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患儿粪便中的轮状病毒抗原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验,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为实验对象,按照是否伴有心肌损伤分为两组,其中无心肌损伤的设置为对照组20人,有心肌损伤的实验组50人,结论:轮状病毒除了会引发婴幼儿胃肠道反应外,还能造成心肌损伤,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血清心肌酶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合并心肌损伤,不能仅凭CRP水平升高作为临床使用抗生素的标准,其检测对于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轮状病毒性肠炎;血清心肌酶;C反应蛋白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感染是引发婴幼儿肠胃疾病的发病较高的疾病之一,对儿童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治疗不及时可能会造成儿童营养不良、发育障碍甚至死亡。RV不仅会引发严重的胃肠道反应,还可能引发其他组织和器官的损伤[1]。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于RV引发的患儿血清心肌酶变化和C反映蛋白变化(C一reaetive protein,CRP),并分析其变化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入住我院的粪便RV检测为阳性且细菌培养为阴性的婴幼儿患者70例,并按照是否伴有心肌损伤分成两组,其中有心肌损伤的50人为实验组,无心肌损伤的20人为对照组。其中男45例,女25例,年龄为8-24个月,平均为12.5月。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性别、年龄等均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所有患儿均给予利巴韦林(10mg/Kg,ivgtt,bid)抗病毒、液体疗法、调整饮食等综合治疗,实验组加予果糖二磷酸钠(80—160mg/Kg,ivgtt.qd)营养心肌,治疗5—7 d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部分复查心肌酶谱及CRP均有明显下降,且两组均未使用抗生素。
1.2入选标准 2组患儿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标准,粪检镜检均无红细胞,白细胞小于5/HP,RV检测为阳性且细菌培养为阴性,均排除合并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严重疾病[2]。
1.3 研究方法
1.3.1患儿发病4d内采集粪便样本,使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完成检测,严格按照规定操作。
1.3.2 血清心肌酶和CRP检测
使用日产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完成检测,采用酶法,采用四川迈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试剂盒,严格按照试剂盒标准操作。6~24月婴幼儿参照标准为:AST 0-40U/L,α-HBDH72-182U/L,CK38-174U/L,CK-MB 0-24U/L,CRP 0-8mg/L。
1.3.3 统计学方法 实验结果测得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0.0 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检测结果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结合本次检测资料性质进行t值检验,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标准。
2 结果
2.1 血清心肌酶活性
对实验组50例RV抗原呈现阳性的患儿血清心肌酶活性进行了检测,无论是轻型还是重型患者的在几个检测标准中均超过了对照组,详细的结果如下表-1:
表-1 血清心肌酶测定结果对比
2.2 血清CRP的测定结果
对50例RV抗原检测为阳性的实验组的血清CRP进行了检测,其中实验组的CRP水平明显超过了对照组(P<0.01),结果见表-2:
表-2 血清CRP含量检测结果
3 讨论
急性轮状病毒感染除了会引起强力的胃肠道反应外,还可能因为其他气管和组织的感染。通过对实验组患儿的心肌酶检测,检测结果中AST、HBDH等含量明显要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是在炎性细胞因子刺激肝脏和上皮细胞产生一种反应蛋白,CRP相对其他时相蛋白来说增长更加的明显而且迅速,且其升高的速度和变化与感染程度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3]。 实验组的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CRP的数值大小与心肌损伤的程度具有正相关性。CRP是一种非特异的炎症标志物,在正常人血清中其含量极微,在组织受到损伤、炎症、感染或组织破坏时可以在数小时内急剧上升,增高数倍或数百倍,通过激活补体和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而起到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和损伤、坏死、凋亡的组织细胞,在机体的天然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待病情改善时逐渐下降,恢复正常水平,对病情程度的判断有提示作用[4]。CRP临床经常被用来检测细菌和病毒感染的区别,通常来说多数病毒感染患者CRP水平较低,有时可以升高 [5]。本研究实验组合并心肌损害,CRP升高,但无其他细菌感染依据,故CRP升高患者不一定发生了细菌感染,检测结果表明不能仅凭CRP水平升高作为临床使用抗生素的标准,必须注意抗生素的规范使用问题,尤其是在发生病毒性肠炎时,在没有其他细菌感染的前提下,盲目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加重腹泻病情。
本次检验过程采用酶法,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准确,其检测对于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合并心肌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钟向明,李敏洪,邓智青,彭灿辉.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54例血清心肌酶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8:1552-1555.
[2]刘俊香,张娜娜. 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J]. 临床合理用药,2014,7(1A):131-132.
