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兴趣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kaibo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兴趣是学生的内在,也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一个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会因为体育活动需要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乏味”。反之,如果他对体育课有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本文在围绕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出个人观点,以期对提高教学效果有所帮助。
  
  一、启发自觉性,培养兴趣
  
  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晓之以理,使学生明确上体育课的重要性,明白德智皆寄于体的道理: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成为合格的人才;只有获得强健的身体,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繁重的学习;只有提高身体素质,才能够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更好地为国家服务。从而使学生目标明确,认真上好体育课,形成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学生的美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如在体操练习时,使学生建立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及动作完美所引起审美的情绪。组织学生观看体育比赛、表演,如各种球赛、艺术体操、健美比赛、开幕式、闭幕式等。同时,体育老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广博的知识和健美的体魄、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利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美学产生兴趣和爱好。这样,既能达到教育功能,又有强烈的审美作用,从而获得特殊的伦理效果。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体育教学是一种生动活泼、愉快身心的教育活动。新课标要求我们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遵循这一理念,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即每一课都创设一个情境,使每位学生都融入到情境中去,使他们感觉到是在游戏而不是在上课。选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如,根据本校特点创编的“纪律之星”、“蛇形跑接力赛”游戏等。通过这些手段,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在运动实践中培养兴趣
  
  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正确合理地组织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使学生对于体育活动既有直接兴趣,又有间接兴趣。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地安排教材内容,让学生经过努力可以看到和达到预想的效果,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培养对运动项目的广阔兴趣,克服片面发展,防止兴趣主义。随着年级升高或对某些专项兴趣的出现,再逐渐引导学生培养对一定项目的中心兴趣。此外,提供必要的设备,方便学生锻炼,使其在体育课之外也有活动的机会,从而在直接进行的运动中培养对运动的浓厚而稳定的兴趣。要加强体育活动的安全保护,特别要教会学生自我保护,尽量避免伤害事故。因为,学生一旦产生对运动的恐惧情绪,就很难再培养出运动兴趣来了。
  
  五、优美的直观示范,引发兴趣
  
  体育教学离不开动作示范,若教师基本功扎实,动作示范正确、优美,会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练习兴趣,能有效地提升练习效果。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动作的激趣作用,提高示范动作的质量,使其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特殊效果。
  
  六、合理布置场地器材,诱发兴趣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科学合理地布置练习器材,使场地整洁、线条醒目、器材整齐有序,能使学生产生一种美感和安全感,诱发参与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七、准确把握教材重点、难点
  
  为了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学习时心态好,积极性高,教师应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备课时应考虑教材的难易程度,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化难为易。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尽可能做到学习游戏相结合。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对难度大的技术动作尽量做到分解,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对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可以降低难度要求,让学生尽快掌握,然后逐步提高。学生对所学技术掌握越快、越好,心理状态就越好,能够使学生经常在良好的心境下体验体育,学生就能对体育课产生兴趣。
  
