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另一种学案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tou5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案一般由教师写,是教案的一部分,指导学生如何学。如果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意义就在于让孩子自己学会写学案。笔者经过许多年的探索发现,教师只有两个角色——方法的指导者和习惯的培养者。把正确的方法给孩子,然后坚持用正确的方法养成良好习惯,最后把良好习惯化为人生效益。舍此而做的一切似乎都是画蛇添足,除了满足教师的表现欲,对孩子却是毫无益处。还有什么比写出渗透深刻体验和独立思想的学案更有成效的呢?
  文本是经验的一种表达,既含有人生经验,又含有表达经验。作者的动机就是用自己的经验来唤醒读者的经验,达到交流影响的目的。定理是远离经验的知识,是认识自然的抽象成果;与科学课程不同,文本的经验是鲜活的知识,含有鲜明的个性,是认识自我的情感和思想成果。如果科学是认识自然的成果,那么文化则是认识自我的成果,而文本就是文化生动的载体。如果教师把文本里的经验提炼为抽象的知识,灌输给孩子,就不再是阅读,而是听取教条,跟政治课一样。有的教师表演能力很强,孩子被声情并茂的演讲感染,可这并非阅读,不过是一种影视的视听感染,根本不能唤醒沉睡的经验,激活想象,与作者进行深刻的对话。文本的经验犹如有活性的种子,为让读者心灵的土壤复活提供可能。教师把经验抽取出来,就是把胚胎烤死,变成跟定理一样的知识,孩子沦为知识的容器,情感世界就难以启蒙。有阅读素养者无不知道,经验的激活、想象的诞生是揭开阅读趣味(自然指纯正的阅读趣味)的全部秘密;阅读素养从来不是听出来的,而是在高度独立的阅读中习养成的。
  初读唤醒经验,读出自我。文本里的经验体系丰富多彩,从内容到形式,从情感到思想,从语言到风格,无不伸出敏锐的触角,去孩子的经验世界里寻找知音。孩子由于人生经历不同、性格各异、语言修养有深浅,与文本的经验交集就很不一样,从而生发出很有个性的审美趣味。要唤醒沉睡的经验,激活想象的翅膀不是容易的事,比视听感染艰难得多,语言便是一道森严的门槛儿。生动的经验却用最抽象的语言来表达,读者如果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就难以发生感染。阅读是修养从容宁静的功夫,与快餐的吞咽格格不入。要是带着教师的任务来阅读,就极难进入文字背景——人生,想象的翅膀也会随即被折断。宁静是排除环境的一切干扰,包括教师的干扰,怀着虔诚的心态去文字的森林旅行。为了寻到幽秘的佳处,显然不需要导游。正是这种宁静,读者才有了从容的理解,启动想象,跨进文字的门槛进入斑斓的人生殿堂。美好的痛苦使读者体验到深沉的宁静,那是超越现实而飞升到审美的天堂。可是,人们总是干扰这种潜心的旅行,以至朗读本身成为严重的干扰。朗读受到时间的限制,失去从容宁静,特别是长期的朗读形成动口不动心的恶习,哪来感染呢?如果初读不能唤醒经验,发生感染,那是心不够静,理解不深。换成潜心的默读吧!直到那些文字仿佛不是出自作者之手,而是流淌于自我心底,那时就渐入佳景了。
  然后是提炼思想,确立重点。如果阅读是建构孩子价值观的人生实践,那么在体验的基础上提炼独立的思想就是实践的基本形式。经验的复活是阅读的重大发现,也常常是阅读的结束,可要写出学案,仅仅是开始。体验是复杂微妙的意识活动,既有痛苦而美好的审美愉悦,又有丰富的想象思维,还有灵感直觉思维等,要提炼出明确的思想却需要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因果等逻辑推理,是重要的思维训练。到底是什么及为什么感染读者,审美愉悦里到底蕴藏着什么艺术规律,这些往往颇费思量。从经验的碰撞里创造出新的经验,即思想,是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是情感与逻辑的有机统一,是阅读的重大成果。教师从文本经验里提炼出思想并传授给孩子,与孩子从阅读体验里结晶出独立的思想,有着天壤之别。孩子从阅读体验里提炼出的思想饱含情感经验,而教师讲授的是冷漠的教条。阅读里提炼出的思想是作者与读者经验碰撞出智慧火花,是重要的思想实践。虽然还不是现实人生里的思想,可对孩子的价值观会产生重大影响,因为阅读本质上是人生实践。特别是这种价值观同样是情商与智商的有机统一,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文本的最高意义就在于开发孩子的思想。
  思想一诞生就成为行动的意志,孩子把思想表达出来就确立了研读文本的重点,以问题的方式表达就指明了研读的具体方向。比如,小说阅读中提出人物性格分析的重点,而“人物的性格怎样呢”,就指出了研究文本的方向。读者的思想大概有两大方向,一是肯定文本,是与自我经验融合的思想;二是批判文本,是与自我经验冲突的思想。后者更有创新价值,对未来叛逆个性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影响极为深远。思想的开发便是建构孩子的价值观的过程,阅读是培植热情的鲜花和深刻的思想的深厚土壤。传统的教师不是以评价和分析文本为中心工作吗?在新课改中,这工作必须让给孩子了。
