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巧妙提问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rych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讲课中的提问艺术,是一个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效果的好坏,往往成为一堂课的成败关键。所以,教师掌握好课堂提问的艺术,在课堂教学中不时提出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常常能营造成一种积极的、热烈的、竞争的课堂气氛,一个个闪烁着奥秘神光的问号会转化为学生的智慧火花,创造出灵感,那么,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关键词】數学教学课堂提问教学效果
  课堂提问,是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恰到好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检查学生获得知识的情况;还能调节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感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等。学生恰到好处的提问,能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认识自己学习上的优点和缺点,达到发扬优点,纠正缺点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思路和方向。应使学生能在生活中找“问题”,到实验中找“问题”,到想象中找“问题”,还可以通过比较找“问题”,到书本中找“问题”到老师中找“问题”,到作业中找“问题”……
  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表面性提问,旨在追求热闹场面,要求一问齐答,表面轰轰烈烈,实则空空洞洞。
  2、习惯性提问。问题未经精心设计,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形同口头禅,发问不少,收效甚微。
  3、惩罚性提问。发现某一学生精力分散,心不在焉,突然发问,借机整治。久而久之使学生视老师提问为畏途,等等。这些类型的提问利少弊多,甚至不如不问。
  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提问成了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下面是我这几年通过教学实践得到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要注意提问的态度。
  提问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对某一个问题,学生往往会因人而异,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这不仅是正常的,也是教师所希望的。教师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要公平、公正,要满腔热情,一视同仁。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可指责和嘲笑,而要加以引导和启发。教师提问时的神态要自然安祥,相信学生能够回答出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愿意回答甚至争先恐后地回答;反之,如果教师表情严肃或冷淡,学生就不能专心思考,更不能畅所欲言。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因人而异: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一般的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让差生回答,比较专门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这样,每一个问题对于答问的学生都属于“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苹果”,而每一个学生都有得到老师提问并得到肯定性评价的机会。对偶尔回答不好的学生,除应充分肯定其某些可取之处外,要注意在较短时间内再给他一次答问成功的机会。实践证明,这样因人施问对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破除中差等生对提问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
  二、提问次数要适度。
  提问并非多多益善,提问的次数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要掌握一个度。过多,学生易紧张而来不及思考;过少,则缺乏必要的启发,学生听课容易懈担。
  三、要有一定的梯度。
  对于某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不可能迎刃而解,这就要增加思考的阶梯。由浅入深逐步追问,让学生既细致地了解了问题的构成,找到了最终的答案,又有助于养成寻根究底的良好学风。
  四、要选准提问的角度。
  一个问题可以从多种角度来提问,但最佳角度只有一个。如何把问题向学生提出,对课堂提问的成败有重要关系。问之得当,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智能。问之不当,则往往启而不发,最后还是变成教师自问自答。因此,要一定要选准提问的角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要注意提问的深度。
  在教学中常可以发现这种现象,提问时老师和学生一问一答,教学气氛看起来很活跃,但课后如问学生有哪些收获,学生有时就显得很茫然。如果答案就在教科书上,学生能回答完整;如果书中没有现存的答案,有的就答非所问了。因此,必要时应增加提问的深度,不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使学生咀嚼有味,才能引发学生创造性的火花。
  参考文献
  [1]《数学教育学概论》 张雄 著
  [2]《中小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中学数学) 王家铧 著
  [3]《素质教育理论浅释》 李君庆 主编
  [4]《认识新课程》 丹凤教研室 编
其他文献
不可否认,物联网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物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推广应用,而物联网快速发展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撑,本文旨在研究在物联网面临的挑战以及物联网中电子信
【摘要】在平时的数学练习中,教师要善于正视学生的错误、寻找错误的原因,并创设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错误中学习,在错误中思考。同时,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错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错误的练习中不断深入,使学生在错误中更好的成长。  【关键词】错误资源巧用错误合适教法  在平时的数学练习与作业中,学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如果教师能进一步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引导学生比较、思辨,这样不仅能让学生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导入,就是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要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教者应构建“愉”“悦”的教学情感,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定要重视教学的导入艺术,特别是新课的导人。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导入  导人新课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导人新课,可以巧妙地拉
【摘要】在现实生活中,数学无数不在,但是目前的数学教学却严重与实际脱轨。为此,教改后对小学数学有了新的要求与标准,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数学教学与实际的联系,通过数学生活化教学来提高教学效果与学生能力。本文将对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生活化的有益探索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生活化  社会发展的今天,对人才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非常重视,每个人都拥有创新的潜在能力,但是
【摘要】教学改革以来,关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是好多教师探索的一个教学改革重点。其中不乏有许多可资借鉴的好的教学方法。而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众多教学方法中的一个值得推广的方法,被许多教师所认可。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探究式  探究式学习是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与性为前提,以类似或模拟科学研究的方式所进行的学习。是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公共支出是政府行使职能的财力保障,公共支出的方向和规模反映了政府的政策选择。公共支出以政府所掌控的“公众之财”为物质基础,以履行公共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为目的。可见,公
【摘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学发展的源泉,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高等数学教学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等数学创新教育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