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生本地位 构建生态课堂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cool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谓生态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效能达成。它与传统课堂相比,更多关注生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他们的情感、兴趣,乃至动机、潜能等。它能让师生在课堂上感到一种生命的流淌,一种灵感的闪光,一种思想的碰撞。但是从现实来看,不少课堂虽有生态之名,却无生态之实。
  一、注重个性解读,奠定生态基础
  对于文本解读来说,虽不要求标新立异,但也要注重个性解读,不能千篇一律,缺乏个人思想,直接照搬教参。而真正的生态课堂,前提是人的参与,因而这需要更多的个性解读。从教材内容来看,虽大多选自经典名篇,但与地域性文化适应性方面还有一定的距离。因而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解读。
  例如,《花木兰》这一课,其中针对花木兰衣服的描述,如能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对她的形象展示会有一定的帮助。但是现在的初中生,对古代战场中将士的装束缺乏直观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电视、书籍的描述上,其印象是模糊的。对此,教师可以在学生解读的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呈现一些古战场场景,让学生从中了解战场的残酷以及战士的穿戴,并通过一定的文字进行解说,这样一来,学生对花木兰的形象认识会逐步丰富,为其进一步解读文本奠定基础。
  不过教师需要注意,是个性解读而不是共性解读,应适当延后一点多媒体播放的时机,尽可能先让学生借助文字,结合自己的想象来描述自己头脑中的花木兰。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与体验是不同的,自然他们所描述的花木兰也是不同的。然后再让他们对照资料进行比较,继而从中整合,为其深度解读做好准备。
  二、注重手段选择,提升生态实效
  无论什么样的课堂,最终目标是教学效率的提高,生态课堂的构建也是如此。而今不少课堂却走上了形式主义道路,更多关注课堂的热闹,却忽略了学生的思考与课堂的实效。这是本末倒置的。而真正的生态课堂,主导课堂的不是课件,不是多媒体,而是教师。因而教师要根据课堂需要选择教学手段,选择课件内容,而不是过分依赖,结果被课件所奴役。
  例如,针对《背影》这一课,教师没有着急让学生阅读课文,而是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即《父爱如山》,在学生情感被调动后,再让他们去读课文,同时播放歌曲《父亲》。不少学生读着读着,就流下了眼泪。虽然这只是一个铺垫,但却为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内心提供了极佳的感情铺垫,让学生意识到作者是通过细节来表现父爱如山的。与此同时,教师还布置了一个实践作业,即回家帮助父母做一件事,从微信群里的家长反馈来看,效果还是很好的。
  构建生态课堂,要提高效率,推促师生和谐,最根本的策略就是选择最恰当的手段,力求简单高效。如果用板书能解决的问题,尽可能不用课件;用传统方法能解决的,尽可能不用现代媒介;能通过学生讨论、合作解决的,教师尽量不包办;即便是需要用到课件,也应使用那些简单有效,注重实效的课件。
  三、注重课堂生成,构建生态和谐
  有生成的课堂,才是有效率的课堂,才是和谐的生态课堂。与其他课堂相比,语文课堂虽强调语基,但还有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与渗透。因而最佳的方式,不是教师直接去机械讲解分析,而是搭建平台、创设情境,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感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构建和谐课堂,才能推促课堂生成更多精彩。
  如,在咏物古诗词鉴赏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选择了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和《卜算子·咏梅》这两首词。教师先是让学生进行阅读鉴赏,倾听伟大领袖毛泽东对祖国壮丽山河、古今英雄人物的纵情吟唱,感受当代著名诗人对故地生活的深切眷恋。继而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毛泽东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感受到古诗词特有的艺术表达形式。接着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呈现栩栩如生的画面,再配以优美古曲,让学生反复诵读,从中生成意想不到的精彩。
  通过鉴赏,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的决心与勇气以及战胜困难的信心。对于学生情感与价值观培养来说,是难能可贵的。而对于生态课堂的构建来说,则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生成,并将其纳入课堂教学之中,以便为生态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对其生成进行引导,与课堂主流思想相适应,如果放任自流,最终会影响到课堂效率。
  四、注重人文挖掘,增添生态魅力
  真正的生态课堂,是人性彰显的课堂,是生命流淌的课堂。对于学生来说,语文课堂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学习,更肩负着学生情趣、情操乃至情感构建的重任,是对他们世界观、价值观的再次塑造。因而教师除了准确把握语文知识要点外,更要从中挖掘诗文中渗透的人文素养,更要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为生态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例如,针对《我的母亲》这一课,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行阅读文本,继而开展对比活动,即组织学生围绕“我与胡适比母亲”这一主题,从其生活、学习、思想等角度进行对比,寻找共同点,推促学生主动投入到阅读之中。这样一来,在增添了课堂教学趣味的同时,还通过引入“胡适”等内容,给课堂增加了更多人文因素,不仅便于学生从更深层次实现与文本内容的对话,还让课堂增添了不少人文魅力。
  在相互交流展示这一环节,不少学生都有一种触及灵魂深处的感觉。有的说:“我的母亲与胡适母亲一样,虽然都很关心我的生活,平时也都陪在一旁,对我作业进行监督,但是我的母亲比胡适的母亲好,她没有打我!”教师进行点评,由于所处的年代不同,因而母爱的表达方式也是不同的,但是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学生也从中学到很多知识之外的东西。
  五、注重回归生活,彰显生态属性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重要教学策略之一就是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关注生活,这也是语文学科属性所决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应主动创设自主合作、和谐开放的学习氛围。因而如有条件,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搭建平台,开设各种生活综合实践活动,主动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让他们从中体验课堂教学的魅力。
  例如,教學《端午节的鸭蛋》这一课,教师先通过多媒体介绍了端午节风俗,在唤醒学生感知后,引导学生围绕端午节习俗进行讨论。让他们说说自己身边的端午节风俗,如插艾草、点雄黄等,接着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文本作者所在家乡的端午节风俗。随后,引导他们进行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对端午节咸鸭蛋念念不忘?经过这种方式,不仅推促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把握,而且还让课堂与学生生活接轨,与作者进行深层次对话。
