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近年来全球收藏界受金融危机影响颇显萧条,但华人收藏却欣欣向荣,呈现了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华人收藏家地位也日益提高,自2008年首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创办以来,更是受到了海内外广泛而又强烈的关注。2010年11月5-6日,第二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又如期在上海成功举办,此次参与收藏家身份之重、收藏之丰为前所未有,为此本刊特辑论坛部分专家学者的专题演讲与广大读者分享。(以下文字系作者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定)
龚继遂(中央美院特聘教授):艺术品金融化的问题
不管是艺术品基金还是在资产配置中的艺术品购买,最大的问题有三个:一个是真伪问题,一个是估值问题,一个是套现问题。这三个问题是收藏家、机构收藏、艺术基金首先要梳理和面对的。
在金融化的浪潮里,最核心的问题是估值,真伪问题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在收藏品交易中,我们越来越强调收藏品的传承、出处,对整个的历史、来龙去脉,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把握。如果我们把户籍的档案制度、护照制度移用到艺术品交易环节上来,对我们进行艺术品真伪的判定会有根本上的帮助。完备档案文献概念是指印象画派以后,所采用的一种非常完备的登记制度,它不仅是一个市场制度,也是一个学术制度。
估值跟套现要衔接,否则估值将一塌糊涂。现在已进入了亿元时代,急需进行制度建设和学术建设,一个东西在不同的估值系统里,得出的钱数是完全不一样的。就是说,我们怎么把一个不知名的画家,从来没有出现在市场上的作品进行初次估值呢?不同的画廊有不同的估值系统,不同的画廊有不同的经营风格,比如:你的学历高低、你什么时候获过多少奖、参加过什么联展、是否受到评论界某种初级的关注和承认等。不同的画家在不同的画廊中,相同画家乃至相同作品在不同的画廊中,估值都是不一样的。又如:是北京的画廊,还是上海的画廊,是学术性画廊还是商业性画廊,是地方性画廊还是都市性画廊等,这方面,国外有很多研究。
第二市场的估价系统是拍卖行的估价系统。拍卖行估价系统近年来有了一个飞速的变化。以前的拍卖行估价系统是一个指导性价格,150万到200万,是拍卖行的专家预期成交价格会落在估价区段里头成交。现在拍卖行有的倾向于低标高卖,可以吸引更多的参与者来竞标,这是最经典的。竞标公平竞争、价高者得,反而能够抬高拍卖行最后的成交价格。但是低标高卖只适用于一般商品和有声誉的拍卖行,因为大家都只呈给销售成绩好的大拍卖公司,像佳士得、索斯比、嘉德、翰海。小拍卖行收不到便宜的东西,只能高标高卖。同时,拍卖行也有策略性估价。
我们要重点关注艺术品保险的估价系统。艺术品保险的估价系统,是东西出损之后,能够补够买进来。如果现在补不进来了,那么你就尽量标得高一点。不是一般的拍卖行价格都是保险价格,你在出损之后,他是不可能全额赔给你的。所以他就给你一部分,在你自愿的基础上,一般保险的估价要高于一般的fair market price(公平市场价格)。但是出损之后,拍卖行的理赔要尽量给你压低,这是两套相悖的系统。
第四个系统是捐赠的估价,捐赠的估价一般是鼓励性的。博物馆正在逐渐变成一个有机的教育系统,由于它的教育功能,由于它的系统性,所以对待捐赠的估价又比单件艺术品的市场平均价格要高一点。
进入亿元时代之后,最主要的是保险和艺术品质押、估价抵押贷款。这两个东西对于我们的保险系统来说有很大的盈利空间。虽然艺术品保险还是一个盈利规模非常小的项目,但是它对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乃至必要的一些操作是一个绝对必要的理念。
