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12月,我们学校申报了陕西省基础教育“十一五”规划课题——《创新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及专家的指导下,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年的研究与实践,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在,研究工作已近尾声,我校特准备此报告,申请对我们实验和研究的成果进行鉴定。
1. 面对教改现状,寻求创新习作的方法 作文就是用文字来说话和交流。作文教学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纵观当今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可以说作文教学处于疲于应付,任其滋长的困难阶段。首先,老师缺乏对作文教学的研究,究其原因是缺乏写作教学的理论知识,认为学生作文写好写坏是天生注定的。作文课上拿来几篇优秀习作范读一下了之。极少数教师对作文教学进行了研究,那只是一些浮浅的分析。至于俯下身子,认真进行探究习作教学的却寥寥无几。不是不去做,而是缺乏创新研究的理论知识,缺乏完整系统的写作教学指导方法。从心理上认为,作文教学费时费力、见效慢,中考的“话题作文”似乎测不出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分数的差距自然小一些。其次所有的学生都缺乏写作知识的指导。即使指导,也只是讲一些空话。重视审题,中心要明确、层次要分明、语句要通顺,这些对学生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当然,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应该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进行作文指导的能力。否则,学生把作文当作一项任务,应付完成就行。最后,由于长时间繁 、难的作文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摧残了学生受表达、好想象的天性。陈旧的教学方法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繁重的条条框框限制了学生的天性,束缚了生命本身所具有的写作之花。
面对这些现状,我们提出了“创新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素养”这一课题,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提倡创新思维;创新立意,创新表达。让学生在倾诉中感悟生活,在思考中提升自己,在不拘一格中表现个性,以达到培养人的目的。由于社会的进步,生活日益多彩,学生写作的空间广阔,写作的素材更为丰富。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创新精神,适应新时代,要使学生的创作进入一个新的层次,就必须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和教育教学的规律。然而,创新作文教学的提出,就是为了培养学生适应并创造未来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材料,展示个性,进行多项发散思维,从独特的立意角度出发,多方位地展开联想,进行丰富多彩的创作活动。这一课题的提出更顺应了《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鼓励自由表达,引导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2. 明确研究方向,理清创新研究的思路
2.1 重视创新思想:转变传统的观念,解放陈旧的思想,社会的进步,时代的不同。要求有新的思想新的事物,新眼光,新视野。创新是民族之魂,创造就是作文的灵魂。力求学生用新眼光、用新方法正视创新的理念。
2.2 寻求创新方法:我们指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样,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力求有人、事、物、景、情、理的创造,力求人事物景情理的与众不同,力求人事物景情理独具个性。创新内容着眼于自我与成长,素质与悟感,社会与生活,想象与创新能力。
2.3 主抓创新教学:我们要求试验教师在继承传统作文的精华时,摆脱重重的束缚,成为创新写作教学中交换意见的参与者,指导学生有创意地表达。激活写作思路,大胆创新,感悟人生,体味人生。
2.4 发展创新作文:着力在内容上关注社会、关注发展,关注现实,在表达上求新、求异、求奇。着力在结构章法上与众不同,极具创造性。着力在创作思想上,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强烈的作文信心。
3. 把握研究重点,为学生发展搭建平台
3.1 重视思想原则:本课题依据铜川市第三中学学生作文现状,依照《初中语文新课标的精神》,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帮助学生掌握更好的习作方法,提高习作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充分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办学思想,立足于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三个面向,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习作中张扬个性、开拓思维,舒展心情,表达思绪。使教师对习作课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把握、使学生积极乐观地投入到习作中去,享受习作的乐趣,感悟自然提升自己的心灵。
