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泉有了泉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216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泉者,旧万泉县也。解放后万泉、荣河两县合并,称万荣县,万泉遂专指旧城关一带,即万泉乡,旧县治亦可称万泉村矣。按《通志》:后魏(北魏)道武天锡元年(公元404年),赫连勃勃东侵河外,里人薛通率族人千人筑堡自固,周围五里十三步,因名薛通城。唐高祖李渊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因之创为县治,历代沿之无改。1951年,迁县治于新城(今称解店镇)城内村,为与新城对应,故将旧县治所在之万泉村定名为古城。在整理乡村地名时,本应定名为万泉乡的万泉村,被定为“万泉乡古城村”,做下“夹生饭”,引起邮电、交通、商贸、旅行许多误差。到2002年更名为万泉乡万泉村。
  民国《万泉县志》云:“万泉县,旧为汾阴地。以万泉名,虽因东谷多泉,实志水少也。城故无井,率积雨雪,以蓄计,以罂(读英,小口大肚瓶)瓶盎取汲他所。往返数十里,担负载曳之难百倍厥力。”
  民谚云:“稷山无山,万泉无泉”,“东西两涧和山上倒是有泉,泉水太小。”谣谚云此地无水也。
  县志又云:“土厚水深,地瘠民贫”,素有“干万泉”之称。居民素有惜水贵如油的习惯,每逢雨雪天,多用盆罐盛檐水入缸备用。合家共用一盆洗脸水,蒸馍水又来洗碗,多次使用。传云家人向脸上互相喷水来洗脸,虽属无稽之谈,言过其实,盖因缺水惜水之故也。
  民众素有打旱井(水窑)蓄水的办法,但因天雨无常,不能稳定解决人蓄饮用问题。
  此地“十年九旱”,每逢旱年,群众迷信上苍,聚众“祈雨”,祈雨活动也叫“上马脚”。上马脚的“上”,是给一个壮年男子两腮用铁锥(铢)子穿透,使他像“上神”一样疯狂起来,头戴柳冠,手执柳鞭,赤脚板像朱元璋的马皇后的脚板一样,在前面开路。遇见戴草帽或打伞的人,甩鞭就打,视为挡雨之人。祈雨队伍前边抬一香案桌,桌上放一空瓶,跑到孤山、稷王山有泉水的地方,或龙王庙、观音庙求雨。观音大士神前有一插柳枝的甘露瓶,在瓶中汲水入香案桌上的瓶子,或到山泉中汲水入瓶,插上柳枝,沿途用柳枝洒水到农田、旱井、池泊中,象征祈到雨水,降下甘露了。祈雨之后,有时竟下了雨,实属偶合和巧遇。多数祈雨,依然红日高照,蓝天无云,禾苗干枯,土地龟裂。
  明朝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万泉主管刑狱的官员王懋在万泉城首创“惠民池”。约十亩之大,引起各村仿凿。后来又在北门口凿小池两口,起到供人畜饮水和蓄洪之用。天旱时,仍就池底无水,龟裂朝天。
  古人亦知道利用地下水资源开凿深井,而万泉地处黄土高原峨嵋岭上,土厚水深,尚无先例。直到明朝嘉靖七年(1528年)万泉御史穆伯寅在城内开始试凿深井。万荣县曾有“丁奕冯村有了名,杜村千尺还有零”的谣谚,说明打井的困难和深度。万泉县城在孤山山麓,地下有水脉,可算是一优点。当时,靠人工长期开凿,凿出了一眼深井。接着各巷陆续开凿,先后在西街、牛家巷、曹家巷、南街、东街、东巷、下巷、贾家巷、西巷凿出了十来口深井。这些深井多在500市尺以上深度凿出第一层水,群众通称深井为“盛水井”。“盛”在这里是指水旺盛的意思,是区别于“浅井”(旱井)而言的。如果绝水层处在凸地,则水滴下淋,俗谓“淋水井”;如遇凹地,则水从四周聚拢或从地下冒出,俗称“过水井”或“冒水井”。万泉县城东巷和西门外桥西的井是这种井,可持续搅(提)水。
  这种盛水井,因为太深,井绳又粗又长,大多用牛皮或麻丝拧成,盘起来很重,需两人用扛子抬上,搭在井轱辘上,两头拴上柳罐。空罐下井时,因为太轻,须一人坐在井口往下拽绳,生怕打滑,把绳溜下井去,另外由一人或二人搅动井绳把空罐往井下送,待柳罐盛水后,往上搅动实罐,井水旺盛时,可以盛满水罐,天旱时,水浅只可汲半罐或一底水上来。将水倒入石槽中,因为常常两罐也汲不到一担水,要好几头(罐)才能汲一担水。当实罐搅到井口时,须把井绳打环,拽绳者要用脚踩住井绳,如此循环往复搅(提)水。搅水须要几个强壮劳力去干,妇女不敢问津,就这样随时有伤亡事故发生,令人心寒。天涝时,巷内人可以随便搅水,天旱时则排牌轮流一番,人们叫“排番子”。这就是说,地下的水、深井的水,不够人畜饮用。