总的来说,以前的一些操作方式都是从个案、个性行为的基础上来进行的。现在无论是金融系统自己还是我们中央美院,抑或是收藏行家,都不能单独完成新形势下的制度建设,大规模的资源整合是必要的。我们中央美院系统正在跟拍卖行、金融机构、银行、艺术品投资基金和保险业多方接触,呼吁大家对此进行长期关注,进行共同理论和实践的建设。
张立行(上海《文汇报》特刊部副主任、高级记者):收视率与收藏文化二律背反
电视对艺术品市场、收藏品的广泛介入,大大扩大了艺术、收藏品对普通公众的影响。但收视率和艺术品收藏文化、收藏理念之间,却存在着二律背反的矛盾。因为这些节目最后的效果往往与制作者办节目的初衷相背离,扭曲了艺术收藏本来的面目和真趣,类似群众性的大型娱乐节目,对真正的艺术品投资而言,它们却未必能提供太多的专业化参考意见。这样的节目虽对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和收藏意识、促进中国传统艺术品价格的回归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它却弥漫着真假共辨、珍宝同赏、比眼力、猜价格的悬疑紧张,只不过是一场一波三折的电视游戏而已,目的是为了让公众的兴趣在财富的梦想中起伏跌宕,这是它带给受众最大的满足。
然文物艺术品收藏鉴定十分复杂,仅仅在台上通过非常简单的方式会起到很多的负面效果,所以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和收藏界结合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为了收藏,那大众传媒,尤其电视与收藏事业结合是件好事;如果只是为了电视,为了娱乐,那电视媒体和收藏之间的紧密结合,必然会出现许多不妥之处。
许多现在已经进入艺术品市场的收藏者,对艺术品所知甚少,而艺术品市场又是鱼目混珠,商业利益被人操纵。不少传媒为了眼前的暂时利益,或者默许甚至索性与艺术品经营者共谋,对某些艺术品市场进行不择炒作,以诱惑消费者入局,以利收藏品经营者获利。如果传媒为了整体的商业利益,放弃艺术品市场的舆论监督,那么今后也会被观众所抛弃。
李鸣(泰瑞艺术机构总经理):你可以拥有徐悲鸿的一根马毛
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是2008年底天津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它是作为2009年天津金融产业二十项重大产业创新的一项重大项目来组织成立的。它的主要特征是艺术品的份额化。份额化是指对艺术品实物进行鉴定、评估、保管和保税,然后按其价值拆分成相应的数量份额予以发行并相应上市。它采取的方法是市场申购与竞争交易的方式,按时间优先的价格原则完成份额的交易与划分,像证券市场上的股票交易。它有一个价位,如果你愿意就可以出以相应的价格进行购买,然后划分,成为你拥有的一部分。
譬如今年的《五骏图》,六平尺大小,按照2009年雅昌艺术网的估值,徐悲鸿每平尺在60万元左右,按当时的估价,这幅画在300万到380万元之间。他把这个艺术品的份额发了3000万份,每一份是一块钱,那么简单估算一下这幅画是3000万元。
如果一月份在等待,到五月份上市交易,他的画是3000万,我们觉得画的估值偏高,但是相对今天,估值就很难说。它一交易,大家觉得如果按照股指期货的原理,得看它的未来,它的未来是上涨的,3000万也是便宜的,那么它的交易就是合理的。我们仿真交易的记录是拍到了每一份3.98元,3.98元乘上3000万,说明它的估值已经到了1.194亿。它的估值从它的期权来看是上涨的,这是从一种金融参与艺术品市场最好的一个表现。
