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布里希论西方艺术史的发展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3372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艺术的故事》被誉为“西方艺术史的圣经”,是贡布里希教授(E.H.Gombrich)的主要著作之一,什么是艺术?从史前文化到现代主义艺术史的发展流变过程经历了什么?在本书中都可以一窥究竟,作者采取图例与史实并用,对比与分析共存,他广阔的艺术知识与敏锐的洞察力结合,使得整个艺术史的主线脉络在读者心中铺陈开来。本文以书中所述的艺术史发展进程,对当时的艺术特征、艺术风格、表现内容等进行探析。
  关键词:西方艺术史;西方艺术家;贡布里希
  作者简介:翟羽嘉(1988-),女,苗族,湖南省怀化市人,四川音乐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史。
  [中图分类号]:J1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2
  一、引言
  恩斯特·貢布里希是英国著名的美学家和艺术史家,他经常引用歌德的名言“一个人不应当虚度一天的时光,他至少应当听一首好歌,读一首好诗,看一幅好画——如果可能的话——至少说几句通达的话”。正是他学识的渊博与艺术底蕴的深厚,让他只需行云流水般的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时期的艺术风貌,并形成他自己崭新的见解 。
  在贡布里希眼里,人们对艺术的认识永无止境,正是艺术家们渴望创新的精神才有了艺术的故事,即“整个艺术发展史不是技术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变化史”,他指出艺术史的发展并不是乐观的直线前进的过程,而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过程,在《艺术的故事》中他就是用史实与自己的理解,以绘画史、建筑史的发展为线索,勾勒出西方艺术史的进程。
  二、内容概述
  “《艺术的故事》是在世界范围获得最大成功的美术通史著作,如果用好评如潮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一位罗浮宫博物馆馆长甚至说它就像蒙娜丽莎一样出名。”[1]
  《艺术的故事》包括导论部分一共有二十九个章节,从冰河时代的穴壁岩画出发,在埃及学会短了短缩法,完美的身材比例在希腊美轮美奂,宗教的禁锢也不是一无可取,乔托的觉醒为艺术史解开了新的一章,文艺复兴是杰作缔造跌出的时代,朦胧的情感是印象派的情怀,现代派的马蒂斯、毕加索为艺术开创了另一种可能,艺术走过了历史的长河,贡布里希以他渊博的学识将艺术历史化,使这本著作离开了教科书的冰冷,以平实生动的语言厘清了艺术的脉络,绘画、建筑、雕塑、版画在书中都有提及,社会风气、政治背景、经济状况在书中都有呈现,例如在写到文艺复兴时期正是欧洲艺术发展史上的璀璨时期,恩格斯将那个时期誉为“需要巨人而且出现了巨人”的时期,贡布里希从早期的文艺复兴三杰——布鲁内莱斯、多纳泰罗和马萨乔最初的探索着手,到波蒂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的创新,再到莱昂纳多·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的璀璨辉煌,图文并举,深入浅出的将文艺复兴的重要艺术家、重要作品、重要技法一一展现。对读者而言,是一本艺术史的经典书,美术史的启蒙书,美学的入门书。
  三、理论与方法
  (一)理论框架
  《艺术的故事》的理论框架,是“看见”与“知道”的矛盾,我们在欣赏一幅作品的时候眼睛所看到的并不是客观的,而是每个个体经过了自己长期积淀所知的来潜移默化我们所看到的内容,米隆的《掷铁饼者》肢体优美,动作协调,但现实中运动员如果模拟雕像掷铁饼是不可能成功的。印象派的梵·高在作品中将所看到的物体的轮廓全部都省略了,但他依然想回到古典主义的时期,想要根据几何圆柱体来画世界,“看”和“知”的矛盾在这里调换了位置,又有了另一景象。贡布里希用这一对理论矛盾为线索,将所有的内容,融在这对矛盾里,“所以贡布里希了不起之处就在于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了。”[2]
