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有效基点,让国学走进校园

来源 :吉林画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ai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昌邑区林荫路实验小学位于吉林大街北部,昌邑区政府西侧。几年来,我们依托学校绿荫书社的建设,松花江文化讲坛、绿荫文化讲坛的专业引领,校本教材的開发运用,书香课程的有效开展以及学校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熏陶,让国学走进了校园,绽放异彩。
  一、建设绿荫书社,积淀教师学养。
  在林荫路实验小学,有这样一群教师,她们喜欢每天手捧心爱的书籍潜心阅读,然后找每一个合适的时机交流感受,或走廊的擦肩,或办公室的驻足,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她们心中对读书的热爱从未流逝。
  绿荫书社的成立,是一种偶然,更是必然。从2006年的创办至今,绿荫书社已度过7载春光,无限浪漫与回忆温暖着这些有着温婉情怀的教师们。
  《让书香浸润心灵》、《秋日私语》、《走近红楼梦》、《寄语苏东坡》、《我们一起走过》、《守望幸福》,无论是论坛、庆典,还是沙龙,对经典的每一次共享都是她们前行的力量,一生与书为友,与经典相伴,教师的学养与日俱增。
  她们在绿荫博客、绿荫会刊里里抒写学习的感悟,抒怀生活的热情。当国学走进校园,她们的博客里便多了读《弟子规》的感受,多了对《增广贤文》的理解。绿荫会刊里也增加了《国风》一栏,《初涉玉文化》、《温润之器》皆是老师们兴致的所在。而写诗填词,也日渐成为了教师们的另一种兴趣和爱好。“冰峪骄阳妩媚,清风树影婆娑,溪轻林秀映婀娜,恰似天人合作。”是她们对冰湖沟由衷地赞美;“初月暗迷离,江天渡鸭暖。水短情长依旧恋,潇潇暮雪远”道出了江月初上的情怀。
  二、携手文化讲坛,拓展教师视野。
  松花江文化讲坛是吉林市图书馆面向全体市民的公益讲座。每周日下午的1:30至3:30进行,这个时间常常是座无虚席。自“松花江文化讲坛”走进林荫的视野,与她的约会便成了我们生命中温暖的相遇,因为每一次的聆听都会是一次洗礼,每一次聆听都会让我们成长。
  我们与百家讲坛的主讲康震、王树增、刘小川、郦波、蒙曼、商传、安意如等知名学者面对面,感受着他们的睿智与聪灵,拓展了教师的视野,让我们的灵魂一起高洁。
  康震的《走近苏东坡》为我们再现了苏东坡忧伤而又鲜活的一生、商传教授的《永乐大帝》为我们解读了远迈汉唐、毁誉参半、最谜样、最传奇、最痛苦的帝王朱棣充满谜团的人生。聆听蒙曼教授讲的《武则天》,让我们看到了武则天的勇气和智慧在盛唐环境下真实地绽放。梅铮铮教授的《解码关公》为我们还原了正史中的关羽。
  受松花江文化讲坛的启发,学校开辟了绿荫文化讲坛,除邀请各类专家外,也鼓励校内教师走上讲坛,将自己丰富的教育、生活、文化资源与大家共享。
  开坛以来,吉林市电视台齐立元主任、北华大学沈健教授、市教育学院庄大山老师、市第一实验小学张曼凌主任、刘红丽校长等先后做客绿荫文化讲坛,为老师们做了《艺术与生活》、《变化的社会 创新的思维》、《塑造阳光心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走近弗里达》、《大爱与阳光同行》的讲座,专家的引领,同伴的互助给林荫路小学的教师带来了成长的不竭之源。
  三、研发校本教材,引领学生成长。
  传统文化经典浩如烟海,我们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科特点,选取了精华篇章,汇编成了《林荫路实验小学国学启蒙教育教材》。该教材包括了《弟子规》、《三字经》、唐诗宋词、毛泽东诗词、古文等国学精髓,博取众家精华,融合一体,以最少的篇幅最大程度地向学生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最优的选择,最佳的效果,那套略显稚嫩的校本教材恪守着对学生的引领,让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真正地有章可循,有本可依。
  四、开设书香课程,厚重学生底蕴。
  校本教材是依托,是媒介,而书香课程的实施则成为了林荫路实验小学另一道靓丽的风景。
  书香课程从实施开始便纳入了学校课时计划之中,有了校本教材做依托,书香课程得到了稳定而有效地落实。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一二年级由黄睿主任主讲《弟子规》,教师精心的解析,学生琅琅的诵读是对经典的最好传承;三四年级由周凌颖校长主讲《毛泽东诗词》和儿童文学作品赏析,对一代伟人的敬仰,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对优质儿童文学作品的欣赏都在书香课程的相伴下中日渐浓厚;五六年级由刘红丽校长主讲名家名篇赏析,冰心、郭沫若、梁实秋、龙应台、梵高、达芬奇,无论是文学,还是艺术,无处不在引领。
  学校每月考核一次,由主讲教师出题。一年级以口试为主,二到六年级笔试,与晨曦书语测试同步进行,在全校公示成绩。考试形式同月考,闭卷,串班,严格批改,渐成常规,学生的文学素养在制度保障和规范管理中得到提升。
  五、借助环境熨帖,陶冶师生情操。
  走进林荫路小学的校门,即可见由我市著名书法家张运成题写的校名,苍劲雄浑的大字正是对书法这一传统文化的最好传承。
  踏上楼梯,便是循着古典文化的芳香前行,“人之初,性本善”“凡出言 信为先”会让你轻以迈步,因为楼梯上张贴的《弟子规》已经在敦促着你,优雅前行。
  走廊里的文化墙更是备受推崇的传统文化的浓缩。陶瓷艺术,剪纸艺术,酒文化、书法文化,饮食文化,书法艺术,你在哪里停留,都俨如在聆听历史悠远的回响。她不张扬,却如此地清丽,清丽得让你有品的胸怀和境界,是师生情操的最好的陶冶。
  确立有效基点,让国学走进校园,我们的探索或许还幼稚,但对经典的传承,对文明的追求,这一份厚重的责任还将激励着我们继续昂然前行。
其他文献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而著称于世。在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和道德的宝库中,有许多我们应该而且必须继承的有价值的精神文化成果和需弘扬的传统美德。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整体道德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着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凝聚力和内聚力。  有一位"母亲"比母亲更母亲,那便是我们的祖国--中国。她,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长青的山川,长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的孩