  课堂与生活是语文学习的两个维度,教师要搭建平台,主动创设条件,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并将二者进行比照,为其进一步理解文本创造条件。学生经过比较,对文本主题也会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即便是日常生活中细微的事情,也富有一种生活情趣,隐含着人生真谛。只有充分感知生活的快乐,才能真正体验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生态课堂以和谐的氛围为条件,充分体现了课堂的活力,体现了自然和谐的生态之美。对于生态课堂的构建,只有坚持生本地位,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的思想不断地碰撞,体验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张 妤)
其他文献
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幼儿更是如此。他们喜欢鲜艳的色彩、优美的画面和动人的故事。《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教师应该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情感事件,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因此,幼儿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自由表达自己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想象,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何谓玩美?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幼儿能在嬉戏、感受、欣赏和玩耍中收获更多的美的教育就是玩美。幼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游
期刊
古诗词是蕴涵着中国古代文化的语言载体,它有独特的语言魅力,用短小而凝练的篇幅或阐述高远而深刻的道理,或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中国的诗歌教育源远流长,是中国独特的教育传统。研究表明,丰富深远的人文内涵滋养着学生的精神范畴,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  一、在欣赏中发现古诗词的美  小学生因为年龄的特点,认知能力有限,教师教学中就需要多注意观察学生的
期刊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注重全民性和广泛性,要符合學生将来的生长发展特点。所以,在英语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的要求来指导学生,关注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为学生将来的个体发展提供更好的前景和基础。  一、注重知识经验的建构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性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与知识系统性的建构,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为起点,通过实际情境的学习和体验,使学生对已有的经验和新
期刊
课程改革的重难点在于转变教学模式,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其中,微课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显著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践行微课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改善教学模式  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模式,而充分利用微课资源,实行翻转课堂教学,能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期刊
物理是一门实验型学科,在物理教学中利用实验来呈现知识点和解决物理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已经不适应了,教师必须通过创新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物理实验教学应该是积极有趣的,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
期刊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从字词到篇章,追求面面俱到,结果导致课堂教学变得支离破碎,学生失去兴趣;而自课改后,语文课堂又走上另一个极端,借助多媒体技术,让语文课堂变得“精彩纷呈”,结果除了“热闹”,什么也没有。真正的语文课堂是追本溯源,返璞归真,追求简约高效。本文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浅析简约语文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精准解读文本,准确把握内涵  精准解读文本,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前提。教师要学会站
期刊
语文课堂活动是快速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对语文课堂的活动设计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得出结论:语文课堂活动的设计要针对不同课型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具体需要,采用行之有效、灵活多变的形式,创设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一、情境表演,激活体验  语文课堂中的情境表演是深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活动形式之一。在情境表演中,学生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到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虽然,数学知识有点枯燥,但教学过程完全可以变得有趣,变得贴近学生实际,况且对于中低年级学生而言,更应创设情境,搭建平台,激发学生内在兴趣,在推促他们主动探究学习的同时,也让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并丰盈起来。  一、借助故事激趣,激活学生思维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教师借助故事激发趣味,将故事情节融入数学知识之中,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可以有
期刊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利于学生体验的学习情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崇尚个性化的理解,关注学生经历认知、思维等心理活动的过程。学生不仅要用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去说,用手操作,用身体去亲身经历,用心灵去亲自感悟,在体验的过程中加深对语言的品味、感悟和理解。  一、读出“啥滋味”,在品评文本中体验语言  多媒体出示: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籽儿一颗颗
期刊
在小学阶段培养好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减少学生在今后数学学习中的困難,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更感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好奇心重,对事物的探索大多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对数学思维的兴趣,逐渐引导学生去思考。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课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