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走进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从单纯地注重知识的传授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因此,作文教学需要“走出去,动起来,活起来”。具体来说,教师要多帮学生寻找写作的乐趣;多帮学生搭建写作的舞台;勤让写作形象化;勤点拨学生的灵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指导策略
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作文教学也是如此,走多了,走勤了,自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笔者从事语文教学以来,在作文教学上不断摸索,得出了两条经验:一是表数量的“多”,其二是表频率的“勤”。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多帮学生寻找写作的乐趣
走进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从单纯地注重知识的传授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习作也是如此,要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吊起学生的胃口,養成乐于写作的习惯。
“吊胃口”的要点是“夸”。不管学生最后交上来的作品是什么模样,就凭当初看到他们写作时口咬笔杆、搔头皮、遍翻书、冥思苦想了半天的份上,教师也要善于鼓励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特别是对那些作文很糟糕的学生,更要从他们的文章中尽可能地找到一两个好句子夸夸他,鼓励他下次还要多写出几个好句子来。我班有个女生,写作能力比较薄弱,因此,笔者在进行片段练习时,常常在她写完一个片段后,给她一个“优”的评价。渐渐地,她的写作能力提高了。有一次,她去外地旅游回来,写了篇作文并拿给笔者看。那篇文章写得很不错,笔者便把它推荐到《番禺日报》上发表,她知道了之后兴奋极了。
“吊胃口”之另一法是“看人办事”。有学生拿到批改后的作文问笔者:“我的比他写得好,为什么只是得‘良好’?”笔者便回答说,那是因为另一个孩子进步了,或是取材好,或是写字好,或是有特色。因为笔者制定了不同的评分标准,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这样,写作素质差的学生有希望,写作素质好的学生有进取。
第三法,及时给他们展示的机会。我班学生有个习惯,刚写完作文就迫切想知道自己写得怎么样。笔者也总是尽快地阅读,尽快总结评出“写作明星”、“最佳句子”……并将优秀作品推荐到班级园地、学校宣传栏或刊物上发表。每次进行片段训练时,笔者也即兴给他们评定一个“一年级水平”、“二年级水平”、“三年级水平”……“研究生水平”,作文课上常常是学生的感叹。正因为有了成功的快乐,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才有了良性循环。
二、多帮学生搭建写作的舞台
新课程强调,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于作文教学尤为重要。笔者在教学中实行“走出去,动起来,活起来”的方式。写作片段训练即是笔者为学生搭建的写作“舞台”,尽量让他们进行片段训练,这样既锻炼了笔力又不耽误时间。
1. 写作与阅读不分家
阅读中有很多的写作训练资源,它们可以成为学生练笔的素材。在《威尼斯的小艇》一课中,学习了抓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的方法,笔者就让学生仿写《番禺街头的摩托车》:“……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突然钻出一辆灰尘满身的摩托车,凭着它瘦小的身躯,在人海中穿来穿去。‘哒哒’一声,吓得人流聚了又散,散了又聚。冷不防,小炮筒一样的尾气管喷出一股灰黑的烟,呛得人喘不过气来。而它一溜烟又淹没在另一拨人群中了。”在教学《月光曲》时,让学生学会写联想;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中,让学生学习对话分行描写。每当看到有写作特色的句子或段落,笔者就会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用它。如在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场面描写时,笔者问学生:“你准备在什么地方运用场面描写?学了‘扑朔迷离’,你准备怎么用?”有的学生甚至可以用“扑朔迷离”这个词编个长长的故事。
2. 写作与生活不分家
若在生活中发现可以写作的素材,马上让学生即兴写作。如,有一次春游的早上,天灰蒙蒙的,到底去还是不去,学生急,老师也急,大家在走廊、教室、办公室里穿梭,奔走相告,都是一惊一乍的。这就是很好的写作素材。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善于抓住,就是好文章。当然,生活中不会有那么多偶然,很多素材还需要我们去创设。于是,笔者让学生走出去,动起来。比如笔者为学生创设过“罗家——美丽的家园”、“我的奇思妙想”、“走访街边同龄人”、“话春联”、“我做校园小主人”等活动。这样,学生收集到丰富、鲜活的生活素材,写作的舞台自然为他们敞开了。
三、勤让写作形象化
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验:很多学生说得头头是道,玩得新鲜有趣,一到写作就干巴巴的几句话了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不同的年段进行分层训练,让写作形象化。
1. 初级阶段,贴图写话
