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知识经验不足,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动机还不明确。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总结了当前英语教学中学习兴趣的使用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学生厌学的基本现象,融合现代教学理念,提出一套更为详尽的培养方法,并指出教师如何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快速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学习兴趣; 激发;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041-02
1 引言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被世界众多国家所使用。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大,外语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小学阶段开设英语已经成为新世纪发展的必然需求。《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但就小学生阶段,儿童年龄较小,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学习动机;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又有其特殊性;要想使学生产生浓厚的英语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兼顾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厌学的基本现象,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旨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2 文献回顾
兴趣培养对激发学习需要的重要性已经被社会广泛认同,很多学者也就学习兴趣的特性,给以不同诠释。在章永生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定义“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还有的学者认为,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而笔者认为,学习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中,学习者对学习对象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
追溯兴趣发展史,众多教育家都曾提出过兴趣学习的理论。古代西方哲学史上客观唯心主义的最大代表:柏拉图,他主张采用在游戏中了解每个孩子的天性,是 “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在学习中引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17世纪捷克的伟大教育改革家夸美紐斯,倡导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现代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主张: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儿童的经验和兴趣相一致。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提出:“游戏是儿童活动的特点,通过游戏,儿童的内心活动和内心生活变为独立、自主的外部表现,从而获得愉快、自由和满足,并保持内在与外在的平衡”。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小孩子生来就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
厌学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为了能更具针对性,笔者对学生的厌学成因加以分析。儿童厌学倾向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学校教育中的失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考试频繁,教材难度与学生的接受能力不相吻合,教师过多的采用填鸭试的教学,机械训练,滥用惩罚,忽视课外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对学生缺少关心和爱抚等,都有可能造成学生厌学情绪。二是家庭教养方式不当。三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通过分析学生厌学的形成原因,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效地避免错误行为的发生,注重在情感上关心和爱护学生,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势利导,从真正意义上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
3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持久的推动学生英语学习的不竭动力。为了符合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笔者遵循儿童心理的发展特点、结合先进学习理念,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展开论述。
3.1 进行目的性教育,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动机—目标是构成人的积极性行为心理动力的主要因素。只有清晰地意识到学习活动的目标与意义,并以此来推动自己的学习行为,才能迸发而成一种有利的学习动机。英语是世界上运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它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贸易、交通运输等领域的重要地位,明确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增强对英语学习的热爱。与此同时,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他们以轻松愉悦的心态投入学习,积极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课前十分钟来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安排相适应的英语歌曲、游戏活动等,调动多种智能,让学生在唱唱、动动、猜猜中体验英语所带来的愉悦,“玩中有学,学中有玩”,让英语真正的被他们喜欢接受。
3.2 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从满足和成功中获得快乐。现代教育观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而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无疑会扼杀儿童的创造力与禀赋。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重视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用真诚、信任和尊重激活他们的内心情感,激起他们对教师的亲切感,产生共鸣,以情激趣。
著名的教育学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学生之所以厌恶或懒于学习,往往是因为功课基础差,学习成绩下降,感到学习枯燥无味,进而丧失了学习兴趣。因此,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满足感。教师可以利用表扬、鼓励等措施,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对学生成绩进行及时肯定,以激起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进而达到教育期望效应的产生。
3.3 有效利用现代媒体手段,增强英语学习兴趣。小学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表明:在教育的影响下,儿童的有意注意正在开始发展,而无意注意仍起着重要作用。儿童对抽象的材料的注意正在逐步发展,而具体的、直观的事物在引起儿童的注意上,仍然起着重大的作用。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这一特点采取直观教学,充分利用具体形象的事物,色彩艳丽的画面来引起学生的兴趣。现代的教学手段,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视觉效果,各种鲜活、能动的画面,使教学的内容更具直观和趣味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4 灵活编排教学内容,寓教学于生活之中。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可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可感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求知欲望。教师应该灵活的协调教材与生活的关系,有效地组织教材,结合生活实际,使教学的内容更富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4.1 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应贴近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二者之间的融合,把所学的内容应用到熟悉的生活中去。如:在教授先锋教材二年级上册Unit2 This is Danny Deer文具教学一课时,我就地选材利用学生手中的文具进行学习,让他们亲手打开自己的文具盒。学生迫切的想法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这些知识,意识到学习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
