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方法效果。方法:选取临床2012年8月~2014年2月收治的胰腺癌14例放射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放射治疗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8例,稳定(NC)3例,进展(PD)1例,治疗总有效率75.0%。结论:放射治疗已成为胰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放疗有助于减少肿瘤复发,提高局部控制率。术后放疗与术中放疗配合,可延长胰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
关键词:胰腺癌;放射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7-0289-01
胰腺癌是一种较常见的、预后极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明确诊断、分期,以便确定治疗方案。由于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放射增敏剂的出现,放疗同化学疗法的综合应用,采用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也能收到减轻症状的效果[1]。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放射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14例胰腺癌患者,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6例;病灶部位:胰头8例,胰体5例,胰尾1例;临床表现为腹痛8例,皮肤黄染5例,腹部包块1例,肿瘤直径3~8cm,平均6.3cm。经手术病理及彩超,CT,PET CT等影像诊断。
1.2 方法: 行螺旋CT平静呼吸下的强化扫描,扫描层厚3~5 mm,再将影像数据传输至TPS工作站,勾画靶区,三维重建后根据靶体积形状、大小选取等中心1~3个不等,采用5~7个适形放射束照射,分割剂量视情况为2~7 Gy,每日或隔日一次,总剂量达60 Gy等,80 %~90 %的等剂量线包括靶区。肿瘤的放射敏感性低,故剂量不能太小,但又考虑胰腺周围的正常组织耐受量也低,所以剂量又不宜太大,从而为确定剂量增加了难度。尽量给到60 Gy,应在肾脏和脊髓能够耐受的前提下,即30~40 Gy,将线束移出肾脏和脊髓,亦可降低每次量。
2 结果
胰体部癌更为严重,放射疗法是最好的止痛手段。经放射治疗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8例,稳定(NC)3例,进展(PD)1例,治疗总有效率75.0%。
3讨论
胰腺肿瘤以恶性居多,其中胰腺癌占多数。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进展快的肿瘤,具有发现晚、病程短、转移早、预后差等特点,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疾病。症状到疾病的后期才出现,确诊时,90 %的患者肿瘤已有局部进展,直接累及腹膜后结构,扩散至局部淋巴结或转移至肝或肺。大多数晚期患者有体重减轻和腹痛。胰头癌常较早出症状(特别是胆总管被浸润或压迫时),而体尾部癌早期时症状甚少。明确诊断、分期,以便确定治疗方案。B超和CT应作为一线检查方法。对胰头癌,若CT检查发现肿抉,并有胆管扩长存在,可直接手术,而不必再作穿刺检查或其他检查。对胰体尾癌,若CT检查阳性并伴有转移者,则需通过穿刺获得确诊,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对CT检查结果不典型或正常,但仍有可疑者,可进一步通过ERCP(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或/和穿刺检查以明确诊断。此外,EUS(内腔镜超声显像)、酶学酶学检查、生化指标的变化应注意; CAl9-9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好,但在早期癌中常为阴性。腹痛15%~55 %的病人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定位不精确,一般上腹部最多见,晚期常出现腰背部或束带状痛,性质可为钝痛、锥痛、重压痛、啃咬痛等。黄疸主要见于胰头癌。黄疸可以是波动性或为进行性,仅有25%为无痛性黄疸。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便秘或黑便。消瘦:占65%~90%,发展速度快。发热约占10 %[2]。血栓性静脉炎:晚期出现,原因不清。其他尚有症状性糖尿病、精神症状。一般情况消瘦、黄疸、肝脏肿大约为50%。胆囊肿大。腹部肿块。其他转移、血栓、压迫等。
胰腺所处的周围环境较深,又处在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肝、肾和脊髓的包围之中,且这些器官的放射耐受性低,而胰腺癌的放射敏感性也低,从而治疗比率小,放疗有一定难度。因此,要求放疗时必须有先进的设备和方法以及周密的设计,才可收到预期的疗效。需用高能射线或高线性能量转换(LET)射线。胰腺癌单独放射治疗的疗效不明确,但作为综合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治术前、术中、术后辅助性放疗,不能手术切除胰腺癌的姑息性放疗有一定作用。体外照射是胰腺癌放疗的主要形式,应用较普遍。术中放疗是在剖腹情况下,利用手术室中安装的放射治疗设备,在直视情况下对肿瘤区进行放射治疗。其优点是在直视情况下能更加准确地确定靶区,同时可通过牵拉等方法把周围的脏器,如胃、小肠等移位至照射区外或用铅皮来遮挡周围脏器,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周围正常组织。缺点是只能作单次照射,需要有特殊的治疗设备。后装组织问插植近距离治疗是针对未能手术切除的病变,在剖腹探查术时在肿瘤实质内置放中空施源管若干根,并引出至腹壁外,术后用后装近距离治疗机作组织问照射。它具有术中治疗的优点,但克服了它的缺点,可采用分割照射方法来增加治疗比。
参考文献:
[1] 吴开良,蒋国良,廖源,等.适形放疗治疗肺癌放疗后复发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癌症杂志,2000,10(5):405-407.
[2] 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等主编.肿瘤放射治疗学.第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309315,321,839-840.
(上接第288页)
综上所述,感染、低或高血压、低血糖、贫血等等是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常见并发症,临床上应高度重视,采取积极的预防与治疗,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率。
参考文献:
[1]彭春晖, 周树录, 化宝军. 血液透析在糖尿病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中外医学研究, 2014 (7).
