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心理现状及归因分析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nian3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对实用性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走出校园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炼才能完成从“学生”到“工人”的角色转变。大多数毕业生根本不具备直接上岗的能力和经验。在这一社会背景下,随之而来的是中职扩大招生规模和升学政策的调整。面临提前就业和升学优势的双重诱惑,中考失利者、中途辍学者、普通高中高考无望者甚至是小学毕业的孩子纷纷涌入中职学校的大门。这种复杂的生源也催生了中职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可谓现状堪忧。
  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个人素质良莠不齐,心理表现多样化、复杂化。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点。
  1.自卑与厌学心理
  自卑是一种因为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自卑感在中职学生人群中较为普遍。其中,大多数学生经历了中考失利的阴影,因为学而不精才走进了中职校园,觉得低人一等;少数学生因为外表欠佳或父母离异等家庭因素造成自身压力重重,思想消极,常常担心自己被人嘲笑,认定自己“处处技不如人”。这种自卑心理也在学习过程中映射出来,对大多数学科不感兴趣;学习“三分钟热情”,稍有困难便“知难而退”不求甚解,结果学习的欠的债越欠越多,越学越糊涂,直至彻底厌倦了学习。
  2.逆反与偏执心理
  中职学生正值青春叛逆期,常觉得自己不是小孩了,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越是家长、学校、老师再三强调的事情,就越是感到厌恶、反感,总喜欢“对着干”。这种违背常规,背道而驰的抵触情绪和反常现象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这种心理状态的学生做事容易一意孤行。在家让父母头疼,在学校根本听不进去老师的教育。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不是主观努力,而是对学校、老师横加指责,甚至用过激言行来宣泄自己的情绪,甚至对社会抱有敌视和对立态度。
  3.茫然和浮躁的心理
  大多数中职生都是迫于家长和社会竞争的压力才走进中职学校的大门。至于所选专业到底学什么,就业前景如何,自己该如何制定职业计划,没有任何的想法。即使渡过了心理适应期,在学校生活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奋斗目标,不知道怎样学好自己的专业,整天精神萎靡不振,思想上不要求进步,学习上不思进取,过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散漫生活。
  浮躁心理普遍存在于中职学生当中。由于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认知不够,一些学生“好高骛远”,不是脚踏实地充实自己,而是今天觉得这个专业薪水高,明天又觉得那个专业太辛苦。再或者又想弃学打工。总之,缺少周全的思考和计划,缺乏吃苦耐劳的恒心和长远打算。这种随波逐流的浮躁心理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从而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4.孤独与恋爱的心理
  中职学生的成长过程极少受到家长和老师肯定。长期的自卑和抵触情绪造成他们性格的孤僻,不善于与人交往,封闭自我,与人沟通产生障碍,由此而产生孤单、寂寞、不被人理解和接纳的心理状态。而此时正是他们的青少年期,心理和生理都渐趋成熟,为了寻找倾诉对象和心理安慰,他们对异性同学渐渐产生好感,渴望能够亲近异性朋友,希望建立良好的异性交往关系。不少职专生分不清友情和爱情的界限,不能理智地处理这种情感,过早地追求所谓的“爱情”,甚至影响了自己的学业和就业。中职学生早恋现象较普遍,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和违纪问题也较为多见。
  当然,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复杂多样,绝不局限于以上几方面,只是上述表现较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原因
  随着网络 、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发展,社会上的大量的不健康信息充斥在青少年学生周围。一些低俗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观对青年人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拜金、攀比、享受、追星,甚至认可了学习无用论的负面思想。他们对生活感到彷徨和困惑,对自己的前途悲观失望。由于中职学生自我约束力差,辨别是非能力差,更容易受到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
  2.家庭原因
  有的中职生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失去了信心,觉得只要学会一门技术,毕业后能赚到钱,即使没有文凭,文化水平低点也无所谓,所以就忽视了对孩子关心和品德、人格的教育。放任孩子在学校、社会肆意发展,导致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从而产生各种心理行为问题。
  3.学校原因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单纯地教书育人为目的,教育观念和管理模式落后,简单、粗暴地用各种校规校纪来约束管制学生,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困惑、厌学、孤独无助等心理障碍,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学生的内心需求,学生的心理素质得不到提高和強化,反而加剧了这些心理问题的发生和发展。
  4.个人原因
  中职学生正处于生理青春期,他们内心敏感,生活阅历浅,知识和能力,理解与思维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这种生理上的特点都给他们带来了自卑、困惑的烦恼。加之社会的复杂面和就业面临的压力都加剧了他们的烦躁和抗拒心理,对他们的成长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中职学生的心理现状不容忽视。只有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重视并创新心理健康的教育理念,才能探索出适合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扫清心理障碍。
其他文献
