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地域文化是在特定的区域内长期形成的具有独特地方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文化生态保护区成为保护地域文化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从地域文化的视角总结和梳理创建文化生态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 地域文化;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思考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0-0057-02
地域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特定区域内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随着非遗保护的不断深入,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为非遗保护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见证着城市发展脉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消失,创建文化生态保护区,实施整体性保护成为非遗保护普遍共识。本文通过对辽宁省丹东市非遗保护现状调查,探索加快特色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推动整体性保护,实现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目标。
一、创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基础
丹东市地处祖国边陲,历朝都是军事要塞。该市是多民族聚居地,有着18000多年的历史,远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活、繁衍;沿边、沿江、沿海特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优越的生存环境,孕育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政府进入中原后实行禁边政策,到清末东边地带全部开禁,柳条边开放,关内大批移民的涌入,在与本土民族的融合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地域民族民间文化印记,展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原生态之美,是丰厚人文资源和民族民间地域文化的根基和文化资源。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丹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序推进,梳理非遗保护方面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把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立足点,把普查摸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普查编制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丹东卷》。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丹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广泛普查的基础上,公布丹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已经建立起国、省、市、县(区)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
(二)规范管理,完善制度,有目的性地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一是建立非遗保护机构。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非遗人才队伍培训和理论研究工作,提升非遗保护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发挥非遗专家委员会作用,建立起在专家指导下的非遗项目筛选、论证、评审机制。三是加强档案管理,利用多媒体、数字化存储技术,使非遗文本、影像资料得到更好保存。四是定期举办非遗讲座,传授非遗技艺,普及非遗知识,对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实施生产性保护,带动就业惠及民生。五是确立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让他们感受到传承人的地位和价值,鼓励传承人师带徒传承活动。六是开展濒危项目抢救性采录工作,针对年龄偏大、身体较差的非遗项目传承人,采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全面、完整、真实、系统地记录传承人掌握的非遗丰富知识和技艺。七是推荐非遗项目传承人参加 “非遗人群研修研习班”,使传承人增学养、强基础、拓眼界,提高传承人的技艺水平,增强传承活力。
(三)开展展示宣传活动,不断提高非遗影响力。一是每年在“文化遗产日”期间举办“非遗保护成果展”,利用展示、展演、展板等形式,使广大市民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体验非遗技艺,全方位宣传非遗保护成果。二是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文化惠民活动,让保护成果惠及百姓。三是积极组织我市非遗走出去,扩大我市非遗影响力。推荐非遗项目参加省内外各类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其中,市级非遗项目《宽甸柳匠编织技艺》获得第四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传统工艺大赛银奖;省级非遗项目《凤城景泰蓝珀画》项目传承人在中国(昆明)官渡第七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中国工艺传承与振兴民间论坛”上做典型发言。多次参与文化部主办的“欢乐春节”活动,特别是2017年春节在平壤中国驻朝大使馆,丹东市组织14位非遗传承人举办的“第四届大同江中国春节庙会”活动,受到各国驻朝使领馆人员和朝方代表的高度赞誉。四是结合打造具有地域特色传统节日文化主题活动,每年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举办“鼓乐喧天闹元宵”丹东鼓乐展演、丹东朝鲜族花甲礼展演等系列主题活动,并积极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普及非遗保护知识,宣传非遗保护成果。
在大力开展全域旅游建设中,又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与自然资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相结合,涌现出一批保护传承较为成功的案例,如青山沟满家寨满族风情园、下露河朝鲜族民俗园等,这些景区引入古民居、传统习俗等,使大批非遗项目得到保护和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现代化进程中对非遗的冲击,有效地协调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三、制约创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不利因素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受到巨大冲击,设立文化生态保护虽然对保护传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起到重大作用,但是也因社会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面临诸多困难。目前,创建文化生态保护区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地方政策和配套机制不完善。《辽宁省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及管理办法》对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创建提供了依据,但市、县级设立保护区与之配套的地方可操作的文件缺乏,不利于開展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此外,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涉及部门较多,需要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
(二)文化生态的物质载体不断减少。在文化生态保护区不仅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民居、古建筑等物质载体,虽然加大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抢救力度,但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历史、自然等原因,现存维系传统生活生产的大量物质载体损失严重,面临不断减少的危机。 (三)创建文化生态区的资金投入不足。创建文化生态区实现整体性保护需要资金的投入,目前创建文化生态保护区面临的难题是没有经费投入,造成了工作难以开展,阻碍了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创建工作。
四、创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思考