  井水不够饮用时,城内居民就下东(北)涧沟担水、提水,担挑、桶担、提罐罐的青壮年、老人、妇孺奔波沟坡者络绎不绝。万泉城内居民尚有地近之便,远在20多里之外的丁樊冯村居民有用畜力拉水者,无畜力的孤寡居民长途跋涉不胜其苦,也有半道打罐倒水于途者。
  相传清朝雍正年间,万泉知县杜庭珠在天旱年代曾与居民下涧担水,与民同甘共苦,人称“杜青天”。离任后,县民曾立《杜公去思碑》怀念他,县志载有碑文。
  在日军侵占万泉时期,城内仅驻日军二三十人,但却供养日伪机关、合作社人员、数百名“皇协”军(日军自称天皇的军队,中国的伪军自称协助皇军的,故名“皇协”),用水较多。最初派苦力下北涧(实为东涧)用畜力拉水(这说明涧沟菜园有较浅的盛水井),但还是很紧张,也有被汲干之情况。
  在1943年,有个周家庄村民廉明道建议伪县长司荫昌兴建“梯传井”,由三个骡子分别拉动三架水车,从北涧盛水井中汲水,分三级提水,两级在城外,一级在城内,一级高于一级,将水梯传入城内蓄水池中,机关军队派苦力从池中担水,居民交费用水。日军投降后,改称“递传井”,似乎减轻了万泉城内用水的一些压力。廉明道50年代曾创造沼气照明,在全县推广,县委书记阎广洪曾奖给他一辆飞鸽自行车。
  1956年农业合作化后,政府提倡和支持农业社集体打浅井。1957年在“旱地变水田,万荣变江南”的口号下,全县掀起“地头大打排子井,沟涧崖畔打窖群”的群众运动,街巷农家同时打浅井。1970年县革委会提出“一户一眼旱井,一村一个池泊”的号召,万泉城内各村也卷入这一运动,将惠民池扩大和采取防渗漏措施,在路边地头和街巷及农户打了许多旱井。因水源太小,韧(防渗处理)成的不多,盛水的只有一少部分井,实际上没有多大用处。我村就曾出现过人畜伤亡事故。
  1980年5月,国家和县上连续3年拨专款给三文、西村、万泉等乡20万元来打旱井,每眼井补助50元,以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万泉人民深受其惠,在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上向前迈进了一步。
  1960年3月,万荣县县委、县人委从孤山柳泉沟引泉水铺陶管“引水下山”入县城高潮池成功。城关公社红旗管理区(今万泉乡)组织强壮男劳力无偿出工,在黄家峪柳树沟挖泉水,铺陶管1.5公里至城内,因流量过小,途中渗漏,仅补充了城内一部分水源,居民可以凭票在城中心的聚水井内汲水。
  万泉村在引水下山、解决人畜饮水问题的道路上也是有教训的。人们只嫌自然的贡献太少,只恨泉水流量太小,就想用炸药炸泉眼,结果造成水层断裂,柳树沟的泉水断流了。同样的,在1968年,孤山山麓,地处丘陵,居民梯形居住,低处水满,才能压供高处,常常使南半城居民供不上水。一些北城居民用三通放水,不经过水表,用量很大,使南城居民更加缺水,有时十天半月用不上水。
  2002年,省里又拨一笔专款,用于万泉村人畜饮水解困、集中供水工程。在县水利技术人员施工下,改造了水道,设置了控制闸门。为了防止偷水,将水表安装在户外加强管理。2002年6月15日开始放水,使全村居民514户、2074口人(加上乡直单位和街上商店共为566户,人口更多),还有万泉中学、小学、幼儿园的师生,除极个别高地外,绝大多数用户都可以用上自来水。
  因为水源充足,全村发展了6圈羊和15个鸡场,还有零星饲养的牛、羊、骡、鸡都可用上水。
  郊区有一家季节性的脱水菜厂和两个常年生产的打煤厂打造蜂窝煤,也要用大量的水。
  现在全村的5口机井,除2号井保证人畜饮水外,其它井都有灌溉之利,在黄土高原上破天荒地有了水浇田,可灌农田、果园、大棚1000余亩,呈现出一派“岭上江南”的风光。
