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8月27日上午,温州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专题询问会,就珊溪水库水污染整治问题,面向市政府领导、部门及有关县(市、区)负责人提出询问,现场火药味十足。
揪住问题不依不饶
2010年8月27日上午,温州市人大常委会二楼会议室内,大红的字幕牌上“温州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珊溪水库水源污染整治工作专题询问会”格外引人注目。
据悉,珊溪水库是温州的大水缸,为包括温州市区在内的9个县(市区)约500万人口提供饮用水。2010年5月29日的一项检测表明,水库16个入库口中有13个出现蓝藻异常增殖现象。发现蓝藻后,温州市人大常委会非常重视,决定通过召开专题询问会的方式监督政府水库水源保护工作。
上午9点,会议室已是座无虚席,上百号人分成两边,摆开了“阵势”。
一边是温州市政府及部门的核心人员:温州市市长赵一德带队,副市长、各职能部门、有关市、县政府负责人。
另一边是人大的成员,包括温州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及15名温州市人大代表。
专题询问会已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9月22日至10月3日,我们查了库区里面6个入库口,当时我们第一次发现水库里面有蓝藻。我想问问市政府的领导,政府对‘蓝藻爆发’的状况是如何判断的?”温州市人大农资委主任委员廖秀枢首先发问。
“昨天我们拿到了市政府关于珊溪水库的整改初步方案。但我注意到这个整改方案和省政府办公厅2010年75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湖泊、水库水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大同小异,提法相同,只改了几个字。省里的《意见》具有普遍性的意义,现在具体的水库治理怎么可以照搬呢?”廖秀枢直言。
“我们已采取措施遏制水库蓝藻的爆发,出台了珊溪水库蓝藻异常增殖处置预案。”温州市副市长黄德康应答,“从太湖治理蓝藻的经验看,对库区周边污染排放要严格控制,对太湖周边的养殖基本上要搬迁,政府要学习借鉴太湖经验,从根本上确保珊溪水库水资源安全。”
“俗话说‘新的水库怕地震,老的水库怕蓝藻’”,副市长章方璋回答,“在世界上治蓝藻是个难题,一般概括起来有7种治理办法,而这7种治理办法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根据外地的治理经验,我们会先从源头上进行管控,杜绝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养殖业污染源等进入水库。然后根据现实情况,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走生态经济的道路。”
就市民最关心的蓝藻对水体的危害和治理方法,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李雪芬问:“蓝藻种类有1500多种,珊溪水库蓝藻的种类是哪一种?对饮用水源有什么具体的危害?”
对此,市环保局局长郑建海回答:“珊溪水库蓝藻的种类主要是微蓝藻和鱼腥藻,微蓝藻死亡以后会释放出藻毒素,对人体产生的危害非常大;鱼腥藻死亡以后会发出鱼腥味,水体闻起来非常臭。目前珊溪水库蓝藻的防治主要采取三种办法:一是打捞;二是微生物的投放法;三是机械搅动法。”
在现场我们看到,本次专题询问会上,提问的委员及代表“毫不留情”,揪住问题不依不饶。
“一季度组织一次执法行动,一年就四次,这四次怎么算高压态势,你说那些地笼网、违法采砂,一年去查四次会有什么结果?”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胡立同说。
“关于库区环境整治生态补偿资金3500万元,今年用到哪里去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张大光希望部门能“简单回答”,别打太极拳。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钱成良对提高水价筹措资金的手段表示需要进一步的解释,他抛出这么一句话:“你用剥夺老百姓的生活出路来保护水缸,现在这样的筹措资金的手段能够筹多少,要多少年,这个一点数都没有。”
关于政府将历史污染源整治“压”给泰顺、文成县,钱成良一再追问财政局是否有具体拨款。“我们心比心,没有钱是办不了事,有钱不一定能办成事,但是没钱是绝对办不了事。”
…………
专题询问会一直开了3个小时,提问代表与部门的“犀利过招”,留下了许多精彩片段。
重在行动,重在落实
如此火爆的场面,生猛的问题,发言者显然是“有备而来”。据悉,在召开此次常委会前夕,常委会组成人员事先做了大量调查研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就多次组织人员进行视察。他们到珊溪水库库区和16个有监控的坑口多次明察暗访,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2010年5月,珊溪库区藻类异常增殖事件发生后,温州市人大常委会结合水污染防治“一法两条例”执法检查,对珊溪库区水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重点督查,提出了一系列审议意见。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大监督的力度,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启动询问这个“沉睡已久”的监督方式。
