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会认“坠”等5个生字,会写“乱”字,理解并积累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感受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渗透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等重点语句的含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课文所赞颂的献身精神。
[教学流程]
一、情境渲染,酝酿情感
1、板画导入。教师板画悬崖图,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说对悬崖的感受,展现惊险、恐惧的生活场景。
2、导读过渡:是啊,多高、多陡、多可怕的悬崖啊。别说跳过去,就是看一眼也会头昏目眩,腿软身抖。可是有一天,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了悬崖边。准备将它们全部活捉。这群身处绝境的羚羊,前有悬崖绝壁。后有狩猎追兵,下有万丈深渊,它们的命运会怎么样呢?请听老师讲这个故事。(背景音乐起,老师深情朗读课文)
3、整体感受。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
4、初读课文。自己轻声读课文,圈出本课的生字。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的时候,你觉得哪里语句触动了你的心灵?找出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本文内容比较简单。可蕴含在文字背后的情感和内涵并不是那么容易把握的。为了让学生从学习伊始。就能心系羚羊,创设、渲染相应的情境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一个场景、一幅画面、一则悬念十足的故事开头,一下子勾起了学生的心,进而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期待和情感渴望,为下文的学习打下了情意共融的心理基础。]
二、角色转换,移情体验
1、学法提示。读这样感人的文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走进老羚羊和年轻羚羊的心里,把自己当作老羚羊或年轻羚羊进行体验。
2、以年轻羚羊的身份,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读。让学生充当年轻羚羊的角色,以第一人称的身份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悟。先抓住“刚好”、“猛蹬”、“轻巧”等关键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内涵,并用“因为……所以……”说说三者之间的关系;再紧扣“猛蹬”。以“年轻羚羊,当你‘猛蹬’老羚羊的背上时。你有什么感觉”为话题进行对话交流,进一步体会:年轻羚羊就是靠着这一“猛蹬”才轻巧、安全地跃过悬崖,也是由于这一“猛蹬”,才加速了老羚羊的死亡这一情节的内涵。
(3)想。引导想象:“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深入感受老羚羊舍身救人的悲壮和宁愿牺牲自己的高尚品德。
(4)说。随着悲怆的音乐,播放老羚羊笔直下坠的动漫。教师导语提示:“望着老羚羊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年轻羚羊,你想对它说什么?”引导学生借助情境说话。学生谈完感受后,指导他们读出相应的情感来。
3、以老羚羊的身份,再感悟课文的语句,丰富人物形象。
(1)读。以老羚羊的身份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悟。再扣“猛蹬”以问促悟。问题一:老羚羊,当年轻羚羊在你背上猛蹬时,你有什么感觉?问题二:老羚羊,当你抬头看到年轻羚羊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上,你想对年轻羚羊说什么?以此让学生深刻体会老羚羊为年轻羚羊的获救而欣慰、喜悦、自豪、骄傲和祝福的复杂情感,并进行个性化朗读指导。
4、感情朗读。通过年轻羚羊和老羚羊的两次角色转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悟了老羚羊感人行为的内涵,从而使老羚羊的形象逐步得以丰满。随后,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强化情感体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角色转换、移情体验的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再现情景,打破时空界限,让学生真切而直观地、具体地感受到人物的形象和浓浓的情意,从而感悟到文章的人文内涵。同时。经过内部语言重组,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这样使老羚羊的形象立起来并活现在了学生脑海中,强化了形象的构筑和情感的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感悟、表达、朗读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潜心品读,深化感悟
1、品读第三自然段中的重点句。
句子一:“试跳成功!”
