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藏的汉晋古陶瓷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vin_c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郑为(1922~2005),上海松江人,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1939年考入国立艺专西洋画系,除艺专的学业外,兼读于国立中央大学哲学系。1954年调上海博物馆工作。主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一书,是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的重要工具书之一。专著《中国绘画史》于2005年由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
  郑为喜爱古文化的研究,对古陶瓷尤为钟情。他的《中国彩陶艺术》于1985年分别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和台湾东华书局相继出版。退休后,郑为和夫人徐可润开始尽力收藏古陶瓷,这也成为他们晚年生活中最值得纪念的事情。自本期起,本刊将选取郑为先生及其老友们古陶瓷收藏中的部分藏品介绍于读者共同鉴赏。在这些精美的器物之外,从郑为先生生前所留下的文字中,或许也可感受到他在古陶瓷收藏、研究过程中所投入的热情和收获的乐趣。
  从秦的统一、汉的建立到魏晋南北朝(公元前221~589)经历了将近800年的时间,陶瓷的生产和使用有了广泛的提高和发展,在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出现了成熟的青瓷,这是我国从陶器生产发展到瓷器生产的划时代进步。品种除一般的实用器外,还有当时时兴厚葬用的明器(亦称冥器,是一种随葬品)。明器品种极多,有陶器也有瓷器,有仿制人们生活用的灶、釜、勺、壶、罐、盘、井圈、房屋、家畜、家禽和豢养它们的圈栏以及象征亡人生活高贵的各式谷仓、奴婢、仆从、车马甚至文武官员等。最具代表性的当数秦始皇陵的彩绘兵马陶俑和其他各种随葬陶瓷器,它们不仅数量巨大、气势宏伟、制作精良细致,而且在造型上浑厚庄重、简练生动,使全世界为之倾心。这里有一些小件冥器,虽然没有皇陵中冥器那种精致和气势雄伟,在胎、釉质量上一般也没有日用器精致,但是在器物的造型以及装饰纹样等方面,那种概括、简练、端庄、稳重又充满蓬勃生机的艺术气质,充分地反映了当时人们在艺术创作上的无限想象力以及当时的社会时代气息。
  这一时期的生活用器,不仅品种发展丰富,在胎、釉的质量上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釉的质地提高使器物从原始青瓷发展到了真正青瓷。以前原始青瓷釉面上存在的颗粒斑点现象已逐渐消失,釉质变得晶莹润泽,胎釉结合牢固。有的颜色呈淡青而明亮,犹如一片清泉。装饰纹样除常见的弦纹、垂幛纹、水波纹、圆珠纹、菱格纹、太阳花纹、云雷纹、网纹等,还根据器形组合成带状或有层次的单独图纹,装饰在器物的口沿或肩、腹部。还有兽面纹以及浮雕、圆雕的动物形象作为器物的铺首、器足、流等,使器物造型更显情趣。在晋的后期,还出现了褐色点彩青瓷。
  另外还有二件西晋青瓷,可以作为研究当时社会生活和器物用途的资料。
  一件是青釉三足圆砚,砚的中央写有一个二寸见方的黑色釉“养”字,字体保留着陆机“平复帖”的气息。在居延汉简里有类似的写法。西晋三足砚并不稀罕,但在砚中心写一个黑色的“养”字,而且还经过焙烧使其牢固结合在这个圆形砚的中央,它对这方砚的功用可能是一个极富研究性的问题。
  另一件是青瓷器盖,盖上面中央刻着一个小方塘,有三条下凹的直线横贯在它上面。这种刻凿显然不是装饰而是出于实用,让我想起了汉、晋竹、木简的“封检”。当时文书盛行竹、木简牍,成组成捆的简牍必须用绳索捆扎,一卷捆扎好的简牍要有封检的检盖。这在居延、敦煌、尼雅、楼兰等遗址里都有发现。新疆民丰县大沙漠出土的木牍就有很多检盖。它们的形式和这个青瓷检盖相仿。盖中间方塘上有三条捆绳的凹槽,这是缚物之绳所必经的方塘,是为填泥盖印作检封之用的,就像以后使用火漆印的方法一样。随着魏、晋纸张书牍的流行,用木盖封检的形式自然淘汰,但又沿用于陶瓷生活用器的封裹上,这事十分新鲜。魏、晋人很讲究生活享受,如在青瓷器的盒、罐、盘、瓯中盛装菹、酱、菜肴、美酒,盖上此盖,束以绳索,封泥盖印,送赠亲友。这是一件多有情谊的事。这种把汉、晋竹木简牍上的封检移用于青瓷的记载在实物中还没有发现过。而我们能在无意中捡得而分享到晋人生活的一点情趣,实为有幸至甚。
其他文献
