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中化学教学课堂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能更好地实现化学学科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时机策略和教学模式建构三方面阐述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高中化学 融合
2017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化学学科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特征,课程内容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先进教育内容,充实丰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相关内容。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三种路径将传统文化与化学教学相融合。
一、寻古代化学之美,思文化融合之处
经过梳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挖掘。一是古典诗词文化、成语。“趁热打铁”“千锤百炼”“百炼成钢”都涉及到了古代的冶炼工艺。“刀耕火种”描述古人利用草木灰作肥料,草木灰还可以降低土壤酸性,可以在教学氨态氮肥知识时加以渗透。“如胶似漆”描述了古人用动物的角、皮、骨来熬制骨胶、牛皮胶等来粘合各种物件,是最早的化学粘合剂,可以融入到蛋白質的学习中。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古人观察自然界中的现象,将从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渗透到创作中去,使作品大放异彩。苏轼的《石炭》中写到“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精湛地道出了水煤气的产生原理。元代赵孟頫的《赠放烟火者》中“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虺似火攻。”描述了烟花燃放的炫目景象,在介绍焰色反应时可以用这句诗进行导入。二是传统古籍中涉及高中课程的挖掘,《天工开物》《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等化学古籍都比较全面地记述了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所记述的化学知识丰富多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人对化学变化过程的认识水平。中国制陶工艺上的化学成就、创制玻璃的过程可以和无机非金属材料部分相融合;中国古代首创的胆水冶铜、金属锌的冶炼,钢铁的冶炼工艺可以和金属材料、金属冶炼部分相融合;中国炼丹术中的理论、实验设备可以很好地丰富学生的实验知识储备;古代对食盐的开采与加工可以和海水资源的部分相融合;蔗糖的加工,酿酒化学,醋和酱的酿造让学生丰富饮食中有机化合物的知识。
二、创最佳教学之机,探教学融合之策
创设和捕捉教学最佳时机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教学最佳时机,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只有被充分利用的最佳时机才具有实际意义。一部清宫剧《延禧宫略》曾经点燃了暑期的追剧热潮,也成了同学们热议的话题。利用该剧为契机,捕捉合适的教学时机,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剧中嘉嫔为了除去愉妃,用贝壳粉替换珍珠粉,被魏璎珞发现,利用这个剧情引导同学们探究贝壳粉和珍珠粉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化学手段辨别两者,提高了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古代没有冰箱,那魏璎珞献给皇后的冰鉴哪里来的?在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一课就可以作为新课的导入,制冰大约在唐朝末期,工匠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了大量硝石。他们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能使周围的水降温直至结冰,于是一些能工巧匠便开始利用硝石制冰,再用降温结晶法或蒸发结晶法将硝石再提出来重复使用,通过冰鉴的介绍,让同学们感受到古代匠人的智慧,也激发同学们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兴趣。由此剧开发出了校本课程,如《魏璎珞假怀孕之谜——高岭土为何物?》《高贵妃的死与古代化学美》《裕太妃之死与金属的使用历史》深受同学们的欢迎,激发同学们学习化学的热情。
三、挖高考化学之题,建学科思维之模
通过高考试题挖掘中华民族优秀的化学工艺和技术上的成就,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其试题的功能价值如图1。
有关传统文化的试题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试题情境材料加以利用,另一类是要探究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和化学原理。传统文化试题的思维建模如图2,基于题目中传统文化的情境,从4个角度提取关键信息,找到知识的原型,通过关联来加工陌生信息,最后回归到学科的核心思想方法里。
例: (2015年全国1卷T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 氨水 B. 硝酸 C. 醋 D. 卤水
四个选项的物化性质对学生来说是必备知识,试题中的关键信息“性”对于化学来说主要有氧化性、还原性、物化性质等。“能蚀五金”涉及到金属的腐蚀,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从而建立知识的关联,金属被氧化,对应上面4个选项中选出具有氧化性的物质硝酸。
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孩子们的日常学习中,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教师也应努力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胡志刚,李秀华.教学最佳时机——一个有效教学原则[J].2012.
