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与广度织就一张保障房网,不少地产大鳄业已不再满足于前期的抢滩布局,开始深耕保障房建设。
为了让“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实现保障房和商品房两条腿走路,国家正在织就一张保障房网。过去三年,全国保障房目标分别为100万套、330万套和580万套。2011年全面提速,计划全国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资金将突破1.3万亿元。不少地产大鳄业已不再满足于前期的抢滩布局,开始深耕保障房建设。业内惊呼:房产税只是浮云,保障房才是王道。
“两条腿走路”
2010年下半年,北京就开始在土地出让中采取“限地价、竞公租房配建面积”的出让方法。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对记者表示,北京土地出让标书中明确规定,是否承担或开发过保障性住房是评标的重要条件之一,参与保障房建设会占有一定比例的分数及一定比例的印象分数。
程序开始简化,北京用地审批环节中的土地抵押、权属登记等多道“串联”审批环节升级为同步受理的“并联”审批,并在合同中标明“当年供地当年开工”。而对于不能按时完成供地任务的区县,市国土部门在其经营性土地入市时,直接安排配建保障性住房。
诸多房企如首开、中海、中建、绿地、富力等大型房企在谋求大规模进入保障房市场。而国家的各类政策导向,使不少房企早已从过去的简单布局,逐渐展现出深耕保障房的态势。
国内保障房建设的领军企业,如金隅嘉业、远洋地产、招商地产在北京已拥有庞大体量的保障房面积。绿地集团去年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保障房和现代服务业两类项目的比重将增至60%。
地产一哥万科早就开始在保障房上“打持久战”,随着万科北京的首个保障房项目红狮家园顺利竣工,从过去的高端住宅向保障房市场倾斜。北京万科总经理毛大庆对记者透露:“2010年万科北京所建设保障房面积占住宅总竣工面积的11.5%,2010年这一比例占到了开工面积的15.6%”。
绿城的代建理念一直为业内所嘉许,对于保障房,绿城曾公开表示,“成为全国最大的保障房企业之一”。该公司一名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保障房建设是该公司三大重头戏之一,业务模式是绿城出人力、出管理、出品牌,合作方出钱和地,绿城此举在于意识到在保障房市场小打小闹已经行不通了。
不少尚未参与保障房代建的开发商,也表现出长线看好的态势,阳光100置业集团常务副总裁范小冲表示:“房企要开始学会两条腿走路了,尽管保障房的利润很薄,但由于其比例规模较大,将来还是十分可观。我们现在在一线城市没有保障房项目,未来会重点布局二三线城市。这是我们下一步重点筹划的目标,一旦扎进,就会长期做下去。”
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房企业绩飙升的年代,没几个人愿意丢商品房的西瓜,捡保障房的芝麻。即便是在拿地日渐困难的今日,依然有人认为代建保障房是“赔本赚吆喝”。
对此国信证券分析师方炎针锋相对:“保障房前期资金成本低,后期宣传和销售费用低,市场风险较低,资金周转速度快,建好能很快交付使用,堪称开发商在房地产市场低迷时的避风港”,他指出:“业内估算的利润普遍在3%,要是真的毫无利润的话,不会有这么多房企花了这么大功夫去做,保障房市场迟早会成为房企新的利润增长点。”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开发商进军保障性住房可以在信贷、土地、税收等多方面获得诸多政策支持。在北京,保障房多通过配建形式,与商品房一起进行土地出让,由开发商代建,再由政府进行回购或分配。
从北京市住建委和市国土局资料显示,北京今年保障房顺利完成了双50%:政策性住房用地占全市住宅用地的50%以上,新开工建设政策性住房占全市住宅新开工数量的50%以上。
可以看出,房企参与代建的保障房项目,已经达到较大的规模。
毛大庆表示:“北京万科现在主要是限价房和廉租房。限价房为万科自己拿地,政府配送。廉租房为政府出地,万科通过公积金、银行等金融机构自行融资,回报是占总投入约3%的管理费用。利润确实是不高的,尤其建设面积不大,可能利润会更加微薄。保障房项目在万科的比重上逐年增长,必须不断推进保障房的产业化,形成一套完善的运作模式,把它当成一个赢利点来做。”