  因为有了水浇田,该村就在农田上做文章,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种植小麦的习惯,因地制宜地种植大葱、苹果和酥梨,加上养鸡养羊的畜牧业,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改变了昔日的生活习惯。过去是“一根葱就馍一顿饭”,“油泼辣子一个菜,开水泡馍美得太”,现在一年四季吃鲜菜,冬季还能吃上反季节生产的黄瓜、西红柿。十天逢五一次会(集),还嫌间隔太长。我作为县政协常委、人大代表,建议乡政府增加逢九会,十天两次会,以便买菜和买日用品。市场也繁荣了,街上有了饭馆、馍铺、理发店和副食、百货、家电等商店。过去万泉人从来不洗澡,现在街上开起了澡堂子,一改昔日民谣所说的:“鸭儿沟,柳家院,转过湾儿万泉县。万泉县,稀巴烂,一家生意两家店”的萧条面貌。居民住房也有了改变,许多楼房拔地而起。
  笔者年近八旬,对饮水困难身历其事,曾经几人合伙在盛水井上费力地拽绳、搅水;曾经下涧沟担水,在沟坡上气喘吁吁地奔波,在坡上要多次换肩歇几歇;也曾经在天旱时夜间在城外深井中搅水,现在仍记忆犹新。
  漫长的为人畜饮水解困的历史,在太平盛世的今天结束了。我经历了新旧社会两个时代,深有感触,不禁想以《万泉有了泉》为题写几句诗文来结束这篇纪实散文:
  我的家乡在万泉,万泉曾经“无泉”,
  万泉曾称“干万泉”。人畜饮水十分艰难:
  曾盛屋檐水,曾挖池泊打浅井,
  曾打深井汲深泉,曾经引水下山,
  曾凿深井在高原,在漫长的道路上慢慢向前。
  终于盼来了这一天,家家龙头喷水,
  户户流出银泉。高塬有了水浇园,
  岭上竟似大江南。从此,万泉有了泉,
  从此,万泉不再干。这事儿真新鲜,
  只有在这太平盛世、和平年间,才能实现。
  (责编东曙)
  
其他文献
日本在侵华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实现其吞并中国、争霸世界的计划,公然违抗国际公法,在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及南洋地区,相继秘密地建立5支细菌部队,大量生产细菌武器,使用灭绝人性的细菌战,犯下了罄竹难书的反人类的战争罪。日军北支"甲"1855部队,其总部设在北平(北京)城内,其分部遍布华北各地,山西尤多。而建立较早的,是继臭名昭著的731部队之后在中国建立的第二支细菌战部队。而它的罪恶
期刊
我的家乡,位于上党盆地北端,沁县西乡,距城约20华里的白山脚下,名曰开村,全村共有400多户,2000多口人,耕地面积约4800余亩。民国初年,农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村民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宁静生活。   开村在沁县是一个大村,村里最高的统治者是村长。据说那时候村长是义务职,不支薪水。进入20世纪30年代,风气渐变,村里一些想过官瘾的头面人物,为谋取村长这个类乎明清时代乡约地保式的小官,都
期刊
四处打听,终于在天津蓟县某干休所找到了董来扶老人的家。整洁的“绿色”院落里,一位老人正在给花浇水,脚上的军用胶鞋沾满了泥土。怎么也看不出眼前这位质朴的老人,就是共和国第一辆坦克“功臣”号的驾驶员,就是曾经驰骋辽沈、平津战役和抗美援朝战场,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的“钢铁英雄”董来扶。老人很好客,热情地把我们领进那间四周挂满字画的简陋客厅,激动地述说起那段难忘的岁月。     凭几句半生不熟的日语,从国
期刊
长期以来,人们在谈及解放前的山西教育界名流时,少不了要提及郭象升的名字。已故史学家、原山西大学历史系郝树侯教授,以他的亲身经历在《山西省立教育学院概况》一文中写道:“抗战前的山西省立教育学院从开办到结束(1925—1937),前后共12年……赵丕廉和郭象升(赵早年参加同盟会,和郭象升是山西大学堂中斋同学,宣统已酉科拔贡同年)是最有关系的主持者”,“赵、郭办这个学院,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对社会有所贡献
