故事背景设定为金融行业,如果仅看英文标题,你或许以为这是一部金融(男性)精英的奋斗史,充斥着你死我活、尔
期刊
访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终身成就奖得主王文娟  第27屆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组委会将终身成就奖授予了傅全香、徐玉兰和王文娟三位越剧前辈,在颁奖晚会前一天,笔者来到王文娟老师家里做专访。九十多岁高龄的王老师精神很好,话匣子打开,往事悠悠,如在目前……  问: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学戏的?  答:有的人是喜欢越剧才开始学的,我不一样,我从小家里不富裕,爸爸是乡村教书的,我们兄弟姐妹有四个,我妈妈没
期刊
观上海大戏院开幕戏《原野》  彼得布鲁克说过,戏剧只存在于当下。复排经典,容易因时代的差异产生接受困难而陷入尴尬,国内作品尤甚,比如两三年前的《雷雨》笑场事件,经典剧与当代观众的代沟是每一个复排者无法绕开的问题。为纪念1943年《原野》在上海大戏院的首演,2017年3月重新营业的上海大戏院定下了相同的开幕戏。2017版《原野》,自然不能将原作破碎肢解得全无怀旧意义,可又如何让人感知到七十多年后的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