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郑为(1922~2005),上海松江人,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1939年考入国立艺专西洋画系,除艺专的学业外,兼读于国立中央大学哲学系。1954年调上海博物馆工作。主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一书,是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的重要工具书之一。专著《中国绘画史》于2005年由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
郑为喜爱古文化的研究,对古陶瓷尤为钟情。他的《中国彩陶艺术》于1985年分别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和台湾东华书局相继出版。退休后,郑为和夫人徐可润开始尽力收藏古陶瓷,这也成为他们晚年生活中最值得纪念的事情。自本期起,本刊将选取郑为先生及其老友们古陶瓷收藏中的部分藏品介绍于读者共同鉴赏。在这些精美的器物之外,从郑为先生生前所留下的文字中,或许也可感受到他在古陶瓷收藏、研究过程中所投入的热情和收获的乐趣。
从秦的统一、汉的建立到魏晋南北朝(公元前221~589)经历了将近800年的时间,陶瓷的生产和使用有了广泛的提高和发展,在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出现了成熟的青瓷,这是我国从陶器生产发展到瓷器生产的划时代进步。品种除一般的实用器外,还有当时时兴厚葬用的明器(亦称冥器,是一种随葬品)。明器品种极多,有陶器也有瓷器,有仿制人们生活用的灶、釜、勺、壶、罐、盘、井圈、房屋、家畜、家禽和豢养它们的圈栏以及象征亡人生活高贵的各式谷仓、奴婢、仆从、车马甚至文武官员等。最具代表性的当数秦始皇陵的彩绘兵马陶俑和其他各种随葬陶瓷器,它们不仅数量巨大、气势宏伟、制作精良细致,而且在造型上浑厚庄重、简练生动,使全世界为之倾心。这里有一些小件冥器,虽然没有皇陵中冥器那种精致和气势雄伟,在胎、釉质量上一般也没有日用器精致,但是在器物的造型以及装饰纹样等方面,那种概括、简练、端庄、稳重又充满蓬勃生机的艺术气质,充分地反映了当时人们在艺术创作上的无限想象力以及当时的社会时代气息。
这一时期的生活用器,不仅品种发展丰富,在胎、釉的质量上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釉的质地提高使器物从原始青瓷发展到了真正青瓷。以前原始青瓷釉面上存在的颗粒斑点现象已逐渐消失,釉质变得晶莹润泽,胎釉结合牢固。有的颜色呈淡青而明亮,犹如一片清泉。装饰纹样除常见的弦纹、垂幛纹、水波纹、圆珠纹、菱格纹、太阳花纹、云雷纹、网纹等,还根据器形组合成带状或有层次的单独图纹,装饰在器物的口沿或肩、腹部。还有兽面纹以及浮雕、圆雕的动物形象作为器物的铺首、器足、流等,使器物造型更显情趣。在晋的后期,还出现了褐色点彩青瓷。
另外还有二件西晋青瓷,可以作为研究当时社会生活和器物用途的资料。
一件是青釉三足圆砚,砚的中央写有一个二寸见方的黑色釉“养”字,字体保留着陆机“平复帖”的气息。在居延汉简里有类似的写法。西晋三足砚并不稀罕,但在砚中心写一个黑色的“养”字,而且还经过焙烧使其牢固结合在这个圆形砚的中央,它对这方砚的功用可能是一个极富研究性的问题。
另一件是青瓷器盖,盖上面中央刻着一个小方塘,有三条下凹的直线横贯在它上面。这种刻凿显然不是装饰而是出于实用,让我想起了汉、晋竹、木简的“封检”。当时文书盛行竹、木简牍,成组成捆的简牍必须用绳索捆扎,一卷捆扎好的简牍要有封检的检盖。这在居延、敦煌、尼雅、楼兰等遗址里都有发现。新疆民丰县大沙漠出土的木牍就有很多检盖。它们的形式和这个青瓷检盖相仿。盖中间方塘上有三条捆绳的凹槽,这是缚物之绳所必经的方塘,是为填泥盖印作检封之用的,就像以后使用火漆印的方法一样。随着魏、晋纸张书牍的流行,用木盖封检的形式自然淘汰,但又沿用于陶瓷生活用器的封裹上,这事十分新鲜。魏、晋人很讲究生活享受,如在青瓷器的盒、罐、盘、瓯中盛装菹、酱、菜肴、美酒,盖上此盖,束以绳索,封泥盖印,送赠亲友。这是一件多有情谊的事。这种把汉、晋竹木简牍上的封检移用于青瓷的记载在实物中还没有发现过。而我们能在无意中捡得而分享到晋人生活的一点情趣,实为有幸至甚。
