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自学兴趣,也难以取得新课改成效。运用生活化的有效策略,活跃学生的抽象思维,这会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范围,真正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在生活化的地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教师的教学压力随之减轻,和谐师生关系完善构建,传统教学格局成功打破,地理教学工作将会走向一个更大的成功。
【关键词】初中地理 生活化策略 课堂教学 应用 途径 研究
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师运用生活化策略锻炼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有助于地理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初中生的生活经验不足,阅历不甚丰富,遇到复杂的地理知识无法独立解决,需要依靠教师的正向引导才能走出思维局限。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的认知状态,会就养成诸多的不良习惯,学习兴趣逐渐丧失,自学积极性随之下降。鉴于此,教师就要重新调整教学方向,深度整合现有资源,运用生活化策略诱导学生主动投身于知识的海洋,继而达成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计划。
一、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作用
1.突出实用性
地理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学习地理知识会不断开阔我们的进步空间,促进整个社会的協调发展。教师将地理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会大大增加地理课程的实用性,加快初中教育改革的创新步伐。
2.激发学生兴趣
联系生活组织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态度更加端正,教师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深入挖掘自身的内在潜能,有助于带动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学习能力的综合发展。
3.解决弊端问题
如果教师盲目的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式指导,那么就会使学生衍生出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导致课堂教学质量越来越低,教学效果更是难以尽如人意。而生活化策略的应用,就会很好的解决这一弊端问题,从生活角度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地理课程设计体现出更加深远的意义。
二、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策略的应用途径
1.挖掘实践素材
涉及初中地理知识的生活实践素材丰富而庞大,因此,教师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之前,应该在课堂上导入一些与课程有关的生活素材,素材最好是采用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通过选择学生容易理解并感兴趣的话题,提高学生对地理新知识的理解与认知。例如,教师讲解“夏季风与降水的关系”时,可以通过对南方的洪涝灾害与西南地区的干旱进行对比讲解,在进行交通运输网的课程讲解时,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进行交通工具的系统性归纳,合理选择假期期间的交通工具,进而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热情,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与理解度。
2.创设生活情景
地理课程的开设,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更好地认识我们的生活和周边世界。因此对于初中地理的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生活化情境的营造,即结合将要讲解的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多选择一些学生容易理解、感兴趣的教育材料,促进学生对于新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增长新的知识和经验,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例如,在讲到“多变的天气”时,如果教师只是单向的知识灌输,学生只是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那么过一段时间后很容易遗忘。因此地理教师可以从一年四季的中某几天的天气预报作为教学情境,讲解气温、风向、天气的变化以及相关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降低学生在学习抽象知识时的难度,避免因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而导致的遗忘。
3.加强动手实践
在“做”中学地理,是陶行知“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实现“教、学、做”之间的衔接与融合,充分发挥地理课程需要实践、易实践的教学特征,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地理课程的生活实践当中,进而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例如,新学期结束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一定的生活实践任务,收集自己在外出旅游时的导游图或照片,然后在开学后拿到课堂上一起分享,并借此进行延伸,引出如何看地图、如何在野外辨别方向、如何画线路图、怎样选择交通方式、怎样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等地理知识,从而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4.融合热点时事
在初中地理教学当中,教师要与身边所发生的热点时事进行紧密结合,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与学生的心理需求相顺应,也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精神集中,并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如在讲到“生态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入汶川地震这一热点事例:2008年5月12号14时28分,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强震,一刹那,大地颤抖,山河移位,生死离别……大量的房屋被摧毁,死亡人数达到了近7万人,整个汶川满目疮痍。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深深地被地震所带来的破坏给震撼了,在对离去的人们进行哀悼的同时,也在考虑当今的生态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放一些汶川地震的录像,让学生亲身去感受,并在对地震形成的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问学生:我国哪些地方还发生过地震?这样既能把学生的情绪给调动起来,又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学生都纷纷带着浓厚的兴趣以及强烈的欲望参与到激烈的讨论当中,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总而言之,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运用生活化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关注焦点时事,让地理走进生活,促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知地理,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学以致用,达到初中地理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林关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感悟地理中的生活――例谈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途径[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6(10):35-36.