3.2 重视研究的观点:要求学生创新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观点新颖,别出心裁。创新写作教学要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以培养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想结合为主要观点,创新思维训练与创新写作能力想结合,学生是创作的主人,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学会应用。把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与创新作文教学想结合,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学生方式的转变。
3.3 课题创新的亮点:组合奇特的内容在一起,把宏大的内容细微化,具体化,让学生的写作过程成为一个创造性展示自我的过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审美能力,浸透人为情怀、领略成功写作的乐趣。多角度、多形式引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作文素养,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过程就是发现美,表现美,追求美的过程,陶冶和提升精神品格,还学生一方净土,让思维任意驰骋,出现各种形式的佳作,异彩纷呈,呈现了“万紫千红总是春,合体裁衣方风流”的局面,感触青春生命的律动,享受文学的魅力。
3.4 在制定的原则下开展研究工作
3.4.1 采用了精点多练、巧拨活用的原则,老师讲如何组合材料,如何提练要点,如何思考文章章法结构。洞察力 行举一反三的训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作文中去,激发浓厚的习作兴趣,才能写出创新型的作文。举行创新习作公开研讨课,共享研究的成果。
3.4.2 采用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实践的指南,在作文课上进行实践,探索其内在的规律,进行实践,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总结出创新习作的方法,并进行了创新习作论文交流,在会上,教师积极发言,畅谈自己在试验中的经验。
3.4.3 采用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的研究必须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人人都有进步,人人都有收获。注重实际效果,坚决杜绝搞空架子,踏实做事,实在做人。不管在结构,在立意,在行文,在构思,在创意上,只要有一点闪光,就已经很优秀了,以此来鼓励学生。
3.4.4 采用了坚持循序渐进,共同提高的原则。我们始终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最佳提高途径,确保逐步提高,提倡全体实验教师互帮互学,分工合作,互相探讨,共同提高,努力创设和谐的环境。
3.5 总结出课题研究的理论模式。
4. 直奔课题目标,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4.1 把握总体目标,分享研究信息。改变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熟练地进行创新写作,教会学生学会写作、学会表达、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生活、张扬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写作素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形成健全人格,培养创新型人才。
4.2 进行具体的理性研究。
4.2.1 探索中学语文创新写作教学如何培养创新能力的科学实用的操作模式,寻求激励学生自主发展,充分发展个性的最佳途径。
4.2.2 实现写作内容的创新,重现在写作过程中的领悟与调整,创设宽松自由和谐氛围。激发写作热情培养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的能力,恰当地表达的能力。增强学生修改文章的意识及良好的习作习惯。
4.2.3 创建创新写作的浓厚科研氛围,提高教师研究的能力,如何激发学生定局作欲望的能力,如何教学生进行独特思维,独特创作的能力。大面积推动我校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4.2.4 改变传统习作中陈旧的强迫学生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分段,如何过渡的面貌。使整个写作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学习者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自主探究,不断创新,自我张扬的发展过程,构建创新习作,培养写作素养的课堂操作模式。
4.2.5 在新、奇、异上下功夫,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开创创新写作教学新局面,全面提高语言素养,培养与时俱进的创新型人才。
4.3 展现成果状态如下
4.3.1 作文教学成果状态。激发回忆,激发想象→巧妙组合 →细微处入手→选择表达方式→集合表达。形成写作训练的系统。力求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力求认识新颖,思想重视,超越陈旧的观念。
