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古文(爱国篇)》(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yong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旧知导入新知,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1.本学期,我们结识了几位爱国人士,能说说都有谁?
  2.今天我们一起再来结识几位爱国志士。
  [设计意图]教师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内容入手,接触陌生的内容,这是符合认知规律的。
  二、探寻人物故事:荆轲
  1.看图“河北易县荆轲塔”,请同学来读一旁的字。师介绍:这是后人为了纪念荆轲而建造的。荆轲究竟是什么人呢?我们来读一读他的《易水歌》,追寻他的故事。
  2.学生读《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北风萧萧呵易水森寒,壮士一去呵再不回返!
  3.师介绍里面蕴含的故事:战国时期,秦王想吞并其他六国,统一天下。燕国即将灭亡。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此去必会捐躯将再也无法回来。荆轲来到易水边,看见自己昔日的好友高渐离正在击筑,为自己送别,于是悲歌一曲。
  4.师小结:悲壮啊,真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于是,出现了荆轲刺秦王的悲壮故事。(教师出示“荆轲刺秦王”的图片)虽然荆轲最后身中秦王八剑而死,但他以弱小来反抗强暴,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千古流芳。让我们再读读这首歌,缅怀这位英雄。(学生再次充满钦佩之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以追寻人物故事的方法,来读懂诗歌,这是一种常用的读诗方法,也比较适合学生阅读的特点。从“易水送别”讲到“荆轲刺秦王”,再讲到“荆轲之死”,此时揭示人物的精神,最后又回到诗歌的朗读中去,学生在诗歌文字中产生回肠荡气的感受。
  三、理解人物思想:岳飞
  1.谁来说说你所知道的岳飞?学生自由介绍。(“岳母刺字”,《谈礼貌》一文中说到岳飞讲礼貌,秦桧用“莫须有”罪名将岳飞害死。所谓的“莫须有”指的是诬蔑岳飞要谋反)教师引导:那么岳飞究竟有什么样的思想呢?
  2.今天,我们来读岳飞留下的一篇传世之作——《满江红》,这是一首词。(板书:词)
  3.讲重点词句。淡泊名利“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看淡功名,看重的是什么?(诗句“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介绍“靖康耻”:靖康年问,金人掳走了北宋的两个皇帝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灭亡,南宋开始。)这才是岳飞的思想——收复失地,报效国家。
  4.这首词,为后人所喜爱,先后几次被谱上了动听的曲子。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杨洪基演唱的《满江红》)
  5.岳飞本人并非文学家,但是这首《满江红》是历代《满江红》词中最出色的一首。为什么呢?所谓“曲中有真意,文采自风流”。岳飞精忠报国的崇高情怀,是这首词真正打动人的地方,用文学评论家王国维的话来说,这真是一篇“以血书者”。
  [设计意图]这种理解诗人思想的方法,是更为深刻的一种读诗方法。岳飞的故事,是很多学生都知道,并且非常喜爱的。这些就成为学生读懂这首词的基础。我们用“莫须有”罪名将岳飞害死的历史事实,和诗中“精忠报国”的思想一比较,学生对岳飞这位英雄的敬意和爱怜就会油然而生。
  四、感受作者情感:梁启超
  1.简单介绍: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是“戊戌变法”的领导人之一,他曾为民族的振兴四处奔走,倡导文体改良,介绍西方学说。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
  2.由于《少年中国说》篇幅长,难度较大,所以只读给大家节选的部分。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理解:日本人称呼我们中国,一称作老大帝国,再称还是老大帝国。这个称呼,大概是承袭照译了欧洲西方人的话。真是实在可叹啊!我们中国果真是老大帝国吗?梁启超说:不!这是什么活!这算什么话!在我心中有一个少年中国存在。
  我们看看当时的中国经历了哪些事情?(教师出示这样的文字: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94年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等地。1898年9月21日,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失败……)但梁启超却说:“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这是一种强烈的爱国之情)
  [设计意图]感受作者的情感,是阅读古文时,较难达到的。我们用这种方法来读,就能感受作者的情感,打动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歌曲引路,把古文阅读引向课外
  1.读到这里,教师不由想到了一首歌。这首歌是由香港著名的词作家卢国沾写的。我们一起来欣赏。(教师放歌曲《大号是中华》,并出示歌词:孩子这是你的家,庭院高雅,古朴益显出风貌,大号是中华。孩子这是你的家,红砖碧瓦,祖先鲜血干砖瓦上,(歌曲放至这里,教师手指板书:荆轲、岳飞、梁启超,这些都是你们的祖先,他们为祖国撒下了热血)汗滴用作栽花。枯了树干再生花,肩过重担再上吧!黄炎传万代,为家邦、为了你血中那份特质世代留下。谁敢进住你的家,孩子赶走他!不计他鼠摸狗盗,要似你祖先,尽一心为了这国土,把鲜血洒!
