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行的小学教育体系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英语学科也与时俱进地进行着课程改革。作为随班就读的参与者,智障生同样享有和其他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但是,由于智障生自身特点的制约,其不能像正常学生一样学习英语。因此,以新课改理念为引领,通过TPR活动调动智障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英语学习中感知快乐,应是英语教师日常工作中的题中应有之意。
一、TPR活动概述
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活动是美国加州圣约瑟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士·阿歇尔提出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方法倡导把言语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身体动作教授英语,因此又被称为“全身动作反应法”。
TPR活动注重的是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因为学生在一个比较放松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效果最佳。所以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爱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等心理特征,尽量使课堂英语趣味化、生活化,让学生通过跑、跳、做游戏等各种活动来学习英语,使他们调动多种感官来接受、应用信息,更好地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TPR活动在智障生英语学习中的必要性
(一)《新課标》理念的引领
首先,人人生而平等。作为随班就读的一员,智障生享有和其他学生一样的义务教育学习权利。所以,关注智障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应落实在平日的每一节常态课中。
其次,《新课标》提出“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理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同一年龄阶段中的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表现出特殊性和差异性,因此,英语教学中要针对智障生的特点,采取特殊措施,适应他们的学习需要。
(二)智障生的特点分析
通过观察智障生在学校日常的行为特点,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智障生的感、知觉表现迟钝、缓慢,只有刺激物足够醒目、鲜明,并且呈现时间足够长时,他们才能感觉得到,因而单位时间内接受外界信息明显少于正常儿童。
其次,智障生的语言能力薄弱,80%都有语言障碍、发语音困难,即使会说话,也是极简单的句型,内容贫乏,往往词不达意,需要对方费尽心思的去猜。
然后,智障生的独立能力较差,时刻需要有人陪同和家长无微不至的帮助。他们一般不能自主完成相应的任务,需要在家长的陪同、帮助下完成简单的机械动作。
(三)TPR活动的优势分析
首先,TPR活动强调开启“右脑思维”。智障生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联系着,需要具体形象、具体实物的感官刺激支持。TPR活动通过让语言进入右半脑来引起智障生的行为变化,他们就可以更容易理解语言代码,并能够理解目标语的基本结构及其表示的含义。
其次,TPR活动对学生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对学生的言语输出不做严格的硬性、死板要求,只纠正一些较大的错误,并辅之以轻松、诙谐的方式进行善意提醒,不使学生尤其是智障生感到压力,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培养愉快的学习情绪,让他们在参与和体验中乐学。
然后,TPR活动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灵活性,它可以和其他的教学法很好的配合使用。作为一种教学环节,TPR活动能够有效地与其他教学环节进行张弛的有机结合,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不会整节课沉浸在高亢、激昂的情绪中导致思维和状态的疲累和懈怠。
三、TPR活动在智障生英语学习中的实践与运用
(一)游戏表演,为智障生营造快乐的教学环境
英语学科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学生不免会产生陌生感。而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要使学生乐学,必须顺其天性把游戏引入课堂,为学生尤其是智障生营造轻松、快乐的环境。老师可通过游戏和形象的表演,运用身体语言来表达口中的信息。
如在讲解stand up, sit down, show me your…等指令性短语时,教师会边说边做动作示范,同时示意学生跟自己一起边说边做,然后由老师发号施令,学生跟着做动作,接下来用“男生说—女生做”以及“女生说—男生做”“1、2组说—3、4组做”等方式反复操练、强化相应指令。在这个过程中,智障生在陪读家长的帮助下跟着大家一起做动作,乐此不疲。
(二)实物教具,为智障生呈现直观的知识体验
智障生的心理特征之一就是专注于具体的直观事物,物体越具体,形象越直观,其越感兴趣。
在学习有关水果的内容时,老师提前准备好水果放在不透明的袋子里,通过故弄玄虚、设疑等方式让他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进行触摸来猜水果,尤其让智障生参与进来,过程中教师辅之以颜色、形状、触感等描述性语句对其他学生进行提示,最后真相大白,揭示谜底,并呈现相应的实物水果,这样既可以直观的让智障生感知水果,记住相关词语表达,同时也可以让其他学生复习关于描述性的多方面词汇,有效拓展课堂内容。
(三)巧妙评价,为智障生提供及时的成功体验
对智障生而言,有时候很微小的、常人看来微不足道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所以应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学、好学。
在讲解身体部位的内容时,教师先请全体同学起立,跟着歌谣的优美旋律轻轻触摸自己的身体相关部位——head, eyes, ears, mouth, nose…接下来让智障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机触碰自己的身体部位,其他学生说出相应的英语单词,没学过的身体部位则依着互动中的随机生成进行及时的处理和消化;最后全体学生在教师的暗示下统一做动作触碰相应的身体部位,引导智障生说出本课的目标词汇。众多充满期待和鼓励的目光以及陪读家长和老师的提醒,智障生发音有些含混地正确说出了相应的单词,大家不约而同地为其表现热烈鼓掌,教师顺势锦上添花,为智障生的表现竖起大拇指,同时在他自己刚刚正确表达出的身体部位上贴上一个奖励性sticker。此时,智障生的内心溢满了骄傲,潜移默化地树立起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随班就读工作是一项艰难而有成就感的任务,对于智障生来说,他们有着同样饱满的学习热情,但需要教师用爱去唤醒。教师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应以新课改理念为引领,巧妙设计TPR活动,让智障生在TPR的参与和体验中爱上英语、享受英语,让ABC的阳光沐浴在包括随班就读学生在内的每名学生的身上。