郑为喜爱古文化的研究,对古陶瓷尤为钟情。他的《中国彩陶艺术》于1985年分别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和台湾东华书局相继出版。退休后,郑为和夫人徐可润开始尽力收藏古陶瓷,这也成为他们晚年生活中最值得纪念的事情。自本期起,本刊将选取郑为先生及其老友们古陶瓷收藏中的部分藏品介绍于读者共同鉴赏。在这些精美的器物之外,从郑为先生生前所留下的文字中,或许也可感受到他在古陶瓷收藏、研究过程中所投入的热情和收获的乐趣。
从秦的统一、汉的建立到魏晋南北朝(公元前221~589)经历了将近800年的时间,陶瓷的生产和使用有了广泛的提高和发展,在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出现了成熟的青瓷,这是我国从陶器生产发展到瓷器生产的划时代进步。品种除一般的实用器外,还有当时时兴厚葬用的明器(亦称冥器,是一种随葬品)。明器品种极多,有陶器也有瓷器,有仿制人们生活用的灶、釜、勺、壶、罐、盘、井圈、房屋、家畜、家禽和豢养它们的圈栏以及象征亡人生活高贵的各式谷仓、奴婢、仆从、车马甚至文武官员等。最具代表性的当数秦始皇陵的彩绘兵马陶俑和其他各种随葬陶瓷器,它们不仅数量巨大、气势宏伟、制作精良细致,而且在造型上浑厚庄重、简练生动,使全世界为之倾心。这里有一些小件冥器,虽然没有皇陵中冥器那种精致和气势雄伟,在胎、釉质量上一般也没有日用器精致,但是在器物的造型以及装饰纹样等方面,那种概括、简练、端庄、稳重又充满蓬勃生机的艺术气质,充分地反映了当时人们在艺术创作上的无限想象力以及当时的社会时代气息。
这一时期的生活用器,不仅品种发展丰富,在胎、釉的质量上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釉的质地提高使器物从原始青瓷发展到了真正青瓷。以前原始青瓷釉面上存在的颗粒斑点现象已逐渐消失,釉质变得晶莹润泽,胎釉结合牢固。有的颜色呈淡青而明亮,犹如一片清泉。装饰纹样除常见的弦纹、垂幛纹、水波纹、圆珠纹、菱格纹、太阳花纹、云雷纹、网纹等,还根据器形组合成带状或有层次的单独图纹,装饰在器物的口沿或肩、腹部。还有兽面纹以及浮雕、圆雕的动物形象作为器物的铺首、器足、流等,使器物造型更显情趣。在晋的后期,还出现了褐色点彩青瓷。
另外还有二件西晋青瓷,可以作为研究当时社会生活和器物用途的资料。
一件是青釉三足圆砚,砚的中央写有一个二寸见方的黑色釉“养”字,字体保留着陆机“平复帖”的气息。在居延汉简里有类似的写法。西晋三足砚并不稀罕,但在砚中心写一个黑色的“养”字,而且还经过焙烧使其牢固结合在这个圆形砚的中央,它对这方砚的功用可能是一个极富研究性的问题。
另一件是青瓷器盖,盖上面中央刻着一个小方塘,有三条下凹的直线横贯在它上面。这种刻凿显然不是装饰而是出于实用,让我想起了汉、晋竹、木简的“封检”。当时文书盛行竹、木简牍,成组成捆的简牍必须用绳索捆扎,一卷捆扎好的简牍要有封检的检盖。这在居延、敦煌、尼雅、楼兰等遗址里都有发现。新疆民丰县大沙漠出土的木牍就有很多检盖。它们的形式和这个青瓷检盖相仿。盖中间方塘上有三条捆绳的凹槽,这是缚物之绳所必经的方塘,是为填泥盖印作检封之用的,就像以后使用火漆印的方法一样。随着魏、晋纸张书牍的流行,用木盖封检的形式自然淘汰,但又沿用于陶瓷生活用器的封裹上,这事十分新鲜。魏、晋人很讲究生活享受,如在青瓷器的盒、罐、盘、瓯中盛装菹、酱、菜肴、美酒,盖上此盖,束以绳索,封泥盖印,送赠亲友。这是一件多有情谊的事。这种把汉、晋竹木简牍上的封检移用于青瓷的记载在实物中还没有发现过。而我们能在无意中捡得而分享到晋人生活的一点情趣,实为有幸至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