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族西江千户苗寨建筑研究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wang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西江另称千户苗寨,因为到目前为止,西江已有1285户人家,接近6000余人生活在这里,皆为苗族。西江千户苗寨为典型的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了大片的梯田,形成了浓郁的农耕文化与优美的田园风光。由于受耕地资源的限制,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特点,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苗寨中上千户的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鳞次栉比,蔚为壮观。吊脚楼材料主要以木材为主,材料十分常见但是内部构造和功能分区却十分讲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在种植绿化方面,这里的苗族居民根据自己的信仰和习俗,在每个村寨的坡头都种植了成片的枫树林作为护寨树,成为当地重要的自然景观之一。
  关键词: 吊脚楼;材料;干阑式建筑
  一、建筑空间布局
  苗寨在空间组织上没有人为的过多干预,基本的布局根据地形特点来因地制宜,不会强行改变自然环境。西江苗寨民居由山脚延伸至山脊顺势而上,舒缓平展,建筑高度较低,应和山体形态的原生态,最大限度的保持山体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达到建筑与自然走势的有机融合,苗族人尊重大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而不是人为的去破坏改造,与自然有机融合这一观点和赖特的流水别墅有异曲同工之妙。建筑群体轮廓的走势充分体现了与自然山体坡度形态是一致性。在高处观看整个苗寨感觉整个空间布局上虽然紧密紧凑,但是又很有条理的依据地势分布,没有杂乱的感觉,在雨后雨雾缭绕时整个苗寨别有一番滋味,夜间的苗寨整体景色更是美不胜收。
  二、当地建筑特色
  苗族建筑主要是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的,吊脚楼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其后半部分建于倾斜度较大的山坡上,前半部分以木柱支撑,形成吊脚柱,故称之为“吊脚楼”。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分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两大类,如上图所示,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从功能性来讲每一层的用途又各有不同,功能划分比较明确,其中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主要用于乘凉、观景和休息,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第三層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资料。从吊脚楼每层的功能分布来看十分明确,空间利用充分,合理利用了每层的特点。当地吊脚楼许多都是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形状类似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阑式建筑建筑,但与一般所指的干阑式建筑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阑式建筑。
  三、建筑结构
  苗寨吊脚楼的屋顶为破面且四周飞檐翘角,三面有走廊,悬出木质栏杆,栏杆上雕有万字格、喜字格、亚字格等图案。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悬柱有八棱形和四
  方形,下端常刻有绣球和金瓜等装饰。苗寨内大多数吊脚楼在二楼架设悬空走廊,作为进入大门的通道。堂屋外的悬空走廊,安装有独特的S形曲栏靠椅,人们称之为“美人靠”,这是因为姑娘们常在此挑花刺绣,向外展示风姿。吊脚楼的整个木制架构,主要是运用榫卯衔接,不需要一钉一铆,全靠木尖锁眼架牢,但却十分的结实稳固。
  四、吊脚楼历史文化价值
  通过进一步地对千户苗寨吊脚楼的研究,得到了一个结论是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不但造型美观实用,而且还表现出了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文化价值,具体主要有以下几点:1.西江苗族吊脚楼源于上古居民的南方干阑式建筑,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这种建筑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建筑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苗族最早的文明发源于长江中下游一带,西江苗族就是传承了这种古老的建筑风格,2005年,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西江吊脚楼结构严谨,建筑工匠巧妙运用力学原理,运用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结构的组合,柱柱相连,枋枋相接,构成了三维空间的网络体系。这种建筑看似上实下虚,但牢实坚固,非常实用,在建筑学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3.一栋栋的吊脚楼沿山坡依次第上,上千栋吊脚楼相连成片,形成一个整体的环形,形成了单个吊脚楼所不具备的视觉效果。吊脚楼群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和谐统一,相得益彰,使得西江吊脚楼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4.西江苗族将吊脚楼建在斜坡上,将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平地用于耕作,反映了苗族居民珍惜土地、节约用地的民族心理,在我国当前人多地少的形势下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5.西江苗族在建房时,对发墨、中柱、正梁有一套讲究和禁忌,特别是上梁的祝辞和立房歌,具有浓厚的苗族宗教文化色彩。通过对千户苗寨的考察研究,本人明白了苗族的吊脚楼不但具有较好的美学和建筑学价值,而且还是苗族传统文化重要的承载者,是历史长河中留下来的珍贵名族传统文化,需要我们继续加以研究和继承,让优秀文化不会被历史进程所淘汰。
  五、关于干阑式建筑结构的总结
  由于黔东南地区气候温和且水热条件优越,空气湿度相对大,土地有机质积累较多,非常适宜林木生长,所以木材在当地传统民居建筑材料方面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种用木柱支托、凿木穿枋、衔接扣合的干阑木楼举目皆是,这是具有丰富森林环境所赋予的结果。干阑式建筑底层以饲养和堆放杂物为主,二层是主要生活楼层,宽廊、火塘、小卧室,构成了当地民居的主要特征,在顶层通常为堆放粮食或杂物的阁楼,也有局部设置隔间作卧室,将居住层由底层移至楼面,可以最大限度地适应聚居区内任何起伏变化的地形地貌,可以不用改变地形就可以获得平整的居住层面,适应于炎热多雨气候的通风避潮。干阑式建筑妙在以多变的建筑处理手法去适应各种不同的外部地形环境,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条件,如岩、坡、坎沟和水面来限定外部空间,立面可以随坡势起伏、因势就势,并利用不同层次变化,充分发挥竖向组合的特点。在节约用地面积的同时,使外部空间形态产生了高低错落的层次变化,村寨各具风姿的造型使人应不暇接。
