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游戏 寓教于乐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5959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理的课堂游戏化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體现,更是一种英语教学的要求。游戏教学它能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力。在众多的学习方法中,游戏教学无疑是一种激发并保持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而且在英语教学中增加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乐学原则。
  我们都熟知游戏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在课堂中合理地运用游戏进行教学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但是游戏教学也要运用的恰到好处,也就是要我们老师在课堂中把握游戏教学的度。现在许多课堂教学都很容易只是为了“热闹”一番而匆匆走过场,场面很热烈而收效却很小,根本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运用游戏教学的同时应该注意把握以下游戏教学的原则:
  一、游戏活动要体现目的性
  我们所采用的每一场游戏都是围绕教学目的服务的,所以我们的游戏都必须有很强的目的性,都是要围绕我们的教学而设计游戏。比如教生词时我们可以采用小组抢认读的方式。如陷阱游戏,炸弹游戏等,让孩子们在玩中又认识了词汇;在学习句子时可以玩“木头人”、大小声游戏,或是把句子编成歌曲,如where are you from? i am from xxx等句子,套上孩子们熟悉的歌曲进行操练,即好玩又达到教学目的;又如在学习与数字有关词汇时我们可以唱数字歌,用英语进行数字比赛,算数比赛等。总之,都得为了教学目标服务,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服务。
  二、游戏活动要体现全体性
  我们都知道教育要面向全体,要因材施教。所以我们在设计游戏的时候就不能只是为了几个程度好的学生而准备。我们要让每个学生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体,成为游戏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话说,都有事做,做到全员参与。比如在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学习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 xxx.大部分孩子都不敢开口说英语,怕出错等,这样就很容易形成部分学生的操练场。针对这种情况,我就设计了“小记者采访的游戏”,让程度好的学生主动去采访其他的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要采访或是被采访,这样就每个孩子都有事做了,还可以换角色进行操练,或者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表演。又如做“one by one”的游戏,让孩子在操练一个句子时用接龙式的游戏进行,让每一个人都有的说;也可以让程度好的先说,然后再鼓励其他孩子说,他们就会在有意无意中模仿着操练句子,从而提高全体孩子的说话能力。还有一些集体性的比赛,比比谁先?谁快?谁说的好?给他们加分等游戏,这些都能够有效地促进全体孩子参与学习。
  三、游戏活动要体现新颖性
  小孩子都是好玩、好动、好新鲜的家伙,如果同一种游戏反复玩,他们就会觉得烦,没有积极性,所以在玩游戏中得经常换花样。如同是学句子的游戏,可以采用跟我读;我大声你小声读或是相反;我说你停,我停你说;我做动作你说句子,我说句子你做动作等方式;或是把句子编成很易唱的歌曲;或是把句子编成动作进行说演结合。这样就把枯燥的句子练习变成了很好玩的游戏,从而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知识。孩子们经常都是在说说、做做、唱唱中忘记了下课,兴趣非常深厚。
  四、游戏活动要体现启发性
  开展游戏是为了学习,巩固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挑战性的游戏。如学习what’s this? it’s xxx,就可以用看图猜物的游戏,让孩子看看谁先猜出,这样很有挑战性,孩子们都很喜欢。又如学习词语时玩的“炸弹”游戏,谁踩上就谁先炸死;或是“陷阱”游戏,在又要快又要准的过程中谁出错谁就掉到“陷阱”中,孩子们都表现得高度紧张,高度集中注意力,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真的是做到了全员参与,学习的兴趣非常的浓厚。因此,让孩子们在追蝴蝶的感觉中习得知识,寓教于乐就轻轻松松地做到了。
  五、游戏活动要体现灵活性
  游戏的灵活性是指在教学中经常可能碰到突发的情况,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游戏教学,而不一定都得按照事先的备课安排开展教学;也可以根据各个班级的实际情况,及时合理地进行调整;要预设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同一种游戏做多了,学生也会失去兴趣,如果变个花样用在另一个地方,学生照样是兴致很高。可以不断地翻新游戏的花样变化,使游戏的生命力更强,教学更加富有创造性。
  六、游戏活动要动静相结合
  动,主要是让学生在运动中学习,在活动中练习,在运动中感悟和体验老师讲的动作要领,然后按照动作要领来练习。静是教师的讲解,学生的静心听讲和思考,观察老师的示范。动静结合的过程,是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有机结合过程,是为了达到优化学习目标的过程。在低年级,要以动为主,但切忌片面地追求热热闹闹的倾向,要克服那种以为热热闹闹就是成功的错误观念。
  我们都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也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作为老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得到全面提升,学习的兴趣得到最大地提高。总之,要让孩子们真正地做到寓教于乐,开开心心地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好玩的事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会的知识。
其他文献
