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测试的黑历史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ang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力测试,想必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
   通过回答测试题中有关语言表达、理解能力、逻辑和记忆等方面的问题,受试者可以得到一个表征自己智力水平的分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智商”。
   尽管人们对人的智商分数津津乐道,但像人们常说“考试分数不能代表一切”,光靠回答一些测试题,真的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吗?
   智力测试这玩意,到底是怎么来的?
  什么是智力
   人类对智力的深入探索始于一个多世纪以前。
   英国统计学家弗朗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是第一个尝试以量化方式来分析人类智力水平的科学家。但在收集和分析了各种数据之后,他没有得到任何智力水平与生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最终,高尔顿放弃了这项研究。
   现代智力测试的诞生应归功于法国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宾尼特(Alfred Binet)。宾尼特分别测试了儿童与成年人在速度和反应、视觉识别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发现儿童的表现并不弱于成年人,儿童与成年人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集中精力的能力。
   宾尼特意识到,智力发育的关键,可能是注意力是否能集中。因此,對躯体的观察是徒劳的,研究应集中于人的大脑。在有关智力研究的历史上,这可称得上是最重要的进展之一。
   受法国政府的任命,宾尼特与同事西奥多·西蒙(Theodore Simon)一同设计了一套测试题,以从所有适龄入学儿童中检测出哪些孩子需要额外照顾。这套被称为“现代第一套智力测试”的题目发表于1905年,由30道难度逐渐增加的试题组成。
   在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的,是英国心理学家查尔斯·斯皮尔曼(Charles Spearman)。他发现,人在许多方面的感知能力都应该和智力有关,因为人们在文学和语言上的表现,与在音乐上或数学上的表现之间,存在着统计意义上的关联。
   据此,斯皮尔曼提出,人类存在一种“常规智力”,它可以指示人在一切需要动脑的领域中的正常表现。而表征这一智力水平的,就是“常规智力指数”(general factor,简称g系数)。那些并不需要动太多脑的活动,例如更强调身体反应的体育运动,则是另一种“特殊智力”的范畴,用“特殊智力指数”(special factor,简称s系数)来体现。
   斯皮尔曼的智力双要素理论——常规智力和特殊智力,为后来的智力研究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心理学家们相信,他们孜孜不倦想要测量的智力,是真实存在,并且内在于人类大脑当中的。
   尽管此时科学家们对智力的理解,已经从生理层面转向了心理层面,并且认为智力是人们之间最为重要的差异之一,但对“智力是什么”,他们尚未形成一个确切的定义,只要与“思维能力”有关的,似乎都可以算作“智力”。
   这不禁令我们要问,智力测试究竟在测什么?为什么一百多年来,人们一直都热衷于使用智力测试?
  风靡的真相
   1916年,美国心理学家刘易斯·特曼(Lewis Terman)发布了宾尼特-西蒙测验的修订版,并命名为斯坦福-宾尼特智力测验(Stanford-Binet Intelligence Scales)。
   特曼将被测者的心智年龄和实际年龄分开,并在计算中引入商数。他的计算方法是,把测试思维能力(即心智年龄)的分数除以受试者的实际年龄,再乘以倍数100,最终得到的这个数即称为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IQ)。
   没错,我们一直讲的“智商”这个说法,这时才诞生。
   特曼的试题中包含了不少习得性知识的成分。比如“水的沸点是多少度”这个问题,高年级学生的正确率显然比低年级学生的要高。但特曼对此的解释,竟是儿童时期,人的智力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发育。
   他坚信,自己的测验不受文化背景和教育背景影响,并且结果足够显示人的内在智慧。在一篇文章中,特曼写到,研究中受试的两名低分西班牙裔男孩代表了所有美国西班牙裔家庭。特曼的盲目自信使他没有意识到,西班牙裔移民对美国的文化、教育甚至语言是如此的陌生。他犯的错误,就像我们用“你认识成吉思汗吗”来检验一个外国人是否聪明一样,荒谬而可笑。