指导要点:抓住句子中的感叹号,体会羚羊试跳成功的喜悦以及作者对羚羊壮举的赞叹。
句子二:“紧接着,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跳。”
指导要点:联系第一自然段猎人“准备全部活捉”等语句,再抓住两个“没有”和“井然有序”,感受羚羊群在死亡面前,毫不畏惧、毫无慌乱,相互谦让,团结协作的可贵品质和团队精神。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句子三:“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指导要点:抓“弧线”和“生命桥”的内在联系,体会老羚羊的精神:不惜牺牲自己,用自己的生命和死亡作桥墩,让年轻羚羊重获新生。弧线。其实就是老羚羊用鲜血和生命造就的生命桥,也是老羚羊用高尚灵魂和崇高品德架起的生命桥,从而突破阅读难点。最后,设置语言情境,复读第二自然段语句:
师:是啊,这一道弧线,哪里是弧线,分明是——
生:(有感情接读)“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师:这又一道弧线,哪里是弧线,分明还是——
生:(更有感情)“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师:这一道道眼花缭乱的弧线,哪里是弧线,分明就是——
生:(充满激情)生:“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2、强化个性情感体验。以“如果这座生命桥有颜色。你觉得它应该是什么颜色?为什么”为问题,让学生对“生命桥”所蕴含着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个性化的感情和思考。
[设计意图:“生命桥”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是让读者眼流泪、心滴血的一个词。如何让孩子感受生命桥,感受生命桥背后丰富的内涵?仅靠反复地有感情地读课文当然是不够的,还要重视通过析词品读、前后内容的重新组合、回环复读等手段,使事物的联系更清晰、事物的形象更鲜明、事物的本质更突出,促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符号,挖掘出语言文字的内涵。感受作者深邃的情感。]
四、升华情感,深化主题
1、读“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一句,说说此时,猎人们会想些什么?体会他们心灵的震撼,对残杀无辜的悔恨心情以及要善待动物的愿望和期待。
2、补充拓展。投影出示原文《斑羚飞渡》中的一段话:“我没有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更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抒发情感。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
4、深化主题。如果让你来写“生命桥”。你觉得这三个字要写在哪里?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学完了课文,学生不仅为老羚羊的精神所感动,也对人类的行为感到愤慨,无形的“意”急需转成有声的“言”,可谓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创设“你想说什么”的教学情境正切合了学生表达情感的心理需求。在学生发自内心的情感表露中,课文的价值意义和丰富内涵不自觉地转化为学生精神世界的一部分。这一收获,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或许能给他们更多的启迪和生命的润泽。]
五、课外拓展,延伸思考
1、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像“生命桥”一样可歌可泣的事例,收集一些,成为“生命壮歌”系列中的第三、第四
2、推荐阅读课外文章《神圣的一跪》、《斑羚飞渡》。
1、会认“坠”等5个生字,会写“乱”字,理解并积累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感受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渗透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等重点语句的含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课文所赞颂的献身精神。
[教学流程]
一、情境渲染,酝酿情感
1、板画导入。教师板画悬崖图,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说对悬崖的感受,展现惊险、恐惧的生活场景。
2、导读过渡:是啊,多高、多陡、多可怕的悬崖啊。别说跳过去,就是看一眼也会头昏目眩,腿软身抖。可是有一天,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了悬崖边。准备将它们全部活捉。这群身处绝境的羚羊,前有悬崖绝壁。后有狩猎追兵,下有万丈深渊,它们的命运会怎么样呢?请听老师讲这个故事。(背景音乐起,老师深情朗读课文)
3、整体感受。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
4、初读课文。自己轻声读课文,圈出本课的生字。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的时候,你觉得哪里语句触动了你的心灵?找出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本文内容比较简单。可蕴含在文字背后的情感和内涵并不是那么容易把握的。为了让学生从学习伊始。就能心系羚羊,创设、渲染相应的情境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一个场景、一幅画面、一则悬念十足的故事开头,一下子勾起了学生的心,进而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期待和情感渴望,为下文的学习打下了情意共融的心理基础。]
二、角色转换,移情体验
1、学法提示。读这样感人的文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走进老羚羊和年轻羚羊的心里,把自己当作老羚羊或年轻羚羊进行体验。
2、以年轻羚羊的身份,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读。让学生充当年轻羚羊的角色,以第一人称的身份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悟。先抓住“刚好”、“猛蹬”、“轻巧”等关键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内涵,并用“因为……所以……”说说三者之间的关系;再紧扣“猛蹬”。以“年轻羚羊,当你‘猛蹬’老羚羊的背上时。你有什么感觉”为话题进行对话交流,进一步体会:年轻羚羊就是靠着这一“猛蹬”才轻巧、安全地跃过悬崖,也是由于这一“猛蹬”,才加速了老羚羊的死亡这一情节的内涵。
