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与中国道德型文化

来源 :吉林画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l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家思想从先秦诸子一支,后壮大成民族文化之基底、主干,凝结为华夏文明之深厚元气,鼓荡成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如今,孔孟儒学更逐渐为西方世界所瞩目,可以想见未来之社会,儒学必然以其崇高而丰富的道德资源成为全人类的普世价值。
  一、儒家思想塑造的道德型文化
  孔子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季,希望重整天下秩序以归于大同。他从社会的最小单元——社会个体开始,重建道德规范、彰显道德价值,然后以己推人来实现社会道德大厦的建构。于是从“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到“博施于民而济众”,“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以“仁”为圆点,以“修己”为起点,以“治人”为终点开始铺设“内圣外王”的成“仁”之路。而孟子的“性善说”不仅在逻辑上完善了孔子的“内圣”,进一步深化了孔子的思想起点,而且降低了孔子“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的严苛,增强了对“仁”追求的信心和可行性。
  诚如杜维明所言:“儒家传统”是一个体现‘终极关切’的精神文明:在最坏的客观条件下表现出最好的人性光辉……力图通过道德理想来转化现实政治,这就是所谓‘圣王’的思想。从圣到王是儒学的真精神。”内圣与外王是古代知识分子两个最重要的人生境界。外在功业的建立一方面需要内圣这一先决条件,同是还有很多不可控的外在因素,而“内圣”则是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和自律来达到。因此,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非常重视人格塑造和自我约束。大多数儒家学者即便身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的恶劣条件,也能“乐亦在其中”,在“天下无道”之时,不随波逐流,不随人俯仰,不趋炎附势,凛然于天地间。可以说义利之辨,穷达之理遍布儒家经典。儒家思想借由在朝官员、在野乡绅以及众多读书人的表率,成为古代中国两千年来社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因此,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核的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自律性和道德感,形成了与西方文化类型迥异的道德型文化。
  儒家思想造就的道德型文化,除了表现为严格的道德自律,还表现在“和”的宽大。“和”既有对他人的宽容——“和而不同”,也有对自然的敬重——“天人合一”。这是儒学成为世界性人文资源的重要法宝。“和”的实质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这是林语堂所说的最为“成熟”的文化。
  儒家思想在秩序层面体现为礼。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是一个由小家到家族,由家族到整个村落,这样一级级形成的紧密的血亲网络。整个社会的有序运行皆从家庭开始,一家之中的内外有别、上下有序,即礼,就成了构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基础。
  二、道德型文化的当代困境
  在当下中国,世人愈加清晰地认识到文化不挺、道德滑坡成为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以德立身、以礼治世的儒家思想、传统道德的约束力在今天已经大大萎缩。
  原因其一是“五·四”和“文革”两次社会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创,致使儒家思想出现严重断层。原因其二则在于社会结构的变化。伴随中国进入现代社会,聚族而居、以礼维系的血亲网络解体,传统道德赖以存在的“社会化”建制基业全面崩溃, 其道德随之急剧萎缩,儒家思想已经从日用人伦的肌理逐渐剥离。所以,余英时学者不无哀情地认为,近代以来,儒学“死”去之后已成为一个找不到也不可能找到附体的“游魂”。原因其三在于中国儒家思想的特质。即便不考虑文化迫害和社会土壤变化,在现代社会面前,儒家思想“重德”的特质也会表现为与生俱来的缺陷,虽然这也许只是暂时的水土不服。正如上文所言,孟子之后,中国传统道德则以性善说为逻辑起点,依靠坚定的信念、严格的自律和不懈努力最终成就君子人格、实现天下大治。因此中国传统社会重德而轻法,中国甚至有这样的古话:“饿死不做贼,冤死不告状”,认为告状会让人“好讼而无耻”——当人们开始依赖法律,就不再愿意进行道德的自我约束了。古代中国人出了问题,首先想到的是靠礼,也就是家法族规来处理。在整个封建社会,礼,就一直扮演着比法律还重要的角色。而在西方的文化里,人具有不可摆脱之“原罪”,如亚当夏娃一样不会听从安排、无法自我约束,所以必须依靠“他律”进行强制管理,这就是西方悠久的法理传统的文化根基。因此,中国文化传统仍然在艰难待续,但是其法制传统薄弱的特点,仍然让这种文化类型在现代社会中捉襟见肘。
  三、儒家思想、道德型文化的发展前景
  儒家思想歷经两千余年发展,深陷数次困境而大难不死,根本原因即在于其蕴藏的高远智慧和永恒的道德价值。这一点,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国人认同,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原来门第飘零的儒学开始呈现复兴之势,并逐渐进入世界视野。因为在今天,全球出现生态危机、和平危机,环境污染、能源短缺、森林锐减、某些物种灭绝、局部冲突不断等等危及到全人类的生存问题,人们已经意识到人类为现代化进程、为各种族文化的对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进而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西方很多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他们崇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法则、对自然对立的态度才是孕育这些社会危机的温床。而他们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看到了“崇尚道德、道德自律”,道德型文化相较于“法制”文化而言更体现出人性的自觉与高贵;而儒家思想的“和谐”理念,承认多元,倡导包容,肯定合作,更是充满了处理人际关系、国际关系、天人关系的公理和智慧。