  (二)研究方法
  一是不同时期的艺术家相互对比。这种对比手法贯穿整本著作,在叙述文艺复兴三杰时,就将莱昂纳多·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与拉斐尔的成长境遇、与教皇和社会关系进行对比,这样就不但可以从作品上泛泛了解这三位艺术家,让读者更加横向深入的对三位艺术家以及文艺复兴大时期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二是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相互对比。中世纪的格列高利教皇对图像在宗教的用图中对比了中国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在介绍杨·凡·艾克的祭坛画时,就把乔托在阿雷纳小教堂的作品、西莫内·马丁尼在其之前一百年的作品拿来比较,可以直观地发现在宗教画作的发展历史上的进程,并且配有原作,可以从视觉上迅速发现他的不同。
  三是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为背景。作者是以时间为轴进行书写,每个时期都是先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开始,描写艺术家生活的环境,社会大众对艺术的接受程度,例如中世纪时期就不可避免的提到了大部分艺术家都是为教皇服务的,艺术思想受到了一定的禁锢。
  四、扩展讨论
  西方艺术史发展特点:
  (一)西方艺术发展的继承性
  西方艺术的发展是中间没有间断的艺术发展史,虽然有过曲折,虽然经历过中世纪等黑暗时期,但是西方艺术的发展史却是不断向前推进的,后一代的艺术家不仅接受本民族的艺术遗产,对其他国家优秀艺术家的作品也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以有了这样的继承,西方艺术因此有了自己的传统艺术。
  在建筑史中罗马圆形大剧场是建筑的示范规则,典型的罗马建筑,实用性与审美性兼具,三层拱的设计,既是希腊神庙的建筑模式发展,又将多立安风格、爱奥尼亚式、科林斯式风格融合,为后来的建筑提供了范式,亚琛教堂、圣安德烈亚教堂、圣马可图书馆等等或多或少的在模仿它、学习它;12世纪的晚期在法国南部的圣特罗菲米教堂它是仿造公元14—37年的凯旋门;丢勒画了可能是历史第一幅水彩风景画之后,风景画成为热门,但丢勒的风景画的影响依旧长期存在。
  (二)西方艺术的独特性
  在《艺术的故事》中,贡布里希对西方艺术发展技法的几种独特手法进行了归纳,古老的埃及人“所遵循的一些规则使他们能把要进入画面的一切东西都绝对清楚地表现出来。”[3],因此他们都是侧面的面部,正面的身体,绝对不会出现正面的人物形象,因此古希腊人发明了“短缩法”,人像的绘制前进了一大步,我们看起来简单的一种方法却是古代西方艺术家们经历数百年的成就。   在哥特到文艺复兴的历程中“透视法”在作品中开始出现,布鲁内莱斯、乔托的作品看起来立体而生动,在马萨乔著名的《三位一体》中出现的“透视法”,贡布里希写到“透视手段本身刚出现时必定相当惊人。”莱昂纳多知道怎样用“渐隐法”使得蒙娜丽莎是那样迷人,这种模糊不清的轮廓和柔和的色彩使得一个形状融入另一个形状之中,给观赏者留下想象的余地。“伟大的科学家莱昂纳多已经使那些最初的制像者的某些梦想和恐惧成为现实,他会行施符咒把生命赋予他那具有魔力的画笔所涂出的色彩。”[4]现在看起来习以为常的画作,经过贡布里希的提醒马上变得宏大而奇妙。
  (三)西方艺术的表现性
  “埃及人画他们知道的东西,希腊人画他们看见的东西,而在中世纪,艺术家还懂得在画中表现他们感觉到的东西。”[5]埃及人相信把人物图像画下来就可以灵魂永存,信奉图像的威力让他们将肖像一丝不苟的刻画,从中我们一窥古埃及的神秘信仰,希腊艺术家给众神塑像,中世纪为宗教创作,文艺复兴开始生活化,在之后的进程中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皆可入画,所思所想也可呈现,可以大众喜欢,也可小众接受,毕加索、弗洛伊德、达利都是艺术的表现形式。