另一个特征是你可以参与它的交易,每个人你可以用3.98元的一份额度,占有它3000万分之一的股份。占有以后,大家可以拥有徐悲鸿画的马的一条腿、一个耳朵、一个尾巴,甚至徐悲鸿画的一根毛,连他的签名都是大家所拥有的。如果你觉得它看涨以后是在2个亿或者3个亿,那么现在有钱的人可以先把67%的股份买下,然后进行权益的交割,你把多余的33%付清了以后,你就可以以1.194亿成为你自己的藏品。这就是它解决了一个流通性的问题,它也解决了一个所有的艺术品爱好者有钱用每份3.98元参与拥有它的股份,这是一个比较创新的一个产品。但是这一类产品我在网上搜索和了解后,觉得产品的多元化不够。
徐政夫(台湾画廊协会前理事长,台北观想艺术中心董事长):让21世纪成为中国人的世纪
怎样让21世纪成为中国人的世纪?说这个主题,是因为有一点感触。21世纪已经不是一个所谓可以关起门来的状态,而是一个世界的地球村。我们中国现在到了一个所谓的临界点、关键点,应该要开始走入一个更高更远而且更伟大的一个收藏。
现在为什么说它是时机呢?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经济够发达了。现在我们看到很多的拍卖会,动不动就一亿、两亿、三亿、四亿……这样的一个价钱,我们早就是国际最重要的收藏力量了。
我觉得我们可以成为世界上非常重要的文化大国,有几个理由。第一个,赵力先生做过很多统计,你看这十年来有多少个美术院校,那是百倍地增长。我记得以前中央美院是三百多个学生,几百个老师,现在可能是好几千个学生,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有很多根本不是搞艺术院校的院校,也开设了艺术和文物专业,很多名称我讲不出来。但是这证明一点,它有这个需求,社会在不断进步。
第二是国际博览会,我昨天还特别去上海美术馆看了双年展,非常感动。我原来在台湾做画廊协会的理事长,当时就有一个想法,台北要成为一个亚洲的艺术中心,是当代艺术中心。那个时候北京、上海都还没有这个展览,那时我要拼的对象,是韩国的汉城。韩国老认为他是亚洲的艺术中心,我那时很不服气,我就要跟他拼。sars之前,我在博览会里面大力邀请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画廊们,甚至免费提供,就为抢这个龙头。只是现在不用抢了,现在的东西基本上就在上海,就在北京,台北只是一个辅助。
我看到大陆的古董文物博览会,无论是北京刚举办的,或者太原所办的,或者陕西大唐西市做的,文物水准已经不亚于台湾文物市场,甚至有点像当年的伦敦,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我最近一直在推动、在鼓励很多朋友,因为二十年前中国文物的市场是在伦敦,十年前的文物市场是在纽约,都是因为他们经济崛起,那么现在应该轮到我们中国了。所以把世界最好的古董商、最好的博览会再引到中国来,从此以后中国成为世界文物的、中国文物的一个中心,我想是指日可待的。
第三个现象,就是我们的艺术家也走进国际了,大家知道蔡国强,大家知道徐冰,大家知道艾未未,已经成为全世界前五十名。当然,后起之秀还很多,可能将来,五十个世界知名的,咱们中国占有十个、十五个、二十个,我想都不是个大问题。
另一个问题就是中国跟外国的关系,大家只知道围绕着中国的东西转,我经常建议没有钱的朋友,你也可以收泰国的东西呀,你也可以收菲律宾的东西呀,你也可以收印尼的东西呀,又便宜又好呀,可以让家里面充满异国风味。而这些东西再过二十年,说不定就像我们现在一样,中国的经济发展了,到处从海外买回来,那你现在收藏的东西,再过20年泰国成功了,印度有钱了,他再买回去,这是国际贸易呀,那个投资是很有效益的,对不对?
最后一个,我们现在的朋友买东西时,事实上不太了解什么叫艺术,不管什么,碰到什么都买。事实上,全世界最重要的是艺术,而艺术里面最重要的是创意。我们现在很多人买的东西,检讨起来,大多是19世纪的工艺品,甚至有20世纪初的工艺品,咱们有的人一个东西买下来上千万,或者上亿,我告诉各位,我希望这些收藏家们登高望远。我个人有时候这样想,如果四亿给我,我可能不会买那工艺品,我很希望做一个全中国唯一的黄花梨的明代家具博物馆,那足足有余呀,那可能中国没有,全世界没有,也是一个最好的黄花梨家具博物馆,那不是更有贡献吗?