4.3.2 学生习作成果状态。习作兴趣浓厚,头脑灵活,想象丰富,创造力强,节省时间,文章新奇,习作速度快,习作能力强。
5. 营造科研氛围,推动教研工作的前进
5.1 把握研究的内容,进行了系列训练。
5.1.1 在作文课上,引导学生在作文构思、立意、章法、技巧上进行创新,掌握基本的创新写作的技巧方法。形成独特的理论模式。形成可操作,有独特性的习作训练章法技巧,在学校范围内进行推广并应用。例如:《创新作文成果集》中的所有习作。
5.1.2 在语文课外活动中,让学生在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巧妙组合材料的基础上打破思维定势,做到作文见解独特,新颖,构思精巧,推理想象合理,耳目一新,富有个性。
5.1.3 在作文课堂中,深入作文教学课堂,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综合性学习。创设习作情境,展示大语文的特点,互相切磋,交流得失,总结创新经验,逐步推广。
5.1.4 在研究工作中,搜集、整理学生习作,编辑成果专集,教师定期上交习作教案,选优秀习作课例,整理成专集,让学生在习作中展现自己的灵气、才气和文气。校阅创新习作的清纯、率真和思辨。
5.1.5 在总结工作中,积累材料,分析材料,表达材料的创新,行文思路,文章结构的创新,构思方法,表达方式的创新。
5.2 课题研究中表现出以下特色
5.2.1 研究的过程呈现出了“三个三”的特色。一是三个着眼,着眼于写作的创新,着眼于真实的表达,着眼于个性的张扬。二是三个落实,落实了创新成果的搜集、整理、汇总工作。三是三个培养,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
5.2.2 研究的成果呈现出了“两个二”的特色,一是创新成果作文突出了新,新思想,新观点,新形式,新方法、新构思。二是创新成果作文突出了奇,奇特的构思,奇特的行文方式,奇思妙想,奇言妙语,让人一看耳目一新,很有新意。
5.2.3 研究的子课题都有特色,呈现出了“四个四”的特色,一是创新习作的立意表达;二是创新习作的独特选材;三是创新习作的真情表达;四是创新习作的独特结构。这四个方面孤立存在而又不可分开。
6. 采取有力举措,呈现得力的方法
6.1 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全校就读学生,重点初中学生、初中的重点班级。
6.2 根据课题本身的特点,研究对象是施教者的手段、方法和全体学生。目的是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途径是课堂实践及学生习作。决定了研究方法之一是综合实践研究法,探索教学设计的方法,形成模式,在实践中寻求总结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路径、办法。以课堂指导为重点,以个别写作辅导为辅助,改变写作现状,提高写作能力。
6.3 研究方法之二是比较总结研究法:对于创新教学实践成果进行统计,比较分析,摸索最佳创新写作教学的方法及途径,在调查研究最佳创新写作教学的方法及途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形式的教学态度,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案。
6.4 研究方法之三是总结积累法:对于创新习作教学的成果进行整理分析,肯定成果,达成共识,再用来指导实践,得出结论,形成实践成果,并不断充实完善,构建一个科学的有效的创新写作教学理论。
6.5 研究方法之四是案例研究及行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每个作文教学案例进行透彻分析、研究、在修正改进的过程中,促进教学。在对作文教学的实施中,总结经验并加以改进。
7. 研究进展情况,及时总结得失 课题立项两年,在市教育局,区教育局,学校教科研中心的支持和关怀下,研究工作顺利开展。进展情况及主要举措如下:
课题的研究技术路线是设计总体思路、理论学习、专家指导、具体操作、阶段成果,反思整理、验收成果,具体分为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骤是准备阶段。是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是申请课题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培训实验人员。制定了详实的实施计划,成立了研究小组,专家指导小组,帮助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正确认识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步骤是课题研究与验证阶段。是2007年3月至2007年7月,开展了初期研究。发现创新习作,进行教师、学生座谈会,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得失。收集有关创新习作,参赛获奖情况统计。制作学生习作体会卡片,并寻找其中在创新习作方面的闪光点,教师进行总结。实验班学生进行评比总结,教师反思前面教学中的成功做法。利用作文课进行形式多样的训练,培养创造能力,思维能力、积累素材的能力、丰富其情感,充盈学生的心灵。
第三步骤是:总结反思提高阶段是2007年9月至2008年2月反思阶段性成果,在实践中验证成果评选优秀作文教案、优秀课堂实录。编辑了《创新作文成果集》,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课题的特点,对课题研究的方案进行调整。
第四步骤是:鉴定验收阶段是2008年3月至2008年10月,整理优秀习作,优秀课例,撰写实验总结报告,整理归类所有资料,向总课题级进行成果申报。
8. 展示主要成果,鞭策课题的再研究 本课题研究两年以来,教师们经过积极探索,认真分析,努力探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8.1 理性成果