大家都知道,任何知识技能的学习都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过程,小学生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就是如此的。认识到这一点并不难,然而常常被我们忽略的一个更接近本质的学习规律则是这样:小学生学习认知活动的运行和发展,更必须沿着从感性表象到理性思维这一必经之路。关于这个问题,《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说得很清楚。课标说:数学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
听写,是一种英语老师普遍采用的检测手段,它可以测试学生词汇量、拼写、句法、理解词意及句子意思。它是对学生听写能力的综合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所学过的知识,长期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以下谈谈对中学英语“听写”的认识与研究:  一、听写目的要明确以及听写的内容要精练的原则  听写是一种良好的复习形式。听写前面所学的语言材料,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强化记忆。因此,老师了解和熟悉课
一、问题的提出  新《义务教育法》指出“教育教学工作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在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目标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好学生越来越好,差学生越来越差。  教育专家吕型伟说:“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的潜力都得到开发,让人人都获得成功。”然而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生活环境、知识基础乃至思维方式都不同,小班化教育教学环境下,要
叶圣陶先生早在60年前就批评当时学生“吟诵功夫太少”,谆谆告诫国文老师,学生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是理智的理解,而且是亲切的体会。诵读多了,不知不觉之间,学生把内容理解化为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这样才能终生受用不尽。那如何才能诵读出情、诵读出悟,诵读出味呢?  一、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是诵读出情,诵读出味,诵读出悟的关键  情感基调是指诗歌所抒发的基本感情。即总的态度感情,总的色彩和分量
【摘 要】 有效的数学课堂需要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师在每个教学过程,运用多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策略。笔者非常重视导入新课、利用生活、运用直观、重视操作、精心设计问题和巩固练习等环节和教学方法来激发兴趣,从而让数学课堂变得有效。  【关键词】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兴趣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认知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求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
自然角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部分,是科学教育的重要资源,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幼儿收集的物品及实验用品所用场地,是幼儿开展非正规科学活动的场所,它提供幼儿学习科学的物质条件,可使幼儿进行细致观察,也为幼儿带来自由操作、探索的可能,用以弥补集体活动时观察探索的不足,并可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知识,培养幼儿有责任心、有爱心。  大班的幼儿,随着经验的丰富
在我的生活中,对我最关心,最爱护的人便是妈妈。她教我知识,教我做人,伴随我健康成长。她有一头乌黑发亮头发,那双水灵灵的眼睛能看透你的心思,那张红润的嘴经常给我讲做人的道理。  记得那时我还没上小学。有一天,我到邻居金花家玩,见桌子上有我最爱吃的棒棒糖,也没问人,顺手就拿了两支,放到了腰包里。回到家,我将“拿”来的棒棒糖给了妈妈一支。心想,妈妈一定挺高兴,也许还会夸我孝顺呢。可是当妈妈知道这是我拿人
俗话说:“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道德乃是君子立身处世之本”。作为学校教育主阵地,不仅是思想品德教师承担德育教育的重任,其它学科同样肩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中,初中语文教师必须以“德育为先”为教育导向,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地融入德育教育,努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促使德、智、体几方面协调发展。那么,我们到底如何更好地在初中语文教学
自古以来,古人就非常重视积累。在语文教学中,积累也尤其重要。《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已成为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  语文积累包括语言积累、文化积累和生活积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语言积累又包括三方面内容:语言材料、语言规律和语言典范三方面积累。而语文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工具,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认识生活、参与生活、改造生活,让
这是上个学期的一节信息技术课,那节课的内容是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六年级上第十五课《小小宣传员》,在上这节课前学生已经在上节课《茶中知真味》将需要的资料找好了。我讲授了一些新的内容后,让学生自己操作,制作一份茶文化宣传手册。学生们打开电脑,有的忙着找自己的资料文件,有的打开文件忙着补充内容。这时,一位男同学叫到:“老师,我的资料文件全不见了”。这边话声刚落,那边又响起:“老师,我的也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