一、TPR活动概述
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活动是美国加州圣约瑟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士·阿歇尔提出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方法倡导把言语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身体动作教授英语,因此又被称为“全身动作反应法”。
TPR活动注重的是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因为学生在一个比较放松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效果最佳。所以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爱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等心理特征,尽量使课堂英语趣味化、生活化,让学生通过跑、跳、做游戏等各种活动来学习英语,使他们调动多种感官来接受、应用信息,更好地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TPR活动在智障生英语学习中的必要性
(一)《新課标》理念的引领
首先,人人生而平等。作为随班就读的一员,智障生享有和其他学生一样的义务教育学习权利。所以,关注智障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应落实在平日的每一节常态课中。
其次,《新课标》提出“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理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同一年龄阶段中的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表现出特殊性和差异性,因此,英语教学中要针对智障生的特点,采取特殊措施,适应他们的学习需要。
(二)智障生的特点分析
通过观察智障生在学校日常的行为特点,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智障生的感、知觉表现迟钝、缓慢,只有刺激物足够醒目、鲜明,并且呈现时间足够长时,他们才能感觉得到,因而单位时间内接受外界信息明显少于正常儿童。
其次,智障生的语言能力薄弱,80%都有语言障碍、发语音困难,即使会说话,也是极简单的句型,内容贫乏,往往词不达意,需要对方费尽心思的去猜。
然后,智障生的独立能力较差,时刻需要有人陪同和家长无微不至的帮助。他们一般不能自主完成相应的任务,需要在家长的陪同、帮助下完成简单的机械动作。
(三)TPR活动的优势分析
首先,TPR活动强调开启“右脑思维”。智障生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联系着,需要具体形象、具体实物的感官刺激支持。TPR活动通过让语言进入右半脑来引起智障生的行为变化,他们就可以更容易理解语言代码,并能够理解目标语的基本结构及其表示的含义。
其次,TPR活动对学生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对学生的言语输出不做严格的硬性、死板要求,只纠正一些较大的错误,并辅之以轻松、诙谐的方式进行善意提醒,不使学生尤其是智障生感到压力,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培养愉快的学习情绪,让他们在参与和体验中乐学。
然后,TPR活动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灵活性,它可以和其他的教学法很好的配合使用。作为一种教学环节,TPR活动能够有效地与其他教学环节进行张弛的有机结合,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不会整节课沉浸在高亢、激昂的情绪中导致思维和状态的疲累和懈怠。
三、TPR活动在智障生英语学习中的实践与运用
(一)游戏表演,为智障生营造快乐的教学环境
英语学科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学生不免会产生陌生感。而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要使学生乐学,必须顺其天性把游戏引入课堂,为学生尤其是智障生营造轻松、快乐的环境。老师可通过游戏和形象的表演,运用身体语言来表达口中的信息。
如在讲解stand up, sit down, show me your…等指令性短语时,教师会边说边做动作示范,同时示意学生跟自己一起边说边做,然后由老师发号施令,学生跟着做动作,接下来用“男生说—女生做”以及“女生说—男生做”“1、2组说—3、4组做”等方式反复操练、强化相应指令。在这个过程中,智障生在陪读家长的帮助下跟着大家一起做动作,乐此不疲。
(二)实物教具,为智障生呈现直观的知识体验
智障生的心理特征之一就是专注于具体的直观事物,物体越具体,形象越直观,其越感兴趣。
在学习有关水果的内容时,老师提前准备好水果放在不透明的袋子里,通过故弄玄虚、设疑等方式让他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进行触摸来猜水果,尤其让智障生参与进来,过程中教师辅之以颜色、形状、触感等描述性语句对其他学生进行提示,最后真相大白,揭示谜底,并呈现相应的实物水果,这样既可以直观的让智障生感知水果,记住相关词语表达,同时也可以让其他学生复习关于描述性的多方面词汇,有效拓展课堂内容。
(三)巧妙评价,为智障生提供及时的成功体验
对智障生而言,有时候很微小的、常人看来微不足道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所以应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学、好学。
在讲解身体部位的内容时,教师先请全体同学起立,跟着歌谣的优美旋律轻轻触摸自己的身体相关部位——head, eyes, ears, mouth, nose…接下来让智障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机触碰自己的身体部位,其他学生说出相应的英语单词,没学过的身体部位则依着互动中的随机生成进行及时的处理和消化;最后全体学生在教师的暗示下统一做动作触碰相应的身体部位,引导智障生说出本课的目标词汇。众多充满期待和鼓励的目光以及陪读家长和老师的提醒,智障生发音有些含混地正确说出了相应的单词,大家不约而同地为其表现热烈鼓掌,教师顺势锦上添花,为智障生的表现竖起大拇指,同时在他自己刚刚正确表达出的身体部位上贴上一个奖励性sticker。此时,智障生的内心溢满了骄傲,潜移默化地树立起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随班就读工作是一项艰难而有成就感的任务,对于智障生来说,他们有着同样饱满的学习热情,但需要教师用爱去唤醒。教师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应以新课改理念为引领,巧妙设计TPR活动,让智障生在TPR的参与和体验中爱上英语、享受英语,让ABC的阳光沐浴在包括随班就读学生在内的每名学生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