  八、建立完善,形式多样的评价制度
  
  评价是一种手段,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只有科学、合理完善的评价制度才能起到激励学生的目的,所以,在新课标指引下,我们制定了既看最终成绩,又注重进步幅度的综合评价制度,这种评价制度的建立,有效地克服了旧评价制度只看最终结果的弊端,有效地提高了素质较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有的学生先天素质较差,经过一学期的体育课锻炼进步很大,但他的成绩离优秀学生的成绩还有距离,用新的评价制度来评价这类学生,他们的成绩就会很高,这样就会提高他们上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
  总之,“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激发学生的需要和设置必要的诱因,对引起学生的体育兴趣,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体育教师应具备这种能力,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由无趣到有趣,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的更高认识。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泼愉快的教学气氛中,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并掌握体育运动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单位:062150河北省泊头市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未来学家曾预言,在21世纪,世界上最激烈的竞争,不是在工业上,不是在科学技术上,而是在高素质人才上。  近年来,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变化之大,发展之快是任何人都始料未及的。目前,计算机已进入社会各行各业之中,成为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专业的学生,各行业的科技人员、管理干部、工作人员都迫切要求学习计算机、使用计算机,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即使是取得合格学历的教师也必须不断充实、完善、提高自己,这是
期刊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依赖于听觉,音乐鉴赏是音乐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音乐作品有所感受、体验、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的审美活动,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感染、诱导 、启迪和净化的音乐功能效应。欣赏者与音乐作品情感交流的这种认识过程,它是依据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认识能力、思想情趣的不同,而对音乐欣赏的需求和欣赏的水平有所不同的,即欣赏能力的差异将直接导致对音乐感受的深度和效果。总之
期刊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跨世纪的优秀人才,我校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积极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从1990年开始,将原来的学生成绩报告单更改为学生素质汇报单,注重学生素质和全面评价。我在音乐考试改革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努力打破以往音乐考试形式单一、内容片面,测试模式僵化的状况,力求使测评学生素质的过程成为培养提高学生素质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时将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活动,破坏学习的向心力,当然也谈不上学习效率。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兴趣得以持久,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这正是本文探索的宗旨。    一、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
期刊
参加完今年的县级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看到各个组别的运动成绩平平淡淡,动作技术简单粗糙,不免为我们地区乃至全国农村中小学的体育现状感到担忧,因而也想到了当前农村中小学体育竞技成绩难于提高的几种倾向。  一、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忽视体育竞技项目的开展  面对农村中小学的现状及其广大农民家庭的经济条件,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对体育竞技运动都有一个偏见,那就是把孩子念好书,将来能找一份体面的工作看成是孩子成长
期刊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股潮流,它以强大的图像处理、动画制作以及丰富多彩的音响效果与我们的教学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将众多的学习资料再现于课堂,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景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件制作的起始阶段,要做到在使用课件上课时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维带入一个新的境界,以激
期刊
【摘要】结合酒店管理的实际需求,利用Visual Basic 6.0和SQL Server 2000 工具开发基于Client /Server (C/S) 的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单片机技术的房间智能控制器既可独立对房间各类电器设备进行控制, 同时通过串口通讯又可与上层计算机进行数据交互,从而实现计算机对房间状态的实时监控。主要包括系统分析、系统功能设计、网络设计以及系统实施中的关键技术。  【关
期刊
【缘起】:校门即将关上的一刹那,母亲匆匆赶到门口,将红领巾递给跺脚撅嘴的女儿;放学后的教室里,家长弯着腰在扫地,而孩子在一旁袖手看着;孩子的生日父母大张旗鼓,问起父母的生日,孩子却茫然不知。作为一个教师,耳闻目睹这一幕幕,心中总感到不是滋味。一件真实的事例更引发了我的思考,一位11岁的男生,天天由年迈的奶奶为其背着书包接来送去,当老奶奶采纳了老师的建议,让孙子自己背书包时,孙子一把将书包砸向了奶奶
期刊
在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声像并茂、视听结合的特点,化静为动,让书本中无声的文字变得抑扬顿挫,单调的颜色变得丰富多彩,平面的图形变得生动形象,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在教学中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着兴奋的情绪。如:我在教“跳水”、“拔河”、“举重”等词时,先让学生观看有关体育竞赛的片段录像,再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体育项目。这样紧张激烈的比赛、丰富多彩的画面立刻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
期刊
课堂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是“注渠道”或“主战场”的传统观念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吗?  现在常见到的是一个班50∽60人,甚至更如我校初一(三)班现有92人,同级其他四个班也都在90人以上,高三文(一)班76人,其他各班也都超大额班多,这些学生的生理基础、后天阅历都不尽相同,或者说有较大的差异,因而个性各异,我们却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方法、统一的进度、统一的标准,这本身就不科学,因材施教也只是理论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