8.1.1 明确积累材料是习作的前提,积累的前提是进行有效地阅读和理解。在积累的过程中进自己思考,充实自己的思维。
8.1.2 作文教学的过程体现出了层次性,有序性。在创作意图、创作思路、创作方法、创作形式上都有了新的突破,新的改进。
8.1.3 改变了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方式,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分段、如何过渡等。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把记忆,想象激发出来。
8.1.4 学生明白了把段落写丰满的绝招,怎样写得新奇,息样写得贺润,怎样写得生动丰满,怎样写得曲折细致。
8.1.5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可操作性的流程,有了教学的实施办法,创新的技巧与手段。
8.2 显性成果及影响
8.2.1 《创新习作成果集》。在全校各年级进行教学使用、交流。
8.2.2 教师在创新习作方面的论文。
8.2.3 创新作文教学教案被广泛采纳。
9. 发现研究问题,改进并提出思考
9.1 存在问题。(1)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难以改变,创新的效果不够明显。(2)教师的作文教学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实践能力不强,教师的探索、观察、发现的力度不勉强,从而造就了短时间内的效果甚微。(3)缺乏系统的教学指导,缺乏具体的研究样本。
9.2 今后的发展。
9.2.1 继续总结经验。深入探导创新习作的方法及观点。深入研究创新成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便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不足,探究创新作文教学的方法。
9.2.2 出版第二本成果专集,并且在校内全面推广,成果集中可以吸纳更优秀的创新习作理论,研究的经典范例。课堂纪实,便于进行交流和提高。
9.2.3 学生创新习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的教育观念、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很大的作用,怎样有机结合,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讨论实施。
9.2.4 加强对学生创新作文的有效评估,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果中闪光的地方。
总之,对于研究的成果,我们要更加广泛的研究学习,面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形式,我们将风雨兼程。执着地将创新作文教学的研究坚持着,争取创新作文教学的新局面、新途径、新方法。突破常规的、僵化的、教条的写作教学模式,开拓学生视野,开展综合性学习。最终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习作能力。
收稿日期:2010-04-24
1. 面对教改现状,寻求创新习作的方法 作文就是用文字来说话和交流。作文教学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纵观当今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可以说作文教学处于疲于应付,任其滋长的困难阶段。首先,老师缺乏对作文教学的研究,究其原因是缺乏写作教学的理论知识,认为学生作文写好写坏是天生注定的。作文课上拿来几篇优秀习作范读一下了之。极少数教师对作文教学进行了研究,那只是一些浮浅的分析。至于俯下身子,认真进行探究习作教学的却寥寥无几。不是不去做,而是缺乏创新研究的理论知识,缺乏完整系统的写作教学指导方法。从心理上认为,作文教学费时费力、见效慢,中考的“话题作文”似乎测不出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分数的差距自然小一些。其次所有的学生都缺乏写作知识的指导。即使指导,也只是讲一些空话。重视审题,中心要明确、层次要分明、语句要通顺,这些对学生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当然,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应该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进行作文指导的能力。否则,学生把作文当作一项任务,应付完成就行。最后,由于长时间繁 、难的作文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摧残了学生受表达、好想象的天性。陈旧的教学方法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繁重的条条框框限制了学生的天性,束缚了生命本身所具有的写作之花。
面对这些现状,我们提出了“创新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素养”这一课题,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提倡创新思维;创新立意,创新表达。让学生在倾诉中感悟生活,在思考中提升自己,在不拘一格中表现个性,以达到培养人的目的。由于社会的进步,生活日益多彩,学生写作的空间广阔,写作的素材更为丰富。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创新精神,适应新时代,要使学生的创作进入一个新的层次,就必须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和教育教学的规律。然而,创新作文教学的提出,就是为了培养学生适应并创造未来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材料,展示个性,进行多项发散思维,从独特的立意角度出发,多方位地展开联想,进行丰富多彩的创作活动。这一课题的提出更顺应了《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鼓励自由表达,引导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2. 明确研究方向,理清创新研究的思路
