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初中生物新课程实施为研究题目,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兴趣、增强教学过程中的直观性、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学研究的基本过程、训练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思维技能、加强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等多方面应注意的一些心得体会。
【关键词】探究 实验 逻辑
生物科学是以认识生命运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科学,它是在理论性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要以生物实验和生产、生活实践来体现出来,再加上现行的生物教材与教材相比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不论是从教材的内容上、知识结构上还是从新的知识的衔接上看,都有一定程度的变化,提高和创新并且每学节都以插图引出,穿插观察与思考,课外读,资料分析等栏目。结合享有中国酒都盛名的仁怀实际,谈四点自己在教学中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思维活动的触发剂,求知的需要是学习动机的基础。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发生兴趣时,就会围绕着这个问题积极地思考起来。但是如果没有把这些问题通过实践,那么这种兴趣维持不了多久。从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引出实验课题,不断提出有趣而又有思考性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通过这些手段,及时地把学生的直接兴趣发展为间接兴趣。
二、加强生物教学的直观性
首先初中学生知识少,经验也较少,形象思维占优势。概念的形成需直观形象来帮助感知和理解。其次,生物教学内容是自然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态知识和生理卫生的教学内容。这些都是具体的运用直观手段则可让学生直接感知点。
1、在教学模式方面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教学
(1)引导自学: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生物课程标准知道学生自学课本内容,了解有关生物概念的名称、定义。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通过举一反三强化知识:教师根据典型的实物材料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也可以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实验能力。
(3)通过对比形式,加强知识的巩固:利用生物挂图,模型。通过比较和演示实验,然后分析找出他们与典型材料的异同点,这样比较直观地加深学生的记忆,使知识得以更好地巩固。
(4)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通过探究实验操作步骤,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首先提出种子萌发需要那些外界条件的问题,然后假设种子萌发需要适宜温度、充足水分、充足空气,制定怎样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分析,提出种子萌发需要适宜温度、充足水分、充足空气的结论。
2、在生产、生活实际中检验、巩固生物知识,生物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教学可以获得生物知识,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把生物知识得以应用和得以充分展示需要把生物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中去,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理解课本知识,进一步提交学生的观察能力、应用能力。
三、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实验、生活实践。要让学生产生科学的思维,首要问题是明确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即怎样解决问题的程序。例如:探究蚂蚁的行为实验中的设计思路。
首先通过观察发现问题。为什么在阴暗、潮湿适当、疏松的土壤中容易找到蚂蚁?其次,提出假设:蚂蚁的活动可能与食物有关。第三步,设计实验,验证假设,通过实验步骤,并作记录,观察蚂蚁的各种行为,根据实验的目的、任务、方法、材料,装置等等,把假设作为实验的主要理论依据。第四步:分析、讨论实验结果指导结论验证假设的真伪,通过探究蚂蚁的行为“实验”要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问题→假设→方案实施→结论→讨论交流。初中生物的实验就是体现这一条思路,在实验中,提出的“假设”绝不是无根据的凭空捏造,而是要有科学根据的,上述阐述的是利用实验的这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有实际生活中可以通过与生活、生产相联系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就拿“探究蚂蚁的行为”来说,可以要求学生在实际中蚂蚁群体生活的过程,从而得出蚂蚁进行活动的行为,再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也可以采用首先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通过自己亲自观察、研究得出结论,再把自己所得出的结论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和探讨。
四、训练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思维技能
对于一种实际操作其思维技能一般可以分为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五个步骤。而生物实验和生产、生活实践是对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是对感性材料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也是培养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
首先,是对要进行的活动进行分析:根据理论知识的观点,将其分解,分部进行研究,深入到其内部必现其本质,在头脑中把整体分解为部份而进行逐个研究的过程就是分析。
综合:就是在头脑中把生物体的各部份,生命现象的各个方面和属性联合起来,形成对生命和生命现象整体的认识,就是综合。如“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实验中,通过观察到的洋葱的上皮细胞,知识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细胞核各个结构及功能后,再把它们联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植物细胞的概念。
比较:是把生物各部份结构、功能和某些属性加以对比,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就是比较。比如:植物和动物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观察洋葱的上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相同处和不同处。
抽象和概括:通过实验观察,找出各种生物体或各种生命现象是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或者找出各部份结构、功能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因果关系,把次要的非本质属性加以综合,从而形成概念和判断认识生物现象的本质和生物规律。比如在“观察花的结构”实验中研究不同植物的花,抛去花的颜色、形状等次要属性后,从中抽出“花蕊”及“有性繁殖”这两个最本质的属性,进而就形成花的一般概念,就是对花的抽象和概括。
总之,在生物学的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利用生物实验,把理论知识得以具体化,把感性知识得以理论化,让学生充分掌握课本知识,并且能够把应用到生产生活实际参考,更好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生物课程标准》.