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手段之一,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音乐欣赏是指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音乐欣赏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开展音乐欣赏活动的目的在于“初步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音乐欣赏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是比较有难度的领域之一,这个问题一直让幼儿教育工作者为之困扰并大胆尝试努力探究,去寻找适合幼儿教
期刊
一、引言  初中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短板,因为时间的久远,好多词语已经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而考试时关于文言文的默写、实词解释、原文翻译、虚词用法等要占25分之多(100分),相对30分的作文,语文教师提高成绩的重点在此。但是学生学习时因为缺乏了语境,要么死记硬背,要么一头雾水,反正就是效果不佳。学生对文言文有一种畏惧心理,尽管我们一再强调要理解性的去记忆,但是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确实
期刊
幼儿教育是指针对三到六岁的儿童所实施的、与零到三岁婴儿教育相衔接的教育。所谓游戏教育,我国现阶段对此并没有很明确的定义,主要有两种含义,狭义的含义是指具备一定教育意义的电脑游戏、计算机游戏,广义的含义是指为了在一定的教育目的支配下所开发出来的游戏,其范围既涵盖了计算机游戏,还包括棋牌游戏等。  一、教育游戏的特征和意义  教育游戏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对儿童智力有开发意义,还能使幼儿潜
期刊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了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不得少于2个小时,这就足以看出幼儿进行户外活动的重要性。然而,目前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往往形式比较单一,忽视幼儿的情感体验、提供运动器械让幼儿被动地玩耍、这样是无法满足幼儿发展需求。而开放式混龄户外活动为幼儿开创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让不同年龄、发展水平的幼儿一起进行户外活动,通过以大带小、以小促大的方式和同龄互动、异龄互动,使幼儿在活动中有了更大
期刊
2000年10月,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小学英语课程改革提到,语言教学主要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主张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并富有艺术性。  一、
期刊
一、概述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工人阶级在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工会在对工人阶级管理方面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企业工会作为总工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工会是共产党领导的企业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企业党委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企业的重要组织支柱,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  大化集团是有着80余年历史的国有企业,企业工会的发
期刊
一、信息化教育带给我们的惊喜  此次来到奉化市第三幼儿园,观摩了三幼的两节优质课,他们将高端的科学技术与幼儿园教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不得不然人惊叹。科技改变人类。三幼显然是一所新园,但是在科技的引领下,飞速发展,年轻的老师们将技术与课程融会贯通,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惊喜。在蒋园长《有趣的单数双数》这一活动中,以游戏“植物大战僵尸”为背景,设计活动,准确的抓住了孩子们的兴趣,寓教于乐。游戏层层递进,就
期刊
活动区活动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形式,在活动区中幼儿主要是通过自发游戏来学习的,教师要通过对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来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获得学习和发展。小班幼儿年龄较小,能力相对弱一些,如何创设适合小班幼儿游戏的美工区,投放美工材料,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并有效引导幼儿初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我们对此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实践。  9月初,小班幼儿刚刚入园,根据小班幼儿具体形象化的年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和仅靠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学习是不会维持长久的。”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先决条件。”几年来,我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调动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与您分享一下我的粗浅做法。  一、运用媒体激趣  正如教育家苏
期刊
在信息技术不断更新的时代,我们学校准备在探究性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整合方面进行研究,旨在形成新的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探究性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研究目标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与应用。  提高教师的探究教学能力和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  二、研究假设  通过探究性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整合现状的调查研究及针对存在问题开展研究,探索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式教学的模式,提升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