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务驱动的教学是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能够较好地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任务驱动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主动、积极的学习。在高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这一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整个学习的主体,促进高中生阅读知识的内化,也有利于学生提高语言的运用水平。
一、设计阅读导入,激发学习动机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也是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重要动力。因此,在高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教师需要做的是找出阅读材料中一个恰当的点,然后设计阅读教学的导入,激发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学习兴趣,
如教师在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文章时,可以先播放相关的励志视频给学生观看,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最后教师再总结学生的观点。在此处教师可以引用和志刚的例子:“他双手残缺,依然克服重重困难,在强大的意志力支持下,用嘴写字,从而创造出‘口写体’的书法奇迹。现在大家来看看另一则享誉中外的残疾人故事。”学生会主动阅读这篇文章,探究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教师在导入中将相关的资料以及实例展示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能够从心理上接受阅读文章,这样就可以将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思维状态激发至一个十分活跃的状态,从而优化阅读效果。
二、合理安排任务,明确阅读目标
在任务驱动模式下,整个教学活动都围绕特定学习任务来进行。因此,教师需要对任务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学任务的科学安排就是整个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要围绕重难点展开,从而让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的任务,然后再将学习任务与学生实际生活建立起联系,从而促使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语言能力。
如学习《赤壁赋》,这篇古文是“以文为赋”,采用了骈散结合这一形式,需要学生对文章的精美语言加以鉴赏与品味,然后再了解主客问答的赋体手法,从而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景、情、理交融的这一特点。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设置三个阶段的学习任务:第一个阶段是熟读课文,掌握文章的大概含义;第二个阶段的学习任务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内涵,体会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进而感受作者人生观中的辩证思想;第三个阶段学习的任务是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后能够背诵。
三、构建任务教学,引导学生学习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在阅读学习中也应该体现其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在阅读中对学生加以指导,而不是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信息,抹杀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个性。基于此,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阅读活动。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完全放任学生,不能使学生离阅读主题越来越远,而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展开自主性的探究和交流,让学生的能力在阅读中逐渐得到提高。
如教师在讲授《雷雨》这篇课文时,首先需要学生了解戏剧的相关知识,其中一个是戏剧中人物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导致人物有不同结局。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通过反复研读人物的对话,进而理解他们各自的需求,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人物的性格和他们的“归宿”,提高学生对戏剧知识的掌握度。
四、 设计教学任务,加强阅读指导
由于学生在上一个阶段已经熟悉了阅读的任务,所以,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教师要将重点放在阅读教学的实践设计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而且要着重解答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阅读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能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如学习《赤壁赋》这篇古文,学生对文章中的一些词类活用现象难以掌握,如句子“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其中的“歌”是名词用作动词,在翻译中应译为“唱”。再如句子“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中,“渔樵”是名词用作动词,应该翻译为:打鱼砍柴。教师要对这部分知识进行重点讲解,这样才能让学生正确理文章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理解苏轼,进而领略其乐观旷达的心境。
又如《荷塘月色》,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学生要掌握通感的修辞手法与情景交融这一写作技巧。其中,通感这一修辞手法是学生比较陌生的。因此,教师要将这一重点知识介绍给学生。
总之,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运用到高中阅读教学中,一方面可以突出高中语文新课改教学的理念,使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逐渐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以及指导者;另一方面可以将学生变为学习的主动探究者,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13161)
一、设计阅读导入,激发学习动机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也是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重要动力。因此,在高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教师需要做的是找出阅读材料中一个恰当的点,然后设计阅读教学的导入,激发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学习兴趣,
如教师在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文章时,可以先播放相关的励志视频给学生观看,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最后教师再总结学生的观点。在此处教师可以引用和志刚的例子:“他双手残缺,依然克服重重困难,在强大的意志力支持下,用嘴写字,从而创造出‘口写体’的书法奇迹。现在大家来看看另一则享誉中外的残疾人故事。”学生会主动阅读这篇文章,探究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教师在导入中将相关的资料以及实例展示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能够从心理上接受阅读文章,这样就可以将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思维状态激发至一个十分活跃的状态,从而优化阅读效果。
二、合理安排任务,明确阅读目标
在任务驱动模式下,整个教学活动都围绕特定学习任务来进行。因此,教师需要对任务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学任务的科学安排就是整个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要围绕重难点展开,从而让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的任务,然后再将学习任务与学生实际生活建立起联系,从而促使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语言能力。
如学习《赤壁赋》,这篇古文是“以文为赋”,采用了骈散结合这一形式,需要学生对文章的精美语言加以鉴赏与品味,然后再了解主客问答的赋体手法,从而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景、情、理交融的这一特点。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设置三个阶段的学习任务:第一个阶段是熟读课文,掌握文章的大概含义;第二个阶段的学习任务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内涵,体会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进而感受作者人生观中的辩证思想;第三个阶段学习的任务是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后能够背诵。
三、构建任务教学,引导学生学习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在阅读学习中也应该体现其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在阅读中对学生加以指导,而不是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信息,抹杀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个性。基于此,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阅读活动。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完全放任学生,不能使学生离阅读主题越来越远,而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展开自主性的探究和交流,让学生的能力在阅读中逐渐得到提高。
如教师在讲授《雷雨》这篇课文时,首先需要学生了解戏剧的相关知识,其中一个是戏剧中人物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导致人物有不同结局。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通过反复研读人物的对话,进而理解他们各自的需求,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每一个人物的性格和他们的“归宿”,提高学生对戏剧知识的掌握度。
四、 设计教学任务,加强阅读指导
由于学生在上一个阶段已经熟悉了阅读的任务,所以,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教师要将重点放在阅读教学的实践设计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而且要着重解答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阅读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能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如学习《赤壁赋》这篇古文,学生对文章中的一些词类活用现象难以掌握,如句子“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其中的“歌”是名词用作动词,在翻译中应译为“唱”。再如句子“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中,“渔樵”是名词用作动词,应该翻译为:打鱼砍柴。教师要对这部分知识进行重点讲解,这样才能让学生正确理文章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理解苏轼,进而领略其乐观旷达的心境。
又如《荷塘月色》,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学生要掌握通感的修辞手法与情景交融这一写作技巧。其中,通感这一修辞手法是学生比较陌生的。因此,教师要将这一重点知识介绍给学生。
总之,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运用到高中阅读教学中,一方面可以突出高中语文新课改教学的理念,使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逐渐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以及指导者;另一方面可以将学生变为学习的主动探究者,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1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