赵力(中央美院艺术管理系教授):变化与变革,当代艺术的新情境
资本和艺术的结合是大家关心的话题,而且这个话题在不断发散过程中,它不仅影响了艺术的创作,也影响到了我们对于现在艺术市场的一个观念。在这样的过程里面,实际上一整套方式,我们把它叫做市场创新。这种市场创新的模式越来越引人入胜,也越来越日新月异。这一套东西进来以后对于我们艺术市场或者艺术收藏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值得我们关心。
这些年发展比较快的是私人收藏,私人收藏的增长是因为各种财富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周期。在高质量的生活之后,我们会考虑到精神性需求,这样的支撑在很长时间内,会有很大的一个发展。但是中国很多私人收藏不是传承的,所以他只能到市场的渠道去买,市场渠道带来的是我们市场环境的这几年的快速增加。我们知道去年王薇女士夫妇两人在市场里买的总额是12亿人民币,这个额度是非常大,贡献度也非常大。中国的私人收藏还往海外发展,我们知道2009年佳士得的一个数据,私人收藏家的购买比例已经上升了21%,今年的上半年情况已经突破了50%,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藏家已经走出了国际。
但是,正是因为中国的私人收藏对于艺术市场参与度过高,它同样会受到市场的影响,或者说收藏家必须承担的市场反作用力。另一方面是我们的私人收藏依靠了这几年的个人财富的增加。这些增加的领域很清楚,就是金融、房地产、能源和IT行业。这些行业受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国家的政策一调整,这些行业的财富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从这个角度来说,加上国际的经济发展,也对这些人的财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度。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在艺术品市场里面也会感受到这样的波动性。这种波动性反映了现在的艺术品市场,通过私人资本进入的方式,呈现出与社会整体经济的正相关性。这种正相关性,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现在不断要面临的一个问题,不像前几年或者之前,它是个小众的市场,圈子的市场,相对来说是无关的或者不相关性。
另外,艺术品投资与艺术收藏相比,还可以看到的是艺术消费,但艺术消费在中国目前处于滞后性和盲目性的状态,我们只要看798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进入21世纪,艺术投资这个概念非常流行,而且我们以前说是试水的方式,现在我们已经感觉到不是试水了,是人家想得比我们还超前,那么这样一种情况会造成一种波动性。既然提出艺术投资,我们还要提醒大家艺术投资的风险。所以我觉得在目前的情况下,从艺术投资的角度来说,还有一个增长的可能性,那么这种可能性带来的是一种新的不确定性。
从目前的发展角度来说,我告诉大家我的一些心得,比如说我们看到中国目前的经济支撑着中国的艺术市场的恢复,但是有些部分增长过快,是不是会出现价格的泡沫?另外艺术品市场里私人收藏的问题,尤其是当代艺术收藏的问题,受到一个最大的困惑是艺术价值标准的问题,那么如何去解决这个价值标准问题?另外一个方面,作为艺术和资本结合的方向,我建议的方式是建立一个注重艺术基础建设领域,包括学术建设,包括其他教育的方式,包括学术整个的一个支撑系统。
(责编:魏佩)
近年来全球收藏界受金融危机影响颇显萧条,但华人收藏却欣欣向荣,呈现了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华人收藏家地位也日益提高,自2008年首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创办以来,更是受到了海内外广泛而又强烈的关注。2010年11月5-6日,第二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又如期在上海成功举办,此次参与收藏家身份之重、收藏之丰为前所未有,为此本刊特辑论坛部分专家学者的专题演讲与广大读者分享。(以下文字系作者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定)
龚继遂(中央美院特聘教授):艺术品金融化的问题
不管是艺术品基金还是在资产配置中的艺术品购买,最大的问题有三个:一个是真伪问题,一个是估值问题,一个是套现问题。这三个问题是收藏家、机构收藏、艺术基金首先要梳理和面对的。