[2]赵江峰.浅析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7(48):194-195.
【关键词】初中地理 生活化策略 课堂教学 应用 途径 研究
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师运用生活化策略锻炼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有助于地理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初中生的生活经验不足,阅历不甚丰富,遇到复杂的地理知识无法独立解决,需要依靠教师的正向引导才能走出思维局限。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的认知状态,会就养成诸多的不良习惯,学习兴趣逐渐丧失,自学积极性随之下降。鉴于此,教师就要重新调整教学方向,深度整合现有资源,运用生活化策略诱导学生主动投身于知识的海洋,继而达成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计划。
一、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作用
1.突出实用性
地理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学习地理知识会不断开阔我们的进步空间,促进整个社会的協调发展。教师将地理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会大大增加地理课程的实用性,加快初中教育改革的创新步伐。
2.激发学生兴趣
联系生活组织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态度更加端正,教师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深入挖掘自身的内在潜能,有助于带动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学习能力的综合发展。
3.解决弊端问题
如果教师盲目的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式指导,那么就会使学生衍生出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导致课堂教学质量越来越低,教学效果更是难以尽如人意。而生活化策略的应用,就会很好的解决这一弊端问题,从生活角度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地理课程设计体现出更加深远的意义。
二、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策略的应用途径
1.挖掘实践素材
涉及初中地理知识的生活实践素材丰富而庞大,因此,教师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之前,应该在课堂上导入一些与课程有关的生活素材,素材最好是采用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通过选择学生容易理解并感兴趣的话题,提高学生对地理新知识的理解与认知。例如,教师讲解“夏季风与降水的关系”时,可以通过对南方的洪涝灾害与西南地区的干旱进行对比讲解,在进行交通运输网的课程讲解时,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进行交通工具的系统性归纳,合理选择假期期间的交通工具,进而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热情,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与理解度。
2.创设生活情景
地理课程的开设,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更好地认识我们的生活和周边世界。因此对于初中地理的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生活化情境的营造,即结合将要讲解的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多选择一些学生容易理解、感兴趣的教育材料,促进学生对于新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增长新的知识和经验,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例如,在讲到“多变的天气”时,如果教师只是单向的知识灌输,学生只是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那么过一段时间后很容易遗忘。因此地理教师可以从一年四季的中某几天的天气预报作为教学情境,讲解气温、风向、天气的变化以及相关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降低学生在学习抽象知识时的难度,避免因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而导致的遗忘。
3.加强动手实践
在“做”中学地理,是陶行知“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实现“教、学、做”之间的衔接与融合,充分发挥地理课程需要实践、易实践的教学特征,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地理课程的生活实践当中,进而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例如,新学期结束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一定的生活实践任务,收集自己在外出旅游时的导游图或照片,然后在开学后拿到课堂上一起分享,并借此进行延伸,引出如何看地图、如何在野外辨别方向、如何画线路图、怎样选择交通方式、怎样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等地理知识,从而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4.融合热点时事
在初中地理教学当中,教师要与身边所发生的热点时事进行紧密结合,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与学生的心理需求相顺应,也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精神集中,并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如在讲到“生态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入汶川地震这一热点事例:2008年5月12号14时28分,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强震,一刹那,大地颤抖,山河移位,生死离别……大量的房屋被摧毁,死亡人数达到了近7万人,整个汶川满目疮痍。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深深地被地震所带来的破坏给震撼了,在对离去的人们进行哀悼的同时,也在考虑当今的生态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放一些汶川地震的录像,让学生亲身去感受,并在对地震形成的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问学生:我国哪些地方还发生过地震?这样既能把学生的情绪给调动起来,又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学生都纷纷带着浓厚的兴趣以及强烈的欲望参与到激烈的讨论当中,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总而言之,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运用生活化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关注焦点时事,让地理走进生活,促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知地理,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学以致用,达到初中地理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林关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感悟地理中的生活――例谈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途径[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6(10):35-36.
[2]赵江峰.浅析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7(48):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