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正确使用新的数学教材,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消化教材,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独立钻研精神。然而,目前教师在使用新的数学教材时却存在脱离课本,重结论、轻过程的问题。正确使用新的数学教材,要把握好教学要求,坚持少就是多的原则;知己知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好选学内容;适当加强练习。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使用新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079-01
1 使用教材的含义及其意义
在数学教学中使用教材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恰当地运用教材,另一个是如何经常地指导学生阅读与钻研教材。 教材是按照课标编写的,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技巧的主要源泉之一,因此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很好的使用教材,它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就数学教学来说,它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消化教材,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
学生消化与巩固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必得有一个过程,认真地阅读与钻研教材,是消化教材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措施之一。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过的一些法则、定义、定理及某些结论的叙述和概括,学生总不是一听课就掌握了的,但通过课后的认真阅读和仔细钻研教材,结合回忆教师的课堂讲解,一般能够加深理解,逐步学会用正确的数学语言去叙述它们,也能为灵活运用打下基础。加上课外作业及不断的复习,学生就能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了,即使有些学生接受能力较强,似乎听了课后就能掌握,但如果不肯在钻研教材上花些工夫,掌握也会是暂时现象。
1.2 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学生解答习题是基础知识的初步应用。众所周知,只有在通过教师的教学和自己的钻研教材,牢固地掌握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以后,演算习题才会得心应手、迎刃而解;同时,教材上所列例题,一般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如能指导学生课后认真钻研例题,反复推敲,也能收到广开思路之效;特别是在学了一种新的方法以后,解题要点、书写格式等往往都需要以例题为样板,这样,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就更为重要了。
1.3 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独立钻研精神
使学生不断提高阅读能力、養成独立钻研的精神也是教师的重要任务。数学教材虽然也和其他教材一样,是根据教学大纲用科学的连贯的叙述来说明教学内容,但也有它独特的词汇、不同的叙述格式和语言特点,因此,必须经常地指导学生阅读和钻研教材,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养成了独立钻研的习惯,这不仅能大大减少接受新教材的困难,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因而得到提高,同时,还为学生阅读数学课外书创造了条件,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地扩大视野,弥补课堂知识的不足。
2 数学教学中使用教材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脱离课本
在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倾向,那就是教学脱离课本,比如有些教师在上课时让学生合上教材听课,除了布置作业以外,从不利用教材,课堂上有空余的时间,也往往布置习题让学生解答;学生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不良习惯,下课后首先解题,从不愿阅读教材,除非解答习题遇到困难是才翻翻书,到学期末复习时也不会全面阅读教材,平时能反复钻研教材的更是寥寥无几。这种现象严重的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影响了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学习习惯和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
2.2 重结论,轻过程
很多教师留恋原来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认为新教材上的情景、探讨、猜想、归纳、讨论、实验活动太浪费时间,完不成教学内容,所以省略,直接给出结论。这样造成许多学生不能用连贯的、科学的数学语言叙述定义、定理,回答教师这方面的问题往往断断续续,不知所云,更不用说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这主要是学生没有认真阅读教材的结果。从平常的测验和作业中,可以找到大量的材料说明这一问题。如有些学生连最基本的代数公式也没掌握,出现(a+b)2=a2+b2这样的错误。如果在学习这些公式时,教师能很好的指导学生钻研教材,学生完全懂得(a+b) 2= a2+2ab+b2的道理。
3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使用新教材
3.1 把握好教学要求,坚持少就是多的原则
要想实现“真正理解并学以致用”的教育,就必须放弃‘涵盖一切’的做法,过分广泛的覆盖面难免会导致肤浅,最多只能在学生的头脑中装满多项选择题,待考试一结束就马上忘光。所以我们应该奉行“少就是多”的原则。“少就是多”,并不是只能少不能多,为了达到使学生深刻理解的目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适当选择教科书,甚至选择课程标准以外的内容进行教学,以便于深刻理解。
3.2 知己知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哪些内容是难以理解的,哪些是难以记忆的,哪些是容易错混的,哪些是容易忽略的,然后考虑如何相应地恰当的运用教材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比如,对于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问题,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和条理性都处于一般发展阶段,我们就可以借助线段图、表格为学生导航。
在本次数学课程改革中,关于学生的差异问题被提到了一个显著的位置,而且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比如,上“数轴”一课时,教师可喊口令,使学生同步口令操: “双臂伸直似直线,右手伸直似箭头,双手握拳似箭尾,点点头,是原点。向右跑,我变大,往左跑,我缩小,我在街上来回跑,变大变小要记牢”,数轴,作为数与形的第一次碰撞,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思维模型,对于许多七年级的学生是困难的,因此,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方式来表达和解释是必要的。
3.3 利用好选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安排了“阅读与思考”“观察与猜想”“实验与探究”“信息技术应用”等选学内容,这些内容有些是教科书中相关内容的拓展与加深,有些内容是数学历史的介绍,或数学思想的反映,如“阅读与思考数字1与字母的对话”;有些内容是相关内容的应用,如“观察与猜想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等。教学时,可适时安排有兴趣的学生使用这些材料,加深对相关内容的认识,开阔眼界,增长他们的见识,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
3.4 适当加强练习
像人教版实验教材中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列式子表示数量关系、一些基本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不同几何语言的相互转化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后续学习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教学时可以适当的加强练习,但要注意,这里的适当加强练习并不是要一味的追求练习的数量,而是要在让学生切实掌握教科书中的练习题以及“复习巩固”“综合应用”等栏目下的习题的基础上,重点的、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基础练习,让学生打好基本功。在此基础上,再探究更高的层次的拓展习题。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使用新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079-01
