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儿童观修正学校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lumin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教育理论前卫,而实践却与之背道而驰。
  关键词:儿童观;教育;责任心
  我们常听校长们在讲话中谈“以人为本”,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看到孩子们在做着不情愿的事。比如,去年的“六一”儿童节,有的学校着重排演供领导检阅的方阵,有的学校注重文艺表演,看着整齐划一的队伍,看着机械重复的动作,我深深地感到“以人为本”在学校里就是一句口号。
  坐在电脑前,我上网详细地对“六一国际儿童节”进行检索,发现了以下信息:
  1.“六一儿童节”源于纪念二战时德国法西斯在芬兰杀害了一批儿童。显然,这个节日的设立是为了保护儿童免受伤害,与“设立节日是为了庆祝”大相径庭。
  2.为了保护儿童,后来又签署一个《联合国儿童权益公约》,这个公约最基本的要求是以儿童利益的最大化为首要考虑,“最大”一词在公约里反复提及。也就是说,在保护儿童的基础上,把儿童的利益提升到高于一切。
  作为校长,我们办学,根本观念是儿童观,心里一定要想着孩子,想着孩子的需求,一切都要为孩子的发展谋划,而不能用成人的视角来看孩子。做教育如果不端正这个观念,一定教育不好儿童,也一定办不出好的学校。
  “六一”,我们不能仅仅happy,还需要静静地想一想我们自己的儿童观。
  儿童是值得尊重的,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不是成人的拷贝,是独立的有着强大生命力与智慧的不成熟体,犯错误是儿童的权利;儿童是值得敬畏的,因为他代表着明天,代表着未来,代表着希望。一个校长、一位老师,如果有了儿童观,就会真正蹲下身子,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就不会出现体罚和变相体罚孩子的现象,就会时刻想着孩子的需求。
  胡适说:“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第一看怎么对待孩子,第二看如何对待女人,第三看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小原国芳说:“按照成人的方式来约束儿童,是对儿童最大的犯罪,是对人性的最大犯罪。”
  把儿童放在什么位置,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芬兰在为每一个来这个国家准备的旅游手册上写着:为儿童和童心未泯的人而准备!当政府提出要减少国民税收时,人民根本不同意,原因是担心对教育的投资受到影响,对儿童的发展受到影响。或许,相比之下,我们的路更远、更长。
  这就是儿童观!
  我们在办学过程中,时时刻刻地想着孩子,想着他们的发展,想着他们全方位的发展,才是最重要问题。希望所有的校长能真正蹲下身子,问一问孩子在想什么,孩子需要做什么,更要倾听孩子的声音,这不是幼稚,这更不是天真,这是真正的在办学,在办孩子需要的学校。
  尊重儿童的视角、感同儿童的内在、敬畏儿童的未来、用儿童观来修正学校是每一个有责任心的校长努力所向!
  (作者单位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第三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游戏性是儿童的一种个性品质,游戏是童年期特有的活动类型。但是,儿童一旦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大门,情况便急转突变。在学校里,游戏的种类和时间突然减少,“学习”成了儿童唯一的活动。显而易见,学生是无法从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园)跃至学龄教育阶段(小学)的,教师必须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利用教学游戏,实现低年级语文课堂的减负增效,促进儿童完整地、和谐地平稳发展。  关键词:游戏性;教学游戏;减负增效  一
新课改以来,不管是名师示范课,还是普通老师的语文课,不时会有随文练笔的教学环节。课堂随文练笔现已悄然成为语文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更需练就一双慧眼,充分挖掘教材中练笔的训练点,拓展学生练笔空间,为学生广开“写”路,让学生心随文动,笔下生花。  一、一石激起千层浪——练笔在情感处  在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中,情感脉动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情节的深入、人物的渐趋丰满,感情的冲突与转折往往
摘 要:美育教学适应不同的个性在不同年龄水平上的情感生活要求。它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与个性发展内在地联系起来,满足了个性生命的发展要求,是一种自愿、自觉、自由“乐学”的教育。  关键词:语言美;教材美;形式美  美育教学与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两者各有特点。教学的本质是由外而内的输入,讲授知识,说明道理,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缺乏内在的自觉性。而美育则总是适应不同的个性
摘 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要求在学校层面上要有规划,在教师层面上要加强队伍建设,最主要的是要以教育效果来衡量艺教质量的高低,从而用艺教的手段来拓宽团队活动的领域。真正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中小学艺教;改革初探;人文素养  笔者认为,以新的多元化的艺术教育质量观为指导,针对学校艺术教育实施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制定不同层类的艺术施教基准,构建学校全方位、立体化
一、教学设计  (一)课前教学设计:教学视频 课前检测  本节课采用“先学后教”的学习模式,学生在上课前一天自主进行视频学习,视频内容包括图形平移概念的介绍、平移的画法和平移的性质三大块内容,学生完成预学内容后再独立完成课前检测。  (二)课堂教学设计  1.自学效果检测  (1)图形平移的概念  通过昨天的视频学习,现在你能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吗?  辨一辨:下列图形的运动是平移吗?为什么?  师:
摘 要: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数学知识中单调的符号、繁复的公式使小学生难以理解,学起来就常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采用了各式各样的游戏,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来,让简单的重复练习也因游戏的参与而变得生动起来。  关键词:游戏;融入;数学  体育课之所以深得孩子们喜欢,是因为它有游戏的加入,游戏是快乐的开始,是良好的开端,是孩子们兴趣的关键。游戏里
如何依语文课自身特点和规律,使多媒体技术真正服务于语文教学?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认识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优越性    比起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其独特之处:  首先,有利于活跃气氛激发兴趣  引进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不同,一堂课里面有音乐、有图片、有影像、有看的、有听的,内容丰富多彩,学生自然就会产生兴趣。例如在讲授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我在课件上一一展示“
摘 要:在职业教育中,普遍存在学生厌学、学习习惯差、教育管理比较困难等问题。为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从该课程性质、中职教育教学基本原则和中职学生的生源性质出发,谈一下如何联系学生生活,改进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方法;学习兴趣;学习习惯  根据培养方案和专业设置,《电子技术基础》是我校电子电工专业的基础课之一,是该专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
品德与生活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生活性。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因此,构建以生活为载体的品生课成为我们的共识。它的基本结构是“主动参与,走进生活—自主探究,体验感悟生活—亲身实践,指导生活”。本文以“我愿家乡更美丽”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浅谈以生活为载体的品生课的课堂结构应如何建构及实施。  一、创设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
摘 要:职中的学生来源广,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弱。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感到课堂学习的轻松愉悦,要给课堂注入生命活力,给学生创造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要改变目前的状况,提高职中教学的质量,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分层教学,手段融合,模拟实习。  关键词:职高;分层教学;融合  职中的学生来源广,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弱。他们厌倦上课,认为学习是“苦差”,并且,由于在学习上曾经的努力没有得到满意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