   但不幸的是,美国军方接受并采纳了特曼的斯坦福-宾尼特智商测验,而这正是智商测试在全美普及和流行的开端。最初,军方对“智力”这一套说辞并不十分感兴趣,毕竟打仗作战不是一项脑力活动。但当心理学家们拿出与阶级偏见和种族偏见相一致的测试结果时,军方肯定了这套测试的有效性,并将其用于入伍筛选和军官评选。
   紧随军队之后,学校间掀起对智力测试的狂热追捧。20世纪20年代中期,心理学家为学校编撰的各类智力测试题超过75套,每年参加测试的学生达到了400万人次。
   一方面,心理学的声誉在智力测试的基础上得以确立。另一方面,学校对智力测试趋之若鹜,催生了一个利润丰厚的产业,一个专门研发和出售智力测试题的产业。
   韦氏成人智力测评(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简称WAIS)是美国如今通用的标准成人智商测试方法,哈考特心理测评公司(Harcout Assessment)是这套测试题的出版商。曾有人估算,仅凭出售试卷,该公司即可年入百万美元。
   除了成人智力测试,还有儿童智力测试。除了入学考试,犯罪调查、法院判决甚至精神健康状况评估,智力测试都有应用的空间。科学的外衣,规模化的生产和营销,以及工业化所要求的标准化,共同助力了智力测试的风潮兴起。
  变味的智力测试
   智力测试的历史不仅仅是荒诞的,还充满了罪恶。
   往轻了说,既然它无法测定智力,也就做不到预测学生之后的发展和成就。入学选拔中如此大规模地应用智力测试,必然会将许多有潜力的人阻挡在学校的大门外。    智力测试最骇人听闻的应用,莫过于同优生学相结合的那些事迹。
   优生学认为,通过对父母进行篩选,可以有目的地改善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使新一代的人更聪明、更健壮,最终,人类社会将不再有不完美的“劣等人”。
   而智力测试与优生学的渊源,从人类对智力进行深入探索时就开始了。高尔顿痴迷于研究智力的生理性表征,正是因为相信智力和其他生物性状一样,是可遗传、可演化的。
   将宾尼特的研究结果从欧洲带到美国的心理学家亨利·戈达德(Henry Goddard),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优生学主义者。戈达德是第一个根据智力测试的结果,给予不同分数段的人相应称呼和描述的。
   例如,“白痴”是比2岁孩子的平均智力水平还低的人,“傻子”是智力分数在3岁到7岁之间的人,而智力缺陷最小的,则称为“低能”。
  戈达德发明的这些称谓,将对智力问题的关注带入大多数人的生活。因为“低能”的人是如此难以与正常人区分开来,以至于这些人可能被当成了正常人,生活在每一个社区中。
   这样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20世纪初的美国,贫困、卖淫以及各种犯罪层出不穷,社会的负担越来越沉重。智力概念的普及让人们开始将智力与道德联系起来,认为愚笨的人更倾向于犯罪。
   这种担忧的结果,就是为智力低下的人群所设立的“福利机构”,作为预防社会危机的手段,在全美遍地开花。
   当各地能够收容低能人群的场所趋近于饱和,戈达德有了新的提议。他通过追溯一个有低能后代的家族的历史,指出智力低下是可遗传的。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只要将所有智力低下的人都找出来,确保他们不再繁育后代,问题就解决了。
   随着对低能人群的担忧和恐慌不断发酵,许多低能人群收容所都在秘密进行着对女性的绝育手术。披着科学外衣的智力测试与优生学相结合,美国境内有超过6万人因“智力低下”被施以强制绝育手术。
  “低能”引发的结语
   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用智力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已经荒谬至极。但仔细想想,这与用肤色、族群、性别等人类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去区隔人群,就本质上来说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用最直观可见的属性来划分人群,将一个人天生异于他人的特点,当成导致他经济社会地位,甚至是道德上差异的原因,这种思维的怠惰已在历史上结出无数的恶果。
   早期使用智力测试来辅助教育的人们,也许从来不曾想到,这份测试题日后会沾满了鲜血与罪恶。
   随着科学研究的越发深入,人们对智力测试的迷信也逐渐退潮。但“人有与生俱来的智力”这一观点,已经为许多人所相信和接受。
   这场对智力长达一个多世纪的钻研,如今看来更多只是一场对虚构对象的不断建构。
   阶级或种族偏见使研究者们将后天形成的特征,诸如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视作天生的自然属性。恰恰表明我们对“自然属性”的许多认知,其实是受我们身处社会中的文化所影响的。
