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教学研究并不专属于教学研究人员,它是化学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对化学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改革的深化有不言而喻的密切关系。教师在平日教学工作中总是要考虑制订教学目的、确定教学重点、考虑课堂教学进程、安排组织实验以及对学生作业的指导等等,工作了一个阶段以后总要回顾一下工作的得失,考虑进一步开展工作的措施,这表明,事实上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教学研究。问题在于这种研究是不自觉的,既没有整体计划,也很难达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学研究,就成为教师工作应涉猎的领域。
一、教学研究课题的确定
(一)确定教学研究课题的基本原则。
1、实用性原则。教师不是教育研究的专业人员,所研究的课题应该来自教学实践,这就决定了课题具有突出的实用性。当然,科学研究具有超前的特征,但教师的教学研究的超前性应该建立在其实用性的基础上。
2、过渡性原则。教师的教学研究课题属于伴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化而不断发展、不断充实的课题。一般来讲,可以先从实际问题的研究人手,积累了一定的成果后,逐步将所得的成果网络化形成结构,再求进一步发展建立理论体系,再进一步扩大这种理论体系,在与实践检验的结合中力求完备。由此可见,每一个具体教学研究课题都具有过渡性的特征。
过渡性原则表明,在确定教学研究课题时不要毕其功于一役,要从小的课题开始,逐渐积累再逐渐展开。以天津一中化学学科组的“化学教学最优化”研究为例。他们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基点,课题首先以《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来立项,一个一个地解决,最终经历了15年的时间建立起来由34个科研课题形成的较完备的教学体系,并且实现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网络化建构。
3、量力性原则。教学研究课题的提出应该充分考虑是课题组成员力所能及的,这里既包括课题组成员的素质因素,也包括经济支持因素。量力性有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个层次是对课题组成员现有能力的认证,第二个层次是充分考虑到这些成员通过科研实践和深入钻研其能力水平可以提高到什么程度的认证。事实表明,承担的课题比现有能力略高一些,使这些成员可以“跳一跳够得着”,这无论是对课题成果的质量还是对参与人员水平的提高来说,无疑都十分有利。
4、创造性原则。就科学研究的本质来说,它们都是带有创造性的工作。化学教学研究当然也是这样。从本文开始部分所引用的教育研究目的来看,很明确地指明,研究的目标在于认识尚未被认识或者尚未被全部认识的领域,这就决定了确定研究课题时要充分地考虑这一原则。对于他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当然可以作为借鉴和引用,其目的不在于简单的重复,而在于在新的情景中观测它适应的状况,研究与解决应用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使这项成果得到发展,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要尽量使这项成果和其它相关的成果得到综合,从综合运用中看发展,这当然也是创造。
(二)教学研究课题的范围。在化学教学中我们接触到许许多多需要研究、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与理论问题,教学研究课题可以说俯拾皆是。化学教育属于科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单纯只是知识教育而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子系统,加之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正在深入发展,因此化学教学研究课题很难界定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
二、教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一)确定研究课题。课题都是根据工作实际需要而来。本文前面已指出了制定课题的原则,不再赘述。
(二)制订研究计划。教学研究计划包括:课题名称;课题组成员及基本状况;在课题中的分工;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对教学工作的实际意义,本课题当前在国内外的基本状况,课题研究进度安排,课题研究的基本手段,课题研究的经费支持状况及使用计划等。
(三)查阅文献。这项工作对教学课题研究有重要的意义,是研究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项工作往往在确定课题之前就要进行,在课题确定下来以后还需要进一步开展。从文献中可以了解到他人在有关本课题各方面所做的工作成就,为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线索从而有利于课题研究的开展,也可吸取前人工作的经验以避免工作的重复和少走弯路。
(四)确定控制因素。一个客观事实总是由若干因素构成的,在这诸种因素中有一个或几个对其它因素起着制约的作用,这样的因素称为控制因素。确定了研究课题的制约因素,可使课题研究的顺利展开有了可靠的保证。
