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设计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iu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微课这种新型教学形式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它图文并茂、形声皆具的优势,可以把知识以更丰富的方式展现出来,用以改善教学效果。对于初中物理教师来讲,应当从微课的主题确定、内容设计等方面打好基础,帮助学生在课前预习、知识点了解及兴趣提升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这些也正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微课设计;初中物理;教学;应用
  微课即“微型课堂”,它借助短小而精悍的信息技术形式,把视频载体下的内容提供给学生,帮助大家了解一些重点知识,或者是突出性的表达习题、实验等内容能够融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为一体,对于激起学生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不容小觑。对于初中物理教师而言,需要敢于调整传统教学思维模式,以微课设计与应用为契机,为高效物理课堂的实现奠定基础。
  一、 微课主题的确定
  首先,微课主题中应当包括趣味性与实用性元素。教师在对微课主题进行选择之际,需要基于初中物理教学之重、难点,却又不能完全受其所限,而是要以教材联系生活、理论结合实际的思路,把微课同生活、科学技术前沿发展等相衔接,以便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例如当接触到“摩擦力”知识时,提出下述问题: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A. 旱冰溜冰场的地面做得很光滑;
  B. 机动车的转动部分要加一些润滑油;
  C. 螺丝刀的手柄处刻有一些花纹;
  D. 行李包的包底装有四个小轮。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个问题,进而对摩擦力产生深刻的理解,在微课中呈现这几个选项的生活实际情形,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做法,在微视频中,学生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便会更加清晰透彻。第二,微课在主题设置上应当和多媒体的表达形式相统一,二者如果不能相互协调,会大大伤害微课预期教学效果。例如当接触到和超声波有关内容时,所涉及的重点往往以叙述概念为主,因此将其定为微课主题便不是十分恰当,如果一定要以此为主题,也应当考虑到其与生活相联系,而非简单的概念复述。
  二、 微课内容的设计
  首先,在进行微课内容设计时,教学目标需要做到简单而具体。对于其中所隐含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有所揭示,再以具体的内容为参考,构建形成录制时间恰到好处的微课视频,视频时间以5至10分钟为宜。因为时间有限,并非所有维度的教学目标均可以有效实现,所以要尽可能增强其指向性,保证主体目标的突出。
  其次,微课在内容安排上应当体现出有趣的特点。那种直接照搬教材的做法,不容易激发学生兴趣,也未能展现出微课的优势。因此需要基于学生兴趣点,让学生处在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状态之下。
  例如当学习到“声现象”有关内容时,教材中内容有限,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微课对教材的复现,则趣味性明显不足,因此可以在微课中增加一些生活实际案例,以供学生观摩分析,增加对于声现象的兴趣,让微课开展过程变得更加顺利。
  比如下面的例子:我们已经知道声是由振动的物体发出的。但有的时候,比如敲桌子时,我们能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办法证明桌子发声时也在振动吗?接下来的分析过程可以由微课来体现:敲桌子时桌子发声,说明桌子在振动,但由于这种振动非常快,桌面的变化不明显,所以我们看不到。
  但是这种振动我们却是可以通过它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反映出来。如在桌子上放些碎纸屑、黄豆或其他轻小的物体,通过这些物体在敲桌子时的状态而以推出桌子的振动情况。这种通过某种手段,将我们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或通过放大或变静为动或加颜色等方式转化为容易被我们观察、认识的现象,就是转换法。
  三、 微课应用的举例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微课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空间,现在仅举预习、重点把握及兴趣提升几个角度为例,说明它的应用方法。
  (一) 对课前预习的辅助
  微课与学生的课前预习相联系,其作用之重要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在没有教师现场指导的情况下,微课仍可以发挥出预习引导作用,带领学生进入到预先习得知识的状态之中,以保证正式授课时的游刃有余。
  例如即将接触到“声现象”有关内容前,教师即可以把声音的种类利用微课的形式归纳出来,以视频的形式展现于多媒体之中,学生看到这些内容,便会将其与平时生活里面的一些常见声音现象联系起来思考,自觉进入学习状态,了解到下一次课的基本内容及大致体系。总而言之,此种集预习与微课于一体的方式,会对学生预习能力的进步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也是微课作用发挥的一种良好途径。
  (二) 对知识点了解的引导
  在初中阶段,物理学科中所呈现出的很多知识都相对抽象。因此需要教师给予随时的指导与帮助,在教师无暇依次指导的情况下,微课的作用正可以发挥出来,带动学生对知识点正确而深入的理解。
  比如当学习到“压强和浮力”有关内容时,如果仅依靠传统的讲法,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对压强与浮力概念进行粗疏讲解和定义式的叙述,无法使学生真正体会它们的深层次含义,此时微课的作用恰好可以发挥出来,在微课中播放一些视频及图片资料,当介绍完压力即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的概念之后,给学生提供相应的生活实例,在介绍完压强即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后,同样采取类似的做法,同学们会无形中加深印象,形成更加具体的认知印象,而当学生出现思维的障碍时,利用回看微课的形式,也节省了教师的时间与精力,保证了教学的高效性。
  (三) 对学习兴趣的提升
  物理学科的理论性较强,因此极易使学生失去兴趣,影响其接下来的知识与技能习得过程。同时,初中生因心理发展特点所决定,往往在自制力方面表现不够理想,无法较长时间集中精力于目标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趣味性的内容,此时微课的作用正可以弥补课堂之不足。
  例如当学习到“光的折射”有关内容时,以往教师往往因陋就简,就地取材于一些常见生活事物,如把笔放到水杯里面,引导学生对笔的光线变化进行观察等,这样的做法虽然有其优势,可能够实施的切入点不多,学生无法享受到更多的乐趣,而且也无法深入观察更复杂的折射现象,借助微课教学,会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观察生活中不易见到的折射现象。
  如鱼叉捕鱼时,从鱼的角度看到的虚像等,而像海市蜃楼一类的奇幻景象,在微课中也可以近距离呈现于学生面前,这些均是平时传统教学环境下学生所不能观察到的。
  例如在学习了惯性、惯性现象内容后,让学生在微课中观察被打飞的棋子飞出去后,上面的棋子仍然留在原处,顺势提问:上面的棋子为什么不和被打飞的棋子一起飞出去呢?学生由此产生兴趣,利用看教材并分析,了解了其中的道理:上面的棋子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仍然留在原处。
  最后由教师总结:静止的物体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有惯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再让学生根据亲身体会,使微课教学圆满结束。
  四、 总結
  作为一种借助信息技术形式而发展形成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微课以其丰富的教学内容、新颖的教学方法,实现了课前预习、知识点了解及兴趣提升等方面的作用发挥,为了让这些方面的作用更好的展现出来,初中物理教师在前期则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与提供工作,从而真正带动物理课堂教学的优化,保证物理教学效果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张忠锋;王洪俊.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3):126-127.