要深耕保障房,从配建面积到配建保障房类型,都应打好利润的算盘。从类型上看,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项目如任志强所说“是政府的事”,不是房企的“菜”。
“而依据国际经验,房企参与保障房建设,最有可能在公共租赁房上有所作为。”范小冲认为,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资金回收是较快的,公租房作为解决“夹心层”住房问题的头号办法,资金占用比较大。但成熟的公租房持有相对稳定的租金收益,对民间资本极富投资价值。房企要真正深耕保障房,就必须建设更多的公租房项目。
保障房产业化
房企从抢滩保障房到深耕保障房,除了配建规模增大以外,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保障房的产业化的逐步实行。
早在3月份,北京市在《关于推进本市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年内将有50万平方米政策房试点产业化。而目前国内住宅建设依赖手工操作,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亟须形成一套标准化、工业化的建筑体系。此时,户型面积小、建筑设计简单的保障房,显然易于标准化和工业化生产,推进保障房产业化是推动住宅工业化的好时机。
中原地产华北区域董事总经理李文杰指出,进行规模化采购、规模化生产、规模化运输后,各环节的直接成本下降,房企可以获取成本竞争优势。从万科目前的保障房建设态势上来看,其风险成本控制还是遥遥领先的。
如北京万科开展住宅产业化工作,第一步就开始建设产业化研发中心。早在2006年初,万科北京区域本部就专门成立了万科北方工业化推进工作小组,此后其旗下天津、沈阳等公司均相继成立各自的工业化推进工作组。
方炎认为,房企只要当好保障房这个“包工头”,负责输出管理和技术,可以大大减低代建风险。实现从公益性探索到大规模商业开发,推进保障房产业化,不但利国利民,而且实现了政企双赢,使微薄利润最终细流人海,成洋洋大观之势。
为了让“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实现保障房和商品房两条腿走路,国家正在织就一张保障房网。过去三年,全国保障房目标分别为100万套、330万套和580万套。2011年全面提速,计划全国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资金将突破1.3万亿元。不少地产大鳄业已不再满足于前期的抢滩布局,开始深耕保障房建设。业内惊呼:房产税只是浮云,保障房才是王道。
“两条腿走路”
2010年下半年,北京就开始在土地出让中采取“限地价、竞公租房配建面积”的出让方法。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对记者表示,北京土地出让标书中明确规定,是否承担或开发过保障性住房是评标的重要条件之一,参与保障房建设会占有一定比例的分数及一定比例的印象分数。
程序开始简化,北京用地审批环节中的土地抵押、权属登记等多道“串联”审批环节升级为同步受理的“并联”审批,并在合同中标明“当年供地当年开工”。而对于不能按时完成供地任务的区县,市国土部门在其经营性土地入市时,直接安排配建保障性住房。
诸多房企如首开、中海、中建、绿地、富力等大型房企在谋求大规模进入保障房市场。而国家的各类政策导向,使不少房企早已从过去的简单布局,逐渐展现出深耕保障房的态势。
国内保障房建设的领军企业,如金隅嘉业、远洋地产、招商地产在北京已拥有庞大体量的保障房面积。绿地集团去年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保障房和现代服务业两类项目的比重将增至60%。
地产一哥万科早就开始在保障房上“打持久战”,随着万科北京的首个保障房项目红狮家园顺利竣工,从过去的高端住宅向保障房市场倾斜。北京万科总经理毛大庆对记者透露:“2010年万科北京所建设保障房面积占住宅总竣工面积的11.5%,2010年这一比例占到了开工面积的15.6%”。
