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如何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永远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新课改 课堂教学 角色转变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重头戏。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把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教育工作者也應由传统的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学生由传统的学习者变为主动的探究者,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做好以下两个转变才能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
一、师生关系的转变是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提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活动过程,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是不可分离、相互制约的一个统一体。因此,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1、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主要指学生在课堂上的一种学习情感状态。过去,面对授课的教师,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往往偏向于一部分优等生,对理解问题慢、性格内向的学生缺乏耐心指导,对爱发言又常离题的学生动辙批评,限制和压抑了许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自由进行的学习氛围,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和观点,并加以积极引导,对学生少批评、多表扬、多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中建立一种师生平等交往的民主式教学氛围,促进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
2、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新课改特别强调构建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对学习方式的划分可以有两种:一种是接受性学习,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学生是知识的接爱者;一种是发现性学习中,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传统的教学方式重结论、轻过程,一切结论都是现成的,教师按课本上的内容讲解、释疑,学生只需听讲、记住结论,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打压了学生主动发现并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处理好这一关系,要求教师的角色由传授者变为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起促进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解决问题,让学生由对知识的继承变为对知识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3、把握个性差异,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现实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比较片面,那些听讲认真、考试成绩好的学生被认为是“好”学生,那些听讲不认真、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被认为是“差”生,这样做其实是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发展的个体,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尤其是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使他们都能够拥有成功的希望,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过程,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健康发展。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
以前,在课堂上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传授——灌输,学生学习的基本模式是听讲——接受——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讲的多,学生参与的少。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特别是在这个知识激增的时代,如何学会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倡导“参与式”教学理念,即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理念。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呢?
1、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这一观点的核心就是要把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让学生主动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发展。要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地得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过程,从而达到深化理解新知识,掌握学习策略的目的。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探讨研究学习活动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必须要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创设情境,即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有趣、好奇、活跃的情境中参与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优化学习过程,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因此学习活动的优化程度取决于学生最大限度地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程度,而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则是优化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全班的人数或学生的位置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和内容,让学生根据设置的问题和内容,分组讨论。激励学生敢于讨论,引导学生学会讨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给予及时指导和调控。通过合作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拓展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实践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过去,由于受单纯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现代科学证明,没有任何一门学科的内容是独立的,各门学科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因此,我们要注意各门学科之间、同一学科内的整合性与开放性,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突破思维的封闭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深化,教师应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引导 互动”式教学模式,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合理的学习方式和正确的做人准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顺应人的内在情感成长与认知成长的规律,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是人道主义的素质教育的真正出发点。
【关键词】新课改 课堂教学 角色转变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重头戏。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把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教育工作者也應由传统的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学生由传统的学习者变为主动的探究者,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做好以下两个转变才能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
一、师生关系的转变是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提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活动过程,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是不可分离、相互制约的一个统一体。因此,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1、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主要指学生在课堂上的一种学习情感状态。过去,面对授课的教师,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往往偏向于一部分优等生,对理解问题慢、性格内向的学生缺乏耐心指导,对爱发言又常离题的学生动辙批评,限制和压抑了许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自由进行的学习氛围,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和观点,并加以积极引导,对学生少批评、多表扬、多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中建立一种师生平等交往的民主式教学氛围,促进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
2、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新课改特别强调构建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对学习方式的划分可以有两种:一种是接受性学习,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学生是知识的接爱者;一种是发现性学习中,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传统的教学方式重结论、轻过程,一切结论都是现成的,教师按课本上的内容讲解、释疑,学生只需听讲、记住结论,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打压了学生主动发现并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处理好这一关系,要求教师的角色由传授者变为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起促进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解决问题,让学生由对知识的继承变为对知识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3、把握个性差异,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现实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比较片面,那些听讲认真、考试成绩好的学生被认为是“好”学生,那些听讲不认真、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被认为是“差”生,这样做其实是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发展的个体,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尤其是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使他们都能够拥有成功的希望,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过程,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健康发展。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
以前,在课堂上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传授——灌输,学生学习的基本模式是听讲——接受——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讲的多,学生参与的少。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特别是在这个知识激增的时代,如何学会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倡导“参与式”教学理念,即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理念。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呢?
1、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这一观点的核心就是要把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让学生主动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发展。要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地得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过程,从而达到深化理解新知识,掌握学习策略的目的。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探讨研究学习活动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必须要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创设情境,即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有趣、好奇、活跃的情境中参与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优化学习过程,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因此学习活动的优化程度取决于学生最大限度地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程度,而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则是优化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全班的人数或学生的位置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和内容,让学生根据设置的问题和内容,分组讨论。激励学生敢于讨论,引导学生学会讨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给予及时指导和调控。通过合作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拓展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实践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过去,由于受单纯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现代科学证明,没有任何一门学科的内容是独立的,各门学科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因此,我们要注意各门学科之间、同一学科内的整合性与开放性,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突破思维的封闭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深化,教师应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引导 互动”式教学模式,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合理的学习方式和正确的做人准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顺应人的内在情感成长与认知成长的规律,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是人道主义的素质教育的真正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