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学校和教师越来越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学生信息技术认知能力、学习态度、个性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整体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还需要贯彻新课程改革要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推动学生更好地发展。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下;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思考
引言
在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学校和教师越来越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使学生成为合格的接班人。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学生信息技术认知能力、学习态度、个性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整体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还需要贯彻新课程改革要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推动学生更好地发展。
一、信息技术学科进行分层教学的内涵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同时强调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倡导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运用,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的基础操作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然而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课这门新兴学科中不能完全照搬照抄来应用。传统教学方法会影响信息技术教学,使课堂教学沉闷、无味,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旨在面对全体学生和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该种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时,每个教学任务都具有十分明确的目的。为了使最终教学效果更加理想,教师会采用小组合作、学生自主学习、个体指导等教学方式,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下集体教授和个体差别的矛盾,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价值,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二、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思考
(一)目标分层
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为A、B、C三个层次,然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该种方式不仅体现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充分尊重,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以后都能有所收获。例如,教学“常用应用软件”时,C层次学生需要认真听教师讲授书本知识,对涉及的计算机常用软件,如办公软件、媒体播放器、解压缩软件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B层次学生除了要了解以外,还需要知道这些软件在实际应用中所发挥的作用,尝试进行操作;A层次学生除了需要掌握这些常用应用软件之外,还需要具备熟练操作的能力。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遵循分层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每个学生教取得了相应的学习成果,整个课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合理分层,科学调整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先要明确的是分层是隐性的,它的表现形式是以小组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哪一层对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是非常不利的。我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分层主要以三个阶段展开和调节:第一阶段:开学分层;第二阶段:学习过程中的调节;第三阶段:期末分层调整。通过三个阶段的分层跟踪,我们对每位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才能做到有度。并且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教学的合理性,即分层的合理性。一个好的教学成果的展现,不仅是正确的方法,而是在前期有着大量细致、耐心的准备工作。
(三)小组互助,教师做好指导和反馈
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大多是在微机室里进行。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每个学生多多少少都会遇到自己不太懂的问题,这种现象在学生刚接触计算机操作阶段尤为普遍。学生问题多,但老师只有一个,无法在课堂上兼顾每一位学生。这部分学生得不到教师的指导,他们的疑惑得不到解决,无法做到系统全面的学习,久而久之,他们对信息技術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丧失。为了解决难以兼顾所有学生的问题,教师可以划分学习小组,以小组互助学习的方式解决这个难题。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如果在合作学习之后有无法解决的问题,再由教师讲解,进而解决问题。在交流合作中,学生的解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得到锻炼,还会调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也提高了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那些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操作任务的学生,把他们培养成小帮手,担任小组的组长,辅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在小组合作之间,要开展竞赛,用竞赛的方式激励学生,培养其竞争意识
(四)作业分层
作业包含课内、课外作业两种形式。完成课堂信息技术学习以后,教师通常会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应用能力。为充分发挥作业布置效果,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作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设置必做和选做作业。其中,必做作业只要学生上课认真听讲都能够完成,比较适合基础较差的B、C层次学生;选做作业综合性比较强,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较高,适合基础较好的A层次学生。最后,教师也可以设置一些拓展类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性完成,能起到拓宽学生视野和拓展综合能力的作用。
(五)评价分层,激励学习
评价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课堂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有效的肯定与鼓励。在课堂评价中,我们给出评价标准后尽量地让学生进行自评,这能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你的课堂教学中来。并且这也是一场让学生与自己内在进行对话的良好机会。并且还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评,相信通过教师的评价,学生对自身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评价,这三种评价能够让学生自身看到更为全面的自己以及当下的能力水平,并及时地反思、总结。
结束语
总之,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分层教学模式,切实让学生在合适的教学指导下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为了真正构建高效的分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落实分层教学,包括备课分层、教学方法分层、合作学习分层、教学评价分层,等等。在多元化的分层教学过程中,可以全面地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吴晓霞,贾小惠.浅谈分层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9(11):127.
[2]王平安.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微探[J].读写算,2018(28):15.
