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语文教育的履思者,在大数据时代下,尤应以积极的语言实践,建构美好的语文姿态。探寻解决实际问题的两种路径。一是找寻个性与共性的感点——于凝滞、困惑处感受语言之美;二是探寻文本与技术的触点——于吉光片羽中领悟思想艺术之美。暨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在突破重难点时,于解疑、质疑处,因势利导,让学生体验、领悟语文之美。
【关键词】大数据 积极 语言实践微 语文 美好姿态 语言之美 思想之美
以一个中学语文教师的履思为视角,你发觉,或者没发觉,大数据时代就在这里。
自媒体、全媒体的今天,“大数据时代”令人震撼。美国管理学家爱德华·戴明有一句名言:“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数据看似沉默,唤醒他意义重大!
就语文教学而言,因着母语教学的特定性,语文微课程的核心价值在于“微”:微内容、微故事、微问题、微研究,内容直指具体而微。即在文本中找寻“细小而美好”的所在。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按自己的学习完全掌握和理解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的目的。
因此,部编语文教材“语文要素”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六个要素,即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故,“开展积极的语言实践”,方可成就语文教学的美好姿态。
具体尝试:
1.语言之美
找寻个性与共性的感点——于凝滞、困惑处感受语言之美。
视频1:
人教版《社戏》中“蕴藻”中的“蕴”究竟怎么读?(注:在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十课鲁迅的《社戏》中P94注释⑤为”【蕴(wēn)藻】水草。亦作‘蕰藻’“此为教科书中的解释)
查现汉及规范词典。现汉里“蕴”只读yùn,规范词典里还特别强调:“不读wēn”。不过,现汉里有“蕰(wēn)草”的词条,解释为“水生的杂草”。看来,蕴是蕴,蕰是蕰。那么。这两个字为什么在《社戏》里会混淆呢?粤语里“蕴”也读 wēn。鲁迅先生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在五四语言新旧转型的时候,出现“蕴(wēn)藻”也不为奇。
师生讨论的意见是,这个词可能是蕰藻(因为也可能是沉积在水里的藻荇),但既然写作蕴藻,我们就读现在的音yùn 。
鲁迅说日本给他人的感觉是清健。那么,《社戏》中“蕴藻”着“豆麦之香”的“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该流露其多少故土的“清音”了。粗糙的审美……我们疏离了感受语言之美的能力。
2.“语用”之美
视频2:
第二代身份证,其中印制了不到40个汉字,竟被汉语言专家挑出了四个值得商榷的语病。其中有一个明显的失误——“签发机关”和“有效日期”这两条基本信息,都放到了身份证的反面。这样,居民办理有关事宜须要复印身份证时,就得复印正反两面。这无疑增加了不必要的花费,全国每年将多支出高达数亿元的复印费。这显然是一种人为造成的浪费。用一面就完全容纳的内容,为什么非得放到两面呢?
以上两个视频,视频1为着解疑,视频2为着质疑。对于“人教版《社戏》中“蕴藻”中的“蕴”究竟怎么读?”这样一个连许多老师也未必注意的细节問题(若没仔细看过苏教版的课文下注,且仔细比较,不容易发现此问题)甚或是难点问题,如何解决才是更为适切呢?传统的追波溯源法固然可取,但是在仅有的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空,将其转化为4——5分钟的微视频,是否更为直观有效。
视频2是语用问题,是一般语文教学的“荒凉地带”。能切实关注语言与生活的血肉关系的教师不多,若再能“往前走一步,再走一步”且往“深处”“细处”走一步,就更加难能可贵。身份证,攸关每一公民的正常生活,人们司空见惯,却又对其瑕疵“熟视无睹”。即便有“慧眼之士”发现了什么问题,庶几选择“沉默”。于是,我们更多者,面对错误,面对常识,不幸沦为“沉默的大多数”。若视频1是“审美的语文”,则视频2是生活的“实用的语文”(巢宗祺语)。所以,本着俭省的原则,微视频当用则用。就像以上两个视频,在突破难点和重点时,于解疑、质疑处,才是切实之需。
3.艺术之美
探寻文本与技术的触点,将其用之于自己的“微课程”建设,笔者在古文教学中也有一些摸索。
蒋伯潜《中学国文教学法》确是好书,功夫了得。但见一羽。微信收藏,再用之于课堂语法修辞的拓展。“前面曾经提到过,调整句法,有对偶,有排比,有反复,有层递。整齐,固然是美的条件之一;可是有时也得变化,以免板滞之病。
语次的变化、句式的变化(语法),“跳脱”的变化(修辞),蒋先生把文句的变化之美,魔术般展现在我们面前。懂得这些句法文法的变化,“内引外联”后,那么,我们课本里的一些语句,诸如《陋室铭》中“何陋之有”,《隆中对》中“时人莫之许也”,《湖心亭看雪》中“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等等,就不难领会了。反之,若不细读深思,甚或教师即时的疏导,恐怕对童子功底轻浅的中学生来说理解、会意难矣。
由此,笔者理解了夏丐尊先生所说的“继往开来”之要义。这里的“了解”不只是通常所说的“知道”,它比“知道”深广得多,包含着“领会”“体验”“有在自己身上”等等意思了。至此,追寻“实用的”“审美的”语文课堂——自己学习、思索得来的真理并付诸实践,确确实实属于自己所有。思想者和一般教书者的分别大抵在此。正如王宁教授所言“不断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热爱,提高对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是语文课程赋予学习者的一项重要人格和品质”。
综上,积极的语言实践,成就着语文教学的美好姿态。
【参考文献】
【1】[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肯尼思·库克耶著,盛杨燕,周涛译.大数据时代【M】
【2】蒋伯潜.中学国文教学法【M】
【关键词】大数据 积极 语言实践微 语文 美好姿态 语言之美 思想之美
以一个中学语文教师的履思为视角,你发觉,或者没发觉,大数据时代就在这里。
自媒体、全媒体的今天,“大数据时代”令人震撼。美国管理学家爱德华·戴明有一句名言:“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数据看似沉默,唤醒他意义重大!