  siri摘自微信公众号“明白知识”
其他文献
你很少在商场一楼找到洗手间。还有,他们的扶梯总让你绕远路:每层有一处扶梯只能上楼,另一处扶梯只能下楼,两处还相距甚远。百货商场、购物中心,这些场所的内部设计到底有什么门道?   出入方便是考验他们能否吸引客流的一大因素,但实际上,他们并不会在建筑设计上考虑这一点。 洗手间为什么总是不好找?   内急时商场的洗手间仿佛“隐形”——到目前为止,国内商场的标准设计几乎都是一楼不设洗手间,即使上到二
马尔克斯又到楼下的门房去问,有没有他的信。没有。他给所有的朋友都写了信,没有一个人回他。他打开床头的抽屉,里面已经没有一分钱。  1956年,《观察家报》被封了,哥伦比亚已经不可能寄钱给他。马尔克斯缩在“三个公学旅馆”的阁楼上,他交不出房租,也没钱吃饭。  60年之后,我来寻访马尔克斯困守的这个小旅馆。小旅馆在索邦大学旁边一条叫“Cujas”的路上。门边的墙上挂着一个马尔克斯的小雕像。旅馆里的小厅
优雅有致之事,如隔着东西听到仿佛不是女官者在那儿轻轻拍手呼唤人,回答的声音饶富青春气息,尔后得闻裳裾纺纺之声,遂有人参上的样子。大约是在用膳罢,有筷子、汤匙等碰触的声音。这种时候,连隔置勺子把手的声音也会传入耳中。   在光泽鲜明的衣裳上,不是乱七八糟,而是十分自然地流泻着长发。   讲究设备齐全的屋子里,日暮后也不点灯,火盆中倒是炭火艳艳,借那火光也看得见几帐的丝组啦、帘子的帽额啦,还有那卷
父母偏心,在大多数非独家庭里,是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  热播剧《都挺好》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明玉回忆自己上中学的时候,跟父母和两个哥哥同桌吃饭。妈妈心疼两个儿子,给他们一人夹了一个鸡腿,明玉瞪大眼睛盯着妈妈的筷子,然而并没有她的一份。  剧名叫《都挺好》,但编剧却一把撕开了原生家庭的伪善面具,抖落出那些其乐融融背后的隐痛和委屈:在非独生子女家庭里,父母分给每个孩子的爱并不是均等的,甚至相差悬殊
洗澡易得病,肮脏可强身?从14世纪到19世纪,欧洲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排斥清洁身体。连伊丽莎白一世也表示,她一个月才洗一次澡……   法王亨利四世派使者前往财政大臣萨利公爵在巴黎的住处,邀请他出席一场会议。使者到了萨利府邸,惊讶地发现他竟然在洗澡。公爵大人准备出浴前往开会,但使者却上前阻止,并警告他:“大人,请停下来,不要再洗了。国王陛下非常关心您的健康,倘若陛下知道您的状况,一定会移驾至此的。”听
你必须有理想,但是不要公然鄙视那些鼠目寸光的人。你必须有操守,但是不要公然抨击那些蝇营狗苟的人。你必须培养高尚的情趣,但是不要公然与那些逐臭之夫为敌。  我们做好事,别勉强别人也照着我们的样子去做,别责备他们为什么不做。道德是一种修养,不是一种权力。道德最适合拿来约束自己,不适合拿来压制别人。道德如果成为运动,也是“自己做”运动。  “恃清傲浊”比“恃才傲物”的后果更坏。人们之所以尊重道德,就是因
明天我就暴富了:  大学四年,学习成绩不错,每天嘻嘻哈哈,校级组织主席,各种玩得溜。  实际明晃晃的后面,是煎熬和焦虑。  大一,每个月只有500块,在广州高校,基本没有办法生活,哭着跟妈妈说,我没有办法活下去,我不知道可以吃什么。弟弟叫着妈妈给多点生活费给我,最终没有办法实现。马上逼着自己去找兼职,发传单,服务员,销售,家教。  大二,弟弟上学了,生活费爆裂式增长吧。难得开心点了,爸爸赌博,家里
故乡多棉田,每临春末,农户要把棉籽浸到水里,直泡得鼓胀胀,才拿去播种。从春种、夏管到秋收,要比种玉米、大豆等庄稼付出几倍的辛劳。   种棉花一般要三人配合,打头的刨坑,第二人拎水,浇入坑里半瓢,后面的人点下两三粒种籽,踢土埋严踩实。约十天左右,棉苗生出四五片嫩叶,要除草、间苗,如天不下雨,还要再浇一次水。   此时会有天敌来袭,最凶的是“地老虎”,它脑袋褐黑,身躯肥硕,在土里蠕行,专吃嫩根。杀
在现代人的心里,绿色代表自然、生长、和谐、新鲜、环保、安全、能量等等。绿色,代表着这个时代的安全感。  可是另一方面,它还是当今男女最不想与之发生关联的“原谅色”。  回溯一下绿色的应用史,你会发现它能爬到今天这个流行色的地位,真的是太不容易了。因为无论是在古今中外什么时候,绿色几乎都是到处不受待见,可谓一路历经坎坷,悲惨至极。  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世界是由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组成的,这五种
在人类的视觉经验中,奇形怪状的庞然大物,往往能够产生更强的冲击力。人类以自我的形体为视觉参照,要么仰视,要么藐视。这种“自我中心論”的价值取向,让人类付出了沉重代价。貌似强大的事物,并不一定真的强大;貌似弱小的事物,也并不一定真的弱小。比如跳蚤,跳跃能力盖世无双;比如蚂蚁,一生都在奔跑。最渺小的往往才是最伟大的。因为如此渺小的事物,却依然顽强地存在着,这难道不是伟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