  干阑式建筑的结构体系可分为支撑框架体系和整体框架体系两大类。支撑框架体系,是由架空的桩或柱等下部支撑结构和上部住宅组成的结构形式;整体框架体系,则是将下部支撑和上部庇护结构上下串通,形成整体。支撑框架体系的木柱支撑是用四根、六根或更多的短柱作底架;木柱支撑则以密集排列的木桩构成底架,多用于沼泽、水网地带。黔东南传统民居中较常见的还是上下串通的穿斗式整体框架木构体系。就是用一根横梁将边柱及中柱串起来,在每跟长柱的上、中、下部位分别凿穿榫眼,以枋串联,上榫眼的穿枋处于天花板部位,中榫眼的穿枋处于铺楼板部位,下榫眼又称地脚孔,安上木枋以嵌固板壁。这种木构架体系整体性好,墙倒屋不塌,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可减少土石方量,施工方便,并具有房屋空间布置变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多架数量可以随意递增,且每步架可按比例自由变化,面宽、进深、高度均可随意变化,自由灵活。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幼儿时期开展武术教学,符合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以及幼儿体育运动能力的培养要求。在幼儿园阶段开展体育教学能够增强幼儿体质,进一步促进其身体机能。同时,还能培养幼儿勇敢自信乐观坚强的品质,促进其致力发展。因此,在幼儿阶段开展武术教学,符合早期教育的思想,开展幼儿武术教学能够进一步促进幼儿身心积极健康发展,使儿童终身受益。  关键词: 幼儿园;武术教学;思考  一、明确幼儿武术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期刊
摘 要: 傳统民间舞蹈形成于乡土文化繁衍发展的过程中,它是以身体为媒介表情达意的一种较为古老的艺术行为,根植于广袤的乡土大地,联结着人们的精神寄托,承载和延续着文化的记忆,其中汉族民间舞蹈尤为典型。然而,随着文化多元化现象的显现,传统民间舞蹈的根基虽未改变,但也受到巨大的影响,坚持用唯物史观分析这一特殊现象,有助于唤醒和激发传统民间舞,包括汉族民间舞蹈在内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活力。  关键词: 传统民
期刊
摘 要: 班主任老师在德育工作过程中要积极应对时代发展和社会变化,努力排除不利育人因素,树立新型德育观念,创新德育方法,关注学生心理需求,为学生营造良好德育环境。  关键词: 班主任;德育;方法  老师对孩子们要加强日常常规教育和训练,教育孩子们要时刻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利用各种渠道,各种途径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一、业精于勤——注重平
期刊
摘 要: 随着国家教育课程理念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人们日益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从体育课堂有效教学概念和理论的基本概述入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分析初中体育课堂发展现状和问题,总结提升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力求更好的提升自身的课程育人能力和水平,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 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  青少年加强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高
期刊
摘 要: 体育一直都是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现代体育教学活动设计和具体落实过程中,要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尊重学生们个体差异性的同时,能够逐渐帮助学生养成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良好素质。因此,本文针对体育教学活动中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各种促进措施,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体育教学;教学活动;全面发展  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对素质教育
期刊
摘 要: 田沁鑫作为当下中国极富创造力的戏剧导演,她具有代表性的戏剧《北京法源寺》《聆听弘一》《青蛇》以其浓郁的禅学色彩被观众称为“禅意三部曲”。 在田沁鑫的禅意戏剧中试图打破宗教与艺术之间的界限,在不同的文化领域和思想内涵方面建立起某种联系,通过在舞台上庄谐共生,空灵极简的空间设计及舞台布景等叙事策略去营造诗化般的禅境诠释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成就了禅意戏剧的思想高度和美学内涵。  关键词: 田
期刊
摘 要: 陶瓷与国画在我国的传统艺术领域中历史悠久,同时又是我国艺术中的瑰宝,它们的结合从一定层面上讲,叙述了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光辉一页,本文尝试通过研究传统陶瓷艺术中的国画语言,从中得到一种传统艺术上的新思维概念,并通过几个部分对传统陶瓷艺术领域中的国画装饰进行了梳理、分析和研究,为研究传统陶瓷中的国画艺术语言打基础。  关键词: 陶瓷;国画;工笔;写意;艺术语言  引言  中国陶瓷艺术历史悠久
期刊
摘 要: 剔红工艺是我国漆器制作中重要的技艺,“剔红”又叫“雕红漆”、“雕红漆”北京雕漆与湖南湘绣、景德镇瓷器被誉为:中国工艺美术三长。中国人对红色有着特殊的情感,它不仅象征着国家民族的昌盛,更寄寓着人们对吉庆、红火的愿景。这也是剔红工艺自古至今不断流传发展的原因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剔红工艺的发展特征和价值意义。繁复绚丽的剔红雕漆艺术犹如中华民族传统工艺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充分折射出了民族文化的
期刊
摘 要: 顾恺之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绘画实践家和理论家,他的绘画技术与绘画理论都对后人有着极大的影响,可以说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绘画美学理论,都是在顾恺之绘画美学观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的。本文通过对文献和史料的梳理,分析阐述了顾恺之的绘画艺术实践和绘画学术思想,以求研究和学习中国绘画艺术的目的。  关键词: 顾恺之;绘画;传神  从现存的古代画迹来看,中国画自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人物为题材的绘画艺
期刊
姓名:靳婉莹(1993.08—);性别:女,籍贯:天津人,学历:本科毕业于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现有职称:初级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  摘 要: 网络文化能够展现国家的软实力,并且为文化安全维护的主要渠道,本文通过网络文化传播存在差异性、文化自信生成具有非控性、指引性不强、彰显国家软实力的主要渠道,四个方面对网络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讨论,又从构建主流意识形态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