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魏晋南北朝以前,风、雨、霜、雪等在内的自然气象意象仅仅作为辅助意象出现在诗歌中,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咏物诗发展以后才开始作为独立的审美意象出现,南朝气象咏物诗的大量涌现对诗歌的题材选择、创作方式以及艺术技巧等各方面都有着极大的推动。气象咏物诗的创作所积累的丰富的艺术技巧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南朝;气象;咏物诗
1、南朝气象诗歌的发源
在《诗经》中有许多关于气象现象的描写,如《诗经·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诗经·召南·殷其雷》中甚至还出现了描写雷电的现象:“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从先秦到两汉,诗歌经历了漫长的创作积淀,人们对诗歌的审美意识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如满月象征了团圆,杨柳意味着送别,枯叶代表衰亡……这样惯性的思维让创作局限于一定的范围,而容易忽视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直到魏晋南北朝咏物诗的兴起,才开始打破这一规律。人们开始了对客观事物外在的独立审美趣味的探索,出现了众多专门描写风、雨、云、雪等自然气象现象的作品。王夫之《姜斋诗话》云:“咏物诗,齐梁始多有之。”可见南朝咏物诗大盛也得到后世的承认。
下表是从逯钦立先生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对南朝及魏晋时期咏物诗、山水诗以及气象咏物诗做的粗略统计。
魏晋南北朝诗歌统计表
类别
朝代 魏 两晋 宋 齐 梁 陈
咏物诗 40 60 40 62 288 80
山水诗 3 60 88 62 154 48
气象咏物诗 2 5 18 6 63 19
从表中的变化大致可以看出,气象咏物诗是随着山水诗和咏物诗的发展而变化的,并于梁朝时期达到鼎盛。
2、气象咏物诗的艺术特色
南朝时期的咏物诗不管是月露风雨、江河湖海、草木花卉等皆可采撷入诗。如《咏灯笼诗》、《咏帘诗》、《咏镜诗》,丰富的题材创作表明南朝诗人们广泛的涉猎程度。 其次气象诗歌中对感官的描写十分细腻。如何逊的《咏春风》云“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镜前飘落粉,琴上响馀声。”写春风的轻柔,虽不可见,但妆台前飘落的脂粉和被拨动的琴音这些细微的变化仍然能让人感受着它的存在。作者将视觉和听觉器官效果相结合的描写让原本无影无形的“春风”被刻画得有声有色。萧绎《咏细雨》:“风轻不动叶,细雨未沾衣。入楼如雾上,拂马似尘飞。”全诗运用视觉和触觉感官感受和远近对比视角的不同,来写这场若有若无的细雨。作者将细雨如烟似雾的特点传达出来。“竟陵八友”之一的沈约也有气象诗歌《庭雨应诏诗》:“非烟复非云,如丝复如雾。霢霂裁欲垂,霏微不能注。虽无千斤质,聊为一辰趣。”虽无雨字却写雨,将雨形容得轻柔如丝亦如雾。诗句清新怡人,不仅运用了他所擅长的格调,还从视觉和触觉上给人优美的感受。
风、霜、雨、雪等自然气象常常是无色无具体的形状的,所以在吟咏客观事物时诗人们总是尽最大努力的调动感官对事物进行感知。如在诗歌上主张“放荡”的梁简文帝萧纲,他的气象诗就显得不拘一格。《赋得入阶雨》:“细雨阶前入,洒砌复沾帷。渍花枝觉重,湿鸟羽飞迟。儻令斜日照,并欲似游丝。”这是细雨来时他所看到的动物植物们所受到的影响,“游丝”则写出了细雨之“细”、“密”,“觉重”和“飞迟”则从感官上写出雨势的大小,诗人从视觉、听觉、触觉多角度的描写让读者与之产生共鸣。南朝名流王韶之的《咏雪离合诗》云“霰先集兮雪乃零,散辉素兮被檐庭。曲室寒兮朔风厉,州陆涸兮群籁鸣。”诗人先从视觉入手由近及远,最后将眼前的气象景观编织成一幅和谐宏大的图画。南朝诗歌中关于感官描写的例子比比皆是,正是因为风、雨、霜、雪、露等气象意象的独特性使得在这类诗歌中以感官效果切入的描写方式成为最为直接和最能产生联想的创作手法,这也成为了气象诗歌创作的一大传统。
南朝诗人们在吟咏琐碎的生活场景时往往使用大量的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如“永明体”代表诗人吴均《咏雪诗》云:“雪逐春风来,过集巫山野。”诗人将风拟人化,用“逐”使全诗突然鲜活起来,给人你追我赶的动感。萧纲的《咏风诗》云:“飘飖散芳势,泛漾下蓬莱。传凉入镂槛,发气满瑶台。”写风不见风,风吹散花瓣,让水泛起涟漪,带来阵阵凉意,又将芳香送入了亭台。又如庾肩吾《咏雪花诗》云:“飞花洒庭树,凝瑛结井泉。寒光晦八极,同云暗九天。”诗人用“八极”、“九天”的夸张描写来表明气候的寒冷和云层的厚重。“传统派”诗人裴子野则采用了更多的创作技法,《咏雪诗》云:“飘飖千里雪,倏忽度龙沙。从云合且散,因风卷复斜。拂草如连碟,落树似飞花。若赠离居者,折以代瑶华。”把落雪比作翩翩起舞的蝴蝶,又比作飞花。然后从屈原的“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得到灵感,化典入诗,全诗想象丰富而独特。气象类诗歌的变化万千让诗人的思绪可以不受拘束,创作上随心所欲,而南朝诗人追求的字句斟酌,精致的技法都可以运用其中,可见气象诗歌的创作在技法上的丰富性和自由性。