2.1 重视创新思想:转变传统的观念,解放陈旧的思想,社会的进步,时代的不同。要求有新的思想新的事物,新眼光,新视野。创新是民族之魂,创造就是作文的灵魂。力求学生用新眼光、用新方法正视创新的理念。
2.2 寻求创新方法:我们指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样,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力求有人、事、物、景、情、理的创造,力求人事物景情理的与众不同,力求人事物景情理独具个性。创新内容着眼于自我与成长,素质与悟感,社会与生活,想象与创新能力。
2.3 主抓创新教学:我们要求试验教师在继承传统作文的精华时,摆脱重重的束缚,成为创新写作教学中交换意见的参与者,指导学生有创意地表达。激活写作思路,大胆创新,感悟人生,体味人生。
2.4 发展创新作文:着力在内容上关注社会、关注发展,关注现实,在表达上求新、求异、求奇。着力在结构章法上与众不同,极具创造性。着力在创作思想上,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强烈的作文信心。
3. 把握研究重点,为学生发展搭建平台
3.1 重视思想原则:本课题依据铜川市第三中学学生作文现状,依照《初中语文新课标的精神》,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帮助学生掌握更好的习作方法,提高习作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充分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办学思想,立足于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三个面向,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习作中张扬个性、开拓思维,舒展心情,表达思绪。使教师对习作课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把握、使学生积极乐观地投入到习作中去,享受习作的乐趣,感悟自然提升自己的心灵。
3.2 重视研究的观点:要求学生创新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观点新颖,别出心裁。创新写作教学要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以培养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想结合为主要观点,创新思维训练与创新写作能力想结合,学生是创作的主人,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学会应用。把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与创新作文教学想结合,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学生方式的转变。
3.3 课题创新的亮点:组合奇特的内容在一起,把宏大的内容细微化,具体化,让学生的写作过程成为一个创造性展示自我的过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审美能力,浸透人为情怀、领略成功写作的乐趣。多角度、多形式引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作文素养,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过程就是发现美,表现美,追求美的过程,陶冶和提升精神品格,还学生一方净土,让思维任意驰骋,出现各种形式的佳作,异彩纷呈,呈现了“万紫千红总是春,合体裁衣方风流”的局面,感触青春生命的律动,享受文学的魅力。
3.4 在制定的原则下开展研究工作
3.4.1 采用了精点多练、巧拨活用的原则,老师讲如何组合材料,如何提练要点,如何思考文章章法结构。洞察力 行举一反三的训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作文中去,激发浓厚的习作兴趣,才能写出创新型的作文。举行创新习作公开研讨课,共享研究的成果。
3.4.2 采用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实践的指南,在作文课上进行实践,探索其内在的规律,进行实践,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总结出创新习作的方法,并进行了创新习作论文交流,在会上,教师积极发言,畅谈自己在试验中的经验。
3.4.3 采用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的研究必须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人人都有进步,人人都有收获。注重实际效果,坚决杜绝搞空架子,踏实做事,实在做人。不管在结构,在立意,在行文,在构思,在创意上,只要有一点闪光,就已经很优秀了,以此来鼓励学生。
3.4.4 采用了坚持循序渐进,共同提高的原则。我们始终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最佳提高途径,确保逐步提高,提倡全体实验教师互帮互学,分工合作,互相探讨,共同提高,努力创设和谐的环境。
