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出现,教育信息化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如何运用这些信息技术构建一个智慧校园,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的目的,成为教育信息化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结合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从2014年数字化校园到2017年智慧校园建设的实际经验,对高校信息化建设进行论述与反思。
关键词:校园;数字化;智慧校园;建设
一、数字化校园
(一)数字化校园的概念
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将学校中管理、教学、科研、生活服务等所有信息资源全面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构建一个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目标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响应《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号召,学校于2014年启动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希望通过信息技术把学校各类信息资源整合,以便更好的服务教学与管理,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
(三)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1)合理的规划。首先制定一个符合学校的信息标准,以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管理信息教育管理基础代码》等七个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为基础,再结合学校自身情况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标准。然后明确要以共享数据中心为核心,将其他业务系统数据整合到共享数据中心里,再通过数据清洗与交换平台,以共享数据中心为中心节点,交换各个业务系统所需数据。之后给用户提供一个信息门户,再用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实现与业务系统完成单点登录的对接。
(2)建设情况。首先完成了共享数据中心、数据清洗与交换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和统一信息门户这三大基础平台的建设,为数字化校园打下来坚实的基础。然后新建或升级、改造应用系统包括了人事管理系统、教务系统、空中智慧校园、迎新系统、离校系统、OA系统、招生就业系统、学工系统、门禁系统。最后完成共享数据中心与其他业务系统的对接,包括了人事管理系统、教务系统、迎新系统、离校系统、一卡通系统、门禁系统、图书馆系统。
(四)数字化校园建设后存在的问题
随着长达一年多的建设,数字化校园正式完工,然而因为各种因素,却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我们发现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质量堪忧,很多数据存在缺失、错误、不符合标准等现象,这导致一个业务系统的数据经过数据清洗与交换平台,同步到另一个业务系统,把另一个业务系统的数据也搞乱了。然后,数字化校园的推广也很艰难,需要学校各个部门之间加强联系,共同合作。再次,数字化校园经过多年的运行,我们发现后期维护非常繁琐,因为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都在同步,所以整个数字化校园存在数十个同步的工程,如果其中有一个同步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到其他业务系统。
二、智慧校园
(一)智慧校园的概念
智慧校园是指以云计算、大数据、虚拟化和物联网等各种信息技术,将学校的教学、可以、管理和校园资源及应用系统进行整合,构建一个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最终达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模式。
(二)智慧校园建设目标
随着信息化对教育行业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中,把信息化提到了一个战略高度,并在2017年制定了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旨在建设目标为“四个一”工程,即“一个平台、一张网、一个数据库、一张卡”,为全校师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全面感知、支持教學过程分析、评价和只能决策等服务的智慧校园。
(三)智慧校园建设
(1)合理的规划。吸取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经验,这一次我们在制定信息标准时,不光参考了教育部行业标准,对于学校自己制定的信息标准,每一项我们都和业务系统管理者以及业务系统厂商进行了详细沟通,不仅对需要同步的数据项进行了确认,还要求对每一个数据项的数据质量进行检测,尽可能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整个建设框架包含了一个门户、四个平台、三个保障。一个门户是指师生可以通过电脑、平板、手机等任意设备登录到学校统一信息门户,再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就可以使用不同的业务子系统或应用服务,无需二次登录。四个平台自底向上分别是基础设施平台、数据平台、服务支撑平台、应用系统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实现信息传输、数据整合与共享、统一身份认证等。三个保障是信息安全保障、运行维护保障、组织管理保障。
(2)建设情况。吸取之前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经验,我们决定采取“小步快跑”的原则,把智慧校园作为一个长期的工作,而不是一个时间很短的工程。第一年,先完成信息化数据标准与规范、共享数据中心、数据清洗平台、一站式服务大厅、移动智慧校园门户的建设,然后再逐步新建和改造、升级业务系统,并完成业务系统与共享数据中心的数据对接。
三、总结
从概念上来看,智慧校园其实是数字化校园的更新迭代的产物,它们都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种形式,而要实现教育信息化缺不仅仅依赖于信息技术。根据我们访问、交流的十余所高校以及参加第十七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的经验来看,大多数专家、学者以及信息化工作者都认同,要做好信息化工作,需要明确一下几点:首先,信息化建设需要主要领导的重视。其次,资金投入、人员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再次,需要有强力的部门来推动信息化建设或者有良好的组织管理制度来保障信息化建设。最后,信息化应用的推广和用户的培训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胡钦太,郑凯,林南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转型: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J].中国电化教育,2014,(1):35-39.
[2]王运武.“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转型发展研究——基于系统思维的分析思辩视角[J].远程教育杂志,2013,(2):21-28.