积翠园是陈英、金岚夫妇居所之名,也是作为书画收藏家的他们的斋号。他们是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革命前辈。  出于对民族书画艺术的热爱,他们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了收藏历程,并与许多鉴定家、书画家交朋友。尤其是在“文革”期间,他们不顾风险,暗中尽力抢救书画文物,将全部积蓄用于收藏。从60年代到90年代,积翠园收藏的古今书画,无论数量、质量都已十分可观,他们也成了书画收藏大家。  199
期刊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称日本文明为一种卫星文明,它环绕着中国,每一次文明的跃进都多少受了外来文明尤其是中国的影响,可以看作是中国大一统帝国时代抛向宇宙的一颗卫星。然而这颗卫星在自己的文明进程中亦开出了令全世界为之惊叹的灿烂之花。  有专家考证日本在公元前的将近两三千年间一直处在新石器时代,发展缓慢,几近停滞,但就在公元前三百年左右,几乎是一夜之间奇迹般地跨进了铁器时代。至今还有传说是当年秦始皇派去的求
期刊
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越刮越猛烈,把艺术品市场也卷入其中。本来艺术品收藏是“小资情调”、文人雅玩的一种情趣,而当今却与金融资本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面对横扫全球的金融危机,艺术品市场想独善其身似乎也不太可能。  当今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进入了“战国时代”,一直以来中国书画保持的一枝独秀、一家独大的局面已被打破。二十一世纪初“非典”刚过,中国书画呈现“井喷”式的短暂疯狂后,便从颠峰快速跌入“调整”的谷底,让
期刊
我国明代书画,这几年越来越受到中外收藏家的关注和珍爱了。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与近现代及清代书画相比,它显得年代更远,更具有历史价值与文化含量,更能满足文物收藏者的好古之心。另一方面,与宋元绘画相比,它又并不那么邈远而不可触摸,因为作品传世相对较多,便于对比、查考,可以容易被藏家、研究者接受,容易树立收藏的信心。  近年明代绘画在国内外拍卖场上被收藏家竞相追逐,一而再,再而三地拍出天价,是必然的结
期刊
琅函宝相
期刊
风俗画主要是指在画中表现出风土人情、民间信仰、民间风俗等方面内容的人物画。它也是很多明清人物画家最常表现的题材。北宋的张择端就是典型的风俗画家,所绘的《清明上河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堪称北宋汴梁地区风俗的大百科全书。明代仇英临摹的《清明上河图》(辽宁省博物馆藏)也是如此。明代早期和中期一些画家所写的风俗画,大多沿袭了宋代风俗画风格,无论在题材、意境还是笔法、构思方面都能看出一脉相承之处。比如计盛
期刊
去年春拍,明清书画为主体的古代书画行情突起。在“吴门四家”引领下,明代书画精品迭创天价,将明代书画行情拉升到历史新高点,最具标志性者当属中国嘉德秋拍的仇英《赤壁图》手卷以7952万元创古代绘画拍卖价格纪录。此画成交后20天的香港佳士得秋拍,董其昌《书画小册》8对开册页也创出4848.75万港币的高价。同时,明代书法价格不落绘画,去年6月2日匡时国际春拍,文征明《行草书诗》手卷以1111万元成交;西
期刊
古人有言,画鬼易,画人难。所以古代画家,画人者少,画鬼者多。然而以画鬼见长的画家却是少之又少,元代颜辉就是这样一位善画鬼的画家。明吴宽《匏翁家藏集》中评其“画鬼尤工,笔法奇绝,有八面生动之意。”今秋,香港佳士得即将举办的“戴萍英基金会珍藏:中国古代书画”专场拍卖会图录上就推出了一幅元颜辉《钟馗出游图》,吸引了众多藏家的关注。  颜辉,字秋月,江山(今浙江省江山县)人。生卒不详。人称老画师,为宋末元
期刊
11月5日至8日,北京匡时国际拍卖公司将在北京国际饭店会展中心举办2008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本次拍卖会将推出油画、雕塑、近现代书画、历代画家书法、古代书画、佛教艺术品、清代宫廷艺术品、瓷玉工艺品、山迁草堂藏文房珍玩等专场的拍卖,古代书画及宫廷艺术品专场将上拍不少精品之作。    古代书画件件珠玑惹人醉    由八大山人、沈周、项元汴、王翠等人领衔的古代书画专场,当得上件件珠玑。八大山人的《柏鹿图
期刊
中国嘉德2008秋季拍卖会将于11月7日至11月12日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隆重登场。此次秋拍将推出精美拍品约5300件,包括中国古代书画、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油画及雕塑、瓷器玉器工艺品、古籍善本、邮品钱币铜镜等门类,还将在现场进行珠宝展销。    中国书画:名家名作满堂彩    此次中国书画部分由6大专场组成,荟萃了700余件珍品名作,近现代书画与古代书画并重。根据市场发展,在估价上做了适当调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