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是一门艺术,数学课堂的情境教学更是一门艺术。“数学情境”是“人化”的,需要创设才能生成,教学实践中教学策略的实施有效提高了教学实效性,其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教学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
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正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好的情境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资源,能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能为学生打造展示才华与智慧的舞台。
一、创设小学数学情境的必要性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现代教学论观点认为: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的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二、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在数学课上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游戏,让游戏进入数学课堂,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动手、动脑、动口,开心地合作,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可以使抽象的数学趣味化,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使学生学到了知识,理解了概念,训练了技能,开发了智力,培养了创新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如有位教师教学“可能性”时,开展了玩剪刀锤子布的游戏:教师先请一名学生上台与老师玩游戏,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学生想知道,谁会赢,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问:我和这位小朋友继续玩剪刀锤子布的游戏,你们说我能赢吗?一定赢吗?只能怎么说?然后组织学生活动。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就不知不觉地进入到了数學王国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因为遇到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的。当学生面临有挑战性的问题时,才会引起积极思维,才会情绪激昂,从而释放更多的学习能量。所以我们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精心创设带有诱导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探索,去交流,去解决。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从解决圆形线圈的周长――圆形硬纸片的周长――黑板上圆规画的圆的周长――电风扇扇页旋转出的“虚圆”的周长。教师把精心创设的问题情境,贯穿于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后又产生新的问题。这样,课堂上就会生成不断,精彩迭出。学生在这样一个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全体学生又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共享解决问题的智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创设动态情境,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多媒体集声音、图像、色彩、动画等方面功能于一身,具有直观、操作快捷、图像逼真、动静结合等特点。适时利用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观念,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多媒体所提供的动态情境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对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和掌握都是非常重要的。多媒体技术使得信息既能听得见又能看得见,集声光形色动等为一体,直接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产生作用,这种通过多感官刺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一的听老师讲课强得多。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动态的显示与色彩、声音技术创设动态情境,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现彩色的太阳、月亮、地球三个天体的运行规律,即地球绕太阳转一周是一年,月亮绕地球转一周是一日,地球绕地轴转一周为日,再配以悦耳的音乐、生动的画面将学生带入奇妙的宇宙,感知年月日的来历。这样的多媒体情境导入,引起学生对新知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为学生智能的开发、探索提供了一个活动的平台。实践证明,创设动态情境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思维活跃,有利于引发学生的联想和创造性想象,发挥学生的潜能。
(四)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只关注知识的传授、理论的传达,而忽略了实践的应用,结果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相似数学和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例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让学生用手中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拼摆来探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他们有的剪,有的拼,互相讨论,几分钟后,都拿出了自己小组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方法,接着大家开始了交流,台上学生讲,台下学生不时地加以补充、提问。学生在交流中学会了知识,在交流中看到可以用很多方法解决同一问题,但许多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靠一个人的力量完成,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集体合作的重要,学生既主动地获取知识,又创造出了独特新颖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鲁永红,叶龙俊.谈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
[2]李国华,张继红.缘何要创设情境[J].基础教学课程,2008.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
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正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好的情境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资源,能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能为学生打造展示才华与智慧的舞台。
一、创设小学数学情境的必要性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现代教学论观点认为: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的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二、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在数学课上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游戏,让游戏进入数学课堂,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动手、动脑、动口,开心地合作,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可以使抽象的数学趣味化,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使学生学到了知识,理解了概念,训练了技能,开发了智力,培养了创新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如有位教师教学“可能性”时,开展了玩剪刀锤子布的游戏:教师先请一名学生上台与老师玩游戏,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学生想知道,谁会赢,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问:我和这位小朋友继续玩剪刀锤子布的游戏,你们说我能赢吗?一定赢吗?只能怎么说?然后组织学生活动。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就不知不觉地进入到了数學王国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因为遇到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的。当学生面临有挑战性的问题时,才会引起积极思维,才会情绪激昂,从而释放更多的学习能量。所以我们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精心创设带有诱导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探索,去交流,去解决。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从解决圆形线圈的周长――圆形硬纸片的周长――黑板上圆规画的圆的周长――电风扇扇页旋转出的“虚圆”的周长。教师把精心创设的问题情境,贯穿于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后又产生新的问题。这样,课堂上就会生成不断,精彩迭出。学生在这样一个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全体学生又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共享解决问题的智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创设动态情境,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多媒体集声音、图像、色彩、动画等方面功能于一身,具有直观、操作快捷、图像逼真、动静结合等特点。适时利用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观念,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多媒体所提供的动态情境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对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和掌握都是非常重要的。多媒体技术使得信息既能听得见又能看得见,集声光形色动等为一体,直接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产生作用,这种通过多感官刺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一的听老师讲课强得多。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动态的显示与色彩、声音技术创设动态情境,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现彩色的太阳、月亮、地球三个天体的运行规律,即地球绕太阳转一周是一年,月亮绕地球转一周是一日,地球绕地轴转一周为日,再配以悦耳的音乐、生动的画面将学生带入奇妙的宇宙,感知年月日的来历。这样的多媒体情境导入,引起学生对新知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为学生智能的开发、探索提供了一个活动的平台。实践证明,创设动态情境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思维活跃,有利于引发学生的联想和创造性想象,发挥学生的潜能。
(四)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只关注知识的传授、理论的传达,而忽略了实践的应用,结果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相似数学和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例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让学生用手中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拼摆来探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他们有的剪,有的拼,互相讨论,几分钟后,都拿出了自己小组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方法,接着大家开始了交流,台上学生讲,台下学生不时地加以补充、提问。学生在交流中学会了知识,在交流中看到可以用很多方法解决同一问题,但许多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靠一个人的力量完成,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集体合作的重要,学生既主动地获取知识,又创造出了独特新颖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鲁永红,叶龙俊.谈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
[2]李国华,张继红.缘何要创设情境[J].基础教学课程,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