(五)运用因素,开展研究。在确定了有关因素和控制因素之后,就着手运用它们开展研究工作。一般的常规手段有:进行有目的的研究性的教学实践,编制调查问卷并实施调查,用对比组的办法进行一个阶段后的测试,对所得数据作统计(有时要用到微机处理)等等。
(六)写出课题报告(论文)。教学研究的多数是以课题报告(论文)的形式来表达其成果的。关于论文的一般结构,请见本书《怎样做好教学经验总结和撰写论文》。
一、教学研究课题的确定
(一)确定教学研究课题的基本原则。
1、实用性原则。教师不是教育研究的专业人员,所研究的课题应该来自教学实践,这就决定了课题具有突出的实用性。当然,科学研究具有超前的特征,但教师的教学研究的超前性应该建立在其实用性的基础上。
2、过渡性原则。教师的教学研究课题属于伴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化而不断发展、不断充实的课题。一般来讲,可以先从实际问题的研究人手,积累了一定的成果后,逐步将所得的成果网络化形成结构,再求进一步发展建立理论体系,再进一步扩大这种理论体系,在与实践检验的结合中力求完备。由此可见,每一个具体教学研究课题都具有过渡性的特征。
过渡性原则表明,在确定教学研究课题时不要毕其功于一役,要从小的课题开始,逐渐积累再逐渐展开。以天津一中化学学科组的“化学教学最优化”研究为例。他们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基点,课题首先以《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来立项,一个一个地解决,最终经历了15年的时间建立起来由34个科研课题形成的较完备的教学体系,并且实现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网络化建构。
3、量力性原则。教学研究课题的提出应该充分考虑是课题组成员力所能及的,这里既包括课题组成员的素质因素,也包括经济支持因素。量力性有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个层次是对课题组成员现有能力的认证,第二个层次是充分考虑到这些成员通过科研实践和深入钻研其能力水平可以提高到什么程度的认证。事实表明,承担的课题比现有能力略高一些,使这些成员可以“跳一跳够得着”,这无论是对课题成果的质量还是对参与人员水平的提高来说,无疑都十分有利。
4、创造性原则。就科学研究的本质来说,它们都是带有创造性的工作。化学教学研究当然也是这样。从本文开始部分所引用的教育研究目的来看,很明确地指明,研究的目标在于认识尚未被认识或者尚未被全部认识的领域,这就决定了确定研究课题时要充分地考虑这一原则。对于他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当然可以作为借鉴和引用,其目的不在于简单的重复,而在于在新的情景中观测它适应的状况,研究与解决应用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使这项成果得到发展,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要尽量使这项成果和其它相关的成果得到综合,从综合运用中看发展,这当然也是创造。
(二)教学研究课题的范围。在化学教学中我们接触到许许多多需要研究、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与理论问题,教学研究课题可以说俯拾皆是。化学教育属于科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单纯只是知识教育而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子系统,加之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正在深入发展,因此化学教学研究课题很难界定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
二、教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一)确定研究课题。课题都是根据工作实际需要而来。本文前面已指出了制定课题的原则,不再赘述。
(二)制订研究计划。教学研究计划包括:课题名称;课题组成员及基本状况;在课题中的分工;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对教学工作的实际意义,本课题当前在国内外的基本状况,课题研究进度安排,课题研究的基本手段,课题研究的经费支持状况及使用计划等。
(三)查阅文献。这项工作对教学课题研究有重要的意义,是研究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项工作往往在确定课题之前就要进行,在课题确定下来以后还需要进一步开展。从文献中可以了解到他人在有关本课题各方面所做的工作成就,为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线索从而有利于课题研究的开展,也可吸取前人工作的经验以避免工作的重复和少走弯路。
(四)确定控制因素。一个客观事实总是由若干因素构成的,在这诸种因素中有一个或几个对其它因素起着制约的作用,这样的因素称为控制因素。确定了研究课题的制约因素,可使课题研究的顺利展开有了可靠的保证。
(五)运用因素,开展研究。在确定了有关因素和控制因素之后,就着手运用它们开展研究工作。一般的常规手段有:进行有目的的研究性的教学实践,编制调查问卷并实施调查,用对比组的办法进行一个阶段后的测试,对所得数据作统计(有时要用到微机处理)等等。
(六)写出课题报告(论文)。教学研究的多数是以课题报告(论文)的形式来表达其成果的。关于论文的一般结构,请见本书《怎样做好教学经验总结和撰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