  然后是研读解剖重点,用我之经验填补空白,用我之思想评价文本。学习重点指明继续研读的方向,思想必须得到证明。真的阅读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热情干预文本的创新实践。语言的抽象性及表义的模糊性为阅读欣赏提供大量的空白,任是怎样细腻的描摹也只能是生活的断片,为读者经验的参与创造出得天独厚的条件。想象的翅膀恣意翱翔,经验自由地填充空白,读者进入再创作。这里的经验决不是记忆的复现,而是在作者的启蒙下原有经验的升华,充满创造的美好体验。或者含英咀华发现他人难以发现的独到的美,甚至连作者也没发现的美;或者探微发幽,洞察深邃,窥见作者隐藏极深的意旨,获得与作者神交的愉悦;或者锋芒初露,睿智逼人,发现作者并非完美的人品及艺术风格,批判得豪迈,体验到创新的喜悦。经验加工后的文本便着上自我浓郁的色彩,几乎是自我的文本,为写出学案积累丰富生动的素材。阅读之所以是创新实践,就因为经验的参与。客观地说,现实的课堂里这种潜心的研读实在太少,用经验来填补文本空白的创新实践远没有形成。纵然是新课改的课堂,也太过热闹,浮躁肤浅泛滥,没有研读铺垫的讨论流于形式。
  解剖重点的研读自然可勾画和批注。把印证思想的典型例子筛选出来,是评论必要的准备。解读的种种发现既可旁批,甚至稍纵即逝的念头也可捕捉,为写出学案提供生动的材料。
  这时就可以写出学案,即评论了。这里的学案不是阅读步骤的说明,而是以思想为主旨,写出鉴赏评论,是阅读的最高成果,也是读写结合的最佳方式。有真情,有思想,有材料,是很好的作文方式。写作不是简单地记录研读的成果,而是对阅读的深化,是与作者作最深刻的交流,是对文本作积极的干预,是最富成效的阅读。
  有了研读的成果——学案,合作交流讨论才有了充分的准备。现在的课堂也常常有合作讨论,但由于没有深刻的研读,特别是没有学案,来得很肤浅,形式主义泛滥,根本没有思想的交锋。先读后写再交流,如此简洁的课堂就是因为教师的干扰而难以形成。
  自然,教师也并非无为,指导写作学案是中心任务,学案的指导是阅读方法指导的重要部分。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孩子成为真正的读者,而并非放任自流,让孩子茫然不知所措。但方法的指导是在阅读实践之外,决不是在阅读中不断干扰读者,比如用种种问题刺激读者,读者沦为牵线木偶,在压力下阅读。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安静的阅读环境,培养读者宁静的心态。这是与作者交流的前提。然后是培养读思结合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理解的阅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没有理解就无法产生脑力劳动的趣味。然后,培养敏锐的阅读触角,养成想象的良好习惯,把阅读升华为读自我。然后是培养用自己的思想干预文本的习惯,阅读是不断地表态,是培养热情和思想的基地,是激发灵感的平台,是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的人生实践。
  要养成读写结合的习惯。阅读中要形成严密流畅而富有成效的思维,必须靠笔来表达。写学案是养成用笔的阅读习惯。用笔表达是思维和情感的清晰化,是对文本形成概念、判断及推理,又是用自我经验影响文本的成果,远比简单的思索后即兴的口头表达来得有深度,用笔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习惯。学案的写作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开始以思想的提炼为重点,指导孩子把阅读与自我经验结合,激发干预文本的热情。然后,写简短的评论,比如把思想分解成分论点,或者对局部的美作出赏析。最后,渐渐写成观点新颖,内容充实,有美感和说服力的学案。值得注意的是,阅读必须始终与写作结合,动笔必须形成习惯,但决不是过去的记笔记,成为教师的录音机。
  在高中课程改革的春风还没有吹拂到内地时,笔者早已发现热闹的表演课堂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受到脂评本《红楼梦》的启发,开始探索读写结合的路子。笔者坚信,学生必须成为独立的读者,阅读才可能有效果。经过尝试,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有的学案比教师的教案还有深度,而站到讲台演讲学案也比教师还要有影响力。阅读教学的希望在于剔除一切琐碎,赶走聒噪不休的教师,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孩子,在阅读中养成用笔的习惯,高效的阅读就会随之诞生。自然,我们还要与学生的恶习斗争。习惯作冷漠懒惰的听众,学生当然不愿阅读;习惯作笔记,当然比独立的写作要辛苦;习惯用教师的问题来牵引,离开教师就提不出问题,感觉茫然;习惯于有口无心地朗读,当然不愿在默读里去想象和体验。总之,辛苦的教师早已霸占课堂,必然培养出懒惰空虚的学生,但我们必须指引孩子战胜懒惰,培养动笔的习惯,学会写学案。在安静的课堂里,有大片默读和研究的天地,有大片写作的天地,教师静静地与孩子们一同学习,未来的课堂就是这样。
  如此,阅读素养有了,写作素养也有了;教师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
  [作者通联:重庆万州外国语学校天子湖校区]
其他文献
我们来看这样两段文字:  “地理老师讲课极生动,一讲到精彩处便提高分贝,猛拍讲桌。我无不替他的手掌及已步入老年的讲桌捏汗。不过。经此之后,他的课成为入睡率最低的课。考试前夕,吾等睡眠严重不足,一次下午上课。全班大多数同学都疲惫地趴在桌上,地理老师见此,手一挥“都睡五分钟”。他的课成为最受欢迎的课。”——一位地理老师的画像。  “上课时,老师不是无度地翻阅参考书,就是骂我们怎么没带工具书,甚至总是大