在金融化的浪潮里,最核心的问题是估值,真伪问题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在收藏品交易中,我们越来越强调收藏品的传承、出处,对整个的历史、来龙去脉,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把握。如果我们把户籍的档案制度、护照制度移用到艺术品交易环节上来,对我们进行艺术品真伪的判定会有根本上的帮助。完备档案文献概念是指印象画派以后,所采用的一种非常完备的登记制度,它不仅是一个市场制度,也是一个学术制度。
估值跟套现要衔接,否则估值将一塌糊涂。现在已进入了亿元时代,急需进行制度建设和学术建设,一个东西在不同的估值系统里,得出的钱数是完全不一样的。就是说,我们怎么把一个不知名的画家,从来没有出现在市场上的作品进行初次估值呢?不同的画廊有不同的估值系统,不同的画廊有不同的经营风格,比如:你的学历高低、你什么时候获过多少奖、参加过什么联展、是否受到评论界某种初级的关注和承认等。不同的画家在不同的画廊中,相同画家乃至相同作品在不同的画廊中,估值都是不一样的。又如:是北京的画廊,还是上海的画廊,是学术性画廊还是商业性画廊,是地方性画廊还是都市性画廊等,这方面,国外有很多研究。
第二市场的估价系统是拍卖行的估价系统。拍卖行估价系统近年来有了一个飞速的变化。以前的拍卖行估价系统是一个指导性价格,150万到200万,是拍卖行的专家预期成交价格会落在估价区段里头成交。现在拍卖行有的倾向于低标高卖,可以吸引更多的参与者来竞标,这是最经典的。竞标公平竞争、价高者得,反而能够抬高拍卖行最后的成交价格。但是低标高卖只适用于一般商品和有声誉的拍卖行,因为大家都只呈给销售成绩好的大拍卖公司,像佳士得、索斯比、嘉德、翰海。小拍卖行收不到便宜的东西,只能高标高卖。同时,拍卖行也有策略性估价。
我们要重点关注艺术品保险的估价系统。艺术品保险的估价系统,是东西出损之后,能够补够买进来。如果现在补不进来了,那么你就尽量标得高一点。不是一般的拍卖行价格都是保险价格,你在出损之后,他是不可能全额赔给你的。所以他就给你一部分,在你自愿的基础上,一般保险的估价要高于一般的fair market price(公平市场价格)。但是出损之后,拍卖行的理赔要尽量给你压低,这是两套相悖的系统。
第四个系统是捐赠的估价,捐赠的估价一般是鼓励性的。博物馆正在逐渐变成一个有机的教育系统,由于它的教育功能,由于它的系统性,所以对待捐赠的估价又比单件艺术品的市场平均价格要高一点。
进入亿元时代之后,最主要的是保险和艺术品质押、估价抵押贷款。这两个东西对于我们的保险系统来说有很大的盈利空间。虽然艺术品保险还是一个盈利规模非常小的项目,但是它对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乃至必要的一些操作是一个绝对必要的理念。
总的来说,以前的一些操作方式都是从个案、个性行为的基础上来进行的。现在无论是金融系统自己还是我们中央美院,抑或是收藏行家,都不能单独完成新形势下的制度建设,大规模的资源整合是必要的。我们中央美院系统正在跟拍卖行、金融机构、银行、艺术品投资基金和保险业多方接触,呼吁大家对此进行长期关注,进行共同理论和实践的建设。
张立行(上海《文汇报》特刊部副主任、高级记者):收视率与收藏文化二律背反
电视对艺术品市场、收藏品的广泛介入,大大扩大了艺术、收藏品对普通公众的影响。但收视率和艺术品收藏文化、收藏理念之间,却存在着二律背反的矛盾。因为这些节目最后的效果往往与制作者办节目的初衷相背离,扭曲了艺术收藏本来的面目和真趣,类似群众性的大型娱乐节目,对真正的艺术品投资而言,它们却未必能提供太多的专业化参考意见。这样的节目虽对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和收藏意识、促进中国传统艺术品价格的回归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它却弥漫着真假共辨、珍宝同赏、比眼力、猜价格的悬疑紧张,只不过是一场一波三折的电视游戏而已,目的是为了让公众的兴趣在财富的梦想中起伏跌宕,这是它带给受众最大的满足。
然文物艺术品收藏鉴定十分复杂,仅仅在台上通过非常简单的方式会起到很多的负面效果,所以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和收藏界结合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为了收藏,那大众传媒,尤其电视与收藏事业结合是件好事;如果只是为了电视,为了娱乐,那电视媒体和收藏之间的紧密结合,必然会出现许多不妥之处。
许多现在已经进入艺术品市场的收藏者,对艺术品所知甚少,而艺术品市场又是鱼目混珠,商业利益被人操纵。不少传媒为了眼前的暂时利益,或者默许甚至索性与艺术品经营者共谋,对某些艺术品市场进行不择炒作,以诱惑消费者入局,以利收藏品经营者获利。如果传媒为了整体的商业利益,放弃艺术品市场的舆论监督,那么今后也会被观众所抛弃。
李鸣(泰瑞艺术机构总经理):你可以拥有徐悲鸿的一根马毛