“专题询问具有针对性强、有利于促进沟通和理解的优势,开展专题询问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大依法监督实效,更好地支持政府工作,共同致力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陈笑华指出,从目前情况看,珊溪水库的整治工作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要从根本性扭转污染现状,还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动真格,依法、科学、合力进行整治,切实抓出成效来。
会上,温州市市长赵一德强调,治理珊溪库区环境污染问题,重在行动、重在落实、重在结果。
“对会议上表态的事项,市县两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立说立行,今天能做到的,决不要拖到明天;当下能解决的,决不要放到以后。要强化督查,主动接受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的监督,每月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水质监测结果,接受全市人民的监督。”赵一德表示,要用“铁腕”整治,对违规排污的企业主要责任人,失职、渎职的领导干部,要坚决查处。
会后,赵一德认为,市人大常委会以询问这种形式实施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是一种创新,是对政府工作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支持方式。
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负责人认为,在多年来的人大常委会工作实践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各项议案、报告提出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进行专题询问,是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增强监督工作实效的积极探索。与以往的审议发言相比,专题询问主题更加集中,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推动有关方面改进工作。
如此有“内容”的专题询问会,也得到了不少网民的好评。一位网友评论说:“直面的询问,比那些冠冕堂皇的文件精神要务实得多。”专题询问会,通过网络视频和图文直播报道,传进温州的千家万户,吸引了大批网友在线观看,并不断有网友在线留言进行点评、发表看法。
网友“水印”说:“支持温网的在线直播,支持市人大对市政府的询问,希望以后能看到人大对政府的问责。其实民众关键要的是一个态度,在敢于面对事实的前提下做出合理的处置与安排,我觉得人民是会满意的,会对温州乃至各县(市、区)的环保官员起到极大的督促作用。”
陈笑华表示,今后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准备多开这样的专题询问会。
询问后效果初现
2010年9月27日,秋高气爽。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城建工委和农资工委组成的调查组分两路到文成县和瑞安市,调查了解水污染防治“一法两条例”执法检查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进一步督促解决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关于珊溪水库水源污染整治专题询问会上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所关注的重点问题。
从两县(市)调查的情况看,在当地县(市)政府的重视下,珊溪水库水源污染整治工作有了切实的进展。瑞安市政府顶住压力,决定在年内取缔一级水源保护区珊溪水库赵山渡库区内的小口村和彭湾村渔场,目前已拆除这两家渔场的投饵机、棚屋、台阶以及钓鱼台、鱼苗养殖分隔栏等设施。
文成县也已初步拿出各乡镇的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规划,着手禁养区养殖场拆除搬迁工作;全面调查摸底,建立畜禽养殖户档案,掌握真实养殖情况;启动已建沼气池的清渣工作,推进干湿分离,雨污分离,建立了一个集粪中心,已处理900多吨猪粪,加工成有机肥300吨,并对已有的沼气池工艺进行改进,增加人工湿地、氧化塘等治理工艺;已建成15个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处理点。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际仁指出:“在市政府重视下,各相关部门各尽其责,有行动,有声势,有成效。因为水源污染整治工作触动一小部分既得利益者,当前有信访压力,我们不能害怕退却,这是为了500多万人的饮用水安全,为了国家法律的贯彻实施。”
“当前污染整治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整治工作已经结束,而仅仅是开了个好头,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跟踪监督珊溪水库水源污染整治工作。”叶际仁说。
据悉,2010年12月,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将听取整改落实情况的专题报告,决心通过政府的不懈整治和人大的跟踪监督,还温州市民一个洁净的“大水缸”。“人大对‘一府两院’工作进行专题询问,其实正是人民批评和监督权力的过程。只有监督权拥有顺畅的路径和完善的制度保障,才能最终实现为民谋利的价值目标。”温州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的同志表示,相信通过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的实践,依法开展专题询问,将成为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常态性活动,并在民主和法治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揪住问题不依不饶