就语文教学而言,因着母语教学的特定性,语文微课程的核心价值在于“微”:微内容、微故事、微问题、微研究,内容直指具体而微。即在文本中找寻“细小而美好”的所在。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按自己的学习完全掌握和理解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的目的。
因此,部编语文教材“语文要素”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六个要素,即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故,“开展积极的语言实践”,方可成就语文教学的美好姿态。
具体尝试:
1.语言之美
找寻个性与共性的感点——于凝滞、困惑处感受语言之美。
视频1:
人教版《社戏》中“蕴藻”中的“蕴”究竟怎么读?(注:在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十课鲁迅的《社戏》中P94注释⑤为”【蕴(wēn)藻】水草。亦作‘蕰藻’“此为教科书中的解释)
查现汉及规范词典。现汉里“蕴”只读yùn,规范词典里还特别强调:“不读wēn”。不过,现汉里有“蕰(wēn)草”的词条,解释为“水生的杂草”。看来,蕴是蕴,蕰是蕰。那么。这两个字为什么在《社戏》里会混淆呢?粤语里“蕴”也读 wēn。鲁迅先生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在五四语言新旧转型的时候,出现“蕴(wēn)藻”也不为奇。
师生讨论的意见是,这个词可能是蕰藻(因为也可能是沉积在水里的藻荇),但既然写作蕴藻,我们就读现在的音yùn 。
鲁迅说日本给他人的感觉是清健。那么,《社戏》中“蕴藻”着“豆麦之香”的“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该流露其多少故土的“清音”了。粗糙的审美……我们疏离了感受语言之美的能力。
2.“语用”之美
视频2:
第二代身份证,其中印制了不到40个汉字,竟被汉语言专家挑出了四个值得商榷的语病。其中有一个明显的失误——“签发机关”和“有效日期”这两条基本信息,都放到了身份证的反面。这样,居民办理有关事宜须要复印身份证时,就得复印正反两面。这无疑增加了不必要的花费,全国每年将多支出高达数亿元的复印费。这显然是一种人为造成的浪费。用一面就完全容纳的内容,为什么非得放到两面呢?
以上两个视频,视频1为着解疑,视频2为着质疑。对于“人教版《社戏》中“蕴藻”中的“蕴”究竟怎么读?”这样一个连许多老师也未必注意的细节問题(若没仔细看过苏教版的课文下注,且仔细比较,不容易发现此问题)甚或是难点问题,如何解决才是更为适切呢?传统的追波溯源法固然可取,但是在仅有的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空,将其转化为4——5分钟的微视频,是否更为直观有效。
视频2是语用问题,是一般语文教学的“荒凉地带”。能切实关注语言与生活的血肉关系的教师不多,若再能“往前走一步,再走一步”且往“深处”“细处”走一步,就更加难能可贵。身份证,攸关每一公民的正常生活,人们司空见惯,却又对其瑕疵“熟视无睹”。即便有“慧眼之士”发现了什么问题,庶几选择“沉默”。于是,我们更多者,面对错误,面对常识,不幸沦为“沉默的大多数”。若视频1是“审美的语文”,则视频2是生活的“实用的语文”(巢宗祺语)。所以,本着俭省的原则,微视频当用则用。就像以上两个视频,在突破难点和重点时,于解疑、质疑处,才是切实之需。
3.艺术之美
探寻文本与技术的触点,将其用之于自己的“微课程”建设,笔者在古文教学中也有一些摸索。
蒋伯潜《中学国文教学法》确是好书,功夫了得。但见一羽。微信收藏,再用之于课堂语法修辞的拓展。“前面曾经提到过,调整句法,有对偶,有排比,有反复,有层递。整齐,固然是美的条件之一;可是有时也得变化,以免板滞之病。
语次的变化、句式的变化(语法),“跳脱”的变化(修辞),蒋先生把文句的变化之美,魔术般展现在我们面前。懂得这些句法文法的变化,“内引外联”后,那么,我们课本里的一些语句,诸如《陋室铭》中“何陋之有”,《隆中对》中“时人莫之许也”,《湖心亭看雪》中“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等等,就不难领会了。反之,若不细读深思,甚或教师即时的疏导,恐怕对童子功底轻浅的中学生来说理解、会意难矣。
由此,笔者理解了夏丐尊先生所说的“继往开来”之要义。这里的“了解”不只是通常所说的“知道”,它比“知道”深广得多,包含着“领会”“体验”“有在自己身上”等等意思了。至此,追寻“实用的”“审美的”语文课堂——自己学习、思索得来的真理并付诸实践,确确实实属于自己所有。思想者和一般教书者的分别大抵在此。正如王宁教授所言“不断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热爱,提高对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是语文课程赋予学习者的一项重要人格和品质”。
综上,积极的语言实践,成就着语文教学的美好姿态。
【参考文献】
【1】[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肯尼思·库克耶著,盛杨燕,周涛译.大数据时代【M】
【2】蒋伯潜.中学国文教学法【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