自然界的气象本是无形无色的客观事物,但南朝的诗人们在诗歌中却赋予了它们丰富的色彩。叶燮《原诗》:“六朝之诗,始知烘染设色,微分浓淡,而远近层次,尚在形似意想间,犹为显然分明也。”[14]如鲍照《喜雨诗》:“惊雷鸣桂渚,回涓流玉堂。珍木抽翠條,炎卉濯朱芳。”使用搭配色彩词,不但可以将眼前的事物动态变化凸显出来,还能使整首诗色彩具有流动性,诗中的“翠條”、“朱芳”是红花绿叶的经典搭配,构成了明亮对比和谐的画面。徐孝嗣《白雪歌》:“风闺晚翻霭,月殿夜凝明。愿君早流眄,无令春草生。”本是吟咏晚冬白雪,却以红色的晚霞映衬白雪进行对比描写。红白相对令人赏心悦目。有“小谢”之称的谢眺在《咏风诗》中写到:“徘徊发红萼,葳蕤动绿葹。垂杨低复举,新萍合且离。”吟咏风引起的各种变化。这里的“红”代指花朵,“绿”代指枝叶,绿色是生命的颜色,富有生机与活力。红绿反差强烈,诗人通过描写风过时花草杨柳轻松摇曳的姿态,把本无形的风表现得富有动态美。
南朝诗人们注重锤炼字句的特点使不仅能更加生动地描摹客观事物的微妙变化,还进一步加深了气象类诗歌的艺术性。而气象咏物诗无论是题材、创作方式以及语言追求等方面, 都如“草蛇灰线,伏延千里”般对后世咏物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点却经常被我们忽略,气象文学没有被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提出和研究,而它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掘。
参考文献:
[1]杜若明.诗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2](清)王夫之著.戴鸿森笺注.姜斋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3]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8.
[4](清)叶燮.原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关键词】:南朝;气象;咏物诗
1、南朝气象诗歌的发源
在《诗经》中有许多关于气象现象的描写,如《诗经·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诗经·召南·殷其雷》中甚至还出现了描写雷电的现象:“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从先秦到两汉,诗歌经历了漫长的创作积淀,人们对诗歌的审美意识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如满月象征了团圆,杨柳意味着送别,枯叶代表衰亡……这样惯性的思维让创作局限于一定的范围,而容易忽视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直到魏晋南北朝咏物诗的兴起,才开始打破这一规律。人们开始了对客观事物外在的独立审美趣味的探索,出现了众多专门描写风、雨、云、雪等自然气象现象的作品。王夫之《姜斋诗话》云:“咏物诗,齐梁始多有之。”可见南朝咏物诗大盛也得到后世的承认。
下表是从逯钦立先生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对南朝及魏晋时期咏物诗、山水诗以及气象咏物诗做的粗略统计。
魏晋南北朝诗歌统计表
类别
朝代 魏 两晋 宋 齐 梁 陈
咏物诗 40 60 40 62 288 80
山水诗 3 60 88 62 154 48
气象咏物诗 2 5 18 6 63 19
从表中的变化大致可以看出,气象咏物诗是随着山水诗和咏物诗的发展而变化的,并于梁朝时期达到鼎盛。
2、气象咏物诗的艺术特色