2010年8月27日上午,温州市人大常委会二楼会议室内,大红的字幕牌上“温州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珊溪水库水源污染整治工作专题询问会”格外引人注目。
据悉,珊溪水库是温州的大水缸,为包括温州市区在内的9个县(市区)约500万人口提供饮用水。2010年5月29日的一项检测表明,水库16个入库口中有13个出现蓝藻异常增殖现象。发现蓝藻后,温州市人大常委会非常重视,决定通过召开专题询问会的方式监督政府水库水源保护工作。
上午9点,会议室已是座无虚席,上百号人分成两边,摆开了“阵势”。
一边是温州市政府及部门的核心人员:温州市市长赵一德带队,副市长、各职能部门、有关市、县政府负责人。
另一边是人大的成员,包括温州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及15名温州市人大代表。
专题询问会已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9月22日至10月3日,我们查了库区里面6个入库口,当时我们第一次发现水库里面有蓝藻。我想问问市政府的领导,政府对‘蓝藻爆发’的状况是如何判断的?”温州市人大农资委主任委员廖秀枢首先发问。
“昨天我们拿到了市政府关于珊溪水库的整改初步方案。但我注意到这个整改方案和省政府办公厅2010年75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湖泊、水库水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大同小异,提法相同,只改了几个字。省里的《意见》具有普遍性的意义,现在具体的水库治理怎么可以照搬呢?”廖秀枢直言。
“我们已采取措施遏制水库蓝藻的爆发,出台了珊溪水库蓝藻异常增殖处置预案。”温州市副市长黄德康应答,“从太湖治理蓝藻的经验看,对库区周边污染排放要严格控制,对太湖周边的养殖基本上要搬迁,政府要学习借鉴太湖经验,从根本上确保珊溪水库水资源安全。”
“俗话说‘新的水库怕地震,老的水库怕蓝藻’”,副市长章方璋回答,“在世界上治蓝藻是个难题,一般概括起来有7种治理办法,而这7种治理办法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根据外地的治理经验,我们会先从源头上进行管控,杜绝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养殖业污染源等进入水库。然后根据现实情况,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走生态经济的道路。”
就市民最关心的蓝藻对水体的危害和治理方法,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李雪芬问:“蓝藻种类有1500多种,珊溪水库蓝藻的种类是哪一种?对饮用水源有什么具体的危害?”
对此,市环保局局长郑建海回答:“珊溪水库蓝藻的种类主要是微蓝藻和鱼腥藻,微蓝藻死亡以后会释放出藻毒素,对人体产生的危害非常大;鱼腥藻死亡以后会发出鱼腥味,水体闻起来非常臭。目前珊溪水库蓝藻的防治主要采取三种办法:一是打捞;二是微生物的投放法;三是机械搅动法。”
在现场我们看到,本次专题询问会上,提问的委员及代表“毫不留情”,揪住问题不依不饶。
“一季度组织一次执法行动,一年就四次,这四次怎么算高压态势,你说那些地笼网、违法采砂,一年去查四次会有什么结果?”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胡立同说。
“关于库区环境整治生态补偿资金3500万元,今年用到哪里去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张大光希望部门能“简单回答”,别打太极拳。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钱成良对提高水价筹措资金的手段表示需要进一步的解释,他抛出这么一句话:“你用剥夺老百姓的生活出路来保护水缸,现在这样的筹措资金的手段能够筹多少,要多少年,这个一点数都没有。”
关于政府将历史污染源整治“压”给泰顺、文成县,钱成良一再追问财政局是否有具体拨款。“我们心比心,没有钱是办不了事,有钱不一定能办成事,但是没钱是绝对办不了事。”
…………
专题询问会一直开了3个小时,提问代表与部门的“犀利过招”,留下了许多精彩片段。
重在行动,重在落实
如此火爆的场面,生猛的问题,发言者显然是“有备而来”。据悉,在召开此次常委会前夕,常委会组成人员事先做了大量调查研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就多次组织人员进行视察。他们到珊溪水库库区和16个有监控的坑口多次明察暗访,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2010年5月,珊溪库区藻类异常增殖事件发生后,温州市人大常委会结合水污染防治“一法两条例”执法检查,对珊溪库区水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重点督查,提出了一系列审议意见。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大监督的力度,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启动询问这个“沉睡已久”的监督方式。
“专题询问具有针对性强、有利于促进沟通和理解的优势,开展专题询问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大依法监督实效,更好地支持政府工作,共同致力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陈笑华指出,从目前情况看,珊溪水库的整治工作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要从根本性扭转污染现状,还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动真格,依法、科学、合力进行整治,切实抓出成效来。