3.5 总结出课题研究的理论模式。
4. 直奔课题目标,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4.1 把握总体目标,分享研究信息。改变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熟练地进行创新写作,教会学生学会写作、学会表达、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生活、张扬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写作素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形成健全人格,培养创新型人才。
4.2 进行具体的理性研究。
4.2.1 探索中学语文创新写作教学如何培养创新能力的科学实用的操作模式,寻求激励学生自主发展,充分发展个性的最佳途径。
4.2.2 实现写作内容的创新,重现在写作过程中的领悟与调整,创设宽松自由和谐氛围。激发写作热情培养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的能力,恰当地表达的能力。增强学生修改文章的意识及良好的习作习惯。
4.2.3 创建创新写作的浓厚科研氛围,提高教师研究的能力,如何激发学生定局作欲望的能力,如何教学生进行独特思维,独特创作的能力。大面积推动我校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4.2.4 改变传统习作中陈旧的强迫学生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分段,如何过渡的面貌。使整个写作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学习者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自主探究,不断创新,自我张扬的发展过程,构建创新习作,培养写作素养的课堂操作模式。
4.2.5 在新、奇、异上下功夫,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开创创新写作教学新局面,全面提高语言素养,培养与时俱进的创新型人才。
4.3 展现成果状态如下
4.3.1 作文教学成果状态。激发回忆,激发想象→巧妙组合 →细微处入手→选择表达方式→集合表达。形成写作训练的系统。力求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力求认识新颖,思想重视,超越陈旧的观念。
4.3.2 学生习作成果状态。习作兴趣浓厚,头脑灵活,想象丰富,创造力强,节省时间,文章新奇,习作速度快,习作能力强。
5. 营造科研氛围,推动教研工作的前进
5.1 把握研究的内容,进行了系列训练。
5.1.1 在作文课上,引导学生在作文构思、立意、章法、技巧上进行创新,掌握基本的创新写作的技巧方法。形成独特的理论模式。形成可操作,有独特性的习作训练章法技巧,在学校范围内进行推广并应用。例如:《创新作文成果集》中的所有习作。
5.1.2 在语文课外活动中,让学生在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巧妙组合材料的基础上打破思维定势,做到作文见解独特,新颖,构思精巧,推理想象合理,耳目一新,富有个性。
5.1.3 在作文课堂中,深入作文教学课堂,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综合性学习。创设习作情境,展示大语文的特点,互相切磋,交流得失,总结创新经验,逐步推广。
5.1.4 在研究工作中,搜集、整理学生习作,编辑成果专集,教师定期上交习作教案,选优秀习作课例,整理成专集,让学生在习作中展现自己的灵气、才气和文气。校阅创新习作的清纯、率真和思辨。
5.1.5 在总结工作中,积累材料,分析材料,表达材料的创新,行文思路,文章结构的创新,构思方法,表达方式的创新。
5.2 课题研究中表现出以下特色
5.2.1 研究的过程呈现出了“三个三”的特色。一是三个着眼,着眼于写作的创新,着眼于真实的表达,着眼于个性的张扬。二是三个落实,落实了创新成果的搜集、整理、汇总工作。三是三个培养,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
5.2.2 研究的成果呈现出了“两个二”的特色,一是创新成果作文突出了新,新思想,新观点,新形式,新方法、新构思。二是创新成果作文突出了奇,奇特的构思,奇特的行文方式,奇思妙想,奇言妙语,让人一看耳目一新,很有新意。
5.2.3 研究的子课题都有特色,呈现出了“四个四”的特色,一是创新习作的立意表达;二是创新习作的独特选材;三是创新习作的真情表达;四是创新习作的独特结构。这四个方面孤立存在而又不可分开。
6. 采取有力举措,呈现得力的方法
6.1 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全校就读学生,重点初中学生、初中的重点班级。
6.2 根据课题本身的特点,研究对象是施教者的手段、方法和全体学生。目的是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途径是课堂实践及学生习作。决定了研究方法之一是综合实践研究法,探索教学设计的方法,形成模式,在实践中寻求总结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路径、办法。以课堂指导为重点,以个别写作辅导为辅助,改变写作现状,提高写作能力。
6.3 研究方法之二是比较总结研究法:对于创新教学实践成果进行统计,比较分析,摸索最佳创新写作教学的方法及途径,在调查研究最佳创新写作教学的方法及途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形式的教学态度,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案。