时间:2009年9月  地点: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一(13)班  程红兵点评:  德国著名诗人诺瓦利斯在《断片》中指出:“诗,是生活的外形。个体活在整体之中,整体活在个体之中。通过诗歌,最高的同情与活力,即有限与无限最紧密的统一,才得以形成。”古今中外,诗的世界莫不是作为一个与现实的庸俗世界的对立而提出来的。而对中学生进行高层次的诗意洗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文勇的课堂做了有益而且较为深刻的探索,他向中学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参对于《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篇小说的教学目标是这样表述的:1.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体味欧·亨利式的结尾的妙处。2.能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学习主人公“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参对欧·亨利的主要艺术特色如情节曲折和结尾的出人意料都给予了应有的关注,但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学习作者的艺术特色之外,还应对其情感基调及
巴金的散文《小狗包弟》成为散文中的精品,决不是偶然的。这篇优美的文章,运用多种写作和修辞手法,精心构思,多方布局,使文章臻于至境。透视研究《小狗包弟》的写作秘诀,是一项极有意思的审美活动。  这篇文章的开头,运用了“预叙”手法。通常讲记叙文的叙述方法有倒叙顺叙,插叙补叙,总叙分叙,详叙略叙等,很少提到预叙。其实,预叙在叙述文体中是经常运用的手法。所谓预叙系指文章开首叙述的人和事和正文貌似关联不紧实
《咏雪》一文出自《世说新语》中“言语”一门,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中谢家子弟咏雪的事情。全文71字,语言简练,词意隽永。这篇课文的精彩点在于谢朗、谢道韫对“白雪纷纷何所似”的不同诠释。全文只作客观的叙述,未加评论,给读者留下了诸多可供议论的内容。“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教师教学用书》在“问题研究”中同时列出两种相反意见,不作首肯。对“练习说明”第三问也认为“无须定论”。对此,笔者不敢苟
经典诵读,顾名思义,当以诵读为主要展现形式,但又不能局限于读,同时也是需要赏析,更需要审美。从一般意义上看,国学经典需要以鲜明的诵读为明线,以蕴藏的赏析为暗线,架构了板块清晰、螺旋上升的课堂结构,引领学生以审美的视角,通过诵读与赏析的融通,在经典中走了一个来回。   一、多种形式朗读,读出经典的魅力   1.消除障碍,为正确而读。从学情来看,国学经典的文字和言语形式,与当下的表达习惯、语言规范,有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的一篇小品文,也是苏轼怀人散文中的名篇。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很不喜欢这篇文章,追问之后才知道,他们觉得写的比较“散乱”“随意”,有的段落无关紧要,情感的气脉似乎不易把握,这成了教学中的一个疑难。事实上,这正是苏轼在叙事艺术方面的独到之处。  一、竹子里的世界  竹子是本篇叙事文里出现的重要物象,是开启文本的引线,
语文新课程倡导“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先进的课程理念,只有在课堂上扎根生长、开花结果,新课程所预示的美好教育愿景才能实现。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鼓励师生在互动中即兴创造,超越既定目标的要求,用生成激活课堂。走进语文课堂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的已知经验教师不可能完全掌握。他们的思维活动教
李森祥的小说《台阶》反映的是改革开放转型期的农民生活,被编入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我很喜欢这篇文章,可是却对教参的一些解读很难认同,因为无论是细节理解、文意文脉的梳理,还是主题的把握,教参的解释都难以令人信服。  在“整体把握”中,教参中这样分析——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愚公移
案例背景:  今天批改开学第一篇作文,写最难忘的寒假生活。看到一篇写自己跟爸爸吃麻辣烫的好文章,真是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叫人禁不住唾津潜溢。谁知竟是班上最怕作文的戴晶晶“写”的。一时间我哭笑不得,准又是从哪儿“借”来的文章,这家伙算是屡教不改的“惯犯”了!并且还正在影响着几个同样怕写作文的懒小子。怎样才能从根本上切实有效地杜绝学生抄作文这一现象呢?我思之再三,精心预设、生成了以下案例:  情境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