  宗教的哥特建筑,高耸入云,信奉者们崇敬而害怕,巴洛克建筑的华丽繁复,洛可可风格的轻快浮华,都是社会文化在艺术中的反映与表达。正如18世纪“狂飙突进”的代表人物赫尔德所说:“任何一部真正的艺术作品都是首创和独特的,而只有放在各自时空文化的关联中,才能被正确领会。”
  (四)西方艺术家独立史
  “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这样说过,艺术家的独立也正是如此,贡布里希在导论中就认为:“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
  《圣母领报》这一个主题在书中就出现了八次,艺术家的这一作品从单纯的想象模仿变成了生动感人,拉斐尔创作《草地上的圣母》在他的速写本上多次易稿,画面上的话那么和谐,不费力气,却是艺术家奋力追求的结果。
  文艺复兴之后艺术家们终于摆脱了工匠之称,他们有了自己的社会地位,摆脱了依附皇室或者教皇的命运,平民开始跃然纸上,一些所谓的“丑”的作品在艺术家的手中呈现,例如罗丹为大文豪创作的《巴尔扎克像》,刚开始并不为大众所接受,因为他的形象并不是以往人们所接收的威风凛凛的光辉样貌,甚至觉得是丑化了这位作家。但是通过这样一个雕像,人们仿佛可以看到这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如何在20年贫困生活中写作的,罗丹将巴尔扎克鲜明生动的个性形象和精神魅力雕塑的栩栩如生,也揭开了20世纪现代雕塑的序幕。罗丹这样的行为在中世纪是不可想象的,这也说明了艺术家们的空间更加大了。
  五、评价
  “意深而文明,言近而旨远”,这本《艺术的故事》就是如此,贡布里希为我们简述了西方艺术史的发展历史,概括了艺术现象背后的特征,描写艺术是怎样表现的,西方艺术发展史中的艺术家与艺术作品是怎样锤炼而成,看似平淡的语言后面是贡布里希长时间的积累的知识与睿智有洞察力的眼光,对漫长繁多的西方艺术发展长河中重点知识的归纳总结。
  英国国立美术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高度评价此书:“正如我们这一代的每一个艺术世家一样,我考虑绘画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恩斯特·贡布里希塑造成型的。我在15岁阅读了《艺术的故事》从此以后就像千百万人一样,仿佛被授予了一幅伟大国度的地图,凭此可以信心百倍的深入探索,无须担心走入歧途。”
  六、结语
  读过《艺术的故事》之后,对西方艺术的历史,有了一条清晰明确的脉络,并给了我一些启示,从书中简要概括出了西方艺术的几个特征,以及艺术风格,绘画技法,艺术家的几点总结。
  注释:
  [1]主讲人:范景中:<艺术的故事>的叙述者——纪念伟大的艺术世家贡布里希诞辰100周年》,上图讲座.2010年1月.
  [2]E. H. Gombrich 张荣昌译; 《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6月.
  [3]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范景中译;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4月;P60.
  [4]E. H. Gombrich 張荣昌译; 《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6月.
  [5]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范景中译;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4月;P178.
  参考文献:
  [1]贡布里希(英).艺术的故事[M].范景中,译.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2]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3]贡布里希.写给大家的简明世界史[M].张荣昌,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4]吴永强.外国美术史[M].海南出版社,2004.
