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新一轮教育改革开始,我国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核心素养培养,而在此基础上,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也发生了一定改变。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的教学主要是以“满堂灌”为主,而学生的学习也主要是以死记硬背为主,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这样就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有较好掌握,但是实践能力却比较差。针对此,笔者从明确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合作探究学习这三个方面分析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内涵;培养措施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4-304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质量越来越高,核心素养也逐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以提高历史教学的成效,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此,笔者对相关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
一、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
何为历史核心素养?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以后具有良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以及个人发展能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历史知识以及相关技能,还要综合体现历史情感以及态度。因此,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主要可以划分为四项能力,分别是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能力、史料证实意识、历史价值观。这四项能力是我国教育部门根据历史学科特征总结出来的,可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将科学核心素养融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多重意義,具体如下:第一,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展现出历史所具有的社会教化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第二,可以帮助学生的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地当今世界;第三,对历史史料的准确掌握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在谈论历史的时候可有论据支撑,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为此,在课堂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
1、聚焦核心素养,科学设计教学目标
在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更好的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枷锁”。历史教师要深层次研究各个教学板块以及教学内容,根据新的课标要求、新的高考大纲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目标性更强。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要更注重三维目标的平衡,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还要探索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从核心素养上入手,有效设计教学目标。教师要注意,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可以实现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说核心素养的培养成果由一节课的教学情况所决定。因此,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否科学,是否有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要只看一节课,而要从目标是否贴切、是否准确、是否与学生需求相符等多个方面进行的评价,如果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习需求想法,具有可操作性,那么该教学目标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挖掘学生潜能,创设积极问题情境
相较于初中阶段,高中阶段的历史核心素养更明显,要求更高。在分析历史事件的时候,学生会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教师不要过于强迫学生接受一些特定的历史观念,也不要让学生机械地背诵和记忆,更不要将回答模式直接告诉学生,这样不仅不会增强学生的历史观念,还会导致学生失去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看到每个学生所具有的潜力,通过设置一些探究性、开放性比较强的问题挖掘学生的潜力,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从而对历史事件产生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看法。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课堂内容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况,引导学生进入到该情境中,分析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转变了以往的学习方法,在思考、解决问题的同时搜集相关资料,回顾之前所学知识,这样他们对历史事件更为了解,学习方式也发生改变。
下面举个例子,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这课的知识中,教师可以设置该问题“资产阶级代议制和君主立宪制之间的关系”,然后再给学生播放相应视频,让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教师在提出问题以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并鼓励学生站在多个角度上思考,用不同方式解答问题,这样一来,不仅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且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倡导合作探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改提出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而这也是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必须要研究的一个课题。在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时候,教师要严格遵循该理念,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分工合作、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历史知识与相关技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
还拿“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为例,教师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布置该合作任务:以小组为单位,一同探究英国议会、首相、国王、内阁之间关系。历史教材中并没有对该问题作出明确解释,这就需要各个小组的学生相互交流、深入探究进行解决。一方面,小组学生要搜集与该问题相关的历史资料,另一方面,他们对整理、分析这些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史料证实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在小组学生得到答案以后,让他们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在该学生发言结束以后做补充。在本次合作探究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他们的历史解释能力和史料证实意识的有效培养,促进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
总的来说,在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在课堂的渗透情况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并不是很理想,为此,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需要不断摸索,从多个方面开展教学活动,进一步渗透核心素养,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其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正桃.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 新课程(下), 2017, 000(007):223.
[2]陈旭中.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 教育科学(全文版):00075-00075.
[3]文奇才.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分析[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 000(033):58.
[4]郎媛媛.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 神州, 2019, 000(007):147-147.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内涵;培养措施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4-304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质量越来越高,核心素养也逐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以提高历史教学的成效,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此,笔者对相关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
一、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
何为历史核心素养?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以后具有良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以及个人发展能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历史知识以及相关技能,还要综合体现历史情感以及态度。因此,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主要可以划分为四项能力,分别是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能力、史料证实意识、历史价值观。这四项能力是我国教育部门根据历史学科特征总结出来的,可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将科学核心素养融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多重意義,具体如下:第一,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展现出历史所具有的社会教化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第二,可以帮助学生的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地当今世界;第三,对历史史料的准确掌握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在谈论历史的时候可有论据支撑,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为此,在课堂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
1、聚焦核心素养,科学设计教学目标
在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更好的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枷锁”。历史教师要深层次研究各个教学板块以及教学内容,根据新的课标要求、新的高考大纲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目标性更强。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要更注重三维目标的平衡,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还要探索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从核心素养上入手,有效设计教学目标。教师要注意,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可以实现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说核心素养的培养成果由一节课的教学情况所决定。因此,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否科学,是否有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要只看一节课,而要从目标是否贴切、是否准确、是否与学生需求相符等多个方面进行的评价,如果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习需求想法,具有可操作性,那么该教学目标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挖掘学生潜能,创设积极问题情境
相较于初中阶段,高中阶段的历史核心素养更明显,要求更高。在分析历史事件的时候,学生会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教师不要过于强迫学生接受一些特定的历史观念,也不要让学生机械地背诵和记忆,更不要将回答模式直接告诉学生,这样不仅不会增强学生的历史观念,还会导致学生失去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看到每个学生所具有的潜力,通过设置一些探究性、开放性比较强的问题挖掘学生的潜力,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从而对历史事件产生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看法。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课堂内容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况,引导学生进入到该情境中,分析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转变了以往的学习方法,在思考、解决问题的同时搜集相关资料,回顾之前所学知识,这样他们对历史事件更为了解,学习方式也发生改变。
下面举个例子,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这课的知识中,教师可以设置该问题“资产阶级代议制和君主立宪制之间的关系”,然后再给学生播放相应视频,让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教师在提出问题以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并鼓励学生站在多个角度上思考,用不同方式解答问题,这样一来,不仅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且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倡导合作探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改提出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而这也是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必须要研究的一个课题。在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时候,教师要严格遵循该理念,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分工合作、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历史知识与相关技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
还拿“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为例,教师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布置该合作任务:以小组为单位,一同探究英国议会、首相、国王、内阁之间关系。历史教材中并没有对该问题作出明确解释,这就需要各个小组的学生相互交流、深入探究进行解决。一方面,小组学生要搜集与该问题相关的历史资料,另一方面,他们对整理、分析这些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史料证实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在小组学生得到答案以后,让他们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在该学生发言结束以后做补充。在本次合作探究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他们的历史解释能力和史料证实意识的有效培养,促进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
总的来说,在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在课堂的渗透情况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并不是很理想,为此,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需要不断摸索,从多个方面开展教学活动,进一步渗透核心素养,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其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正桃.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 新课程(下), 2017, 000(007):223.
[2]陈旭中.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 教育科学(全文版):00075-00075.
[3]文奇才.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分析[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 000(033):58.
[4]郎媛媛.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 神州, 2019, 000(007):14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