  [2]丁吉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9):142-143.
  [3]于瑞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微课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8):192-192.
  [4]丁国栋.从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微课大赛看我国中学物理微课制作现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6):54-56.
  [5]刘洋.论应用微课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的实现路径[J].才智,2017(7).
  作者简介:
  林伏金,福建省福安市,福安市第八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历史教学最主要的问题是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成为有价值的人才,而历史教学有其特性,通过对历史的学习,让学生们鉴往知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境界和水平。  本文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历史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作用进行了剖析,对历史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概括和总结,一纸浅见,略作分享。  关键词:历史教学;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素质教育  随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人文素质培养已经成为历史教学非常重要的目标;历
摘要:歷史故事属于十分重要的历史教学资源,同时也是最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手段。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故事要确保真实性与娱乐性相结合,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发挥教育作用。本文探讨了几种应用历史故事开展历史教学的典型做法,并分析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故事的效果,可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教学;应用效果  初中阶段的历史虽不是主课,但仍然需要提供有效教学,让初中学生能够在教学中增强见闻、陶冶情操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素质教育水平的提升,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在核心素养引导下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为了分析核心素养目标下的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教学方式及途径,笔者针对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摘要:教育的根本发展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个拥有良好学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可以充分运用多种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修养,储备更多的知识,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但通过研究高三的教学现状,可以发现,提升高三学习能力的重视度并不高,为此,本文将以高三历史典型试题分析为例,分析其中所蕴含的知识、能力体现、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深入探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我国中学教育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学习
摘要:帮助学生提高政治自主学习水平是促进学生形成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政治课自主学习品质可分为三个层次,通过以问题促进学生阅读学、以归纳指导学生深入学、以检测启发学生反思学等策略,政治课自主学习可达到较高层次。  关键词:核心素养;自主学习品质;阅读;自我检测  学会学习,自主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的人,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要目标,更是学生应具备的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新课标改革要求初中政治教师要改变教学思想,创新教学观念,并且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与初中政治教学相融合,以创新初中政治教学课堂。初中政治课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其不仅是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也是对时事政治的剖析。但是初中政治课堂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逐步呈现僵硬化。所以新课标要求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本文阐述了化工仿真实训教学的特点,探讨了化工仿真实训在化工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最后分析了化工仿真存在的不足,建议应将传统实习和化工仿真实训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使学生夯实理论基础、提高实践技能,使学生更好的朝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发展。  关键词:化工仿真;实训;化工专业教学;应用;局限性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技巧、操作能力等的
摘要:课程教育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要求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传统的教育手法较为单一,因而需要结合教学实践情况,应用新方法和新技术实施课程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老师对学生进行化学概念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原理,在实际教学中,对于较为抽象的知识点部分,老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实施教学,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本篇文章在此基
摘要:高中阶段很多学生仍然用初中的思维模式来思考和接收教师的教学,导致许多高中知识不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吸收和接受。学生初中的物理成绩还很不错,但一升上高中后理综成绩不断下滑,特别是在物理的学习中。所以就致使现阶段新课程下教师运用各种新型教学模式将初高中物理教学更灵活的衔接起来,希望能使学生尽可能的提高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以便高中的物理学习能够轻松一点。  关键词:物理教学;合理衔接;思维  一、 引
摘要:在传统的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不少教师已意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但是比较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这样的方式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与锻炼。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和革新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也应运而生。本文主要对问题引导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怎么应用作探讨,同时提出一些恰当的教学举措。  关键词:问题引导法;高中化学教学;突破  问题引导法即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