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精神遗产。近年来,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上海师范大学李定广教授认为,初中生学习古诗词应“背诵与理解并重,适当地进行审美鉴赏”。统编版教材强调“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要求教师重视二度开发教材。笔者尝试引入“比较阅读法”,打破教材顺序的限制,把相关诗词串联整合起来,形成比较系统,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逐步学会理解古诗词并初步形成诗歌鉴赏的能力。笔者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为例,探讨比较阅读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一、品味语言——基于文本内部的字词比较
细读文本是正确解读诗歌的前提。注重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即从字词句等文本元素入手,分析语言的使用技巧。针对初中生的语法基础系统和逻辑思维能力还不成熟的情况,鉴赏重点可定在字词的比较分析上,这也切合古诗词语言的特点。古诗词强调语言的锤炼,言简意赅。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中指出:“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关键字句的反复赏读、探究、品味,特别是通過替换关键词,学生能在比、读、想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品味语言的妙处。
苏轼的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可以让学生比较“穿林打叶声”和“穿林吹叶声”的表达效果。句中的主语是“风雨”,从主谓搭配的角度看,“雨”不能“吹”,更重要的是“打”的力度更大,表现出“风雨”的猛烈,更能衬托作者蔑视“风雨”的豪迈豁达。再如“轻胜马”和“轻似马”比较,“山头斜照却相迎”和“山头夕阳却相照”比较等。让学生通过字词的替换比较,品味语言,把握情感。
二、知人论世——基于作者不同作品的比较
学习古诗词要走进文本,也要走近作者,了解时代背景,才能拓宽视野,把诗词的解读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和立场上。因而,“知人论世”成了学生学习诗词的必经环节。其实教师对时代背景的生硬介绍不如改为让学生对诗人其他作品的对比解读,了解作品之间的差异和联系,进行合作探究,使思维产生碰撞,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古诗词中的诗人形象,有效地充实知识积累,促进鉴赏能力的形成和提升。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一共采用了苏轼的四首词,除了九年级下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外,还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九年级上册)、《江城子·密州出猎》(九年级下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八年级下册)。苏轼的创作总是给人留下乐观豁达的印象,《江城子·密州出猎》反映了他积极仕进的心态;就算是写给弟弟表达思念之情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也让人体会到作者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苏轼众多色彩亮丽的作品中少数几首给人清冷感觉作品中的一首,从中可以体会到苏轼心境的孤独,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认识苏轼。学生再进一步探究,了解到创作背景——“乌台诗案”,进而对腐败的统治集团和奄奄一息的北宋王朝有所了解。
这样的处理既避免了先入为主,又凸显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发挥诗词的育人功能。“人生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苏轼的伟大人格魅力和笑对挫折的人生态度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感悟意象——基于不同作者作品的比较
意象是解读诗词的一把钥匙。因为意象往往有其相对稳定的含义,如松柏是高洁志向的象征,月亮则被人用来寄托相思之情。为了应对考试,很多人将意象与其对应的内蕴一一列举,这样的知识梳理自然是必要的,但脱离具体语境的死记硬背效果不佳,更严重的是会将鉴赏模式化,使鉴赏失去意义。以意象为串联点,整合更多诗人的作品,让学生在真实阅读中比较体验。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最后一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饱含人生哲理,解读的关键是“风雨”这个意象,它具有双关义。表层义是野外途中所遇的风雨,从知人论世中,学生也不难了解到其深层含义——几乎致苏轼于死地的政治事件和人生坎坷。这首词揭示的人生哲理是“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在对这首词中的“风雨”有正确把握的基础上,让学生搜索其他出现“风雨”的诗词并合作探究其丰富内涵。
对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词,从品味文本内部语言到联系苏轼其他作品的拓展,了解苏轼为人及时代背景,再到“风雨”意向的感悟,比较阅读贯穿始终。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使学生的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让学生看到差别,把握特点,从而提高自己的鉴赏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教育局教研室)
一、品味语言——基于文本内部的字词比较
细读文本是正确解读诗歌的前提。注重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即从字词句等文本元素入手,分析语言的使用技巧。针对初中生的语法基础系统和逻辑思维能力还不成熟的情况,鉴赏重点可定在字词的比较分析上,这也切合古诗词语言的特点。古诗词强调语言的锤炼,言简意赅。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中指出:“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关键字句的反复赏读、探究、品味,特别是通過替换关键词,学生能在比、读、想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品味语言的妙处。
苏轼的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可以让学生比较“穿林打叶声”和“穿林吹叶声”的表达效果。句中的主语是“风雨”,从主谓搭配的角度看,“雨”不能“吹”,更重要的是“打”的力度更大,表现出“风雨”的猛烈,更能衬托作者蔑视“风雨”的豪迈豁达。再如“轻胜马”和“轻似马”比较,“山头斜照却相迎”和“山头夕阳却相照”比较等。让学生通过字词的替换比较,品味语言,把握情感。
二、知人论世——基于作者不同作品的比较
学习古诗词要走进文本,也要走近作者,了解时代背景,才能拓宽视野,把诗词的解读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和立场上。因而,“知人论世”成了学生学习诗词的必经环节。其实教师对时代背景的生硬介绍不如改为让学生对诗人其他作品的对比解读,了解作品之间的差异和联系,进行合作探究,使思维产生碰撞,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古诗词中的诗人形象,有效地充实知识积累,促进鉴赏能力的形成和提升。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一共采用了苏轼的四首词,除了九年级下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外,还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九年级上册)、《江城子·密州出猎》(九年级下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八年级下册)。苏轼的创作总是给人留下乐观豁达的印象,《江城子·密州出猎》反映了他积极仕进的心态;就算是写给弟弟表达思念之情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也让人体会到作者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苏轼众多色彩亮丽的作品中少数几首给人清冷感觉作品中的一首,从中可以体会到苏轼心境的孤独,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认识苏轼。学生再进一步探究,了解到创作背景——“乌台诗案”,进而对腐败的统治集团和奄奄一息的北宋王朝有所了解。
这样的处理既避免了先入为主,又凸显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发挥诗词的育人功能。“人生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苏轼的伟大人格魅力和笑对挫折的人生态度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感悟意象——基于不同作者作品的比较
意象是解读诗词的一把钥匙。因为意象往往有其相对稳定的含义,如松柏是高洁志向的象征,月亮则被人用来寄托相思之情。为了应对考试,很多人将意象与其对应的内蕴一一列举,这样的知识梳理自然是必要的,但脱离具体语境的死记硬背效果不佳,更严重的是会将鉴赏模式化,使鉴赏失去意义。以意象为串联点,整合更多诗人的作品,让学生在真实阅读中比较体验。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最后一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饱含人生哲理,解读的关键是“风雨”这个意象,它具有双关义。表层义是野外途中所遇的风雨,从知人论世中,学生也不难了解到其深层含义——几乎致苏轼于死地的政治事件和人生坎坷。这首词揭示的人生哲理是“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在对这首词中的“风雨”有正确把握的基础上,让学生搜索其他出现“风雨”的诗词并合作探究其丰富内涵。
对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词,从品味文本内部语言到联系苏轼其他作品的拓展,了解苏轼为人及时代背景,再到“风雨”意向的感悟,比较阅读贯穿始终。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使学生的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让学生看到差别,把握特点,从而提高自己的鉴赏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