[2]张万儒. 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功能衰竭临床研究[J]. 吉林医学, 2012, 33(9): 1833-1833.
[3]李艳. 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29): 656-657.
关键词:胰腺癌;放射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7-0289-01
胰腺癌是一种较常见的、预后极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明确诊断、分期,以便确定治疗方案。由于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放射增敏剂的出现,放疗同化学疗法的综合应用,采用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也能收到减轻症状的效果[1]。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放射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14例胰腺癌患者,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6例;病灶部位:胰头8例,胰体5例,胰尾1例;临床表现为腹痛8例,皮肤黄染5例,腹部包块1例,肿瘤直径3~8cm,平均6.3cm。经手术病理及彩超,CT,PET CT等影像诊断。
1.2 方法: 行螺旋CT平静呼吸下的强化扫描,扫描层厚3~5 mm,再将影像数据传输至TPS工作站,勾画靶区,三维重建后根据靶体积形状、大小选取等中心1~3个不等,采用5~7个适形放射束照射,分割剂量视情况为2~7 Gy,每日或隔日一次,总剂量达60 Gy等,80 %~90 %的等剂量线包括靶区。肿瘤的放射敏感性低,故剂量不能太小,但又考虑胰腺周围的正常组织耐受量也低,所以剂量又不宜太大,从而为确定剂量增加了难度。尽量给到60 Gy,应在肾脏和脊髓能够耐受的前提下,即30~40 Gy,将线束移出肾脏和脊髓,亦可降低每次量。
2 结果
胰体部癌更为严重,放射疗法是最好的止痛手段。经放射治疗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8例,稳定(NC)3例,进展(PD)1例,治疗总有效率75.0%。
3讨论
胰腺肿瘤以恶性居多,其中胰腺癌占多数。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进展快的肿瘤,具有发现晚、病程短、转移早、预后差等特点,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疾病。症状到疾病的后期才出现,确诊时,90 %的患者肿瘤已有局部进展,直接累及腹膜后结构,扩散至局部淋巴结或转移至肝或肺。大多数晚期患者有体重减轻和腹痛。胰头癌常较早出症状(特别是胆总管被浸润或压迫时),而体尾部癌早期时症状甚少。明确诊断、分期,以便确定治疗方案。B超和CT应作为一线检查方法。对胰头癌,若CT检查发现肿抉,并有胆管扩长存在,可直接手术,而不必再作穿刺检查或其他检查。对胰体尾癌,若CT检查阳性并伴有转移者,则需通过穿刺获得确诊,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对CT检查结果不典型或正常,但仍有可疑者,可进一步通过ERCP(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或/和穿刺检查以明确诊断。此外,EUS(内腔镜超声显像)、酶学酶学检查、生化指标的变化应注意; CAl9-9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好,但在早期癌中常为阴性。腹痛15%~55 %的病人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定位不精确,一般上腹部最多见,晚期常出现腰背部或束带状痛,性质可为钝痛、锥痛、重压痛、啃咬痛等。黄疸主要见于胰头癌。黄疸可以是波动性或为进行性,仅有25%为无痛性黄疸。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便秘或黑便。消瘦:占65%~90%,发展速度快。发热约占10 %[2]。血栓性静脉炎:晚期出现,原因不清。其他尚有症状性糖尿病、精神症状。一般情况消瘦、黄疸、肝脏肿大约为50%。胆囊肿大。腹部肿块。其他转移、血栓、压迫等。
胰腺所处的周围环境较深,又处在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肝、肾和脊髓的包围之中,且这些器官的放射耐受性低,而胰腺癌的放射敏感性也低,从而治疗比率小,放疗有一定难度。因此,要求放疗时必须有先进的设备和方法以及周密的设计,才可收到预期的疗效。需用高能射线或高线性能量转换(LET)射线。胰腺癌单独放射治疗的疗效不明确,但作为综合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治术前、术中、术后辅助性放疗,不能手术切除胰腺癌的姑息性放疗有一定作用。体外照射是胰腺癌放疗的主要形式,应用较普遍。术中放疗是在剖腹情况下,利用手术室中安装的放射治疗设备,在直视情况下对肿瘤区进行放射治疗。其优点是在直视情况下能更加准确地确定靶区,同时可通过牵拉等方法把周围的脏器,如胃、小肠等移位至照射区外或用铅皮来遮挡周围脏器,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周围正常组织。缺点是只能作单次照射,需要有特殊的治疗设备。后装组织问插植近距离治疗是针对未能手术切除的病变,在剖腹探查术时在肿瘤实质内置放中空施源管若干根,并引出至腹壁外,术后用后装近距离治疗机作组织问照射。它具有术中治疗的优点,但克服了它的缺点,可采用分割照射方法来增加治疗比。
参考文献:
[1] 吴开良,蒋国良,廖源,等.适形放疗治疗肺癌放疗后复发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癌症杂志,2000,10(5):405-407.
[2] 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等主编.肿瘤放射治疗学.第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309315,321,839-840.
(上接第288页)
综上所述,感染、低或高血压、低血糖、贫血等等是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常见并发症,临床上应高度重视,采取积极的预防与治疗,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率。
参考文献:
[1]彭春晖, 周树录, 化宝军. 血液透析在糖尿病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中外医学研究, 2014 (7).
[2]张万儒. 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功能衰竭临床研究[J]. 吉林医学, 2012, 33(9): 1833-1833.
[3]李艳. 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29): 656-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