对于低年段的学生采用图画式,贴图写话;然后由自己画图写话过渡到实物写话。如,“‘桌上摆着一个苹果’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还不知道什么?”学生会接着说:“知道了苹果大不大,圆不圆,红不红,好不好吃,光不光滑,香不香。”笔者拿出一个苹果,让他们看看、摸摸、闻闻、尝尝。于是他们就写出了“桌上有一个大大的苹果,圆溜溜的,摸起来很光滑,还发亮呢!我凑近鼻子闻一闻,嗯,好香。口水都流出来了,我马上咬了一口,啊!又甜又脆,好吃极了!”这些句子。另外笔者还开展了诸如“树叶拼图画”、“把不完整的图补充完整”等活动,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 中级阶段,活动写话
如观察一个人跳远的动作,把他的动作分解成慢动作,要求学生体会怎么准确用词,怎么斟词酌句地表达,形成现场组织语言的过程。学生亲眼看见动作变成文字的过程,对他自己举一反三很有帮助。
3. 高级阶段,即兴写话
除了活动铺设之外,还要让学生了解精彩段落的语言组织,体会写作技巧的比较使用。比如用这个开头还是选用另外的好,怎么使语句灵活等,针对具体文章适当地进行具体指导。有次上课,笔者发现有个学生脸上很脏,桌上乱七八糟地摆了许多东西,便随口说:“那条可怜的红领巾,胳膊悬在桌子的悬崖上,钢笔帽掉了,露出了秃头……”接着让学生去说,学生明白了意图,一字一句,即兴描绘出了“一个马虎同学”的形象。
4. 组织学生互评作文
让学生评价彼此的作文,从中找到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兴趣也很浓。
四、勤点拨学生的灵性
“灵性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民族的灵魂。”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培养有灵性的学生是语文教师的职责。教师常常发现学生有时比自己想得多,想得远,想得有创意,这证明孩子都有潜在的灵性。而这个灵性需要教师去点拨才会闪光。
如组织学生进行“水果拼盘”比赛,学生都说:“要做一个最特别的。”那么是不是只有新鲜玩意才是特别的?经过讨论,大家都觉得要讲究情景,体现艺术,笔者当即提醒他们艺术就得讲究意境,讲究与众不同。学生的灵感被激活,结果“更上一层楼”、“落英缤纷”、“春江水暖”……一个个拼盘异彩纷呈,充分体现了学生无拘无束的灵性。最后,笔者要求学生自己命题记录这次活动,他们兴致勃勃地完成了习作。从那些五花八门的题目(《我,天才》、《请投我一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果色飘香》……)中可以发现,学生的灵性被极大地激发了,作文的质量也就顺理成章地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些事实都说明,只要有效点拨学生的灵性,学生就会发现精彩的世界。
写作的路艰辛而漫长,写作教学同样如此。其中也没有现成的可以照搬的经验,需要教师自己不断地摸索前进,寻求适合自己和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而这个摸索过程中又要付出更多的“勤”与“多”。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指导策略
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作文教学也是如此,走多了,走勤了,自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笔者从事语文教学以来,在作文教学上不断摸索,得出了两条经验:一是表数量的“多”,其二是表频率的“勤”。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多帮学生寻找写作的乐趣
走进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从单纯地注重知识的传授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习作也是如此,要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吊起学生的胃口,養成乐于写作的习惯。
“吊胃口”的要点是“夸”。不管学生最后交上来的作品是什么模样,就凭当初看到他们写作时口咬笔杆、搔头皮、遍翻书、冥思苦想了半天的份上,教师也要善于鼓励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特别是对那些作文很糟糕的学生,更要从他们的文章中尽可能地找到一两个好句子夸夸他,鼓励他下次还要多写出几个好句子来。我班有个女生,写作能力比较薄弱,因此,笔者在进行片段练习时,常常在她写完一个片段后,给她一个“优”的评价。渐渐地,她的写作能力提高了。有一次,她去外地旅游回来,写了篇作文并拿给笔者看。那篇文章写得很不错,笔者便把它推荐到《番禺日报》上发表,她知道了之后兴奋极了。
“吊胃口”之另一法是“看人办事”。有学生拿到批改后的作文问笔者:“我的比他写得好,为什么只是得‘良好’?”笔者便回答说,那是因为另一个孩子进步了,或是取材好,或是写字好,或是有特色。因为笔者制定了不同的评分标准,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这样,写作素质差的学生有希望,写作素质好的学生有进取。
第三法,及时给他们展示的机会。我班学生有个习惯,刚写完作文就迫切想知道自己写得怎么样。笔者也总是尽快地阅读,尽快总结评出“写作明星”、“最佳句子”……并将优秀作品推荐到班级园地、学校宣传栏或刊物上发表。每次进行片段训练时,笔者也即兴给他们评定一个“一年级水平”、“二年级水平”、“三年级水平”……“研究生水平”,作文课上常常是学生的感叹。正因为有了成功的快乐,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才有了良性循环。
二、多帮学生搭建写作的舞台