会上,温州市市长赵一德强调,治理珊溪库区环境污染问题,重在行动、重在落实、重在结果。
“对会议上表态的事项,市县两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立说立行,今天能做到的,决不要拖到明天;当下能解决的,决不要放到以后。要强化督查,主动接受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的监督,每月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水质监测结果,接受全市人民的监督。”赵一德表示,要用“铁腕”整治,对违规排污的企业主要责任人,失职、渎职的领导干部,要坚决查处。
会后,赵一德认为,市人大常委会以询问这种形式实施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是一种创新,是对政府工作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支持方式。
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负责人认为,在多年来的人大常委会工作实践中,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各项议案、报告提出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进行专题询问,是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增强监督工作实效的积极探索。与以往的审议发言相比,专题询问主题更加集中,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推动有关方面改进工作。
如此有“内容”的专题询问会,也得到了不少网民的好评。一位网友评论说:“直面的询问,比那些冠冕堂皇的文件精神要务实得多。”专题询问会,通过网络视频和图文直播报道,传进温州的千家万户,吸引了大批网友在线观看,并不断有网友在线留言进行点评、发表看法。
网友“水印”说:“支持温网的在线直播,支持市人大对市政府的询问,希望以后能看到人大对政府的问责。其实民众关键要的是一个态度,在敢于面对事实的前提下做出合理的处置与安排,我觉得人民是会满意的,会对温州乃至各县(市、区)的环保官员起到极大的督促作用。”
陈笑华表示,今后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准备多开这样的专题询问会。
询问后效果初现
2010年9月27日,秋高气爽。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城建工委和农资工委组成的调查组分两路到文成县和瑞安市,调查了解水污染防治“一法两条例”执法检查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进一步督促解决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关于珊溪水库水源污染整治专题询问会上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所关注的重点问题。
从两县(市)调查的情况看,在当地县(市)政府的重视下,珊溪水库水源污染整治工作有了切实的进展。瑞安市政府顶住压力,决定在年内取缔一级水源保护区珊溪水库赵山渡库区内的小口村和彭湾村渔场,目前已拆除这两家渔场的投饵机、棚屋、台阶以及钓鱼台、鱼苗养殖分隔栏等设施。
文成县也已初步拿出各乡镇的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规划,着手禁养区养殖场拆除搬迁工作;全面调查摸底,建立畜禽养殖户档案,掌握真实养殖情况;启动已建沼气池的清渣工作,推进干湿分离,雨污分离,建立了一个集粪中心,已处理900多吨猪粪,加工成有机肥300吨,并对已有的沼气池工艺进行改进,增加人工湿地、氧化塘等治理工艺;已建成15个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处理点。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际仁指出:“在市政府重视下,各相关部门各尽其责,有行动,有声势,有成效。因为水源污染整治工作触动一小部分既得利益者,当前有信访压力,我们不能害怕退却,这是为了500多万人的饮用水安全,为了国家法律的贯彻实施。”
“当前污染整治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整治工作已经结束,而仅仅是开了个好头,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跟踪监督珊溪水库水源污染整治工作。”叶际仁说。
据悉,2010年12月,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将听取整改落实情况的专题报告,决心通过政府的不懈整治和人大的跟踪监督,还温州市民一个洁净的“大水缸”。“人大对‘一府两院’工作进行专题询问,其实正是人民批评和监督权力的过程。只有监督权拥有顺畅的路径和完善的制度保障,才能最终实现为民谋利的价值目标。”温州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的同志表示,相信通过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的实践,依法开展专题询问,将成为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常态性活动,并在民主和法治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