绿城的代建理念一直为业内所嘉许,对于保障房,绿城曾公开表示,“成为全国最大的保障房企业之一”。该公司一名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保障房建设是该公司三大重头戏之一,业务模式是绿城出人力、出管理、出品牌,合作方出钱和地,绿城此举在于意识到在保障房市场小打小闹已经行不通了。
不少尚未参与保障房代建的开发商,也表现出长线看好的态势,阳光100置业集团常务副总裁范小冲表示:“房企要开始学会两条腿走路了,尽管保障房的利润很薄,但由于其比例规模较大,将来还是十分可观。我们现在在一线城市没有保障房项目,未来会重点布局二三线城市。这是我们下一步重点筹划的目标,一旦扎进,就会长期做下去。”
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房企业绩飙升的年代,没几个人愿意丢商品房的西瓜,捡保障房的芝麻。即便是在拿地日渐困难的今日,依然有人认为代建保障房是“赔本赚吆喝”。
对此国信证券分析师方炎针锋相对:“保障房前期资金成本低,后期宣传和销售费用低,市场风险较低,资金周转速度快,建好能很快交付使用,堪称开发商在房地产市场低迷时的避风港”,他指出:“业内估算的利润普遍在3%,要是真的毫无利润的话,不会有这么多房企花了这么大功夫去做,保障房市场迟早会成为房企新的利润增长点。”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开发商进军保障性住房可以在信贷、土地、税收等多方面获得诸多政策支持。在北京,保障房多通过配建形式,与商品房一起进行土地出让,由开发商代建,再由政府进行回购或分配。
从北京市住建委和市国土局资料显示,北京今年保障房顺利完成了双50%:政策性住房用地占全市住宅用地的50%以上,新开工建设政策性住房占全市住宅新开工数量的50%以上。
可以看出,房企参与代建的保障房项目,已经达到较大的规模。
毛大庆表示:“北京万科现在主要是限价房和廉租房。限价房为万科自己拿地,政府配送。廉租房为政府出地,万科通过公积金、银行等金融机构自行融资,回报是占总投入约3%的管理费用。利润确实是不高的,尤其建设面积不大,可能利润会更加微薄。保障房项目在万科的比重上逐年增长,必须不断推进保障房的产业化,形成一套完善的运作模式,把它当成一个赢利点来做。”
要深耕保障房,从配建面积到配建保障房类型,都应打好利润的算盘。从类型上看,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项目如任志强所说“是政府的事”,不是房企的“菜”。
“而依据国际经验,房企参与保障房建设,最有可能在公共租赁房上有所作为。”范小冲认为,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资金回收是较快的,公租房作为解决“夹心层”住房问题的头号办法,资金占用比较大。但成熟的公租房持有相对稳定的租金收益,对民间资本极富投资价值。房企要真正深耕保障房,就必须建设更多的公租房项目。
保障房产业化
房企从抢滩保障房到深耕保障房,除了配建规模增大以外,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保障房的产业化的逐步实行。
早在3月份,北京市在《关于推进本市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年内将有50万平方米政策房试点产业化。而目前国内住宅建设依赖手工操作,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亟须形成一套标准化、工业化的建筑体系。此时,户型面积小、建筑设计简单的保障房,显然易于标准化和工业化生产,推进保障房产业化是推动住宅工业化的好时机。
中原地产华北区域董事总经理李文杰指出,进行规模化采购、规模化生产、规模化运输后,各环节的直接成本下降,房企可以获取成本竞争优势。从万科目前的保障房建设态势上来看,其风险成本控制还是遥遥领先的。
如北京万科开展住宅产业化工作,第一步就开始建设产业化研发中心。早在2006年初,万科北京区域本部就专门成立了万科北方工业化推进工作小组,此后其旗下天津、沈阳等公司均相继成立各自的工业化推进工作组。
方炎认为,房企只要当好保障房这个“包工头”,负责输出管理和技术,可以大大减低代建风险。实现从公益性探索到大规模商业开发,推进保障房产业化,不但利国利民,而且实现了政企双赢,使微薄利润最终细流人海,成洋洋大观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