作者简介:张超(1987—),男,汉族,四川内江人,网管中心副主任,学士,主要研究方向:网络和教育信息化。
何厚华(1993—),男,汉族,甘肃民勤人,网管中心干事,学士,主要研究方向:网络和智慧校园相关。
关键词:校园;数字化;智慧校园;建设
一、数字化校园
(一)数字化校园的概念
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将学校中管理、教学、科研、生活服务等所有信息资源全面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构建一个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目标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响应《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号召,学校于2014年启动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希望通过信息技术把学校各类信息资源整合,以便更好的服务教学与管理,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
(三)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1)合理的规划。首先制定一个符合学校的信息标准,以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管理信息教育管理基础代码》等七个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为基础,再结合学校自身情况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标准。然后明确要以共享数据中心为核心,将其他业务系统数据整合到共享数据中心里,再通过数据清洗与交换平台,以共享数据中心为中心节点,交换各个业务系统所需数据。之后给用户提供一个信息门户,再用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实现与业务系统完成单点登录的对接。
(2)建设情况。首先完成了共享数据中心、数据清洗与交换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和统一信息门户这三大基础平台的建设,为数字化校园打下来坚实的基础。然后新建或升级、改造应用系统包括了人事管理系统、教务系统、空中智慧校园、迎新系统、离校系统、OA系统、招生就业系统、学工系统、门禁系统。最后完成共享数据中心与其他业务系统的对接,包括了人事管理系统、教务系统、迎新系统、离校系统、一卡通系统、门禁系统、图书馆系统。
(四)数字化校园建设后存在的问题
随着长达一年多的建设,数字化校园正式完工,然而因为各种因素,却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我们发现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质量堪忧,很多数据存在缺失、错误、不符合标准等现象,这导致一个业务系统的数据经过数据清洗与交换平台,同步到另一个业务系统,把另一个业务系统的数据也搞乱了。然后,数字化校园的推广也很艰难,需要学校各个部门之间加强联系,共同合作。再次,数字化校园经过多年的运行,我们发现后期维护非常繁琐,因为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都在同步,所以整个数字化校园存在数十个同步的工程,如果其中有一个同步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到其他业务系统。
二、智慧校园
(一)智慧校园的概念
智慧校园是指以云计算、大数据、虚拟化和物联网等各种信息技术,将学校的教学、可以、管理和校园资源及应用系统进行整合,构建一个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最终达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模式。
(二)智慧校园建设目标
随着信息化对教育行业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中,把信息化提到了一个战略高度,并在2017年制定了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旨在建设目标为“四个一”工程,即“一个平台、一张网、一个数据库、一张卡”,为全校师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全面感知、支持教學过程分析、评价和只能决策等服务的智慧校园。
(三)智慧校园建设
(1)合理的规划。吸取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经验,这一次我们在制定信息标准时,不光参考了教育部行业标准,对于学校自己制定的信息标准,每一项我们都和业务系统管理者以及业务系统厂商进行了详细沟通,不仅对需要同步的数据项进行了确认,还要求对每一个数据项的数据质量进行检测,尽可能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整个建设框架包含了一个门户、四个平台、三个保障。一个门户是指师生可以通过电脑、平板、手机等任意设备登录到学校统一信息门户,再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就可以使用不同的业务子系统或应用服务,无需二次登录。四个平台自底向上分别是基础设施平台、数据平台、服务支撑平台、应用系统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实现信息传输、数据整合与共享、统一身份认证等。三个保障是信息安全保障、运行维护保障、组织管理保障。
(2)建设情况。吸取之前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经验,我们决定采取“小步快跑”的原则,把智慧校园作为一个长期的工作,而不是一个时间很短的工程。第一年,先完成信息化数据标准与规范、共享数据中心、数据清洗平台、一站式服务大厅、移动智慧校园门户的建设,然后再逐步新建和改造、升级业务系统,并完成业务系统与共享数据中心的数据对接。
三、总结
从概念上来看,智慧校园其实是数字化校园的更新迭代的产物,它们都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种形式,而要实现教育信息化缺不仅仅依赖于信息技术。根据我们访问、交流的十余所高校以及参加第十七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的经验来看,大多数专家、学者以及信息化工作者都认同,要做好信息化工作,需要明确一下几点:首先,信息化建设需要主要领导的重视。其次,资金投入、人员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再次,需要有强力的部门来推动信息化建设或者有良好的组织管理制度来保障信息化建设。最后,信息化应用的推广和用户的培训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胡钦太,郑凯,林南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转型: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J].中国电化教育,2014,(1):35-39.
[2]王运武.“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转型发展研究——基于系统思维的分析思辩视角[J].远程教育杂志,2013,(2):21-28.
作者简介:张超(1987—),男,汉族,四川内江人,网管中心副主任,学士,主要研究方向:网络和教育信息化。
何厚华(1993—),男,汉族,甘肃民勤人,网管中心干事,学士,主要研究方向:网络和智慧校园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