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是2008年底天津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它是作为2009年天津金融产业二十项重大产业创新的一项重大项目来组织成立的。它的主要特征是艺术品的份额化。份额化是指对艺术品实物进行鉴定、评估、保管和保税,然后按其价值拆分成相应的数量份额予以发行并相应上市。它采取的方法是市场申购与竞争交易的方式,按时间优先的价格原则完成份额的交易与划分,像证券市场上的股票交易。它有一个价位,如果你愿意就可以出以相应的价格进行购买,然后划分,成为你拥有的一部分。
譬如今年的《五骏图》,六平尺大小,按照2009年雅昌艺术网的估值,徐悲鸿每平尺在60万元左右,按当时的估价,这幅画在300万到380万元之间。他把这个艺术品的份额发了3000万份,每一份是一块钱,那么简单估算一下这幅画是3000万元。
如果一月份在等待,到五月份上市交易,他的画是3000万,我们觉得画的估值偏高,但是相对今天,估值就很难说。它一交易,大家觉得如果按照股指期货的原理,得看它的未来,它的未来是上涨的,3000万也是便宜的,那么它的交易就是合理的。我们仿真交易的记录是拍到了每一份3.98元,3.98元乘上3000万,说明它的估值已经到了1.194亿。它的估值从它的期权来看是上涨的,这是从一种金融参与艺术品市场最好的一个表现。
另一个特征是你可以参与它的交易,每个人你可以用3.98元的一份额度,占有它3000万分之一的股份。占有以后,大家可以拥有徐悲鸿画的马的一条腿、一个耳朵、一个尾巴,甚至徐悲鸿画的一根毛,连他的签名都是大家所拥有的。如果你觉得它看涨以后是在2个亿或者3个亿,那么现在有钱的人可以先把67%的股份买下,然后进行权益的交割,你把多余的33%付清了以后,你就可以以1.194亿成为你自己的藏品。这就是它解决了一个流通性的问题,它也解决了一个所有的艺术品爱好者有钱用每份3.98元参与拥有它的股份,这是一个比较创新的一个产品。但是这一类产品我在网上搜索和了解后,觉得产品的多元化不够。
徐政夫(台湾画廊协会前理事长,台北观想艺术中心董事长):让21世纪成为中国人的世纪
怎样让21世纪成为中国人的世纪?说这个主题,是因为有一点感触。21世纪已经不是一个所谓可以关起门来的状态,而是一个世界的地球村。我们中国现在到了一个所谓的临界点、关键点,应该要开始走入一个更高更远而且更伟大的一个收藏。
现在为什么说它是时机呢?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经济够发达了。现在我们看到很多的拍卖会,动不动就一亿、两亿、三亿、四亿……这样的一个价钱,我们早就是国际最重要的收藏力量了。
我觉得我们可以成为世界上非常重要的文化大国,有几个理由。第一个,赵力先生做过很多统计,你看这十年来有多少个美术院校,那是百倍地增长。我记得以前中央美院是三百多个学生,几百个老师,现在可能是好几千个学生,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有很多根本不是搞艺术院校的院校,也开设了艺术和文物专业,很多名称我讲不出来。但是这证明一点,它有这个需求,社会在不断进步。
第二是国际博览会,我昨天还特别去上海美术馆看了双年展,非常感动。我原来在台湾做画廊协会的理事长,当时就有一个想法,台北要成为一个亚洲的艺术中心,是当代艺术中心。那个时候北京、上海都还没有这个展览,那时我要拼的对象,是韩国的汉城。韩国老认为他是亚洲的艺术中心,我那时很不服气,我就要跟他拼。sars之前,我在博览会里面大力邀请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画廊们,甚至免费提供,就为抢这个龙头。只是现在不用抢了,现在的东西基本上就在上海,就在北京,台北只是一个辅助。
我看到大陆的古董文物博览会,无论是北京刚举办的,或者太原所办的,或者陕西大唐西市做的,文物水准已经不亚于台湾文物市场,甚至有点像当年的伦敦,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我最近一直在推动、在鼓励很多朋友,因为二十年前中国文物的市场是在伦敦,十年前的文物市场是在纽约,都是因为他们经济崛起,那么现在应该轮到我们中国了。所以把世界最好的古董商、最好的博览会再引到中国来,从此以后中国成为世界文物的、中国文物的一个中心,我想是指日可待的。
第三个现象,就是我们的艺术家也走进国际了,大家知道蔡国强,大家知道徐冰,大家知道艾未未,已经成为全世界前五十名。当然,后起之秀还很多,可能将来,五十个世界知名的,咱们中国占有十个、十五个、二十个,我想都不是个大问题。
另一个问题就是中国跟外国的关系,大家只知道围绕着中国的东西转,我经常建议没有钱的朋友,你也可以收泰国的东西呀,你也可以收菲律宾的东西呀,你也可以收印尼的东西呀,又便宜又好呀,可以让家里面充满异国风味。而这些东西再过二十年,说不定就像我们现在一样,中国的经济发展了,到处从海外买回来,那你现在收藏的东西,再过20年泰国成功了,印度有钱了,他再买回去,这是国际贸易呀,那个投资是很有效益的,对不对?