[3]唐晓燕,田春,杨山,李杰. 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测定的临床意义[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20:30-31.
[4]周永爱.C反应蛋白在病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
[5]韩粉香.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诊治分析[J]河北医药,2011.33(11):1707
关键词:轮状病毒性肠炎;血清心肌酶;C反应蛋白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感染是引发婴幼儿肠胃疾病的发病较高的疾病之一,对儿童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治疗不及时可能会造成儿童营养不良、发育障碍甚至死亡。RV不仅会引发严重的胃肠道反应,还可能引发其他组织和器官的损伤[1]。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于RV引发的患儿血清心肌酶变化和C反映蛋白变化(C一reaetive protein,CRP),并分析其变化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入住我院的粪便RV检测为阳性且细菌培养为阴性的婴幼儿患者70例,并按照是否伴有心肌损伤分成两组,其中有心肌损伤的50人为实验组,无心肌损伤的20人为对照组。其中男45例,女25例,年龄为8-24个月,平均为12.5月。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性别、年龄等均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所有患儿均给予利巴韦林(10mg/Kg,ivgtt,bid)抗病毒、液体疗法、调整饮食等综合治疗,实验组加予果糖二磷酸钠(80—160mg/Kg,ivgtt.qd)营养心肌,治疗5—7 d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部分复查心肌酶谱及CRP均有明显下降,且两组均未使用抗生素。
1.2入选标准 2组患儿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标准,粪检镜检均无红细胞,白细胞小于5/HP,RV检测为阳性且细菌培养为阴性,均排除合并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严重疾病[2]。
1.3 研究方法
1.3.1患儿发病4d内采集粪便样本,使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完成检测,严格按照规定操作。
1.3.2 血清心肌酶和CRP检测
使用日产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完成检测,采用酶法,采用四川迈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试剂盒,严格按照试剂盒标准操作。6~24月婴幼儿参照标准为:AST 0-40U/L,α-HBDH72-182U/L,CK38-174U/L,CK-MB 0-24U/L,CRP 0-8mg/L。
1.3.3 统计学方法 实验结果测得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0.0 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检测结果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结合本次检测资料性质进行t值检验,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标准。
2 结果
2.1 血清心肌酶活性
对实验组50例RV抗原呈现阳性的患儿血清心肌酶活性进行了检测,无论是轻型还是重型患者的在几个检测标准中均超过了对照组,详细的结果如下表-1:
表-1 血清心肌酶测定结果对比
2.2 血清CRP的测定结果
对50例RV抗原检测为阳性的实验组的血清CRP进行了检测,其中实验组的CRP水平明显超过了对照组(P<0.01),结果见表-2:
表-2 血清CRP含量检测结果
3 讨论
急性轮状病毒感染除了会引起强力的胃肠道反应外,还可能因为其他气管和组织的感染。通过对实验组患儿的心肌酶检测,检测结果中AST、HBDH等含量明显要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是在炎性细胞因子刺激肝脏和上皮细胞产生一种反应蛋白,CRP相对其他时相蛋白来说增长更加的明显而且迅速,且其升高的速度和变化与感染程度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3]。 实验组的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CRP的数值大小与心肌损伤的程度具有正相关性。CRP是一种非特异的炎症标志物,在正常人血清中其含量极微,在组织受到损伤、炎症、感染或组织破坏时可以在数小时内急剧上升,增高数倍或数百倍,通过激活补体和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而起到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和损伤、坏死、凋亡的组织细胞,在机体的天然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待病情改善时逐渐下降,恢复正常水平,对病情程度的判断有提示作用[4]。CRP临床经常被用来检测细菌和病毒感染的区别,通常来说多数病毒感染患者CRP水平较低,有时可以升高 [5]。本研究实验组合并心肌损害,CRP升高,但无其他细菌感染依据,故CRP升高患者不一定发生了细菌感染,检测结果表明不能仅凭CRP水平升高作为临床使用抗生素的标准,必须注意抗生素的规范使用问题,尤其是在发生病毒性肠炎时,在没有其他细菌感染的前提下,盲目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加重腹泻病情。
本次检验过程采用酶法,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准确,其检测对于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合并心肌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钟向明,李敏洪,邓智青,彭灿辉.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54例血清心肌酶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8:1552-1555.
[2]刘俊香,张娜娜. 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J]. 临床合理用药,2014,7(1A):131-132.
[3]唐晓燕,田春,杨山,李杰. 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测定的临床意义[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20:30-31.
[4]周永爱.C反应蛋白在病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
[5]韩粉香.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诊治分析[J]河北医药,2011.33(11):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