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搭桥,还课堂与学生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t52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前准备:
  1.学习《黔之驴》,第一课时解决课文的字词落实,文本内容分析。
  2.要求:学习过《黔之驴》之后,大家了解到驴本是个“庞然大物”,声音洪大,但只是个外强中干的家伙,“无异能者”,“技止此耳”,最后不得不被老虎吃掉,但是驴子自己觉得很冤枉,它觉得自己不应该被吃,被吃掉后,它把老虎告上了法庭;老虎觉得自己吃驴子是天经地义,该吃;于是老虎与驴子法庭对质。
  3.全班六组,1、2、3组为原告驴辩护;4、5、6组为被告虎辩护;大家一致推荐班长为法官。
  4.要求全体学生在深入了解文本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的角色,写一段辩论词。
  5.老师明确程序及要求。
  庭审现场:法官和陪审团面向大家而坐,法官坐中间,陪审团成员坐两边,书记员占据讲台。
  课堂内容:
  法官:在《黔之驴》中驴子被好事者带到了黔地,结果却丢了性命,被老虎吃掉,它感觉到很冤枉,于是它把老虎告上了法庭,现在有请原被告上场。
  法官:请原告陈述自己的观点。
  驴(驴方主辩):我们驴子本来全身都是宝,被好事者带到黔地,结果被老虎吃掉了,我们驴类性情温驯,刻苦耐劳、听从使役,是人类劳动的好帮手,但我到了黔地还没有来得及发挥作用,就被老虎吃掉了,我觉得我被吃得冤。
  虎(虎方主辩):驴子本身是很有用,但只是人类的好帮手,与我们虎类没有任何关系。而且这头驴被人类遗落在山下可见这头驴子无用。
  驴反驳:我没用,但这不是我的错,是柳宗元安排的呀,更何况没用就应该消失吗?
  虎:好歹做个好事,有了一点用嘛!
  法官:申辩双方请注意,不需要引入柳宗元,难不成还要告柳宗元?
  驴:你吃掉了我,就是侵犯我的生存权。
  虎:对方驴友请注意,老虎吃驴子是自然界生物链决定的,大自然的生存原则,优胜劣汰。
  驴:可是按照你的观点,我们驴子被你吃掉,不也有种族灭绝的危险吗?
  虎:这就是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的区别,我们食肉动物必须通过吃其他动物来维持自己的生存需要。所以虎吃驴不是虎的错,要说也只能是大自然的错。所以你告我告错了对象。
  驴:虎简直就是强词夺理,你吃了别的动物反没错?那就是我的错了?
  …………
  法官:论辩时间结束有请双方陈述理由,并表达自己的诉讼请求。
  驴:我是原告,我被好事者带到了黔地,但是却被老虎吃掉,我觉得我不应该被吃掉,因为一、我们驴子本身有用途,全身都是宝;二、驴本身虽然只有一技之长,但也是无可奈何,这不应该成为被吃的理由,不,应该说借口;三、虎窥驴侵犯了驴的隐私权,虎吃驴侵犯了驴的生存权,这都是犯法的。所以我方认为虎吃驴不应该,请求法官和各位陪审团大人判老虎有罪,要求老虎当众向驴道歉。
  法官:请被告陈述理由。
  虎:我是被告,我觉得我吃驴是应该的,理由有三,一、驴本身有用,但这头驴无用;二、虎吃驴是自然界生物链决定的,是自然规则,我们都必须遵守;三、虎吃驴不仅是自身的需要,最主要是因为驴太笨。归根到底,虎吃驴是应该的,驴被吃是因为虎聪明,而驴太笨。所以我认为虎无罪,请法官和各位陪审团大人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法官:原告驴被虎吃掉,原告认为冤枉,告老虎。经过陪审团合议,现在本庭认为虎吃驴是自然规则,而且文中的驴子确实没有什么真才实学,所以本庭宣布判虎无罪。
  从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一个道理,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学习真才实学,否则将被社会淘汰。另外从虎方面讲,也告诉我们不要害怕那些貌似强大的东西,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必然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现在宣布休庭。
  老师总结:这一堂课大家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引入了法律、生物等知识,据理力争,针锋相对,虽然在法庭现场,驴方败诉,但是驴方精彩的申辩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虎方更是步步紧逼,,赢得了最后的胜利。相信今天的辩论会给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我们对文本的理解也就更深一层。(铃声响起,一堂辩论赛宣布拉下了帷幕。)
其他文献
一、让学生了解英语写作的重要性  《新课标》指出:写是书面表达和传递的交际能力。英语写作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政策的需要,也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造或进入社会,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既能把学到的单纯的语言知识变为实喇语言应用能力且在应用中巩固了所学的旧知识,为接受新知识打好基础,同时学生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都得到全面的训练。  二、为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其写作兴
期刊
幽默,指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的讹谬和不通情理之处。幽默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在西文用法,常包括一切使人发笑的文字,连鄙俗的笑话在内……在狭义上,幽默是与郁剔、讥讽、揶揄区别的。  在教学过程中,幽默的去进行批评,让学生笑着认识错误,领悟道理,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某日上课,三个大男生迟到了,如果是正当的理由,我可以原谅他们的晚回,但是,他们手中的零食告诉我
