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福州市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创新公共管理方式,拓宽公共服务领域,在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取得不小成绩,政府透明度等方面位居全国前列。本文着重揭示福州市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成效,探讨当前我市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不足,并提出完善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对策构想。
一、福州市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
近几年福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优化发展环境,重视通达民情民意,着力打造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
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就业服务、文化体育休闲、市政建设、城市环境、义务教育、公共安全和政府信息公开等八大公共服务领域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比如教育方面,办学质量较大提高,农民工子女入学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等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医疗卫生方面,围绕“病有所医”目标,福州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全面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住房保障方面,逐步构建起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等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在政务服务方面,2006年3月市委、市政府依托信息化手段构建了福州市便民呼叫中心“12345”系统,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诉求,有效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提升了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成为增进政府与群众沟通联系的重要纽带。“中国福州”门户网站作为福州市政务公开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全国地市级政府网站中提升、发展最快的网站之一。2011年12月25日,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正式启用,45个部门和单位的591个审批与服务事项入驻,使全市约90%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集中办理,缩减了办事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为市民提供便民、高效、规范的政务服务。日前,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20年来,全市累计完成为民办实事项目400余件3000余项,如在菜篮子工程方面,为减少主要副食品价格上涨给市民带来的压力,2011年福州市及时启动主要副食品价格协商机制,广大市民可购买多种低价蔬菜和肉类。
二、福州市服务型政府建设存在问题
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福州市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但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在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一些领导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公共服务水平不高
一些政府公职人员没有树立“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意识,“管理就是审批、权力就是收费”的观念仍然存在,重管理、轻服务,在一些部门办理服务事项要多次往返,行政效率低下。在一些招商引资工作中,政府领导耗费心血引进的项目,在落实承诺的各项优惠政策时遇到部门经办人员的卡壳,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破坏了投资软环境,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公共服务的投入仍然偏低,尤其是在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农村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方面的投入仍无法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看病难、就业难、买房难等问题还比较突出。由于缺少竞争等原因,一些公共服务领域服务质量较差、效率低的问题一直没有根本好转。
2.政策制定方面还需进一步科学民主
近几年福州市在制定法规、规章或者出台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重大政策时,都强调要科学、公开、民主,通过专家咨询座谈、听证、网络征求意见等方式进行论证。但在一些重大政策制定方面,还存在征求面不广(仅听取专家意见)、征求时间短(有的才半个月)等问题,有的是先定政策基调,再走征求意见的形式,征求意见的结果对政策出台没有多大作用;有的政策延续性不强,朝令夕改,因人而异(有的重大政策因领导变动而调整)。
3.某些领域职能界定不清,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
一方面职能“越位”和“错位”,管了不该管的事,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等现象仍然存在,行政职能交叉现象仍较突出,扯皮推诿、政出多门现象屡见不鲜,出现管理“错位”,比如在食品安全监管、无证照中小餐馆整治、违章建筑拆除等工作方面都存在这些问题。另一方面又是政府职能“缺位”,该管的事没管好,比如在部分公共服务领域政府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公众需求,食品安全监管成效不大等,文化活动方面,群众性文体活动形式多样,但带来的噪声扰民等问题缺乏有效监管。
三、福州市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路径选择
1.以民为本,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任何改革都是从理念这个层面,从意识形态展开的。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首先要从理念上树立起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意识。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服务型政府,从根本上说是由人民政府的性质所决定的。党的宗旨和政府的性质决定了政府所做的一切,必须也只能是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服务。政府的管理理念决定着政府的行为,树立为人民服务理念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前提条件。各级政府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政务活动中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做到保障民权、尊重民意、关注民生、开发民智。
2.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经济上的支持要想建设好服务型政府是非常困难的,这就要求要有相应配套的公共服务型财政体制。加快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把生产投资型财政转变为公共服务型财政,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根本基础。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公益性、基础性领域的投入。加强公用基础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公共教育设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等方面的建设,积极发展义务教育和公共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形成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做到公共服务不“缺位”。可以借鉴西方的做法,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开放一些公共服务的市场,在一定范围内允许社会组织和企业进入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按照养事不养人的原则,探索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坚持政府购买劳务、购买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应标承办劳务和服务,进行合同管理,按合同兑现报酬。此外,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权力范围、利益配置结构、责任和义务等,充分赋予地方财权和事权。
3.建设公共服务型的绩效评估体系和行政问责机制
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应当包括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就业服务、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的单项和综合评估。要优化评估框架,完善评估程序,健全评估机制,将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状况和人民群众满意程度作为评估首要标准,保证评估体系发挥应有作用。此外,要将绩效评估的结果与干部的选拔、任用、激励相联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实施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度,加强政府对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管职责。随着信息化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公共服务需求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从满足信息需求的层面来看,加快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并形成定期公开报告制度,不仅为政府进一步改善我国公共服务提供决策参考,而且可以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提高他们参与政府管理和监督的能力,有利于推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有利于提升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指南[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迟福林.全面理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涵义[J].人民论坛,2006.