[2] 《基础教学现代化教学基本功》.
[3] 初中生物教材.
【关键词】探究 实验 逻辑
生物科学是以认识生命运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科学,它是在理论性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要以生物实验和生产、生活实践来体现出来,再加上现行的生物教材与教材相比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不论是从教材的内容上、知识结构上还是从新的知识的衔接上看,都有一定程度的变化,提高和创新并且每学节都以插图引出,穿插观察与思考,课外读,资料分析等栏目。结合享有中国酒都盛名的仁怀实际,谈四点自己在教学中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思维活动的触发剂,求知的需要是学习动机的基础。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发生兴趣时,就会围绕着这个问题积极地思考起来。但是如果没有把这些问题通过实践,那么这种兴趣维持不了多久。从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引出实验课题,不断提出有趣而又有思考性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通过这些手段,及时地把学生的直接兴趣发展为间接兴趣。
二、加强生物教学的直观性
首先初中学生知识少,经验也较少,形象思维占优势。概念的形成需直观形象来帮助感知和理解。其次,生物教学内容是自然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态知识和生理卫生的教学内容。这些都是具体的运用直观手段则可让学生直接感知点。
1、在教学模式方面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教学
(1)引导自学: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生物课程标准知道学生自学课本内容,了解有关生物概念的名称、定义。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通过举一反三强化知识:教师根据典型的实物材料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也可以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实验能力。
(3)通过对比形式,加强知识的巩固:利用生物挂图,模型。通过比较和演示实验,然后分析找出他们与典型材料的异同点,这样比较直观地加深学生的记忆,使知识得以更好地巩固。
(4)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通过探究实验操作步骤,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首先提出种子萌发需要那些外界条件的问题,然后假设种子萌发需要适宜温度、充足水分、充足空气,制定怎样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分析,提出种子萌发需要适宜温度、充足水分、充足空气的结论。
2、在生产、生活实际中检验、巩固生物知识,生物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教学可以获得生物知识,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把生物知识得以应用和得以充分展示需要把生物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中去,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理解课本知识,进一步提交学生的观察能力、应用能力。
三、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实验、生活实践。要让学生产生科学的思维,首要问题是明确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即怎样解决问题的程序。例如:探究蚂蚁的行为实验中的设计思路。
首先通过观察发现问题。为什么在阴暗、潮湿适当、疏松的土壤中容易找到蚂蚁?其次,提出假设:蚂蚁的活动可能与食物有关。第三步,设计实验,验证假设,通过实验步骤,并作记录,观察蚂蚁的各种行为,根据实验的目的、任务、方法、材料,装置等等,把假设作为实验的主要理论依据。第四步:分析、讨论实验结果指导结论验证假设的真伪,通过探究蚂蚁的行为“实验”要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问题→假设→方案实施→结论→讨论交流。初中生物的实验就是体现这一条思路,在实验中,提出的“假设”绝不是无根据的凭空捏造,而是要有科学根据的,上述阐述的是利用实验的这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有实际生活中可以通过与生活、生产相联系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就拿“探究蚂蚁的行为”来说,可以要求学生在实际中蚂蚁群体生活的过程,从而得出蚂蚁进行活动的行为,再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也可以采用首先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通过自己亲自观察、研究得出结论,再把自己所得出的结论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和探讨。
四、训练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思维技能
对于一种实际操作其思维技能一般可以分为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五个步骤。而生物实验和生产、生活实践是对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是对感性材料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也是培养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
首先,是对要进行的活动进行分析:根据理论知识的观点,将其分解,分部进行研究,深入到其内部必现其本质,在头脑中把整体分解为部份而进行逐个研究的过程就是分析。
综合:就是在头脑中把生物体的各部份,生命现象的各个方面和属性联合起来,形成对生命和生命现象整体的认识,就是综合。如“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实验中,通过观察到的洋葱的上皮细胞,知识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细胞核各个结构及功能后,再把它们联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植物细胞的概念。
比较:是把生物各部份结构、功能和某些属性加以对比,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就是比较。比如:植物和动物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观察洋葱的上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相同处和不同处。
抽象和概括:通过实验观察,找出各种生物体或各种生命现象是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或者找出各部份结构、功能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因果关系,把次要的非本质属性加以综合,从而形成概念和判断认识生物现象的本质和生物规律。比如在“观察花的结构”实验中研究不同植物的花,抛去花的颜色、形状等次要属性后,从中抽出“花蕊”及“有性繁殖”这两个最本质的属性,进而就形成花的一般概念,就是对花的抽象和概括。
总之,在生物学的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利用生物实验,把理论知识得以具体化,把感性知识得以理论化,让学生充分掌握课本知识,并且能够把应用到生产生活实际参考,更好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生物课程标准》.
[2] 《基础教学现代化教学基本功》.
[3] 初中生物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