南朝时期的咏物诗不管是月露风雨、江河湖海、草木花卉等皆可采撷入诗。如《咏灯笼诗》、《咏帘诗》、《咏镜诗》,丰富的题材创作表明南朝诗人们广泛的涉猎程度。 其次气象诗歌中对感官的描写十分细腻。如何逊的《咏春风》云“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镜前飘落粉,琴上响馀声。”写春风的轻柔,虽不可见,但妆台前飘落的脂粉和被拨动的琴音这些细微的变化仍然能让人感受着它的存在。作者将视觉和听觉器官效果相结合的描写让原本无影无形的“春风”被刻画得有声有色。萧绎《咏细雨》:“风轻不动叶,细雨未沾衣。入楼如雾上,拂马似尘飞。”全诗运用视觉和触觉感官感受和远近对比视角的不同,来写这场若有若无的细雨。作者将细雨如烟似雾的特点传达出来。“竟陵八友”之一的沈约也有气象诗歌《庭雨应诏诗》:“非烟复非云,如丝复如雾。霢霂裁欲垂,霏微不能注。虽无千斤质,聊为一辰趣。”虽无雨字却写雨,将雨形容得轻柔如丝亦如雾。诗句清新怡人,不仅运用了他所擅长的格调,还从视觉和触觉上给人优美的感受。
风、霜、雨、雪等自然气象常常是无色无具体的形状的,所以在吟咏客观事物时诗人们总是尽最大努力的调动感官对事物进行感知。如在诗歌上主张“放荡”的梁简文帝萧纲,他的气象诗就显得不拘一格。《赋得入阶雨》:“细雨阶前入,洒砌复沾帷。渍花枝觉重,湿鸟羽飞迟。儻令斜日照,并欲似游丝。”这是细雨来时他所看到的动物植物们所受到的影响,“游丝”则写出了细雨之“细”、“密”,“觉重”和“飞迟”则从感官上写出雨势的大小,诗人从视觉、听觉、触觉多角度的描写让读者与之产生共鸣。南朝名流王韶之的《咏雪离合诗》云“霰先集兮雪乃零,散辉素兮被檐庭。曲室寒兮朔风厉,州陆涸兮群籁鸣。”诗人先从视觉入手由近及远,最后将眼前的气象景观编织成一幅和谐宏大的图画。南朝诗歌中关于感官描写的例子比比皆是,正是因为风、雨、霜、雪、露等气象意象的独特性使得在这类诗歌中以感官效果切入的描写方式成为最为直接和最能产生联想的创作手法,这也成为了气象诗歌创作的一大传统。
南朝诗人们在吟咏琐碎的生活场景时往往使用大量的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如“永明体”代表诗人吴均《咏雪诗》云:“雪逐春风来,过集巫山野。”诗人将风拟人化,用“逐”使全诗突然鲜活起来,给人你追我赶的动感。萧纲的《咏风诗》云:“飘飖散芳势,泛漾下蓬莱。传凉入镂槛,发气满瑶台。”写风不见风,风吹散花瓣,让水泛起涟漪,带来阵阵凉意,又将芳香送入了亭台。又如庾肩吾《咏雪花诗》云:“飞花洒庭树,凝瑛结井泉。寒光晦八极,同云暗九天。”诗人用“八极”、“九天”的夸张描写来表明气候的寒冷和云层的厚重。“传统派”诗人裴子野则采用了更多的创作技法,《咏雪诗》云:“飘飖千里雪,倏忽度龙沙。从云合且散,因风卷复斜。拂草如连碟,落树似飞花。若赠离居者,折以代瑶华。”把落雪比作翩翩起舞的蝴蝶,又比作飞花。然后从屈原的“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得到灵感,化典入诗,全诗想象丰富而独特。气象类诗歌的变化万千让诗人的思绪可以不受拘束,创作上随心所欲,而南朝诗人追求的字句斟酌,精致的技法都可以运用其中,可见气象诗歌的创作在技法上的丰富性和自由性。
自然界的气象本是无形无色的客观事物,但南朝的诗人们在诗歌中却赋予了它们丰富的色彩。叶燮《原诗》:“六朝之诗,始知烘染设色,微分浓淡,而远近层次,尚在形似意想间,犹为显然分明也。”[14]如鲍照《喜雨诗》:“惊雷鸣桂渚,回涓流玉堂。珍木抽翠條,炎卉濯朱芳。”使用搭配色彩词,不但可以将眼前的事物动态变化凸显出来,还能使整首诗色彩具有流动性,诗中的“翠條”、“朱芳”是红花绿叶的经典搭配,构成了明亮对比和谐的画面。徐孝嗣《白雪歌》:“风闺晚翻霭,月殿夜凝明。愿君早流眄,无令春草生。”本是吟咏晚冬白雪,却以红色的晚霞映衬白雪进行对比描写。红白相对令人赏心悦目。有“小谢”之称的谢眺在《咏风诗》中写到:“徘徊发红萼,葳蕤动绿葹。垂杨低复举,新萍合且离。”吟咏风引起的各种变化。这里的“红”代指花朵,“绿”代指枝叶,绿色是生命的颜色,富有生机与活力。红绿反差强烈,诗人通过描写风过时花草杨柳轻松摇曳的姿态,把本无形的风表现得富有动态美。
南朝诗人们注重锤炼字句的特点使不仅能更加生动地描摹客观事物的微妙变化,还进一步加深了气象类诗歌的艺术性。而气象咏物诗无论是题材、创作方式以及语言追求等方面, 都如“草蛇灰线,伏延千里”般对后世咏物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点却经常被我们忽略,气象文学没有被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提出和研究,而它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掘。
参考文献:
[1]杜若明.诗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2](清)王夫之著.戴鸿森笺注.姜斋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3]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8.
[4](清)叶燮.原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