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课外延伸

来源 :下一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quan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知道,教材无非是例子。如果我们只是把注意力放在对一篇篇文章的分解和剖析上,容易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特点,我们可以把每一篇课文当作一座“桥”,教师站在桥上接引学生,将学生引向知识的彼岸,引向语文广阔的知识天地、丰富的情感天地,也即是进行课外延伸。这样才能切切实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课外延伸,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内容:一、课外延伸目的要明确。二、课外延伸的方向要准确。三、课外延伸的方法要多样。四、课外延伸实践要指导。五、课外延伸要立足课内,把握延伸的尺度。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立足于课内是教学根本,放眼于课外延伸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语文教学只有延伸课外,只有让学生全面、全方位了解语文,才能使学生从了解语文到热爱语文,才能让学生明白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是语文,从而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
  关键词:课外延伸;语文教学
  “语文学习的内涵和外延相等。”生活中,时时处处皆语文。语文老师除了把握好四十分钟之外,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去,也就是“跳出课堂教语文”,想方设法将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作为课堂的延伸,使学生在“用语文”中“学语文”。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如何跳出课堂教语文呢?我认为必须依托教材,立足课内,放眼课外延伸。我们知道,教材无非是例子。如果我们只是把注意力放在对一篇篇文章的分解和剖析上,容易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特点,我们可以把每一篇课文当作一座“桥”,教师站在桥上接引学生,将学生引向知识的彼岸,引领学生进入语文广阔的知识天地、丰富的情感天地,也即是进行课外延伸。这样才能切切实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课外延伸,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课外延伸目的要明确。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它要求语文教师教学时应该由语文课内向课外适当延伸,扩充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这就是我们进行课外延伸的目的。延伸、伸展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所学更牢固、所学更全面,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语文世界是无穷无尽的、包罗万象的,而不单单是一册书、一篇课文而已,从而激发学生探索语文、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
  二、课外延伸的方向要准确。
  明确了课外延伸的目的后,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外延伸的方向,我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延伸:
  (一)以课文为“桥”引领学生进入语文广阔的知识天地。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打好学生扎实的知识基础,这就必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多观察事物、多阅读文章、多积累语句。因此,我们应该以每一篇课文为“桥”引领学生进入语文广阔的知识天地。例如教学课文《鲸》这一课,我除了让学生深入了解鲸的生活习性外,还讲了海豚为人类航海导航、鲸的语言等知识,放映了有关海洋生物的纪录片《海洋》。通过课外延伸,一个神奇、有趣的动物世界展现在学生们眼前,学生们探索了解动物世界的热情高涨。就这样,我为他们打开了一扇动物知识之窗。语文知识包罗万象,有着广阔的天地,小学阶段有字谜、歇后语、俗语、对联、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童话故事等等基础知识。我们必须依托教材,立足课堂,通过一座座“桥”,将学生带人这些知识天地之中,自由飞翔,从而领略语文的妙处,激发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以课文为“桥”引领学生进入语文丰富的情感天地。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要既學语文,又学做人。因此,我们必须引领学生进入语文丰富的情感天地。教学《圆明园》这一课时,我从网上下载大量有关于圆明园的资料、复原图片让学生观看,还讲述了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甲午中日海战等屈辱历史,并让学生课后查找清末百年屈辱历史故事。这样通过课外延伸,让学生汲取落后就要受挨打的教训,让学生明白了“国虽安,忘战必亡”的道理,从而激发了学生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
  三、课外延伸的方法要多样。
  明确了课外延伸的目的,准确地把握了延伸的方向,那么该如何向课外延伸呢?不妨从兴趣、内容、问题、情感着手。
  (一)从学生兴趣处延伸。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总有着相应的、特定的兴趣爱好,以这些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开展教学设计,延伸出相应的教学活动和学习任务,就能投其所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学《晏子使楚》这一课时,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分别扮演“晏子”、“楚王”等人物进行课本剧表演,学生学习兴趣盎然。课后,我让学生自编自导表演课本剧。学生们满怀热情进行准备,他们搜集历史资料,分组自编自导表演了《三顾茅庐》、《田忌赛马》等历史剧本。因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展延伸,教学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二)从课文内容处延伸。教学中,我们如果只是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知识内容,那么学生所得知识非常贫乏。因此,我们可以从课文内容处延伸,使课文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九册《遨游汉字王国》这一单元时,我在学生理解了课文里面的字谜、歇后语、对联的基础上,课后,我让学生查找有关字谜、歇后语、对联的资料,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将搜集到的资料与同学交流互换。这样,学生通过交流互换学习到的字谜、歇后语、对联就比较多了。课外延伸,大大丰富了课文内容。