(3)想。引导想象:“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深入感受老羚羊舍身救人的悲壮和宁愿牺牲自己的高尚品德。
(4)说。随着悲怆的音乐,播放老羚羊笔直下坠的动漫。教师导语提示:“望着老羚羊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年轻羚羊,你想对它说什么?”引导学生借助情境说话。学生谈完感受后,指导他们读出相应的情感来。
3、以老羚羊的身份,再感悟课文的语句,丰富人物形象。
(1)读。以老羚羊的身份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悟。再扣“猛蹬”以问促悟。问题一:老羚羊,当年轻羚羊在你背上猛蹬时,你有什么感觉?问题二:老羚羊,当你抬头看到年轻羚羊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上,你想对年轻羚羊说什么?以此让学生深刻体会老羚羊为年轻羚羊的获救而欣慰、喜悦、自豪、骄傲和祝福的复杂情感,并进行个性化朗读指导。
4、感情朗读。通过年轻羚羊和老羚羊的两次角色转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悟了老羚羊感人行为的内涵,从而使老羚羊的形象逐步得以丰满。随后,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强化情感体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角色转换、移情体验的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再现情景,打破时空界限,让学生真切而直观地、具体地感受到人物的形象和浓浓的情意,从而感悟到文章的人文内涵。同时。经过内部语言重组,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这样使老羚羊的形象立起来并活现在了学生脑海中,强化了形象的构筑和情感的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感悟、表达、朗读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潜心品读,深化感悟
1、品读第三自然段中的重点句。
句子一:“试跳成功!”
指导要点:抓住句子中的感叹号,体会羚羊试跳成功的喜悦以及作者对羚羊壮举的赞叹。
句子二:“紧接着,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跳。”
指导要点:联系第一自然段猎人“准备全部活捉”等语句,再抓住两个“没有”和“井然有序”,感受羚羊群在死亡面前,毫不畏惧、毫无慌乱,相互谦让,团结协作的可贵品质和团队精神。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句子三:“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指导要点:抓“弧线”和“生命桥”的内在联系,体会老羚羊的精神:不惜牺牲自己,用自己的生命和死亡作桥墩,让年轻羚羊重获新生。弧线。其实就是老羚羊用鲜血和生命造就的生命桥,也是老羚羊用高尚灵魂和崇高品德架起的生命桥,从而突破阅读难点。最后,设置语言情境,复读第二自然段语句:
师:是啊,这一道弧线,哪里是弧线,分明是——
生:(有感情接读)“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师:这又一道弧线,哪里是弧线,分明还是——
生:(更有感情)“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师:这一道道眼花缭乱的弧线,哪里是弧线,分明就是——
生:(充满激情)生:“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2、强化个性情感体验。以“如果这座生命桥有颜色。你觉得它应该是什么颜色?为什么”为问题,让学生对“生命桥”所蕴含着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个性化的感情和思考。
[设计意图:“生命桥”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是让读者眼流泪、心滴血的一个词。如何让孩子感受生命桥,感受生命桥背后丰富的内涵?仅靠反复地有感情地读课文当然是不够的,还要重视通过析词品读、前后内容的重新组合、回环复读等手段,使事物的联系更清晰、事物的形象更鲜明、事物的本质更突出,促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符号,挖掘出语言文字的内涵。感受作者深邃的情感。]
四、升华情感,深化主题
1、读“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一句,说说此时,猎人们会想些什么?体会他们心灵的震撼,对残杀无辜的悔恨心情以及要善待动物的愿望和期待。
2、补充拓展。投影出示原文《斑羚飞渡》中的一段话:“我没有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更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抒发情感。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
4、深化主题。如果让你来写“生命桥”。你觉得这三个字要写在哪里?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学完了课文,学生不仅为老羚羊的精神所感动,也对人类的行为感到愤慨,无形的“意”急需转成有声的“言”,可谓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创设“你想说什么”的教学情境正切合了学生表达情感的心理需求。在学生发自内心的情感表露中,课文的价值意义和丰富内涵不自觉地转化为学生精神世界的一部分。这一收获,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或许能给他们更多的启迪和生命的润泽。]
五、课外拓展,延伸思考
1、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像“生命桥”一样可歌可泣的事例,收集一些,成为“生命壮歌”系列中的第三、第四
2、推荐阅读课外文章《神圣的一跪》、《斑羚飞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