期刊
1934年10月16日,全军的前卫团——红一方面军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涉过于都河,迈出了战略转移的第一步。因此,10月16日就成为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一个纪念日。  红四团前身为北伐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曾参加过彪炳史册的南昌起义、湘南暴动。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左权、政治部主任朱瑞,第二师师长陈光,政委刘亚楼,四团团长耿飙,政委杨成武、参谋长李英华、党总支书记林子钦。    奔
期刊
悠悠万载,人们不断发问,我们的远古祖先走过了怎样的坎坷历程?最早的祭祖之地又在哪里?本文试图找回中断湮没千年的祭祖圣地———万荣后土祠,恢复它昔日辉煌的本来面目,倘能如此,此乃我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    黄帝建“坛”开创祭祖之先河     大约在5000多年前,占据黄河中下游地区大片土地的部落首领黄帝,在古冀洲涿鹿一带(今运城市盐湖周边地区),和另一部落的首领蚩尤展开大战,历时三年有余,“执蚩
期刊
天下名山僧占多。  游历名山,寻访古刹,是许多人的乐趣。但仅仅止于一般的观赏,“游于目而未人于心”,时日既久,便会如过眼烟云,无复忆念。但世上之事偏偏也有例外。一次不经意间的游玩、一个不为人知的偏僻地方、一座被人遗忘的古寺庙,竟能让人流连忘返,以至事情过去许久仍记忆犹新。就在荒疏、僻陋的原平市长梁沟镇贾庄村,在苍老废弃的洪福寺,我像考古学家那样找古碑、寻古迹、访老人,眼观耳录,笔抄心记,留下了几页
期刊
山西商人在张家口贸易活动,历经明、清到民国,达二百余年,先后开设大小店铺千余家,除经营大宗商品的店铺外,还有多家当铺。如榆次车辋村常家在张家口开的店铺有50多家,经销的商品上至茶叶和绸缎,下至油盐和葱蒜,几乎无所不包。开当铺也是晋商生财之道。  旧社会的当铺,也称“典当”、“质库”、“长生库”、“解库”、“质肆”、“押店”等。它专以“济民”为招牌,行牟利之实。  过去有句俗语:穷人离不开当铺。老百
期刊
无论是在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人民共和国成立50余年来的和平环境里,被誉为山西省“将军县”的原平市(旧称崞县),素有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人民群众卫国参军蔚然成风,这已是我国现代史上千真万确的事实。最近,当地又有这方面的珍贵文物证件被发现。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大举进犯山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挥师开赴山西抗日前线,王震、赵尔陆等将领分别在山西崞县(今原平市)
期刊
刘伯承元帅一生身经百战,功勋卓著,九死一生,其中最危险、最艰苦的一次,莫过于1942年夏季太行区的反“扫荡”作战——1.5万日军将我700余人合围于太行山区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方圆不足10公里的石城、和峪、黄花、黄贝坪、黄岩、杨家庄、王家庄地域,夜间敌我相距几十米,连胡子都看得清清楚楚。他运筹帷幄,用兵如神,巧妙地跳出敌人合围圈,粉碎了日军“C号作战计划”。    一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