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物理学中,“场”的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了电磁学的范围,成为物质的一种基本的、普遍的存在形式。不少敏锐的教育人也看到了“场”的另一种存在形式,他们认为,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单位,都有一种“场”,进入到这个“场”里,人会于不知不觉中被这个“场”同化。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抱怨课堂上怎么就没有一个学“语文”的场!其实现实教育中“语文场”没能形成的原因在于我们所构建的“语文场”在“度”的把握上不够和谐罢了。下面就如何把握“度”、构建“和谐教育”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传统阅读教学备受批判的根源往往就是课堂上出现的状况与我们教师课前的预设基本吻合,因为这正是阅读教学中缺乏创造性的表现。其实,阅读教学中预设的教学任务是教师能够觉察到的,是显性的。然而,阅读教学中还有一种隐性的教学任务是我们万万不可忽视的。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体验、经历、感受、情绪因素不同,只要他们在阅读文本时大脑处于积极的活跃状态,就一定会出现让我们教师意想不到的“不确定”情形。由于课前无法准确预料,這是一种生成性的任务,在一定意义上说,要比显性的任务更有意义和价值。所以,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又何尝不可以如同流行歌曲唱的“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就阅读教学目标而言,一堂课没有完成预定的具体教学任务,不要大惊小怪;就教师行为方式而言,教师要善于将自己的思维水平“暂时退回”到与学生相仿的思维状态,要善于“假装不懂”,将阅读教学由“教师中心”转向“师生对话”。教师只是激发或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体验、研讨、感悟、探究,而教师本人不以阅读理解的“权威发布者”立足于课堂,不是“清醒”地对学生阅读理解“作指示”,而是留几分“醉意”,倾听学生的声音,与学生平等交流。如此,在充分的讨论与争辩中,在愉快的合作与交流中,在自主的体验和探究中,只要我们教师把握准“醉”与“醒”的度,有效地控制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路径”,学生就会获得并提高语文素养。
二、留一半活跃留一半静
最近一段时间,笔者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一些教师似乎不愿或不敢再讨论“语文训练”的问题了,表现在课堂上是不论教什么内容,都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该动动笔的、静静思的都让热热闹闹的“对话”给取而代之,究其原因无非是害怕冠以“理念不新”的帽子。有的时候,甚至抛开课文进行所谓的“探讨”,结果虽有丰富多彩的形式,却忘了语文学科的本,语文课被上得“浮”了起来。在把握形式的“活”与“静”上,我认为要做到:莫被传统禁锢思想,不为时尚放弃永恒。
课堂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静静地听听。观摩了许多新课程的研讨课,在课堂上笔者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学生在争取发言时,高高举起的手就像伸长的鹅脖子。他们有的单腿跪在椅子上举手,有的干脆就站直了身体举手,嘴里还不时嚷嚷着:“我来,我来!”当一个学生被叫起来发言,教室里随即会响起其他学生失望的叹气声。当发言的学生站在讲台边或在自己的位置上“表现”自己的时候,坐在下面的同学一点儿也不“老实”,有的不假思索就和同桌“交流切磋”,有的学生思维的闸门突然打开,情不自禁地讨论起来。一时间,学生就好似罗汉堂的菩萨——各有各的样,注意力全不在发言的学生身上。而上课的老师一直微笑着注视这一切,一句警示的话都没有,甚至连一个责备的眼神都没有。很多人都认为这就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中的新型老师——学生学习的伙伴、顾问,这就是新课程背景下活力奔放、“当家作主”的学生。这样的课堂表面上看的确气氛十分活跃,学生都积极地参与了课堂活动,然而我们是否想过,在这样热闹的背后,我们的课堂还缺少了一份沉静,一份用心倾听他人发言的沉静,一份分享他人学习成果的沉静。“提醒学生发言讨论不太难,难的是让学生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美德。”是的,如果我们的新课程课堂上缺少了学生的倾听,缺少了这份沉静,我们学生的获益将不会比正襟危坐的课堂多多少。
课堂阅读教学中,要留有时间让学生静静地练练。新课程的实施,对语文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对教师最大的冲击就是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感悟、体验、领会,于是,一些课堂常常听到教师这样引导学生:“请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还有什么要说的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等等。师生就是在这样的“对话”中,有的甚至是在远离文本“对话”中结束了40分钟。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语文课学生收获了什么?也难怪不少具有远见卓识的语文教育专家对类似这样的所谓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进行质疑,甚至是严厉的批评。因为这样的课形式的东西多,实质的东西少,不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重视基本能力的培养。其实,我们的老师心里也很清楚,学生在课堂上夸夸其谈,成了“动口不动手的君子”,学生的语文根基当然是非常脆弱的。