新课程强调,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于作文教学尤为重要。笔者在教学中实行“走出去,动起来,活起来”的方式。写作片段训练即是笔者为学生搭建的写作“舞台”,尽量让他们进行片段训练,这样既锻炼了笔力又不耽误时间。
1. 写作与阅读不分家
阅读中有很多的写作训练资源,它们可以成为学生练笔的素材。在《威尼斯的小艇》一课中,学习了抓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的方法,笔者就让学生仿写《番禺街头的摩托车》:“……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突然钻出一辆灰尘满身的摩托车,凭着它瘦小的身躯,在人海中穿来穿去。‘哒哒’一声,吓得人流聚了又散,散了又聚。冷不防,小炮筒一样的尾气管喷出一股灰黑的烟,呛得人喘不过气来。而它一溜烟又淹没在另一拨人群中了。”在教学《月光曲》时,让学生学会写联想;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中,让学生学习对话分行描写。每当看到有写作特色的句子或段落,笔者就会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用它。如在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场面描写时,笔者问学生:“你准备在什么地方运用场面描写?学了‘扑朔迷离’,你准备怎么用?”有的学生甚至可以用“扑朔迷离”这个词编个长长的故事。
2. 写作与生活不分家
若在生活中发现可以写作的素材,马上让学生即兴写作。如,有一次春游的早上,天灰蒙蒙的,到底去还是不去,学生急,老师也急,大家在走廊、教室、办公室里穿梭,奔走相告,都是一惊一乍的。这就是很好的写作素材。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善于抓住,就是好文章。当然,生活中不会有那么多偶然,很多素材还需要我们去创设。于是,笔者让学生走出去,动起来。比如笔者为学生创设过“罗家——美丽的家园”、“我的奇思妙想”、“走访街边同龄人”、“话春联”、“我做校园小主人”等活动。这样,学生收集到丰富、鲜活的生活素材,写作的舞台自然为他们敞开了。
三、勤让写作形象化
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验:很多学生说得头头是道,玩得新鲜有趣,一到写作就干巴巴的几句话了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不同的年段进行分层训练,让写作形象化。
1. 初级阶段,贴图写话
对于低年段的学生采用图画式,贴图写话;然后由自己画图写话过渡到实物写话。如,“‘桌上摆着一个苹果’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还不知道什么?”学生会接着说:“知道了苹果大不大,圆不圆,红不红,好不好吃,光不光滑,香不香。”笔者拿出一个苹果,让他们看看、摸摸、闻闻、尝尝。于是他们就写出了“桌上有一个大大的苹果,圆溜溜的,摸起来很光滑,还发亮呢!我凑近鼻子闻一闻,嗯,好香。口水都流出来了,我马上咬了一口,啊!又甜又脆,好吃极了!”这些句子。另外笔者还开展了诸如“树叶拼图画”、“把不完整的图补充完整”等活动,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 中级阶段,活动写话
如观察一个人跳远的动作,把他的动作分解成慢动作,要求学生体会怎么准确用词,怎么斟词酌句地表达,形成现场组织语言的过程。学生亲眼看见动作变成文字的过程,对他自己举一反三很有帮助。
3. 高级阶段,即兴写话
除了活动铺设之外,还要让学生了解精彩段落的语言组织,体会写作技巧的比较使用。比如用这个开头还是选用另外的好,怎么使语句灵活等,针对具体文章适当地进行具体指导。有次上课,笔者发现有个学生脸上很脏,桌上乱七八糟地摆了许多东西,便随口说:“那条可怜的红领巾,胳膊悬在桌子的悬崖上,钢笔帽掉了,露出了秃头……”接着让学生去说,学生明白了意图,一字一句,即兴描绘出了“一个马虎同学”的形象。
4. 组织学生互评作文
让学生评价彼此的作文,从中找到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兴趣也很浓。
四、勤点拨学生的灵性
“灵性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民族的灵魂。”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培养有灵性的学生是语文教师的职责。教师常常发现学生有时比自己想得多,想得远,想得有创意,这证明孩子都有潜在的灵性。而这个灵性需要教师去点拨才会闪光。
如组织学生进行“水果拼盘”比赛,学生都说:“要做一个最特别的。”那么是不是只有新鲜玩意才是特别的?经过讨论,大家都觉得要讲究情景,体现艺术,笔者当即提醒他们艺术就得讲究意境,讲究与众不同。学生的灵感被激活,结果“更上一层楼”、“落英缤纷”、“春江水暖”……一个个拼盘异彩纷呈,充分体现了学生无拘无束的灵性。最后,笔者要求学生自己命题记录这次活动,他们兴致勃勃地完成了习作。从那些五花八门的题目(《我,天才》、《请投我一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果色飘香》……)中可以发现,学生的灵性被极大地激发了,作文的质量也就顺理成章地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些事实都说明,只要有效点拨学生的灵性,学生就会发现精彩的世界。
写作的路艰辛而漫长,写作教学同样如此。其中也没有现成的可以照搬的经验,需要教师自己不断地摸索前进,寻求适合自己和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而这个摸索过程中又要付出更多的“勤”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