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职英语隐性课程的建设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很多制约隐性课程无法实施的问题逐渐得以解决。浸入式隐性课程的目的是讓学生感受到无时无刻不“浸泡”在英语知识海洋当中的学习体验,使学生能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职英语隐性课程;教学模式;互联网+;浸入式
通常认为隐性课程的概念是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年在《教室中的生活》中提出的。书中他分析了团体生活、报偿体系和权威结构等内容,并认为这些不显著的学校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气氛,从而构成了隐性课程[1]。这类课程具有开放性、潜隐性、依附性、差异性和难量化性等特点。
一、利用互联网+环境,拓宽英语学习的接受渠道
(一)网络平台、微信平台课程建设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是相辅相成的,网络平台的学习内容范围广泛,不能要求学生漫无目的的自行寻找学习内容,教师需要将与显性课程某一课学习内容相对应的全部需要学生了解的隐性课程内容打成“一个包”,以一节课为单位要求学生学习。这个“包”里的内容既要具有知识性、文化性,也要具有娱乐性。
微信等平台的使用。这类工具具有传播速度快、使用多样性、使用生动性、各类公众号文章推送多样性等特点。高职学生多数玩心重,不爱坐在教室里听老师长篇大论,但学生思维活跃,喜欢互动。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因材施教让学生无时无刻不感觉自己处在一个英语萦绕的网络世界里,这样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网络素材立体化
显性课程中的纸质教材很难引起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果使教材立体化,使文字图片化、数字化就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网络素材的选择要以直观性、趣味性为主。还可以为学生推荐国内优秀慕课平台进行学习,平台上的内容以视频为主,将知识碎片化,可以让学生在地铁上、在公交上、在放假休息时间里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让学生沉浸在英语的海洋中。
(三)家庭、社会外语空间氛围
放假后学生无法接受校园的熏陶,也没有了显性课程的教育,互联网对学生的英语教育就能够跨越这些障碍。比如学生假期去实习,遇到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问题,学生可以在微信群里提问,老师和同学来解答,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送这方面的其他知识。这样既能不间断的让学生沉浸在英语的氛围内,还能利用放假时间学习英语专业知识,有助于学生沉浸在外语当中。
二、互联网环境下构建良好的英语情感氛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外语教学适量列出了这样一个公式:〔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环境(4分)+教法(3分)〕*教师,由此可见,教师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最大的[2]。良好的课上、课下师生交往是教学活动得以实施的基础,师生关系是隐性课程的决定因素。每一名教师需要铭记的是,教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选择,理解学生,坦诚相待。教师除了在课堂上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丰富的学识、认真的教学态度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对待英语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还可以使用网络来营造和谐、具有关爱的英语氛围。教师应当尤其重视鼓励作用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在网络平台上英语教师可以使用更多的网络术语和表情符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评价,例如:一个笑脸、一个无耐的表情、一个表情包等这些都比简单的文字看起来更有温度、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三、组织丰富的真实和虚拟课外活动
为了让高职学生在课下能够灵活的运用学到的英语知识,学校和教师应多为学生创设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它是激发英语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跨越时空的参与、体验一门语言。除了现实中的活动之外,还可以创设网络第二课堂活动。比如名家讲座,如果没有聘请专家讲座的经费和条件,但是又有学生和老师又有这方面的需求,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选择某一领域专家的网络讲座或者课程进行学习。再比如学校领导不给予经费和人力物力支持的英语类比赛,就可以采取网络竞赛的形式。
高职学生为了完成这些课外活动,必须做一定的准备,争取取得好的效果和成绩。由于具有了取得好成绩的目的使学生们产生了学习的动力,往往会在参加这些活动的时候带有强烈的兴趣。一次演讲比赛,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必定学会了一些英文单词的读法;为了取得一次网络写作大赛的名词,学生也必定会学会一些英文写作的格式;一次网络朗诵大赛,学生会学到一定的朗读技巧,比如连读、重读或者弱读等等。同时学生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这使得学生们对英语越来越有自信,反之也越来越愿意学习英语,这是一个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过程。
四、完善英语隐性课程教育制度保障体系
教育制度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隐性课程制度层面主要包括学校英语教育教学理念、管理体系、领导思想导向等等。所有英语隐性课程的构建都离不开学校主管部门对于英语学科的态度和支持。想要使隐性课程得以实施,必须要有行之有效的制度作为保障,这样才能促进隐性课程的建设和实践。如果学校教育者能够为英语教师和学习者提供制度性的保障,那么他们就会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英语学习。首先,教育管理部门应明确英语隐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教育思想。其次,要将制度落于实处,落实互联网+环境下英语隐性课程的建设。第三,深化英语隐性课程建设的教育教学研究。
五、结语
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教育实践促进教育改革,教育改革能够为更好的培养学生提供条件。随着英语隐性课程的研究,高职院校应当要求英语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素养,用理论指导实践教学,将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正面影响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刘永洁.外语教学中的隐性课程建设及其管理[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2007.
[2]闫丽霞.二语习得理论下的大学英语隐性课程建设[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11):95.