丹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以下几方面特色:一是多民族文化融合。丹东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集地区,区域内汉、满、朝鲜、锡伯等民族文化交汇融合、和谐共生,成为丹东地域文化的杰出代表。形成了以国家级项目《丹东朝鲜族花甲礼》为代表的朝鲜族特色民俗文化,以《凤城满族特色小吃制作技艺》为代表的满族传统特色饮食文化,以《宽甸八河川皮影戏》为代表的传统戏剧文化等,并成为丹东市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二是满族文化特色突出。在丹东众多的民族文化中,尤以满族文化特色最为突出。大批满族先民较早迁徙到本地生活,从事农耕兼渔猎,因此,其文化形态兼具农耕文化和渔猎文化的特色,这些满族传统民俗和大量活态文化仍在丹东地区生生不息。其中《满族医药》《满族婚礼》等先后列入省、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三是鲜明的闯关东移民文化印记。丹东地理位置独特,在清末开放柳条边解禁以后,大量的关内移民移居本地的同时,关内优秀的中原文化也随之带到本地,并与本土文化融合交汇,孕育出丰厚的人文土壤,滋养出无数具有鲜明移民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如《丹东鼓乐》《凤城景泰蓝珀晶画》等国家级、省、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创建以地域文化为特色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管理体制,理顺管理机制。应当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协调管理、统筹规划、共同实施。对于跨部门管理的,如文化、财政、土地、规划等各部门,可由管理机构统一协调。
(二)加强政策配套,为文化生态保护提供可操作的依据。地方政府及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创建文化生态保护的重大意义,积极制定与本地区相适应的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项目保护规划和实施办法等各类配套政策,并明确责任,完善政策法规,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提供可行的制度保障。
(三)重视以非遗传承人为主体的保护地位。在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规划制订、规划执行等环节中,要突出传承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传承人的文化意愿,充分发挥传承人的作用,同时,还要加强传承人的队伍建设,鼓励传承人培养后继人才和参与热情。
(四)设立专项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共同参与。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经费保障机制,设立专项文化生态保护区专项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同时重视吸引社会资金共同参与,引进社会有识之士参与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创建。
(五)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推动特色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地域文化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化独特性。丹东市是多民族聚居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丰富,尤以满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较为突出,将地域、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或符号运用在当地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中,形成以反映民族特色为代表的文化生态保护区,有利于民族文化认同、保护传承和地域文化认知度。
五、结语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基于整体性保护地域文化的一种保护模式。以地域历史积淀深厚、存续状态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为基础,充分保护地域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对独特的地域文化起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坚持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相协调。营造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环境,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保护非遗的完整性和传承性,正确把握好保护、传承、利用的关系,保护为核心,落脚点是传承,实现文化生态保护区整体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晨晨.基于保护格局的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理论探析[J].住宅與房地产,2019,(2).
[2]王永桂.文化生态保护区居民地方文化认同调查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20,(2).
作者简介:
杨佳斌,男,丹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馆员,从事非遗保护工作。
【关键词】 地域文化;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思考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0-0057-02
地域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特定区域内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随着非遗保护的不断深入,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为非遗保护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见证着城市发展脉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消失,创建文化生态保护区,实施整体性保护成为非遗保护普遍共识。本文通过对辽宁省丹东市非遗保护现状调查,探索加快特色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推动整体性保护,实现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目标。
一、创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基础
丹东市地处祖国边陲,历朝都是军事要塞。该市是多民族聚居地,有着18000多年的历史,远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活、繁衍;沿边、沿江、沿海特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优越的生存环境,孕育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政府进入中原后实行禁边政策,到清末东边地带全部开禁,柳条边开放,关内大批移民的涌入,在与本土民族的融合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地域民族民间文化印记,展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原生态之美,是丰厚人文资源和民族民间地域文化的根基和文化资源。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丹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序推进,梳理非遗保护方面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把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立足点,把普查摸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普查编制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丹东卷》。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丹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广泛普查的基础上,公布丹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已经建立起国、省、市、县(区)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
(二)规范管理,完善制度,有目的性地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一是建立非遗保护机构。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非遗人才队伍培训和理论研究工作,提升非遗保护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发挥非遗专家委员会作用,建立起在专家指导下的非遗项目筛选、论证、评审机制。三是加强档案管理,利用多媒体、数字化存储技术,使非遗文本、影像资料得到更好保存。四是定期举办非遗讲座,传授非遗技艺,普及非遗知识,对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实施生产性保护,带动就业惠及民生。五是确立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让他们感受到传承人的地位和价值,鼓励传承人师带徒传承活动。六是开展濒危项目抢救性采录工作,针对年龄偏大、身体较差的非遗项目传承人,采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全面、完整、真实、系统地记录传承人掌握的非遗丰富知识和技艺。七是推荐非遗项目传承人参加 “非遗人群研修研习班”,使传承人增学养、强基础、拓眼界,提高传承人的技艺水平,增强传承活力。
