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诗意的品德与社会课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zhibo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今诗词齐聚首,飞入寻常品社课。”诗歌,语言凝炼、节奏鲜明、内涵深刻、意境高远,为许多文人所爱。读诗歌,可以丰富想象,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课的培养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形成完美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如果将诗歌与世隔绝《品德与社会》教学联系起来,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诗意的“品德与社会”课堂。
  一、诗词走进品社课
  兴趣是学生对外界事物广泛的好奇心。满足好奇心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无止境的本能欲望。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为满足好奇心,学生就要看要听要问,思维也被激活。众所周知,课本上的知识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书上的内容只能引起学生短暂的兴趣和注意力,学生总是对新鲜的东西感兴趣。于是我为学生大量补充与所讲内容有关的诗词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如讲《中秋节与重阳节》吟诵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让学生明白中秋节是个全家团圆的日子:再让学生吟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体会诗人渴望与亲人团聚的心情。讲《长江与黄河》一课时用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引入,并适时提问:“黄河的水真的是从天而来么,它发源于哪个省?流入哪个海?”引入《三国演义》开篇词中第一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使学生了解长江流入东海,并让学生迅速从社会图册中找答案,学生们一个个兴致盎然,找到后都迫不及待竞相发言。这样,一个本来十分枯燥的有关地点的知识轻易就被学生掌握了。讲《江南水乡》一课时为让学生感受到江南美景,补充白居易的《忆江南》,补充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从而让学生了解江南的特产有淡水鱼、莲蓬、莲籽。讲《长江三峡》时感受三峡景色,让学生背诵《早发白帝城》。在讲《杭州西湖》时,为感受杭州西湖美景补充民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到苏杭,一世冤枉。”以此让学生了解苏州、杭州从古到今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再让学生背诵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使学生体会西湖一年四季的景色都非常优美怡人,并告诉学生,西湖由此诗又得名西子湖。诗歌以它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意境、化抽象为形象的说理方式融入到社会课教学中,既可以增长学生学识,开拓眼界,积累材料,又能丰富语言,活跃思维,储备语汇,这令学生兴趣盎然,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诗词德育相映红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社会》要把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诗词不但具有内涵丰富、形象美、联想美、意境美的特点,更含有浓厚的感情、深刻的寓意。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挖掘诗词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讲《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让学生解秦始皇在历史上所做的重要贡献,同时也讲秦的暴政,讲到荆坷刺秦王前所吟颂的千古绝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让学生感受到壮士舍己为人的英雄气概。讲《台湾》时提到敏感的两岸关系问题,让学生再读读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和着《我的中国心》深情的乐曲朗诵,让学生充分感受台湾也是我们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理解两岸人民渴望统一的心愿。讲《林则徐虎门销烟》时吟颂林则徐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并为学生解释诗意:行事进退,一切皆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岂能为个人的安危福祸而算计!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林则徐崇高的爱国热忱。
  数以千计的仁人志士留下的不少诗篇都体现了崇高的民族热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我把它们都充分运用在了社会教学中,极大激发了学生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久而久之,学生们也对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多学生都开始在自己的摘抄本上进行摘抄,有的学生也会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补充。如我在讲《内蒙古大草原》时,有学生起来念:“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让孩子领略大草原的风情,激起孩子对祖国景色的热爱;讲《众多的山脉》,有的学生补充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使大家体会到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色;如在讲《一粒米的来历》时,有的学生补充了《悯农》,教育大家要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爱惜粮食;讲《红军长征》时,有的学生补充了毛泽东的诗歌《长征》。如此把诗歌与品德教育结合起来,起到了“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效果。
  三、创新能力诗中来
  在课堂上,创设了诗意的氛围,让诗歌走进社会课堂,让诗歌与德育相辅相成,此外,我还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或许很多人会觉得相对于知识少、阅历浅的小学生来说诗歌创作是“难于上青天”,其实不然。孩子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而这一点是诗歌创作极为重要的条件,当然,只要语言通顺,想法新颖、结尾压韵的诗歌就已经很不值得称赞了,就要对学生大加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如果获得成功,又会经常受到鼓励的强化,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劲头就会不断地增强。只要经常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肯定,有心的孩子一定能产生对诗歌的兴趣,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学生的语言文字工夫也会越来越厚。如在讲《一粒米的来历》时,我鼓励学生把书中的小短文改写成一首诗,结果非常可喜,有一个孩子用拟人的方法写成:“我是小小一粒米,来得不容易。农民伯伯忙播种,除草施肥喷农药,秋天丰收来脱粒,我是小小一粒米,可别把我看不起,人人珍惜一粒米,我们心里多欢喜!”讲《家庭与社会》时我让学生尝试把自己爸爸妈妈的工作及对社会所做的贡献编成一首小诗。一个孩子写道:“爸爸辛勤为城建,盖楼铺路有功劳。妈妈紧握铁锄头,种粮锄草把活忙。”在讲《我国的地形》时,一个学生别出心裁的把我国的地形特点编成了一首《地形特点歌》:“我国地势像阶梯,西边高、东边低。地形五种分布全,高原平原和山地,别忘丘陵和盆地,山地多、平原少,耕地都要来珍惜。”读起来很压韵,极易于记忆。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在诗歌的稚嫩创作中慢慢地得到培养。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中若能利用诗词对学生进行教育,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力,强化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有力推动了学生各种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将诗词引入课堂,创造出如诗的“社会”天地。
其他文献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来临,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一、更新教育方式的重要性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教育面临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如同填鸭一般,学生的思维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也不能得到培养。  信息资源已成为与物质资源同等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生活越来越“信息化”。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适应
期刊
一、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习  1.人人过好自学关。  我根据异步教学法的要求,自制了一套自学符号,教会学生在课文上圈、点、勾、画、批、注,达到“六会”,即会读(拿到一本书就会读);会找(会找重难点和关键词句);会提(会提问题);会记(会做笔记,在书上画画写写做不同记号);会结(即概括、总结、提高)。并教给学生使用工具书(词典等)和查阅参考资料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能力。  2.修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因为面对的都是小学生,所以要适当的运用感情教学方式,通过情境教学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更能取得优异的教学成果。所谓的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情感交流让他们认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单元教学就是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变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自主
2020年疫情的来袭和反复,促使各种防治病毒性感冒的妙药良方被热烈讨论.维生素C是其中受到热烈追捧的保健药品.但有研究指出,维生素C容易导致尿路和肾脏结石.这让将维生素C作
期刊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总是发言非常踊跃,总是高高的举起小手,越是到高年级研究者发现学生无论是对问题的理解或是难易程度都几乎表现出漠然,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减少。应该说课堂提问研究并不是一个崭新的领域,也非是一个全新的话题,但为什么教师似乎无法走出原有的桎梏,新课程实施至今,教学是否真正实现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教学活动,因此,研究
引言  前任教育部长周济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入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
一、审美素质是小语教学的培养目标之一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一是价值观。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文化观。《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三是生命观。人文性的基石是人性。它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
本文通过对房地产投资规模的实证分析,提出房地产投资合理规模的假设,并通过商品房空置率研究反推验证了假设的正确性。运用SPSS软件通过对房地产投资规模和其诸影响因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