  [5]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1  德國,一个以军工制造领衔世界的国家,以认真严谨的民族性格给世界留下刚毅父性形象的国家,它的文学却是细腻、深邃的,德国文学以其精致的写作和深刻的哲学思想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由格林兄弟收集出版的《儿童和家庭童话集》(简称为《格林童话》)最为世界读者熟知。《格林童话》继承了德国文学的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日古代紫色的分析阐明了紫色是权力的象征。根据分别对《万叶集》、《枕草子》、《源氏物语》一系列作品进行研究,认识到紫色所表现出来的美丽、神秘、高贵、优雅以及权力。最后对江户紫和现代日本中存在的紫色进行分析,证实了紫色经久不息的高贵,以此探索出日本人的紫色情结。  关键词:紫色;万叶集;紫式部;枕草子;江户紫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今夜,窗外依然飘着小雨,夏虫不停地在耳边呢喃,忙完了白天的事务,我又坐在窗前读起了禾睦先生的诗词。品读先生的诗词,如饮甘醇,不知不觉醉入其中。尽管刚刚对其《长相思·橘花》作了札记,还是忍不住再次添足,固执地想把自己的感想在笔端发泄下,权作一个读者的随心、随性而为吧!  长相思·临海东魁杨梅  花匆匆。果匆匆。墨染梅山十日容。画梁巢燕空。  酸情浓。蜜情浓。硕硕东魁诉曲衷。相思风雨中。  《橘花》与
摘 要:词汇学习在二语习得中有着基础性的地位。本文简要分析了国外语言学家对语块的不同论述,主要是语块的界定及分类。从中发现,以语块为单位的词汇教学,更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避免中式语言的干扰。  关键词:语块;词汇习得;界定;分类  作者简介:周颙(1976-),女,硕士,上海电机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
摘 要:诗歌是“留白”最多的文学体裁,每位读者调动已有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读当代诗便可以获得极佳的审美体验。诗歌不是实用类文本,诗歌本身语言的美、韵律的美是极为动人的,只有以纯粹审美为归宿,才更接近于诗歌的本质。  关键词:诗歌阅读;个人经验;审美体验  作者简介:杨贝贝,201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南京市第十三中学任教至今。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
摘 要:死亡是约翰·邓恩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众多的死亡意象表达了他对死亡豁达与坦然的态度。死亡是完整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向死而生、死生一体是邓恩的死亡哲学,起伏的人生经历让他重新思考再生與救赎的可能。本文将从死生一体,重生与救赎两方面剖析邓恩的死亡观。  关键词:约翰·邓恩;死亡观  作者简介:魏凤姣(1989.3-),女,汉族,湖南邵阳人,硕士学历,邵阳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坐标。今天的我们,也许很难理解“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宏大抱负,却不能不敬重“激情燃烧岁月”的真挚追求。翻开共和国的履历,细细体味那些影响过时代和社会的一个个名字,我们会发现:忠诚、担当、奉献、执着是共和国一代代建设者薪火相传的精神家谱。这些精神植根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是力量、是信仰,是我们前行方向的指引,是我们生命成长的高度。  试问谁在青春年少时没有偶像呢? 在互联网、电
摘 要:艺伎是指在日本从事歌舞、乐曲等表演艺术的女性群体。艺伎表演的古典歌舞再现了日本各历史时期的社会风情和传统风俗,所以艺伎被誉为日本传统文化的活载体。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之中,艺伎集中了日本文化的某些精髓,成为了一种艳丽而又神秘的文化符号。本文将结合《花战京都祇园传说之艺伎岩崎峰子》这部日本电影浅谈日本的传统艺伎文化。此外,针对这一文化在日本当今社会到底存在什么价值这一问題,本文将进一步进行探究。
摘 要:张岱最为后世称道的代表作为《陶庵梦忆》,文风清丽、情趣雅致,可作随笔、散文读,亦可作为自传了解其人。《陶庵梦忆》中又以《湖心亭看雪》最为著名。本文首先介绍张岱的生平,了解其生活背景、其人风度,再对《湖心亭看雪》进行赏鉴,再分析作为教材中的一篇选文的选文特色。  关键词:张岱;《湖心亭看雪》;选文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
摘 要:苏轼被贬黄州后,心境更为洒脱、平和。在乐观的心态下,创作了清新明朗、朴实无华的农村词,开拓了词的表现领域。其农村词在对农村生活进行描写的同时,加入了自己的人生观照,展现了乐天知命的达观心理。以农村题材入词不仅具有开拓性意义,同时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苏轼;农村词;开拓性  作者简介:高云飞(1991-),女,汉族,吉林敦化人,吉林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文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