1 使用教材的含义及其意义
在数学教学中使用教材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恰当地运用教材,另一个是如何经常地指导学生阅读与钻研教材。 教材是按照课标编写的,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技巧的主要源泉之一,因此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很好的使用教材,它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就数学教学来说,它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消化教材,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
学生消化与巩固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必得有一个过程,认真地阅读与钻研教材,是消化教材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措施之一。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过的一些法则、定义、定理及某些结论的叙述和概括,学生总不是一听课就掌握了的,但通过课后的认真阅读和仔细钻研教材,结合回忆教师的课堂讲解,一般能够加深理解,逐步学会用正确的数学语言去叙述它们,也能为灵活运用打下基础。加上课外作业及不断的复习,学生就能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了,即使有些学生接受能力较强,似乎听了课后就能掌握,但如果不肯在钻研教材上花些工夫,掌握也会是暂时现象。
1.2 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学生解答习题是基础知识的初步应用。众所周知,只有在通过教师的教学和自己的钻研教材,牢固地掌握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以后,演算习题才会得心应手、迎刃而解;同时,教材上所列例题,一般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如能指导学生课后认真钻研例题,反复推敲,也能收到广开思路之效;特别是在学了一种新的方法以后,解题要点、书写格式等往往都需要以例题为样板,这样,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就更为重要了。
1.3 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独立钻研精神
使学生不断提高阅读能力、養成独立钻研的精神也是教师的重要任务。数学教材虽然也和其他教材一样,是根据教学大纲用科学的连贯的叙述来说明教学内容,但也有它独特的词汇、不同的叙述格式和语言特点,因此,必须经常地指导学生阅读和钻研教材,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养成了独立钻研的习惯,这不仅能大大减少接受新教材的困难,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因而得到提高,同时,还为学生阅读数学课外书创造了条件,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地扩大视野,弥补课堂知识的不足。
2 数学教学中使用教材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脱离课本
在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倾向,那就是教学脱离课本,比如有些教师在上课时让学生合上教材听课,除了布置作业以外,从不利用教材,课堂上有空余的时间,也往往布置习题让学生解答;学生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不良习惯,下课后首先解题,从不愿阅读教材,除非解答习题遇到困难是才翻翻书,到学期末复习时也不会全面阅读教材,平时能反复钻研教材的更是寥寥无几。这种现象严重的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影响了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学习习惯和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
2.2 重结论,轻过程
很多教师留恋原来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认为新教材上的情景、探讨、猜想、归纳、讨论、实验活动太浪费时间,完不成教学内容,所以省略,直接给出结论。这样造成许多学生不能用连贯的、科学的数学语言叙述定义、定理,回答教师这方面的问题往往断断续续,不知所云,更不用说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这主要是学生没有认真阅读教材的结果。从平常的测验和作业中,可以找到大量的材料说明这一问题。如有些学生连最基本的代数公式也没掌握,出现(a+b)2=a2+b2这样的错误。如果在学习这些公式时,教师能很好的指导学生钻研教材,学生完全懂得(a+b) 2= a2+2ab+b2的道理。
3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使用新教材
3.1 把握好教学要求,坚持少就是多的原则
要想实现“真正理解并学以致用”的教育,就必须放弃‘涵盖一切’的做法,过分广泛的覆盖面难免会导致肤浅,最多只能在学生的头脑中装满多项选择题,待考试一结束就马上忘光。所以我们应该奉行“少就是多”的原则。“少就是多”,并不是只能少不能多,为了达到使学生深刻理解的目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适当选择教科书,甚至选择课程标准以外的内容进行教学,以便于深刻理解。
3.2 知己知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哪些内容是难以理解的,哪些是难以记忆的,哪些是容易错混的,哪些是容易忽略的,然后考虑如何相应地恰当的运用教材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比如,对于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问题,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和条理性都处于一般发展阶段,我们就可以借助线段图、表格为学生导航。
在本次数学课程改革中,关于学生的差异问题被提到了一个显著的位置,而且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比如,上“数轴”一课时,教师可喊口令,使学生同步口令操: “双臂伸直似直线,右手伸直似箭头,双手握拳似箭尾,点点头,是原点。向右跑,我变大,往左跑,我缩小,我在街上来回跑,变大变小要记牢”,数轴,作为数与形的第一次碰撞,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思维模型,对于许多七年级的学生是困难的,因此,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方式来表达和解释是必要的。
3.3 利用好选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安排了“阅读与思考”“观察与猜想”“实验与探究”“信息技术应用”等选学内容,这些内容有些是教科书中相关内容的拓展与加深,有些内容是数学历史的介绍,或数学思想的反映,如“阅读与思考数字1与字母的对话”;有些内容是相关内容的应用,如“观察与猜想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等。教学时,可适时安排有兴趣的学生使用这些材料,加深对相关内容的认识,开阔眼界,增长他们的见识,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
3.4 适当加强练习
像人教版实验教材中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列式子表示数量关系、一些基本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不同几何语言的相互转化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后续学习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教学时可以适当的加强练习,但要注意,这里的适当加强练习并不是要一味的追求练习的数量,而是要在让学生切实掌握教科书中的练习题以及“复习巩固”“综合应用”等栏目下的习题的基础上,重点的、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基础练习,让学生打好基本功。在此基础上,再探究更高的层次的拓展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