6.4 研究方法之三是总结积累法:对于创新习作教学的成果进行整理分析,肯定成果,达成共识,再用来指导实践,得出结论,形成实践成果,并不断充实完善,构建一个科学的有效的创新写作教学理论。
6.5 研究方法之四是案例研究及行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每个作文教学案例进行透彻分析、研究、在修正改进的过程中,促进教学。在对作文教学的实施中,总结经验并加以改进。
7. 研究进展情况,及时总结得失 课题立项两年,在市教育局,区教育局,学校教科研中心的支持和关怀下,研究工作顺利开展。进展情况及主要举措如下:
课题的研究技术路线是设计总体思路、理论学习、专家指导、具体操作、阶段成果,反思整理、验收成果,具体分为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骤是准备阶段。是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是申请课题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培训实验人员。制定了详实的实施计划,成立了研究小组,专家指导小组,帮助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正确认识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步骤是课题研究与验证阶段。是2007年3月至2007年7月,开展了初期研究。发现创新习作,进行教师、学生座谈会,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得失。收集有关创新习作,参赛获奖情况统计。制作学生习作体会卡片,并寻找其中在创新习作方面的闪光点,教师进行总结。实验班学生进行评比总结,教师反思前面教学中的成功做法。利用作文课进行形式多样的训练,培养创造能力,思维能力、积累素材的能力、丰富其情感,充盈学生的心灵。
第三步骤是:总结反思提高阶段是2007年9月至2008年2月反思阶段性成果,在实践中验证成果评选优秀作文教案、优秀课堂实录。编辑了《创新作文成果集》,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课题的特点,对课题研究的方案进行调整。
第四步骤是:鉴定验收阶段是2008年3月至2008年10月,整理优秀习作,优秀课例,撰写实验总结报告,整理归类所有资料,向总课题级进行成果申报。
8. 展示主要成果,鞭策课题的再研究 本课题研究两年以来,教师们经过积极探索,认真分析,努力探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8.1 理性成果
8.1.1 明确积累材料是习作的前提,积累的前提是进行有效地阅读和理解。在积累的过程中进自己思考,充实自己的思维。
8.1.2 作文教学的过程体现出了层次性,有序性。在创作意图、创作思路、创作方法、创作形式上都有了新的突破,新的改进。
8.1.3 改变了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方式,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分段、如何过渡等。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把记忆,想象激发出来。
8.1.4 学生明白了把段落写丰满的绝招,怎样写得新奇,息样写得贺润,怎样写得生动丰满,怎样写得曲折细致。
8.1.5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可操作性的流程,有了教学的实施办法,创新的技巧与手段。
8.2 显性成果及影响
8.2.1 《创新习作成果集》。在全校各年级进行教学使用、交流。
8.2.2 教师在创新习作方面的论文。
8.2.3 创新作文教学教案被广泛采纳。
9. 发现研究问题,改进并提出思考
9.1 存在问题。(1)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难以改变,创新的效果不够明显。(2)教师的作文教学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实践能力不强,教师的探索、观察、发现的力度不勉强,从而造就了短时间内的效果甚微。(3)缺乏系统的教学指导,缺乏具体的研究样本。
9.2 今后的发展。
9.2.1 继续总结经验。深入探导创新习作的方法及观点。深入研究创新成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便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不足,探究创新作文教学的方法。
9.2.2 出版第二本成果专集,并且在校内全面推广,成果集中可以吸纳更优秀的创新习作理论,研究的经典范例。课堂纪实,便于进行交流和提高。
9.2.3 学生创新习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的教育观念、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很大的作用,怎样有机结合,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讨论实施。
9.2.4 加强对学生创新作文的有效评估,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果中闪光的地方。
总之,对于研究的成果,我们要更加广泛的研究学习,面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形式,我们将风雨兼程。执着地将创新作文教学的研究坚持着,争取创新作文教学的新局面、新途径、新方法。突破常规的、僵化的、教条的写作教学模式,开拓学生视野,开展综合性学习。最终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习作能力。
收稿日期:201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