期刊
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楚辞》中说:“惩违改忿兮,抑心而自强。”《易经》也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清华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古训也言 “男儿当自强”。这些精神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中国人,并沉淀到我们的骨子里,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这是中华文明得以绵延千年,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同时这也成为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立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和道德
期刊
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民族复兴与国家崛起必不可少的就是民族精神的保障。作为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切实融入当代教育实践之中,以优秀的文化精神濡染和塑造人的心灵与人格,是中
期刊
我有一个最幸福的家——爸爸、妈妈还有我。每天我们只要聚在一起就有说不尽的开心事。  爸爸在一家外企工作,他的主要家庭“职责”就是赚钱养家,保证全家衣食无忧;妈妈主要负责承担家庭内部事物,家里的事不管大小,一切都是她说了算,她每天都把家整理得井井有条;而我的主要职责就是好好学习,不让爸妈为我的学习担忧。爸爸曾说过,“只要我们每个人各司其职,各尽其力,我们就能创造最幸福的生活!”事实上,这些年来,我们
期刊
家庭传统美德教育,在整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具有不容忽视和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探讨现代家庭传统美德教育,更有重要的意义。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没有不想学好的
期刊
我们伟大的祖国究竟靠什么而辉煌,靠什么而成为世界的焦点呢?正是那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在这一片广阔的土地上,我们代代的劳动人民在这里栖息,把这文化,文明一代代传下来,使它永远不停地“前进”,中华之魂——美德。  在这历史的长河中,中华美德熠熠生辉,有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樂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而如今我们中华
期刊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华夏儿女孝亲敬老,代代相传,贯穿于整个历史长河,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文化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地浸染于中国人的心灵,并积淀和内化成最具民族特点和凝聚力的文化基因,成为一种普遍的伦理道德和恒久的人文精神。纵观世界文化之林,孝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之一。华夏大地特殊的土壤和气候孕育、诞生和发展了孝道文化。  一、孝文化产生的情感基础  由动
期刊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的要求,以及全面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传统美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解决当前一些社会问题的现实需要。学校是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之一,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借助一切艺术教育平台、资源和手段,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之以心,导之以行,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净化学生心灵,以此有效
期刊
摘要:本课题以书法教育为载体,进行校本德育的课程开发和内涵研究,通过《以书辅德·求美向善》拓展型校本课程的研发、课内外书法特色教育体系的建构、书法艺术氛围的营造,对书法艺术所蕴含的“美”的意境和“善”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使学生在掌握书法知识技能的同时,人文素养得到滋养,品性特长得到发展,有力提升学生书法艺术修养,打造学校翰墨校园书法教育特色。  关键词: 书法 校本课程 艺术修养  1.研究背景 
期刊
一、 课程目标  1、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我们的明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蕴含着需要我们传承的“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都有“垂垂老去”的那一天,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我们自己的明天和未来。  2、为老龄化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如何让“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新风尚成为上海发展的闪亮名片是对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精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