  2.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们都谈到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要为祖国贡献力量的决心。
  3.教师引导:要为国贡献力量,就应该继承好我们祖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多读一点祖先留下的瑰宝,去追寻祖先的故事,去理解祖先的思想,去感受祖先的情感,做一个有根的人!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为了总结全课,并让学生由这节课开始,能自觉地去读一点古典诗文作品,提高自已的文学品位。
  (作者单位:南京市芳草园小学)
其他文献
人类一直孜孜不倦的探索这个世界的本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就是人类不断探索追寻自我的过程,其发展既是一种机遇,也蕴藏着潜在的隐患,人工智能方兴未艾,正逐步向设计领域渗
本论文从我国内外贸一体化的大环境出发,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重庆MMC公司核心能力的识别与培育问题。通过对重庆MMC公司核心能力的分析,有助于清晰认识该公司的核心优势,针对
本文以苏教版一年级教材《小河与青草》一课为例,来谈谈如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使我们的课充满语文味.一、琅琅书声,读出“语文昧”[案例1]师:(映示小草的第一次话):谁来读
一、“趣”字当头,让学生爱读  1.课文引趣。学生由幼儿园刚进入小学一年级,一切事物在他们眼里都是新奇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向他们介绍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奇闻趣事,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去更多地了解有关知识。  2.故事激趣。低年级的学生最爱听有趣的故事,我们可以选择有趣的、符合儿童年龄、心理特点的故事,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讲述,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故事中精彩、
14-3-3 proteins are phosphoserine-binding proteins that regulate the activities of a wide array of targets via direct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and may play
《草原》是一篇老课文,但用现在的眼光看,却能看出新意,那就是“美”。而美的内涵,表现在本文之中有两层:第一层是草原景美,第二层便是人美,这两层合在一起,即构成了和谐美。和谐,就体现在环境与人物的和谐,就体现在民族之间宛如一家人的亲睦、和谐。  课堂之上,我主要是抓住“美”这一条线索来展开教学,做到扣情导读。  一、欣赏草原的美景,和作者一起呼吸草原上清新的空气  在教学中,我先是让学生听读,使学生
课堂隋景是千变万化的,它包括学生们的错误、兴奋点的转移、特殊的体验等意外事件,教师应因时而变,因情而作,捕捉教育契机,优化教学策略,巧妙地使预设的教学目标得以落实,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资源参与情景策略  [案例]那天,我教《掌声》一课。当我们读到“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这句话时,突然蒋琦对他的同桌说:“小英,唉?小英,小英就是周英(周英智力异常,总考一位数)他
从课堂教学的成功个案中观察提问的触点,有助于我们调整自己课堂教学提问的质量。  问明方向——我们现在的提问观念似乎钻进一种模式里。提问具有针对性的同时,却过于直白,致使学生不用教就已经会了,就已经知道教师欲求的答案是什么?而这样的提问只能停留在“教课文”的层面上,而不是在“教语文”。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爱之链》时,从课文题材出发,让学生鲜明感受到这是篇小说,小说涉及到几大要素,而其中情节是最需要
纪律处分毕竟是法律或规则给予的一种否定性评价,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会对纪律处分当事人的权利和形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建立查审相互分离、相互衔接、相互制约
一、困惑与思索多年来,小学语文考试都是偏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把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作为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目标.许多学校以统一的一张试卷和标准来评判学生,忽视学生个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