  (三)从课炙问题处延伸。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直接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对于一些涉及重点的问题,教师应抓住契机,及时展开延伸,促进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我教学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第十册第六单元中《把握自己》这一课时,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小学生上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课后,学生们带着这个问题积极行动起来,有的回家查找资料,有的向同学请教……我让学生准备了二天之后在班里举行了辩论会。因为学生们准备充分,那节课学生们在课堂上据理力争,展开了激烈的争辩。可见,通过课处延伸教学,学生们增长了知识,明辨了是非,锻炼了口才。   四从愤感处延伸。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可利用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从学生情感人手,进行课外延伸。教学《梅花魂》这一课,我先请音乐老师在音乐课上教学生学唱《中国人》这首歌。上这一课时,到课文结尾部分,我点明了文章主旨,并让学生齐唱《中国人》这首歌。这时,学生们被文中老华侨的爱国情怀所感染,在歌唱中,学生们被这种爱国情怀所同化。课后,学生们带着对爱国华侨的深深敬意,纷纷寻找资料,了解爱国华侨的事迹,如陈伟南、谢慧如等,以此表达对他们的崇高敬意。这样,通过课外延伸,学生们知识资料袋中又多了一份关于爱国华侨的知识。
  四、课外延伸实践要指导。
  语文作为母语,这就决定了它的学习资源极度丰富,语文課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我们立足课内,跳出课堂,进行课外延伸,让学生进行课外语文实践。因此,对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我们应该给予适当指导。我们让学生搜集资料,那么应该让学生懂得可从上网查找、查阅文本资料、请教长辈同学、观看影视节目、收听广播等途径获取。我们让学生排练课本剧,应该让学生懂得如何写剧本、准备道具、角色对话等。我们让学生辩论,应该让学生明白辩论的形式、技巧。只有这样,学生的课外延伸实践才有章可循,课外延伸才能落到实处。总之,对于课外延伸,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方法形式,因此,教师应给予适当指导,才能取得课外延伸的实效。例如,我教学《草船借箭》后,还介绍了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火烧赤壁、三气周瑜等三国故事。因为我的拓展延伸,很多学生被里面的智慧故事所吸引,都想再了解更多的三国故事,但他们又不知从哪里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故事。这时,我便推荐他们购买拼音版的三国故事,里面有加注拼音,故事内容也容易看懂。就这样,在我的指导下,他们大部分都买了拼音版的三国故事,班里掀起了“三国热”。由此可见,对于学生的语文实践,教师给予指导,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课外延伸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五、课外延伸要立足课内,把握延伸的尺度。
  课堂拓展应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但是,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延伸必须适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设计一些拓展活动,在最值得拓展延伸的时机、地方去拓展延伸,并掌握合适的“度”,拓展切不可不着边际,伤害到语文教学的本体,以免喧宾夺主、本末倒置,让人觉得有画蛇添足之嫌,任何离开课文的拓展延伸都是空中楼阁,不着边际的。所以教师在对课文拓展延伸时,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
  这些年来,我总是跳出课堂教语文,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我的语文教学中,学生们了解到语文的丰富多彩、领略到学语文、用语文的妙处,他们学习语文如鱼得水、兴趣盎然。所以,我认为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立足于课内是教学根本,放眼于课外延伸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语文教学只有延伸课外,让学生从书本、网络、电视、社会生活等各种各样渠道中多接触了解字谜、歇后语、俗语、对联、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童话故事等等语文基础知识,只有让学生全面、全方位了解语文,才能使学生从了解语文到热爱语文,才能让学生明白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是语文,从而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只有这样,才能切切实实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摘要:在我国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不断发展的经济水平为政治、医疗、科教等诸多方面带来了大跨步的发展和进步。在物质文明不断丰富的同时,群众的精神文明需求也随之水涨船高,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需求。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主导的群众文化工作在新时期内如何通过积极有利的创新,优化布局,更好地为社会建设服务就成为了当前群众文化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鉴于此,本文将从群众文化工作现状入手,结合群众文化
期刊