最后一个,我们现在的朋友买东西时,事实上不太了解什么叫艺术,不管什么,碰到什么都买。事实上,全世界最重要的是艺术,而艺术里面最重要的是创意。我们现在很多人买的东西,检讨起来,大多是19世纪的工艺品,甚至有20世纪初的工艺品,咱们有的人一个东西买下来上千万,或者上亿,我告诉各位,我希望这些收藏家们登高望远。我个人有时候这样想,如果四亿给我,我可能不会买那工艺品,我很希望做一个全中国唯一的黄花梨的明代家具博物馆,那足足有余呀,那可能中国没有,全世界没有,也是一个最好的黄花梨家具博物馆,那不是更有贡献吗?
赵力(中央美院艺术管理系教授):变化与变革,当代艺术的新情境
资本和艺术的结合是大家关心的话题,而且这个话题在不断发散过程中,它不仅影响了艺术的创作,也影响到了我们对于现在艺术市场的一个观念。在这样的过程里面,实际上一整套方式,我们把它叫做市场创新。这种市场创新的模式越来越引人入胜,也越来越日新月异。这一套东西进来以后对于我们艺术市场或者艺术收藏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值得我们关心。
这些年发展比较快的是私人收藏,私人收藏的增长是因为各种财富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周期。在高质量的生活之后,我们会考虑到精神性需求,这样的支撑在很长时间内,会有很大的一个发展。但是中国很多私人收藏不是传承的,所以他只能到市场的渠道去买,市场渠道带来的是我们市场环境的这几年的快速增加。我们知道去年王薇女士夫妇两人在市场里买的总额是12亿人民币,这个额度是非常大,贡献度也非常大。中国的私人收藏还往海外发展,我们知道2009年佳士得的一个数据,私人收藏家的购买比例已经上升了21%,今年的上半年情况已经突破了50%,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藏家已经走出了国际。
但是,正是因为中国的私人收藏对于艺术市场参与度过高,它同样会受到市场的影响,或者说收藏家必须承担的市场反作用力。另一方面是我们的私人收藏依靠了这几年的个人财富的增加。这些增加的领域很清楚,就是金融、房地产、能源和IT行业。这些行业受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国家的政策一调整,这些行业的财富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从这个角度来说,加上国际的经济发展,也对这些人的财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度。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在艺术品市场里面也会感受到这样的波动性。这种波动性反映了现在的艺术品市场,通过私人资本进入的方式,呈现出与社会整体经济的正相关性。这种正相关性,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现在不断要面临的一个问题,不像前几年或者之前,它是个小众的市场,圈子的市场,相对来说是无关的或者不相关性。
另外,艺术品投资与艺术收藏相比,还可以看到的是艺术消费,但艺术消费在中国目前处于滞后性和盲目性的状态,我们只要看798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进入21世纪,艺术投资这个概念非常流行,而且我们以前说是试水的方式,现在我们已经感觉到不是试水了,是人家想得比我们还超前,那么这样一种情况会造成一种波动性。既然提出艺术投资,我们还要提醒大家艺术投资的风险。所以我觉得在目前的情况下,从艺术投资的角度来说,还有一个增长的可能性,那么这种可能性带来的是一种新的不确定性。
从目前的发展角度来说,我告诉大家我的一些心得,比如说我们看到中国目前的经济支撑着中国的艺术市场的恢复,但是有些部分增长过快,是不是会出现价格的泡沫?另外艺术品市场里私人收藏的问题,尤其是当代艺术收藏的问题,受到一个最大的困惑是艺术价值标准的问题,那么如何去解决这个价值标准问题?另外一个方面,作为艺术和资本结合的方向,我建议的方式是建立一个注重艺术基础建设领域,包括学术建设,包括其他教育的方式,包括学术整个的一个支撑系统。
(责编:魏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