※本文系2019年福建省龙岩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传统文化与化学教学的融合》(JX2019002)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高中化学 融合
2017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化学学科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特征,课程内容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先进教育内容,充实丰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相关内容。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三种路径将传统文化与化学教学相融合。
一、寻古代化学之美,思文化融合之处
经过梳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挖掘。一是古典诗词文化、成语。“趁热打铁”“千锤百炼”“百炼成钢”都涉及到了古代的冶炼工艺。“刀耕火种”描述古人利用草木灰作肥料,草木灰还可以降低土壤酸性,可以在教学氨态氮肥知识时加以渗透。“如胶似漆”描述了古人用动物的角、皮、骨来熬制骨胶、牛皮胶等来粘合各种物件,是最早的化学粘合剂,可以融入到蛋白質的学习中。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古人观察自然界中的现象,将从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渗透到创作中去,使作品大放异彩。苏轼的《石炭》中写到“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精湛地道出了水煤气的产生原理。元代赵孟頫的《赠放烟火者》中“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虺似火攻。”描述了烟花燃放的炫目景象,在介绍焰色反应时可以用这句诗进行导入。二是传统古籍中涉及高中课程的挖掘,《天工开物》《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等化学古籍都比较全面地记述了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所记述的化学知识丰富多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人对化学变化过程的认识水平。中国制陶工艺上的化学成就、创制玻璃的过程可以和无机非金属材料部分相融合;中国古代首创的胆水冶铜、金属锌的冶炼,钢铁的冶炼工艺可以和金属材料、金属冶炼部分相融合;中国炼丹术中的理论、实验设备可以很好地丰富学生的实验知识储备;古代对食盐的开采与加工可以和海水资源的部分相融合;蔗糖的加工,酿酒化学,醋和酱的酿造让学生丰富饮食中有机化合物的知识。
二、创最佳教学之机,探教学融合之策
创设和捕捉教学最佳时机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教学最佳时机,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只有被充分利用的最佳时机才具有实际意义。一部清宫剧《延禧宫略》曾经点燃了暑期的追剧热潮,也成了同学们热议的话题。利用该剧为契机,捕捉合适的教学时机,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剧中嘉嫔为了除去愉妃,用贝壳粉替换珍珠粉,被魏璎珞发现,利用这个剧情引导同学们探究贝壳粉和珍珠粉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化学手段辨别两者,提高了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古代没有冰箱,那魏璎珞献给皇后的冰鉴哪里来的?在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一课就可以作为新课的导入,制冰大约在唐朝末期,工匠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了大量硝石。他们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能使周围的水降温直至结冰,于是一些能工巧匠便开始利用硝石制冰,再用降温结晶法或蒸发结晶法将硝石再提出来重复使用,通过冰鉴的介绍,让同学们感受到古代匠人的智慧,也激发同学们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兴趣。由此剧开发出了校本课程,如《魏璎珞假怀孕之谜——高岭土为何物?》《高贵妃的死与古代化学美》《裕太妃之死与金属的使用历史》深受同学们的欢迎,激发同学们学习化学的热情。
三、挖高考化学之题,建学科思维之模
通过高考试题挖掘中华民族优秀的化学工艺和技术上的成就,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其试题的功能价值如图1。
有关传统文化的试题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试题情境材料加以利用,另一类是要探究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和化学原理。传统文化试题的思维建模如图2,基于题目中传统文化的情境,从4个角度提取关键信息,找到知识的原型,通过关联来加工陌生信息,最后回归到学科的核心思想方法里。
例: (2015年全国1卷T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 氨水 B. 硝酸 C. 醋 D. 卤水
四个选项的物化性质对学生来说是必备知识,试题中的关键信息“性”对于化学来说主要有氧化性、还原性、物化性质等。“能蚀五金”涉及到金属的腐蚀,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从而建立知识的关联,金属被氧化,对应上面4个选项中选出具有氧化性的物质硝酸。
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孩子们的日常学习中,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教师也应努力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胡志刚,李秀华.教学最佳时机——一个有效教学原则[J].2012.
※本文系2019年福建省龙岩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传统文化与化学教学的融合》(JX201900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