3.4.2 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安排穿插儿歌、游戏、会话表演等,满足小学生的表演欲,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授北师大先锋英语三年级下购物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熟悉具体的购物语言,我让学生分别扮演消费者进行实际交流,学生通过这种形式很快的掌握了相关知识。在学习疑问的句型:“Is it a ……?”我灵活的采用的猜一猜的形式,使学生在参与的同时对新学的
知识有了深刻的印象,激发了他们的英语学习热情。
3.5 开展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国外的许多研究表明,对某些学习活动来说,竞赛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好胜性动机和求胜的需要会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提高,因此,正确使用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具有激发人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工作效果的作用。
3.6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包括作业的正误、成绩的好坏、应用所学知识的成效等,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通过学习结果的反馈,学生既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也可以了解自己的特点,树立克服缺点的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善于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更高的学习动机,树立对下次学习成功的期望,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获得成功。
3.7 面向全体,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7.1 巧用“皮格马利翁效应”,面向全体学生施教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对一所小学的所有学生进行智能测验,然后把一份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教师。教师在教学中对这些同学产生一种特殊的积极情感,学生因此也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推动下,他们有了显著进步。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皮格马利翁效应”提示教师,只要对学生寄以厚望,学生就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相信通过恰当的教育,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英语。教师对学生充满信心和期望的教学,才会使学生身心愉悦、积极上进。
3.7.2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兴趣的形成和表现上有很大的差异。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不稳定,比较笼统、模糊,易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感兴趣并从中得到满足,任何新颖的、形象的、具体的事物都会引起他们的极大的兴趣。(主编:陈琦 副主编:刘儒德 张建伟 《教育心理学》)因而,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更应注意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生动活泼,直观具体,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在趣味性教学中培养起学习兴趣。 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范围也不断扩大,表现为对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的兴趣增强,开始注重学习内容,对复杂的疑难问题、对较高的智力活动产生兴趣。所以,在对年级较高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深度,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活跃学生的思维。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将对他们英语学习产生积极深刻的影响,但随着年龄的推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会逐步的发生改变。教师充分的认清问题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完成这一过程。
参考文献
[1] 主编: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缩编版
[2]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
[3]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1993年修订版)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学习兴趣; 激发;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041-02
1 引言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被世界众多国家所使用。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大,外语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小学阶段开设英语已经成为新世纪发展的必然需求。《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但就小学生阶段,儿童年龄较小,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学习动机;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又有其特殊性;要想使学生产生浓厚的英语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兼顾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厌学的基本现象,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旨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2 文献回顾
兴趣培养对激发学习需要的重要性已经被社会广泛认同,很多学者也就学习兴趣的特性,给以不同诠释。在章永生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定义“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还有的学者认为,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而笔者认为,学习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中,学习者对学习对象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
追溯兴趣发展史,众多教育家都曾提出过兴趣学习的理论。古代西方哲学史上客观唯心主义的最大代表:柏拉图,他主张采用在游戏中了解每个孩子的天性,是 “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在学习中引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17世纪捷克的伟大教育改革家夸美紐斯,倡导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现代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主张: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儿童的经验和兴趣相一致。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提出:“游戏是儿童活动的特点,通过游戏,儿童的内心活动和内心生活变为独立、自主的外部表现,从而获得愉快、自由和满足,并保持内在与外在的平衡”。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小孩子生来就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
厌学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为了能更具针对性,笔者对学生的厌学成因加以分析。儿童厌学倾向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学校教育中的失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考试频繁,教材难度与学生的接受能力不相吻合,教师过多的采用填鸭试的教学,机械训练,滥用惩罚,忽视课外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对学生缺少关心和爱抚等,都有可能造成学生厌学情绪。二是家庭教养方式不当。三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通过分析学生厌学的形成原因,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效地避免错误行为的发生,注重在情感上关心和爱护学生,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势利导,从真正意义上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
3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持久的推动学生英语学习的不竭动力。为了符合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笔者遵循儿童心理的发展特点、结合先进学习理念,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展开论述。