摘要: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学校不仅要提高对大学生专业学习的要求,还要做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或者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党建相结合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基于此,本文从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出发,分析二者相结合的意义,并提出二者结合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是利于学生发展
期刊
摘要:在高职院校的文化教育中,传统文化应该是其核心。然而以当前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状况来看,形式非常的不好。因此,对于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及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显得尤其重要,为了能够更好的探索出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实现的方法和路径,本文特意对当前高职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现状进行叙述,并提出了几点促进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现方法与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實现方法  这
期刊
摘要:中职教学主要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专业型人才,尤其是中职语文学科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本文对中职语文教学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了简单的问题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方法,希望本文对就业为导向中职语文教学的应用以及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就业为导向;中职;语文教学  一、注重语文教学与职业发展相结合  现阶段中职语文教学是一项重要教学科目,中职语文教学
期刊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则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浓缩,是由我国各民族创造的、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对现实社会仍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化特质或文化模式。从古至今,传统文化都是各个阶段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来源,民族精神的弘扬需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实现。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忽视所导致的系列现象,更加突显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中的作用。  一、民族优秀传统文
期刊
目前,有关“校企合作模式”,教学管理方面的研究比较多,本文以一线教师的视点,围绕《旅游日语》课程,就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教学改革就如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旅游日语》课程的教学目的  该课程一般在日语专业本科的高年级阶段开设,高校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一般如是说:该课程是对学生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总结与提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既注重旅游知识,又兼顾日语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日语实用知识。那么,这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线教育的不断推进,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已成为高校开展实验课教学、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平台,计算机实验室的维护与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针对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常见问题进行了诊断,提出了整改措施,以确保计算机实验室高效率低成本的运作,为高校教学改革保驾护航。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问题诊断;改进  一、常见问题诊断  (一)电脑故障时有发生,元件损坏维修不及时。在高校教学
期刊
摘要:随着大学英语口译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口译教学目标由原有提升学生理论技能转变为培养学生社会工作的适应能力。本文就基于此,以“输出驱动假设”对大学英语口译教学的启示进行相关研讨,旨在切实提高大学英语口译教学质量及效率,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输出驱动假设”;大学英语;口译教学  就目前来看,大学口译教学模式开始依据学校实际情况及社会对学生英语口译水平需求发生了极大程度的转变
期刊
摘要:在进行地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后反馈来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还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来了解学生对教师教课内容的掌握,因此,为了能够使教师从作业的完成情况中更加了解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在进行对地理作业的设计时应该抓住重点、难点和考题易出点,在作业设计中做出充分的体现,使作业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加大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本文在总结多年地理教学的基础上,针对作业
期刊
STEM教育萌生于美国,现以参加香港常识百搭小学STEM探究展览活动“绿色生活”为载体,开展学生实践活动,下面将以《手机在手地铁畅行》为探究活动主题,探讨STEM教育与学生实践活动的融合。  一、与科学(Science)有关的探究过程  (一)发起探究  1.提出有关问题:地铁人流量大,外来人口多,购票、检票时间较长,容易发生拥堵。  2.订立假设,以测试验证该假设:为提高购票、检票效率,达到绿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