  除此自信展望,当前中国的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完成对传统的认祖归宗,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高度重视教育主阵地的设计;另一方面亟需对儒家思想进行实质性的重建,摈弃旧式伦理道德,对其价值观体系作出新的简择、诠释与重塑,着重阐扬“以人为本,以德为体,以和为贵”的道德人文主义精神,并创造性地吸收其他学术传统中宝贵的人文主义思想资源,这样内外共建,形成文化建设的聚合力,才能担当起世界大国主流文化的重任,成为照亮并引领中华民族实现梦想的精神火炬和食粮。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的要求,以及全面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传统美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解决当前一些社会问题的现实需要。学校是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之一,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借助一切艺术教育平台、资源和手段,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之以心,导之以行,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净化学生心灵,以此有效
期刊
摘要:本课题以书法教育为载体,进行校本德育的课程开发和内涵研究,通过《以书辅德·求美向善》拓展型校本课程的研发、课内外书法特色教育体系的建构、书法艺术氛围的营造,对书法艺术所蕴含的“美”的意境和“善”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使学生在掌握书法知识技能的同时,人文素养得到滋养,品性特长得到发展,有力提升学生书法艺术修养,打造学校翰墨校园书法教育特色。  关键词: 书法 校本课程 艺术修养  1.研究背景 
期刊
一、 课程目标  1、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我们的明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蕴含着需要我们传承的“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都有“垂垂老去”的那一天,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我们自己的明天和未来。  2、为老龄化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如何让“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新风尚成为上海发展的闪亮名片是对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精神
期刊
昌邑区林荫路实验小学位于吉林大街北部,昌邑区政府西侧。几年来,我们依托学校绿荫书社的建设,松花江文化讲坛、绿荫文化讲坛的专业引领,校本教材的開发运用,书香课程的有效开展以及学校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熏陶,让国学走进了校园,绽放异彩。  一、建设绿荫书社,积淀教师学养。  在林荫路实验小学,有这样一群教师,她们喜欢每天手捧心爱的书籍潜心阅读,然后找每一个合适的时机交流感受,或走廊的擦肩,或办公室的驻足,
期刊
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曾说:“任何人都应该怀有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的文化理念、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等已经深深地积淀在民族大众的心理结构中,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化是无法割舍的,也是传承创新的。中国传统文化是驱动中华文明延续、发展和自新的内在动力,对于构建信息时代高校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生成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丰厚土壤  从古
期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  学校是青少年的聚集地,是青少年学习成长、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有必要也有责任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  近年来,我校为了贯彻、落实《两纲》精神,认真学习,积极动员,在课内课外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富有成效的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在运用艺术教育手段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理想的效
期刊
苏赫姆林斯基曾指出:学生到学校来不仅是学习,而且是来生活,他们要在这里获得知识,寻找友谊,学会生活,形成个性。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和学生接触最多,是学生效仿、学习的直接对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德育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证。我作为众多班主任中的一员,既感到自豪又感到任務的艰巨。  一、做好道德榜样,提高自
期刊
审美教育亦称美育,它的直接作用是培养、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具有审美、启智、激创、综合作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条件。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素材,尤其是古诗凝练含蓄,博大精深,包含着美。通过对学生引导、启悟,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的锻炼和提升是其他素材所无法比及的。感受诗的瑰丽语言,应该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浅谈我在古诗教学中是如何引导学生诗情画意学古诗
期刊
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也就是说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含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的内容。学习习惯包括:学会倾听的习惯 ,善于思考的习惯 ,敢于提问的习惯 ,与人合作的习惯 ,认真书写的习惯,动手操作的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等等。行为习惯包括:遵守秩序的习惯,讲究卫生的习
期刊
中华传统美德,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也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代表着中华民族整体的道德精神面貌,是一种代代相传,代代发展的道德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一代“四有”新人的基础教育工程。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中心小学始终把抓学生品行养成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以培养博学多才、气质高雅、品德高尚的文明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