期刊
一、何为“移景对比法”  所谓“移景对比法”是指在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中,假设性4改变审美主体对象的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在不同背景材料的对比中,明了美的主题和背景之间的特定关系,领会作者所创造的美的意蕴。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通的。我们平常所说“红花要用绿叶衬”,正是说明了审美的主体对象和背景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红花”与“绿叶”之间是一种姊妹式的映衬关系;而“染缸里倒不出白布”的“染缸”和“布”
期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作文,往往都会有一个绝妙的开头,而开头好的作文,一般都不会差的,因为阅卷老师很可能会先入为主,因作文的开头好而对它另眼相看,即使后面有些许瑕疵,也往往瑕不掩瑜,会对它格外开恩,打分的时候,网开一面,笔下留情,多给那么几分是很正常的事。所以,要想在短时间内提高毕业班学生的作文得分,就必须训练他们写好作文的开头段落。如果能够让老师在紧张地改卷过程中眼前一亮,于千万篇作文中认
期刊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鼓励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课堂上,看到学生的活动和讨论的次数及时间越来越多,这虽然是给了学生更多自主和合作的机会,但在讨论的同时,也为部分学生滥竽充数,浑水摸鱼提供了方便。从有效教学的角度,需要审视我们的课堂讨论,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学会讨论,笔者观察认为,当前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乱成一团,毫无成效  在听一位老师执教《我的叔叔于勒》公
期刊
生活有多宽广,语文就有多宽广。  “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在新的形势下结合生活,综合语文的一个语文学习的重头戏.从它大张旗鼓地出现到现在,已经好几年了,但是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如何上,如何学,却是伴着它的诞生一直在困扰着每一个语文老师。中三了,复习,考试才是最主要的,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加之对综合性学习本身的困惑,我打算不做这类尝试了。但是,我的师傅们,她们却在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之余,勇敢地去尝试着
期刊
古诗文之美,美在意境,不论是抒情的,还是叙事的、议论的皆然。  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和领悟诗文中的意境,并进而做出审美判断呢?怎样形成师生间可以进行知识、思想、感情交流的审美关系呢?怎样使学生从消极被动的古诗文词义句义的讲解对象,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审美主体呢?笔者认为,吟咏入境和激活联想,是实施审美教学的三种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在图乐背景中吟诵入境,感受美  学习古诗文,
期刊
史良高的《水乡的日子》是一篇寄意深远、情文并茂的散文。用满含深情的笔调回忆了宁静、恬淡而富有生趣的水乡生活。由于这篇文章思想内涵的丰富,情感意蕴的多样,语言特色的繁多,特别适合发挥学生的个性阅读。  一、优化预习环节 尊重个性体验  著名教育家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语文文本教学中,预习的地位举足轻重。我
期刊
在进入高年级学习以后,很多情况下需要学生搜集作家生平、写作背景等相关资料用于课堂交流和学习。现实是,有不少学生无法从海量信息中提取需要的、精华的内容,更无法利用这些信息表达和运用。可见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势在必行,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足够的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正当其时,当今社会,碎片化阅读成为潮流,具备非连续性文本解读的能力的人更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可见更应该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
期刊
通过对鲁迅《雪》按本人设计的教案进行课堂尝试,现本人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意图及教学所获进行如下小结:  一、教材分析  《雪》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以心灵之声为专题,意欲通过本文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多侧面去分析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为了实现教材编者的意图,本案例力图创设开放、民主、平等的交流氛围,让学生自读自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把学生的个性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