三、留一半成功留一点憾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更多地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一定程度上忽视其人文性和综合性。语文既是人们进行思维、实际交际、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人的思想的体现者。因此,语文教学既体现其工具性又体现其超越于工具的人文性。在教学中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它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这样才会在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语文语言知识与提高交际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学习教材内容,培养优良的品格素质,塑造健康的人格。如果说享受成功是学习的动力,那我要说适当的遗憾是进步的阶梯。
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直面遗憾。凡是取得辉煌成就的教育家无一不时时寻找自己的教育遗憾,在总结和反思遗憾中迈出更坚实的步伐。孔夫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使他成了一代宗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自己教育生活中的遗憾,总是在不断地反思,并写下一篇篇反思之作,最终成为世界级的教育家。可以说寻找遗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升华自己的过程,就是走向教学民主、提升教育理念、完善人格塑造的过程。如在教学《一算惊天下》一文中,有同学问:老师,史丰收的“速算法”是怎样算的?面对着我的无奈,学生更是兴致盎然。这时,我话锋一转,我们不如去把数学老师请来指教指教,还真神,剩下的时间学生虽听不大明白,可兴趣依然浓厚。
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要直面遗憾。教育工作者都会真切地感受到现在的学生都显得特别的脆弱,听到表扬乐滋滋,受到批评气呼呼。当同学对他(她)的发言表示赞成的时候,他(她)洋洋自得,当同学他(她)的发言提出意见的时候,他(她)更多的是低头沉默、固执诡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教师就要更好地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作出评价,让学生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当我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就便于扬长避短;当我们了解了他人的优点和缺点,就益于友好相处的道理。
教育改革,最终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为指导思想。“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同时,教育的改革也是螺旋上升的过程,只有我们教育者把握好“度”,那和谐教育才会生成,语文的“场”才会生成。
一、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传统阅读教学备受批判的根源往往就是课堂上出现的状况与我们教师课前的预设基本吻合,因为这正是阅读教学中缺乏创造性的表现。其实,阅读教学中预设的教学任务是教师能够觉察到的,是显性的。然而,阅读教学中还有一种隐性的教学任务是我们万万不可忽视的。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体验、经历、感受、情绪因素不同,只要他们在阅读文本时大脑处于积极的活跃状态,就一定会出现让我们教师意想不到的“不确定”情形。由于课前无法准确预料,這是一种生成性的任务,在一定意义上说,要比显性的任务更有意义和价值。所以,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又何尝不可以如同流行歌曲唱的“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就阅读教学目标而言,一堂课没有完成预定的具体教学任务,不要大惊小怪;就教师行为方式而言,教师要善于将自己的思维水平“暂时退回”到与学生相仿的思维状态,要善于“假装不懂”,将阅读教学由“教师中心”转向“师生对话”。教师只是激发或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体验、研讨、感悟、探究,而教师本人不以阅读理解的“权威发布者”立足于课堂,不是“清醒”地对学生阅读理解“作指示”,而是留几分“醉意”,倾听学生的声音,与学生平等交流。如此,在充分的讨论与争辩中,在愉快的合作与交流中,在自主的体验和探究中,只要我们教师把握准“醉”与“醒”的度,有效地控制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路径”,学生就会获得并提高语文素养。
二、留一半活跃留一半静
最近一段时间,笔者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一些教师似乎不愿或不敢再讨论“语文训练”的问题了,表现在课堂上是不论教什么内容,都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该动动笔的、静静思的都让热热闹闹的“对话”给取而代之,究其原因无非是害怕冠以“理念不新”的帽子。有的时候,甚至抛开课文进行所谓的“探讨”,结果虽有丰富多彩的形式,却忘了语文学科的本,语文课被上得“浮”了起来。在把握形式的“活”与“静”上,我认为要做到:莫被传统禁锢思想,不为时尚放弃永恒。