作者简介:范丁齐,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课题项目: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职外语教学改革课题”《“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隐性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编号:GZWYJXGG-073)成果。
关键词:高职英语隐性课程;教学模式;互联网+;浸入式
通常认为隐性课程的概念是美国学者杰克逊于1968年在《教室中的生活》中提出的。书中他分析了团体生活、报偿体系和权威结构等内容,并认为这些不显著的学校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气氛,从而构成了隐性课程[1]。这类课程具有开放性、潜隐性、依附性、差异性和难量化性等特点。
一、利用互联网+环境,拓宽英语学习的接受渠道
(一)网络平台、微信平台课程建设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是相辅相成的,网络平台的学习内容范围广泛,不能要求学生漫无目的的自行寻找学习内容,教师需要将与显性课程某一课学习内容相对应的全部需要学生了解的隐性课程内容打成“一个包”,以一节课为单位要求学生学习。这个“包”里的内容既要具有知识性、文化性,也要具有娱乐性。
微信等平台的使用。这类工具具有传播速度快、使用多样性、使用生动性、各类公众号文章推送多样性等特点。高职学生多数玩心重,不爱坐在教室里听老师长篇大论,但学生思维活跃,喜欢互动。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因材施教让学生无时无刻不感觉自己处在一个英语萦绕的网络世界里,这样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网络素材立体化
显性课程中的纸质教材很难引起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果使教材立体化,使文字图片化、数字化就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网络素材的选择要以直观性、趣味性为主。还可以为学生推荐国内优秀慕课平台进行学习,平台上的内容以视频为主,将知识碎片化,可以让学生在地铁上、在公交上、在放假休息时间里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让学生沉浸在英语的海洋中。
(三)家庭、社会外语空间氛围
放假后学生无法接受校园的熏陶,也没有了显性课程的教育,互联网对学生的英语教育就能够跨越这些障碍。比如学生假期去实习,遇到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问题,学生可以在微信群里提问,老师和同学来解答,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送这方面的其他知识。这样既能不间断的让学生沉浸在英语的氛围内,还能利用放假时间学习英语专业知识,有助于学生沉浸在外语当中。
二、互联网环境下构建良好的英语情感氛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外语教学适量列出了这样一个公式:〔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环境(4分)+教法(3分)〕*教师,由此可见,教师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最大的[2]。良好的课上、课下师生交往是教学活动得以实施的基础,师生关系是隐性课程的决定因素。每一名教师需要铭记的是,教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选择,理解学生,坦诚相待。教师除了在课堂上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丰富的学识、认真的教学态度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对待英语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还可以使用网络来营造和谐、具有关爱的英语氛围。教师应当尤其重视鼓励作用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在网络平台上英语教师可以使用更多的网络术语和表情符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评价,例如:一个笑脸、一个无耐的表情、一个表情包等这些都比简单的文字看起来更有温度、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三、组织丰富的真实和虚拟课外活动
为了让高职学生在课下能够灵活的运用学到的英语知识,学校和教师应多为学生创设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它是激发英语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跨越时空的参与、体验一门语言。除了现实中的活动之外,还可以创设网络第二课堂活动。比如名家讲座,如果没有聘请专家讲座的经费和条件,但是又有学生和老师又有这方面的需求,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选择某一领域专家的网络讲座或者课程进行学习。再比如学校领导不给予经费和人力物力支持的英语类比赛,就可以采取网络竞赛的形式。
高职学生为了完成这些课外活动,必须做一定的准备,争取取得好的效果和成绩。由于具有了取得好成绩的目的使学生们产生了学习的动力,往往会在参加这些活动的时候带有强烈的兴趣。一次演讲比赛,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必定学会了一些英文单词的读法;为了取得一次网络写作大赛的名词,学生也必定会学会一些英文写作的格式;一次网络朗诵大赛,学生会学到一定的朗读技巧,比如连读、重读或者弱读等等。同时学生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这使得学生们对英语越来越有自信,反之也越来越愿意学习英语,这是一个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过程。
四、完善英语隐性课程教育制度保障体系
教育制度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隐性课程制度层面主要包括学校英语教育教学理念、管理体系、领导思想导向等等。所有英语隐性课程的构建都离不开学校主管部门对于英语学科的态度和支持。想要使隐性课程得以实施,必须要有行之有效的制度作为保障,这样才能促进隐性课程的建设和实践。如果学校教育者能够为英语教师和学习者提供制度性的保障,那么他们就会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英语学习。首先,教育管理部门应明确英语隐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教育思想。其次,要将制度落于实处,落实互联网+环境下英语隐性课程的建设。第三,深化英语隐性课程建设的教育教学研究。
五、结语
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教育实践促进教育改革,教育改革能够为更好的培养学生提供条件。随着英语隐性课程的研究,高职院校应当要求英语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素养,用理论指导实践教学,将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正面影响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刘永洁.外语教学中的隐性课程建设及其管理[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2007.
[2]闫丽霞.二语习得理论下的大学英语隐性课程建设[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11):95.
作者简介:范丁齐,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课题项目: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职外语教学改革课题”《“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隐性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编号:GZWYJXGG-073)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