[3]刘帼珍.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设计与实践浅谈[J].读写算,2018(26):10.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下;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思考
引言
在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学校和教师越来越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使学生成为合格的接班人。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学生信息技术认知能力、学习态度、个性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整体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还需要贯彻新课程改革要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推动学生更好地发展。
一、信息技术学科进行分层教学的内涵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同时强调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倡导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运用,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的基础操作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然而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课这门新兴学科中不能完全照搬照抄来应用。传统教学方法会影响信息技术教学,使课堂教学沉闷、无味,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旨在面对全体学生和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该种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时,每个教学任务都具有十分明确的目的。为了使最终教学效果更加理想,教师会采用小组合作、学生自主学习、个体指导等教学方式,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下集体教授和个体差别的矛盾,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价值,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二、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思考
(一)目标分层
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为A、B、C三个层次,然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该种方式不仅体现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充分尊重,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以后都能有所收获。例如,教学“常用应用软件”时,C层次学生需要认真听教师讲授书本知识,对涉及的计算机常用软件,如办公软件、媒体播放器、解压缩软件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B层次学生除了要了解以外,还需要知道这些软件在实际应用中所发挥的作用,尝试进行操作;A层次学生除了需要掌握这些常用应用软件之外,还需要具备熟练操作的能力。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遵循分层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每个学生教取得了相应的学习成果,整个课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合理分层,科学调整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先要明确的是分层是隐性的,它的表现形式是以小组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哪一层对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是非常不利的。我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分层主要以三个阶段展开和调节:第一阶段:开学分层;第二阶段:学习过程中的调节;第三阶段:期末分层调整。通过三个阶段的分层跟踪,我们对每位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才能做到有度。并且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教学的合理性,即分层的合理性。一个好的教学成果的展现,不仅是正确的方法,而是在前期有着大量细致、耐心的准备工作。
(三)小组互助,教师做好指导和反馈
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大多是在微机室里进行。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每个学生多多少少都会遇到自己不太懂的问题,这种现象在学生刚接触计算机操作阶段尤为普遍。学生问题多,但老师只有一个,无法在课堂上兼顾每一位学生。这部分学生得不到教师的指导,他们的疑惑得不到解决,无法做到系统全面的学习,久而久之,他们对信息技術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丧失。为了解决难以兼顾所有学生的问题,教师可以划分学习小组,以小组互助学习的方式解决这个难题。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如果在合作学习之后有无法解决的问题,再由教师讲解,进而解决问题。在交流合作中,学生的解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得到锻炼,还会调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也提高了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那些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操作任务的学生,把他们培养成小帮手,担任小组的组长,辅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在小组合作之间,要开展竞赛,用竞赛的方式激励学生,培养其竞争意识
(四)作业分层
作业包含课内、课外作业两种形式。完成课堂信息技术学习以后,教师通常会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应用能力。为充分发挥作业布置效果,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作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设置必做和选做作业。其中,必做作业只要学生上课认真听讲都能够完成,比较适合基础较差的B、C层次学生;选做作业综合性比较强,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较高,适合基础较好的A层次学生。最后,教师也可以设置一些拓展类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性完成,能起到拓宽学生视野和拓展综合能力的作用。
(五)评价分层,激励学习
评价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课堂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有效的肯定与鼓励。在课堂评价中,我们给出评价标准后尽量地让学生进行自评,这能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你的课堂教学中来。并且这也是一场让学生与自己内在进行对话的良好机会。并且还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评,相信通过教师的评价,学生对自身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评价,这三种评价能够让学生自身看到更为全面的自己以及当下的能力水平,并及时地反思、总结。
结束语
总之,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分层教学模式,切实让学生在合适的教学指导下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为了真正构建高效的分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落实分层教学,包括备课分层、教学方法分层、合作学习分层、教学评价分层,等等。在多元化的分层教学过程中,可以全面地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吴晓霞,贾小惠.浅谈分层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9(11):127.
[2]王平安.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微探[J].读写算,2018(28):15.
[3]刘帼珍.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设计与实践浅谈[J].读写算,2018(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