课堂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静静地听听。观摩了许多新课程的研讨课,在课堂上笔者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学生在争取发言时,高高举起的手就像伸长的鹅脖子。他们有的单腿跪在椅子上举手,有的干脆就站直了身体举手,嘴里还不时嚷嚷着:“我来,我来!”当一个学生被叫起来发言,教室里随即会响起其他学生失望的叹气声。当发言的学生站在讲台边或在自己的位置上“表现”自己的时候,坐在下面的同学一点儿也不“老实”,有的不假思索就和同桌“交流切磋”,有的学生思维的闸门突然打开,情不自禁地讨论起来。一时间,学生就好似罗汉堂的菩萨——各有各的样,注意力全不在发言的学生身上。而上课的老师一直微笑着注视这一切,一句警示的话都没有,甚至连一个责备的眼神都没有。很多人都认为这就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中的新型老师——学生学习的伙伴、顾问,这就是新课程背景下活力奔放、“当家作主”的学生。这样的课堂表面上看的确气氛十分活跃,学生都积极地参与了课堂活动,然而我们是否想过,在这样热闹的背后,我们的课堂还缺少了一份沉静,一份用心倾听他人发言的沉静,一份分享他人学习成果的沉静。“提醒学生发言讨论不太难,难的是让学生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美德。”是的,如果我们的新课程课堂上缺少了学生的倾听,缺少了这份沉静,我们学生的获益将不会比正襟危坐的课堂多多少。
课堂阅读教学中,要留有时间让学生静静地练练。新课程的实施,对语文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对教师最大的冲击就是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感悟、体验、领会,于是,一些课堂常常听到教师这样引导学生:“请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还有什么要说的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等等。师生就是在这样的“对话”中,有的甚至是在远离文本“对话”中结束了40分钟。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语文课学生收获了什么?也难怪不少具有远见卓识的语文教育专家对类似这样的所谓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进行质疑,甚至是严厉的批评。因为这样的课形式的东西多,实质的东西少,不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重视基本能力的培养。其实,我们的老师心里也很清楚,学生在课堂上夸夸其谈,成了“动口不动手的君子”,学生的语文根基当然是非常脆弱的。
三、留一半成功留一点憾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更多地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一定程度上忽视其人文性和综合性。语文既是人们进行思维、实际交际、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人的思想的体现者。因此,语文教学既体现其工具性又体现其超越于工具的人文性。在教学中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它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这样才会在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语文语言知识与提高交际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学习教材内容,培养优良的品格素质,塑造健康的人格。如果说享受成功是学习的动力,那我要说适当的遗憾是进步的阶梯。
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直面遗憾。凡是取得辉煌成就的教育家无一不时时寻找自己的教育遗憾,在总结和反思遗憾中迈出更坚实的步伐。孔夫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使他成了一代宗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自己教育生活中的遗憾,总是在不断地反思,并写下一篇篇反思之作,最终成为世界级的教育家。可以说寻找遗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升华自己的过程,就是走向教学民主、提升教育理念、完善人格塑造的过程。如在教学《一算惊天下》一文中,有同学问:老师,史丰收的“速算法”是怎样算的?面对着我的无奈,学生更是兴致盎然。这时,我话锋一转,我们不如去把数学老师请来指教指教,还真神,剩下的时间学生虽听不大明白,可兴趣依然浓厚。
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要直面遗憾。教育工作者都会真切地感受到现在的学生都显得特别的脆弱,听到表扬乐滋滋,受到批评气呼呼。当同学对他(她)的发言表示赞成的时候,他(她)洋洋自得,当同学他(她)的发言提出意见的时候,他(她)更多的是低头沉默、固执诡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教师就要更好地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作出评价,让学生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当我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就便于扬长避短;当我们了解了他人的优点和缺点,就益于友好相处的道理。
教育改革,最终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为指导思想。“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同时,教育的改革也是螺旋上升的过程,只有我们教育者把握好“度”,那和谐教育才会生成,语文的“场”才会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