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是高职阶段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学好这门课程,有助于培养物流相关专业学生一定的进出口业务能力,培养学生的贸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独立思考、团结协作、敬业爱国的优秀品质。然而,根据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教师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时候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但由于立场不够坚定,表现出德育思想和价值观有所欠缺。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围绕国际贸易课堂运用课程思政展开教学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职国际贸易;课程思政;教学运用
前言:
国际贸易实务顾名思义就是基于国际贸易而展开的知识教学,综合分析本课程的特点,学生就会发现,无论是平时上课还是日常做题,教师在课上引入最多的就是我国公司企业同外国公司企业的贸易案例,这些案例之中,不免存在贸易纠纷的问题。教师应当加强思政教育,让学生坚定立场,以提高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质量。
一、课堂教学引入实例,多角度分析案例
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中的很多重要理论,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宝贵经验。但由于这门课程专业性较强,很多学生思政基础不够扎实,以至于在处理国际贸易实务时,学生经常会因为立场问题而出错。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深度挖掘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与思政之间的联系,发现国际贸易实务本身和政治经济等方面联系都比较深刻。如果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引入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一边分析案例,一边从政治、社会经济等角度分析处理原则,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国际贸易实务的学习成绩也能得到提升。
例如:常见的国际贸易纠纷主要发生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由于思想观念和贸易政策的不同,很多国际贸易纠纷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多多引入这样的案例,比如广东一家上市公司,在和外国某企业进行国际贸易的时候,发生了纠纷,在联合国的国际贸易规定中,并没有明确指出该问题应当遵守怎样的准则,此时根据该国的法律法规,对方的处理方式确实是有据可依的,但是对方要在中国的贸易港口进行交易,就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这个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身为国际贸易工作者,应当如何处理这种基础性的纠纷?上课的时候,学生听到比较有趣案例,会对这门课程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政治学,经济学等多种角度展开分析,强调爱国主义观念,让学生明确我国的法律法规,不容侵犯,无论在什么时候,身为国际贸易工作人员,都要以我国的基本利益为主旨开展工作。
课堂讲解思政知识的时候,如果教师坚持给学生灌输理论型的知识,在高职阶段的学生看来,这样的教学方法一定是非常枯燥的,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反而会损害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堂的听课兴趣。反观案例教学法,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引入具体的案例,根据案例中出现的实际贸易摩擦,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认真分析,并且从多个角度判断处理的措施。可以更加清晰地感知到思政立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重要性,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进一步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是适合高职阶段学生的教学方法。
二、开展项目式教学,引导学生创新探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国际贸易的发展脚步也在加快,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教師在课上讲解的内容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学生会来参加的工作。这种背景下,教师就要明确,给学生传授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理论固然重要,但是让学生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适应不同工作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能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要适当组织项目式教学工作,让学生通过解决一整个项目,培养自身的创新探究能力,更能再能力提升的同时不忘提升思想政治意识。
例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顺序为学生设计几个简单的项目实践活动,快到期末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比如第一小组任务为讨论我国国际贸易的演变过程;第二小组任务为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基本政策;第三小组任务为从我国现阶段的政治与经济角度思考分析中外贸易战始末过程;第四小组任务为外国针对我国贸易壁垒的真正原因。小组讨论后可以让每组派代表进行班级交流与分享,一方面丰富课堂小组讨论内容,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容掌握多知识。并借助贸易演变、政策出台、贸易壁垒等事件,引导学生认知维护国际贸易最大利益的重要所在,并借助前后我国贸易地位升高,激起学生民族荣誉感和未来振兴强国的使命感。
总结:
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是重要环节,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和海外企业交往非常频繁,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十分坚定的思政立场,开展高职教育工作的同时渗透思政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思政观念,综合提高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章秀琴.“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06):13-15.
[2]畅童娜,杨萌,赵程程.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39-40.
关键词:高职国际贸易;课程思政;教学运用
前言:
国际贸易实务顾名思义就是基于国际贸易而展开的知识教学,综合分析本课程的特点,学生就会发现,无论是平时上课还是日常做题,教师在课上引入最多的就是我国公司企业同外国公司企业的贸易案例,这些案例之中,不免存在贸易纠纷的问题。教师应当加强思政教育,让学生坚定立场,以提高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质量。
一、课堂教学引入实例,多角度分析案例
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中的很多重要理论,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宝贵经验。但由于这门课程专业性较强,很多学生思政基础不够扎实,以至于在处理国际贸易实务时,学生经常会因为立场问题而出错。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深度挖掘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与思政之间的联系,发现国际贸易实务本身和政治经济等方面联系都比较深刻。如果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引入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一边分析案例,一边从政治、社会经济等角度分析处理原则,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国际贸易实务的学习成绩也能得到提升。
例如:常见的国际贸易纠纷主要发生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由于思想观念和贸易政策的不同,很多国际贸易纠纷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多多引入这样的案例,比如广东一家上市公司,在和外国某企业进行国际贸易的时候,发生了纠纷,在联合国的国际贸易规定中,并没有明确指出该问题应当遵守怎样的准则,此时根据该国的法律法规,对方的处理方式确实是有据可依的,但是对方要在中国的贸易港口进行交易,就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这个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身为国际贸易工作者,应当如何处理这种基础性的纠纷?上课的时候,学生听到比较有趣案例,会对这门课程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政治学,经济学等多种角度展开分析,强调爱国主义观念,让学生明确我国的法律法规,不容侵犯,无论在什么时候,身为国际贸易工作人员,都要以我国的基本利益为主旨开展工作。
课堂讲解思政知识的时候,如果教师坚持给学生灌输理论型的知识,在高职阶段的学生看来,这样的教学方法一定是非常枯燥的,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反而会损害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堂的听课兴趣。反观案例教学法,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引入具体的案例,根据案例中出现的实际贸易摩擦,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认真分析,并且从多个角度判断处理的措施。可以更加清晰地感知到思政立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重要性,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进一步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是适合高职阶段学生的教学方法。
二、开展项目式教学,引导学生创新探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国际贸易的发展脚步也在加快,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教師在课上讲解的内容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学生会来参加的工作。这种背景下,教师就要明确,给学生传授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理论固然重要,但是让学生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适应不同工作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能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要适当组织项目式教学工作,让学生通过解决一整个项目,培养自身的创新探究能力,更能再能力提升的同时不忘提升思想政治意识。
例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顺序为学生设计几个简单的项目实践活动,快到期末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比如第一小组任务为讨论我国国际贸易的演变过程;第二小组任务为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基本政策;第三小组任务为从我国现阶段的政治与经济角度思考分析中外贸易战始末过程;第四小组任务为外国针对我国贸易壁垒的真正原因。小组讨论后可以让每组派代表进行班级交流与分享,一方面丰富课堂小组讨论内容,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容掌握多知识。并借助贸易演变、政策出台、贸易壁垒等事件,引导学生认知维护国际贸易最大利益的重要所在,并借助前后我国贸易地位升高,激起学生民族荣誉感和未来振兴强国的使命感。
总结:
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是重要环节,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和海外企业交往非常频繁,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十分坚定的思政立场,开展高职教育工作的同时渗透思政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思政观念,综合提高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章秀琴.“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06):13-15.
[2]畅童娜,杨萌,赵程程.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