3.1 进行目的性教育,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动机—目标是构成人的积极性行为心理动力的主要因素。只有清晰地意识到学习活动的目标与意义,并以此来推动自己的学习行为,才能迸发而成一种有利的学习动机。英语是世界上运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它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贸易、交通运输等领域的重要地位,明确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增强对英语学习的热爱。与此同时,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他们以轻松愉悦的心态投入学习,积极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课前十分钟来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安排相适应的英语歌曲、游戏活动等,调动多种智能,让学生在唱唱、动动、猜猜中体验英语所带来的愉悦,“玩中有学,学中有玩”,让英语真正的被他们喜欢接受。
3.2 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从满足和成功中获得快乐。现代教育观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而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无疑会扼杀儿童的创造力与禀赋。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重视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用真诚、信任和尊重激活他们的内心情感,激起他们对教师的亲切感,产生共鸣,以情激趣。
著名的教育学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学生之所以厌恶或懒于学习,往往是因为功课基础差,学习成绩下降,感到学习枯燥无味,进而丧失了学习兴趣。因此,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满足感。教师可以利用表扬、鼓励等措施,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对学生成绩进行及时肯定,以激起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进而达到教育期望效应的产生。
3.3 有效利用现代媒体手段,增强英语学习兴趣。小学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表明:在教育的影响下,儿童的有意注意正在开始发展,而无意注意仍起着重要作用。儿童对抽象的材料的注意正在逐步发展,而具体的、直观的事物在引起儿童的注意上,仍然起着重大的作用。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这一特点采取直观教学,充分利用具体形象的事物,色彩艳丽的画面来引起学生的兴趣。现代的教学手段,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视觉效果,各种鲜活、能动的画面,使教学的内容更具直观和趣味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4 灵活编排教学内容,寓教学于生活之中。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可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可感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求知欲望。教师应该灵活的协调教材与生活的关系,有效地组织教材,结合生活实际,使教学的内容更富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4.1 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应贴近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二者之间的融合,把所学的内容应用到熟悉的生活中去。如:在教授先锋教材二年级上册Unit2 This is Danny Deer文具教学一课时,我就地选材利用学生手中的文具进行学习,让他们亲手打开自己的文具盒。学生迫切的想法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这些知识,意识到学习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
3.4.2 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安排穿插儿歌、游戏、会话表演等,满足小学生的表演欲,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授北师大先锋英语三年级下购物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熟悉具体的购物语言,我让学生分别扮演消费者进行实际交流,学生通过这种形式很快的掌握了相关知识。在学习疑问的句型:“Is it a ……?”我灵活的采用的猜一猜的形式,使学生在参与的同时对新学的
知识有了深刻的印象,激发了他们的英语学习热情。
3.5 开展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国外的许多研究表明,对某些学习活动来说,竞赛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好胜性动机和求胜的需要会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提高,因此,正确使用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具有激发人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工作效果的作用。
3.6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包括作业的正误、成绩的好坏、应用所学知识的成效等,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通过学习结果的反馈,学生既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也可以了解自己的特点,树立克服缺点的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善于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更高的学习动机,树立对下次学习成功的期望,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获得成功。
3.7 面向全体,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7.1 巧用“皮格马利翁效应”,面向全体学生施教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对一所小学的所有学生进行智能测验,然后把一份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教师。教师在教学中对这些同学产生一种特殊的积极情感,学生因此也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推动下,他们有了显著进步。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皮格马利翁效应”提示教师,只要对学生寄以厚望,学生就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相信通过恰当的教育,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英语。教师对学生充满信心和期望的教学,才会使学生身心愉悦、积极上进。
3.7.2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兴趣的形成和表现上有很大的差异。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不稳定,比较笼统、模糊,易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感兴趣并从中得到满足,任何新颖的、形象的、具体的事物都会引起他们的极大的兴趣。(主编:陈琦 副主编:刘儒德 张建伟 《教育心理学》)因而,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更应注意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生动活泼,直观具体,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在趣味性教学中培养起学习兴趣。 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范围也不断扩大,表现为对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的兴趣增强,开始注重学习内容,对复杂的疑难问题、对较高的智力活动产生兴趣。所以,在对年级较高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深度,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活跃学生的思维。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将对他们英语学习产生积极深刻的影响,但随着年龄的推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会逐步的发生改变。教师充分的认清问题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完成这一过程。
参考文献
[1] 主编: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缩编版
[2]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
[3]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1993年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