(三)开展展示宣传活动,不断提高非遗影响力。一是每年在“文化遗产日”期间举办“非遗保护成果展”,利用展示、展演、展板等形式,使广大市民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体验非遗技艺,全方位宣传非遗保护成果。二是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文化惠民活动,让保护成果惠及百姓。三是积极组织我市非遗走出去,扩大我市非遗影响力。推荐非遗项目参加省内外各类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其中,市级非遗项目《宽甸柳匠编织技艺》获得第四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传统工艺大赛银奖;省级非遗项目《凤城景泰蓝珀画》项目传承人在中国(昆明)官渡第七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中国工艺传承与振兴民间论坛”上做典型发言。多次参与文化部主办的“欢乐春节”活动,特别是2017年春节在平壤中国驻朝大使馆,丹东市组织14位非遗传承人举办的“第四届大同江中国春节庙会”活动,受到各国驻朝使领馆人员和朝方代表的高度赞誉。四是结合打造具有地域特色传统节日文化主题活动,每年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举办“鼓乐喧天闹元宵”丹东鼓乐展演、丹东朝鲜族花甲礼展演等系列主题活动,并积极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普及非遗保护知识,宣传非遗保护成果。
在大力开展全域旅游建设中,又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与自然资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相结合,涌现出一批保护传承较为成功的案例,如青山沟满家寨满族风情园、下露河朝鲜族民俗园等,这些景区引入古民居、传统习俗等,使大批非遗项目得到保护和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现代化进程中对非遗的冲击,有效地协调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三、制约创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不利因素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受到巨大冲击,设立文化生态保护虽然对保护传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起到重大作用,但是也因社会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面临诸多困难。目前,创建文化生态保护区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地方政策和配套机制不完善。《辽宁省文化生态保护区设立及管理办法》对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创建提供了依据,但市、县级设立保护区与之配套的地方可操作的文件缺乏,不利于開展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此外,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涉及部门较多,需要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
(二)文化生态的物质载体不断减少。在文化生态保护区不仅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民居、古建筑等物质载体,虽然加大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抢救力度,但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历史、自然等原因,现存维系传统生活生产的大量物质载体损失严重,面临不断减少的危机。 (三)创建文化生态区的资金投入不足。创建文化生态区实现整体性保护需要资金的投入,目前创建文化生态保护区面临的难题是没有经费投入,造成了工作难以开展,阻碍了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创建工作。
四、创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思考
丹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以下几方面特色:一是多民族文化融合。丹东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集地区,区域内汉、满、朝鲜、锡伯等民族文化交汇融合、和谐共生,成为丹东地域文化的杰出代表。形成了以国家级项目《丹东朝鲜族花甲礼》为代表的朝鲜族特色民俗文化,以《凤城满族特色小吃制作技艺》为代表的满族传统特色饮食文化,以《宽甸八河川皮影戏》为代表的传统戏剧文化等,并成为丹东市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二是满族文化特色突出。在丹东众多的民族文化中,尤以满族文化特色最为突出。大批满族先民较早迁徙到本地生活,从事农耕兼渔猎,因此,其文化形态兼具农耕文化和渔猎文化的特色,这些满族传统民俗和大量活态文化仍在丹东地区生生不息。其中《满族医药》《满族婚礼》等先后列入省、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三是鲜明的闯关东移民文化印记。丹东地理位置独特,在清末开放柳条边解禁以后,大量的关内移民移居本地的同时,关内优秀的中原文化也随之带到本地,并与本土文化融合交汇,孕育出丰厚的人文土壤,滋养出无数具有鲜明移民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如《丹东鼓乐》《凤城景泰蓝珀晶画》等国家级、省、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创建以地域文化为特色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管理体制,理顺管理机制。应当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协调管理、统筹规划、共同实施。对于跨部门管理的,如文化、财政、土地、规划等各部门,可由管理机构统一协调。
(二)加强政策配套,为文化生态保护提供可操作的依据。地方政府及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创建文化生态保护的重大意义,积极制定与本地区相适应的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项目保护规划和实施办法等各类配套政策,并明确责任,完善政策法规,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提供可行的制度保障。
(三)重视以非遗传承人为主体的保护地位。在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规划制订、规划执行等环节中,要突出传承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传承人的文化意愿,充分发挥传承人的作用,同时,还要加强传承人的队伍建设,鼓励传承人培养后继人才和参与热情。
(四)设立专项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共同参与。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经费保障机制,设立专项文化生态保护区专项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同时重视吸引社会资金共同参与,引进社会有识之士参与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创建。
(五)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推动特色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地域文化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化独特性。丹东市是多民族聚居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丰富,尤以满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较为突出,将地域、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或符号运用在当地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中,形成以反映民族特色为代表的文化生态保护区,有利于民族文化认同、保护传承和地域文化认知度。
五、结语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基于整体性保护地域文化的一种保护模式。以地域历史积淀深厚、存续状态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为基础,充分保护地域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对独特的地域文化起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坚持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相协调。营造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环境,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保护非遗的完整性和传承性,正确把握好保护、传承、利用的关系,保护为核心,落脚点是传承,实现文化生态保护区整体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晨晨.基于保护格局的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理论探析[J].住宅與房地产,2019,(2).
[2]王永桂.文化生态保护区居民地方文化认同调查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20,(2).
作者简介:
杨佳斌,男,丹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馆员,从事非遗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