[3]井敏.构建服务型政府: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一、福州市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
近几年福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优化发展环境,重视通达民情民意,着力打造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
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就业服务、文化体育休闲、市政建设、城市环境、义务教育、公共安全和政府信息公开等八大公共服务领域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比如教育方面,办学质量较大提高,农民工子女入学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等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医疗卫生方面,围绕“病有所医”目标,福州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全面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住房保障方面,逐步构建起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等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在政务服务方面,2006年3月市委、市政府依托信息化手段构建了福州市便民呼叫中心“12345”系统,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诉求,有效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提升了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成为增进政府与群众沟通联系的重要纽带。“中国福州”门户网站作为福州市政务公开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全国地市级政府网站中提升、发展最快的网站之一。2011年12月25日,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正式启用,45个部门和单位的591个审批与服务事项入驻,使全市约90%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集中办理,缩减了办事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为市民提供便民、高效、规范的政务服务。日前,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20年来,全市累计完成为民办实事项目400余件3000余项,如在菜篮子工程方面,为减少主要副食品价格上涨给市民带来的压力,2011年福州市及时启动主要副食品价格协商机制,广大市民可购买多种低价蔬菜和肉类。
二、福州市服务型政府建设存在问题
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福州市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但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在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一些领导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公共服务水平不高
一些政府公职人员没有树立“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意识,“管理就是审批、权力就是收费”的观念仍然存在,重管理、轻服务,在一些部门办理服务事项要多次往返,行政效率低下。在一些招商引资工作中,政府领导耗费心血引进的项目,在落实承诺的各项优惠政策时遇到部门经办人员的卡壳,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破坏了投资软环境,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公共服务的投入仍然偏低,尤其是在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农村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方面的投入仍无法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看病难、就业难、买房难等问题还比较突出。由于缺少竞争等原因,一些公共服务领域服务质量较差、效率低的问题一直没有根本好转。
2.政策制定方面还需进一步科学民主
近几年福州市在制定法规、规章或者出台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重大政策时,都强调要科学、公开、民主,通过专家咨询座谈、听证、网络征求意见等方式进行论证。但在一些重大政策制定方面,还存在征求面不广(仅听取专家意见)、征求时间短(有的才半个月)等问题,有的是先定政策基调,再走征求意见的形式,征求意见的结果对政策出台没有多大作用;有的政策延续性不强,朝令夕改,因人而异(有的重大政策因领导变动而调整)。
3.某些领域职能界定不清,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
一方面职能“越位”和“错位”,管了不该管的事,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等现象仍然存在,行政职能交叉现象仍较突出,扯皮推诿、政出多门现象屡见不鲜,出现管理“错位”,比如在食品安全监管、无证照中小餐馆整治、违章建筑拆除等工作方面都存在这些问题。另一方面又是政府职能“缺位”,该管的事没管好,比如在部分公共服务领域政府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公众需求,食品安全监管成效不大等,文化活动方面,群众性文体活动形式多样,但带来的噪声扰民等问题缺乏有效监管。
三、福州市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路径选择
1.以民为本,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任何改革都是从理念这个层面,从意识形态展开的。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首先要从理念上树立起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意识。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服务型政府,从根本上说是由人民政府的性质所决定的。党的宗旨和政府的性质决定了政府所做的一切,必须也只能是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服务。政府的管理理念决定着政府的行为,树立为人民服务理念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前提条件。各级政府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政务活动中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做到保障民权、尊重民意、关注民生、开发民智。
2.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经济上的支持要想建设好服务型政府是非常困难的,这就要求要有相应配套的公共服务型财政体制。加快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把生产投资型财政转变为公共服务型财政,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根本基础。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公益性、基础性领域的投入。加强公用基础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公共教育设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等方面的建设,积极发展义务教育和公共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形成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做到公共服务不“缺位”。可以借鉴西方的做法,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开放一些公共服务的市场,在一定范围内允许社会组织和企业进入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按照养事不养人的原则,探索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坚持政府购买劳务、购买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应标承办劳务和服务,进行合同管理,按合同兑现报酬。此外,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权力范围、利益配置结构、责任和义务等,充分赋予地方财权和事权。
3.建设公共服务型的绩效评估体系和行政问责机制
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应当包括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就业服务、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的单项和综合评估。要优化评估框架,完善评估程序,健全评估机制,将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状况和人民群众满意程度作为评估首要标准,保证评估体系发挥应有作用。此外,要将绩效评估的结果与干部的选拔、任用、激励相联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实施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度,加强政府对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管职责。随着信息化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公共服务需求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从满足信息需求的层面来看,加快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并形成定期公开报告制度,不仅为政府进一步改善我国公共服务提供决策参考,而且可以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提高他们参与政府管理和监督的能力,有利于推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有利于提升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指南[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迟福林.全面理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涵义[J].人民论坛,2006.
[3]井敏.构建服务型政府: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